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信数据空间

搜索文档
AI 驱动与价值释放:运营商数据安全创新厂商深度解析
搜狐财经· 2025-09-29 03:16
传统架构与新型威胁的脱节:面对 AI 驱动的自动化攻击(如批量社工破解、动态 Payload 生成),依 赖人工运营的传统安全体系误报率超 40%,响应滞后达小时级。 随着 5G 基站数量突破 374.8 万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覆盖全行业,运营商作为数据要素流通的 核心枢纽,既要应对 "日均数十亿条数据交互" 带来的防护压力,又要满足《数据流通安全治理实施方 案》中 "安全与利用并重" 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数据安全厂商已从 "合规工具提供商" 转型为 "价值释 放赋能者",形成以 AI 原生能力为核心、场景化落地为抓手的创新格局。本文基于行业实践与技术演 进,拆解创新厂商的核心能力与发展逻辑。 一、行业痛点:运营商数据安全的三重结构性矛盾 运营商的数据安全需求已超越传统 "防泄露、防篡改" 范畴,呈现出深度融合业务的复杂特征,其核心 矛盾集中在三方面: 合规与效率的失衡:需同时满足《数据安全法》分级分类要求与 5G 切片、边缘计算等业务的低延迟需 求,传统静态防护方案导致 "安全合规则业务卡顿,效率优先则合规失守"。 保护与利用的冲突:用户通信记录、位置轨迹等敏感数据既是核心资产,又是数据要素交易的关键 ...
山东数据局:持续提升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成效
中国经济网· 2025-09-28 07:22
三是让数据"流通",更让数据"畅通"。举办"数据市场建设暨供需对接齐鲁行"活动,上线"数据大集", 促进供需精准对接。扎实推进国家数据基础设施"隐私计算"方向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开展可信数据空间 建设。目前,山东数据交易公司、青岛大数据交易中心2家数据交易累计上线数据产品1900余个。 四是让数据"赋能",更让产业"繁荣"。依托山东半岛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数据开发 利用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汇聚高质量海洋数据超过50PB、占全国的1/4;建成海洋大数据交易服务 平台;深化数据在海洋渔业生产、防灾减灾等领域应用,烟台市海洋牧场智能管控平台已汇聚18类、 192种"空天海地"数据,监测时效提升50%、单位海域产出提升19%;威海市开发海洋预报数据模型, 分析预测大风等气象因素对渔区的影响,累计保障渔获物总值约30亿元,降低渔船燃油等费用近7亿 元。 五是让人才"有为",更让人才"有位"。出台加快数字人才培育的若干措施,实施数据专业素养提升工 程。举办数字技术领域高级研修班51期,培训高层次和急需紧缺数字人才1500余人。在各级党政机关推 行首席数据官制度,在企业推行总数据师制度,设立大数据工程技术职 ...
聚焦数据生态服务,人民数据生态路演专场成功举办
人民网· 2025-09-27 01:00
活动概况 - 人民网·人民数据举办"人民数据生态路演专场" 聚焦数据价值共享和行业赋能 作为"人工智能+"百日直播行动首场活动及"人民数据·生态服务2025专项计划"的延伸落地[1] 活动亮点 - 活动呈现三大亮点:展示多领域生态伙伴最新成果 组建"政产学研专家团"助力产品优化升级 建立长效合作机制[3] - 活动围绕数据价值共创 供需匹配 场景创新等方面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撑[3] 区域数字化成果 - 四川宜宾南溪区打造全国领先数字产业集群 在场景深度应用 制造基础夯实 人才梯队建设三大领域取得显著成效[3] - 南溪区推出2025年产业机会清单 释放8大招商引资项目助力企业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3] 数据生态建设 - 人民数据以"人民链"为基础 用AI释放数据价值 推出可信数据空间平台 构建"贡献即回报"共赢生态[4] - 人民数据于2024年8月入选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可信数据空间方向标准验证试点典型单位名单[4] 标准化进展 - 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24年10月成立 负责数据资源 数据技术 数据流通等多领域标准制修订[4] - 标准化工作将完善体系 拓展应用 强化顶层规划 推进重点标准研制 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4] 企业解决方案 - 湖北共向集数字科技构建五级数据管控体系 采用"供销社+村集体+农户"协同模式降低商品流通成本[5] - 中建三局以"天工云"为核心构建数字资产业务体系 形成可复制数据治理与资产化模式[5] - 奥星贝斯科技自主研发OceanBase数据库助力2000+客户实现关键业务系统升级[5] 数据安全与服务 - 通和实益电信科学构建覆盖制度体系建设 安全评估 安全审计 安全认证的完整服务链[6] - 深圳政擎数据科技基于AI政策与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构建多级政策信息聚合平台[6] - 上海云豹数翼通过一体化平台架构集成数字身份认证 智能合约 国密算法及隐私计算等技术[6] 创新应用场景 - 北京未名文博文化科技推出"文物AI智巡"解决方案 以AI与NLP技术推动文物保护从抢救向预防转型[7] 生态服务计划 - "人民数据·生态服务2025专项计划"围绕四大核心方向:价值共创 供需匹配 人才筑基 安全可信[7] - 计划包括打造数据要素应用案例库 构建"数据+场景+投资"对接机制 开展专题培训 共建创新工坊[7]
迪安诊断成为“杭州城市可信数据空间”首批空间共建和生态运营单位
搜狐财经· 2025-09-26 06:12
