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

搜索文档
“中国数港”莱山启航!多平台协同,打造东北亚跨境数据流通枢纽
齐鲁晚报网· 2025-08-26 03:57
项目概况 - 中国数港于8月25日在烟台市莱山区总部经济基地正式开港 系全国首个面向日韩及东北亚的跨境数据交易平台 规划面积5.13平方公里[1] - 项目定位为跨境数据流通枢纽 采用"一港引领 多平台协同"架构 涵盖数字流通枢纽 产业孵化基地 招商服务载体 人才造血中心四大功能布局[4][13] - 获评"省级数字经济特色集聚区试点" 由贵阳大数据交易所 烟台智慧城市大数据研究院 烟台凤凰文旅发展集团三方共建运营[5] 核心功能 - 设立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东部(烟台)数据交易创新服务中心 提供数据登记 评估及交易全流程服务[5] - 已汇集786个高质量数据集 实现数据要素"能交易 可定价 易流转"的市场化配置机制[5][6] - 聚焦低空经济 数字文旅 数字海洋 安全应急 智慧城市等特色生态领域 形成"一楼一生态"产业布局[12] 区域优势 - 莱山区作为烟台行政与科教中心 拥有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 2家省级数字经济园区 15个省级"晨星工厂"及40余家数字经济重点企业[8] - 率先开展"基层综合业务平台"试点 开发9大板块280个应用场景 政务事项办理时间压减30%以上[8] - 系山东省首个提出全域数字化转型的县区 出台专项实施方案支持数港建设[9][10] 发展预期 - 预计到2027年带动莱山区GDP突破700亿元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超8% 数字经济重点企业突破100家[11] - 开港当日发布10项数字化创新成果 覆盖工业互联网 低空经济等领域 10家生态企业入驻 8个重点项目签约[12] - 目标建成全国首个跨境数据资产规模变现区域样板 打造东北亚可信数据港与跨境数据流通枢纽[13]
易周资讯2025(8.18—8.24)|关注行业动态,掌握前沿资讯
搜狐财经· 2025-08-25 13:56
数字人社 - 个人养老金领取情形新增3种情形并增加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等全国统一线上服务入口和当前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2类申请渠道 自9月1日起实施[2] - 全国持社保卡人数达13.9亿人 社保卡覆盖率达98.9%[2]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工作部署视频会议召开 强调强化标准引领和产教融合以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3][6] 数字医保 - 医保影像云数据共享路径建设加速 全国22个省级医保部门开展软件部署工作 其中17个已完成部署并具备影像云索引数据上传能力和省级平台端影像跨省调阅能力 已归集医保影像云索引数据累计1848.3万条[5][6][7] - 国家医保局发布物理治疗类、消化系统及疝甲乳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 旨在提升诊疗质量和计价收费规范性 此前已出台放射检查等30批立项指南[3][4] - 国家医保局举办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培训班 强调按照独立险种和统一规范原则建立统筹城乡制度框架并强化数字化技术赋能管理服务[3][8] 数字医疗 - 国家卫健委等4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耳与听力健康工作的指导意见》 提出完善服务体系及加强耳科疾病规范诊疗等任务[3][13] - 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1578万人 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08.2万人 每千人口医师数达3.61人[9] - 6部门联合印发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感受度若干措施 从提高全人群签约服务感受度等3方面提出10项措施[3][13] 数字科技 -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要求服务提供者对生成合成内容添加显示标识 同时中央网信办部署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10] - 国家数据局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余项制度 体系化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3][11][15] - 前7个月数字新消费蓬勃发展 智能无人机飞行器制造增加值同比增长80.8% 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增长21% 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18.9% 移动用户上网流量连续6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即时零售和直播电商交易额均实现两位数增长[11][12]
全域数字化转型试点实施方案印发 广州将建设城市生命体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25 07:59
城市数字化转型总体框架 - 建设以数字基础设施为基础骨架、数据要素为神经脉络、城市大脑为核心中枢、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经济发展为活力细胞的城市生命体 [1] - 2025年建立城市生命体雏形 2026年实现正式运转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1] - 系统部署数字经济、数字政务、数字文化、数字社会、数字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全域数字化转型 [1] 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 激发数据开发利用活力 探索数据资产创新应用 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 [1] - 推动数据资产化 建立数据资产管理机制 建设从数据资源管理到资产管理及审计的全流程工作指引体系 [1]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推进5G规模化部署和业务应用 建设千兆光网城市 [2] - 加强政务区块链建设 推动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建设 [2] - 支持广州人工智能算力及应用创新联盟 构建统一政务大模型基础支撑底座 [2] 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 以全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牵引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2] - 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区 建立健全自动驾驶政策体系 [2] - 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建设 探索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运营模式 [2]
全国首个数字湾产业-政策大模型发布 开启政企协同新篇章
证券日报网· 2025-08-24 10:56
产品发布与核心功能 - 广东省数字经济学会联合宁波优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上奇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全国首个数字湾产业-政策大模型DBayGPT [2] - DBayGPT已建立涵盖6600万家企业和2200多万条政策的数据库 [1] - 模型实现政策文本分钟级解析和产业动态实时预警 并提供数据平台 API接口和本地部署的多元服务模式 [2] 技术开发与数据应用 - 利用大模型技术开发数据资源 推动行业共性数据资源库建设 打造高质量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数据集 [1] - 通过原创数据治理算法和垂直模型优化 有机整合产业数据资源与政府数据资源 [2] -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全面深化期 提升数据要素流通效率和创新应用 [3] 政企协同与产业赋能 - 实现政府端与企业端双向赋能 形成政策引导-企业创新-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2] - 企业通过模型实时获取政策变动和行业资讯 参与政策试点项目并获得资源倾斜 [3] - 政府通过企业数据反馈优化政策设计 建立政策响应与企业成长的互动机制 [3] 区域发展与战略规划 - DBayGPT为区域乃至全国产业升级与政策效能提升注入数字新引擎 [3] - 粤港澳大湾区通过数字技术联合创新 构建高标准一体化数据产业链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4] - 实施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工程 支持制造 商贸 文旅 金融等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 [4]
江苏省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行动方案出炉
新浪财经· 2025-08-19 04:29
江苏省数据交易市场建设 - 江苏省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行动方案在南京数据价值化创新发展大会上发布 [1] - 省数据交易所作为核心枢纽于年初进驻江苏国际数据港 [1] - 交易所4月上架首批产品包括数据集、数据服务、数据应用三大门类 [1] - 目前平台数据产品达3837款 场内交易额9910万元 [1] "百千万"计划内容 - 计划将建设高质量数据交易专区 [1] - 重点覆盖医疗医保、气象、工业、现代农业、金融等细分领域 [1] - 目标是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数据支持 [1]
全省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行动方案出炉
新华日报· 2025-08-18 22:05
数据价值化创新发展大会 - 8月18日数据价值化创新发展大会在南京国展中心举行 [1] - 全省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行动方案出炉 [1] - 数据交易产业生态培育"百千万"计划全面启动 [1] 江苏省数据交易所 - 省数据交易所于今年年初进驻江苏国际数据港(603881) [1] - 4月上架首批产品涵盖数据集、数据服务、数据应用三大门类 [1] - 截至目前平台上架数据产品达3837款 [1] - 场内交易额达9910万元 [1] "百千万"计划 - 省数据交易所将建设高质量数据交易专区 [1] - 重点覆盖医疗医保、气象、工业、现代农业、金融等细分领域 [1] - 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新鲜食材" [1] 玄武区数据产业集聚区 - 玄武区打造全国领先的数据产业集聚区 [1] - 推动数据要素全链条、全周期、全环节生态建设 [1] - 已集聚千余家上下游企业 [1] - 持续攻坚数据流动壁垒、构建供数用数生态、释放数据潜在价值 [1]
国家数据局:今年底数据流通节点城市将扩大到50个左右
中国证券报· 2025-08-15 00:38
8月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成就。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表 示,"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数据在推动"人工智能 +"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特别是高质量数据集的建设至关重要。截至今年6月底,各地高质量数据集 累计交易额近40亿元。 对于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情况,国家数据局副局长夏冰在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预 计到今年底,我国数据流通节点城市规模将扩大到50个左右,覆盖80%的省(区、市),为数据规模化跨 域流通奠定设施基础。 "十四五"时期,数字技术创新实现新突破。刘烈宏说,集成电路加快布局,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封装 测试、材料和装备的完整产业链,国产操作系统加速崛起。 此外,数字经济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在数字产业化方面,截至2024年底,我国软件收入规模较2020年增 长80%,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超70%。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带动新增超100个新型职 业,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为数据规模化跨域流通奠定基础 对于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情况,夏冰在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十四五"期间,国家 数据局制定 ...
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数字服务普惠便捷,数据市场快速成长 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人民日报· 2025-08-15 00:37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截至今年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1] - 国家数据局组织可信数据空间等6个技术路线的创新探索 针对数据领域"找数用数难""规模流通难""跨域加工难"等难题 [8] -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印发 可信数据空间创新试点积极开展 推动数据交易机构互认互通 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实现数据产品"一地上架、全国互认" [7] 数字服务普及情况 - 我国网民数量达11.23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79.7% [2] - 全国互联网医院年服务量超过1亿人次 全国医保码用户超过12亿人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2] - 全国10.7亿人领用电子社保卡 覆盖75%以上人口 长三角、成渝等城市群逐步实现"一卡通"区域服务互联互通 [2] 数字生活应用场景 - 全国5A级旅游景区数字化改造完成率达100% 数字孪生、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应用广泛 [2] - 即时零售、智能网联汽车、微短剧等数字消费新业态新产品涌现 [2] -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纵深推进 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持续深化 公共服务"一网通享"效能提升 [3] 数据要素市场化 - 今年上半年主要数据交易机构新上架数据产品达3328个 同比增长70% 其中人工智能领域高质量数据集产品同比增长2.8倍 [7] - 今年二季度主要数据交易机构新增供需主体达2600多家 一批从事数据标注、治理、交易服务等业务的企业快速成长 [7] - 公共数据资源登记、授权运营、价格机制相关政策已发布实施 国家登记平台覆盖超过78个国民经济大类 [4] 数据应用示范成果 - 国家数据局打造"数据要素×"、公共数据"跑起来"等品牌 已发布70个示范场景 覆盖智慧农业、医疗健康、交通物流等重点行业领域 [4] - 医保部门通过海量数据分析精准识别欺诈骗保线索 一些城市开展政企数据合作实现道路信号灯智能调控 服装企业利用消费数据开展个性化设计生产 [4] - 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已建设高质量数据集超过3.5万个 国家数据局将加快打造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数据高地 [5][6]
年底前将数据流通节点城市扩至50个左右……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证券时报· 2025-08-14 09:22
今年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实现长足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 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截至2025年6月底,5G基站总数与2020年相比增长了5倍达到455万个, 千兆宽带用户增长了34倍达2.26亿户,算力总规模位于全球第二,有力带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刘烈宏指出,经过多年持续攻坚,数字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集成电路加快布局,形成覆盖设 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和装备的完整产业链。国产操作系统加速崛起,以鸿蒙系统为例,鸿蒙生态 设备总量突破11.9亿台,为手机、汽车、家电等1200多类产品装上了"智能中枢"。 数据要素价值加快释放。国家数据局体系化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 推动海量数据(603138)优势不断转化为国家竞争新优势。 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主要数据交易机构新上架数据产品达到3328个,同比增长70%。国家数据 局副局长沈竹林表示,今年上半年,上架的高质量数据集产品同比增长2.8倍,这些优质的数据供给带 动提高各行业用数水平,解决了很多痛点问题。比如,某个地方的农商行,充分运用社保等多源数 ...
“十四五”以来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新华社· 2025-08-14 05:52
刘烈宏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体系化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 拳",推动海量数据优势不断转化为国家竞争新优势。 "展望'十五五',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在数字中国建设的征程上取得更大成就,推动数据要素赋能 经济社会发展,让全体人民更好共享数字化发展红利。"刘烈宏说。 针对我国在高端芯片、操作系统等方面自主可控不足的问题,刘烈宏介绍,经过多年持续攻坚,数 字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这些问题逐步解决,展现出我国显著的发展成绩。我国集成电路加快 布局,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和装备的完整产业链;国产操作系统加速崛起,鸿蒙系统 生态设备总量突破11.9亿台,为手机、汽车、家电等1200多类产品装上"智能中枢";我国人工智能综合 实力实现整体性、系统性跃升,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人形机器人、智能终端等领域不 断突破。 "十四五"以来,我国数据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据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研究,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 数量超过40万家,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截至2024年底,我国软件收入 规模较2020年增长80%,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