战略合作与定位 - 公司与杭州市数据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成为杭州城市可信数据空间首批共建和生态运营单位[1] - 作为唯一第三方医学诊断企业参与共建 将牵头建设医疗诊断行业可信数据子空间[1] - 合作目标包括构建可信数据空间基础设施 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 促进数据资源高效流转[1] 数据资源与技术基础 - 依托服务22000多家医疗机构积累的海量医检数据 覆盖肿瘤 感染 慢性病 妇幼健康等领域[2] - 已打造高质量数据集并在实验室场景及临床实践中落地应用 相关数据已入驻可信数据空间[2] - 采用大数据 人工智能 物联网技术构建数智化生态 实现与合作伙伴间大数据互联互通[2] 具体合作内容 - 合作构建医疗特色数据要素合规交易平台 联合建设医疗行业垂直数据空间[2] - 共同开发高质量数据集 包括数据标注 AI模型训练及AI医疗产品合作开发[2] - 合作开发区域公共卫生监测平台 为政府部门提供疾病预警和防控策略优化服务[2]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从数据提供者升级为数据运营者 服务赋能者和价值共创者 构建"数据-服务-应用"闭环生态[3] - 通过深度运营医疗数据资产 加速AI模型在辅助诊断 健康管理及CRO领域的迭代优化[3] - 形成"数据反哺技术-技术驱动服务-服务激活数据"良性循环 实现医疗数据价值规模化释放与商业化落地[3]
浙江上线全国首个海洋领域可信数据空间
新华网· 2025-09-26 03:50
据海洋二所科技处处长白雁介绍,目前可信数据空间已汇聚167类、2000多个数据集,数据总量达 1PB。围绕涉海重大工程、港口与航运、海洋牧场等领域,已开发30余个面向典型应用场景的数据产品 与服务,吸引海洋领域的环境监测、船舶动态等50多家数据单位入驻。(记者 胡静漪) 进入线上平台,记者看到,"复杂环境下港口航运保障高质量数据集"给船舶进出港和码头调度提供 着精准指导,该数据集汇集宁波舟山海域的浮标、台站、雷达等观测数据,经过智能化处理,能够滚动 更新未来5天内的风力、流速、浪高等预报数据,并将分辨率从9000米缩小到5米,在国内首次实现业务 化米级海洋预报。另一套"海上风电选址与施工保障高质量数据集"则针对深远海风电开发面临的极端环 境,提供风、浪、温等分析预报。 目前,两套高质量数据集已在港口码头靠泊、海上风电企业施工运维等场景成功应用,并实现数据 安全流通与定制化服务。 25日,在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展示区,海洋资源环境可信数据空间正式上线,这是全国首个 海洋领域的可信数据空间,就像一个"数据商城",将激发"沉睡"的海洋数据价值,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 发展。 "海洋资源环境可信数据空间旨在破解海洋数 ...
海洋资源环境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在浙江杭州发布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06:32
据悉,海洋资源环境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旨在破解海洋数据"汇聚难、信任难、使用难"等瓶颈,探索海洋 数据资源化路径,激发"沉睡"的海洋数据价值,更好赋能海洋经济发展。该空间今年7月成功入选国家 可信数据空间创新试点,是全国海洋领域唯一一个入选试点项目。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厅长杨胜杰在致辞时表示,海洋资源环境行业可信数据空间瞄准打造全国海洋数 据资源汇聚中心、可信流通中心、价值共创中心"三大目标",坚持可信管控、资源交互、价值共创"三 大理念",攻坚海洋数据高效汇聚、高质量产品开发、高价值场景应用"三大任务",通过"场景牵引、数 据驱动、生态赋能"发展范式,叠加"空间+数据+模型+应用"赋能体系,共创"无限海洋、无限空间、无 限发展、无限可能"。 中新网杭州9月25日电(王逸飞 鲍梦妮)9月25日,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杭州开幕。海洋资源环境 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在博览会展示区举行上线发布仪式。 目前,该空间已汇聚各类海洋实测、遥感、预报以及海洋产业、综合管理等167类、2000多个数据集, 数据总量达1PB。空间提供可供数据上架的"独立空间"以及"数据加工厂"等全流程服务,并通过"空间聚 数、以数引数",已吸引一 ...
云从科技从容大模型智用一体机入选AI Infra十大标杆案例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05:56
公司产品与技术优势 - 从容大模型智用一体机入选"AI Infra专项十大标杆案例"奖项 [1] - 一体机基于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 深度融合从容多模态大模型与DeepSeek/QWen等语言大模型 [1] - 采用软硬件协同设计 集成高性能计算硬件 大模型推理平台和智能体管理平台 [1] - 支持多种大模型快速部署和高效推理 实现低代码开发应用 [1] - 内置一体化大模型生产平台实现5倍效率提升 支持企业私有化部署保障数据安全 [1] - 通过"可信数据空间"理念确保训练和推理过程的数据安全性与隐私性 [2] - 在武汉国家网安基地通过优化计算资源分配和推理加速大幅提升大模型推理效率 [2] 行业应用与生态合作 - 产品适配数字政府 大交通 金融 制造等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复杂场景需求 [1] - 支持单机部署和多机集群联网部署 具备多模态大模型推理和训练一体化能力 [1] - 已联合国家网安基地 天津港集团 中国电信 国网山东等合作伙伴实现规模化应用 [2] - 在智慧网安 智慧港口 智能制造 智能客服等领域形成可复制经验 [2] - 天津港通过PortGPT大模型大幅提升货物调度效率 实现物流路径智能优化 [2] - 通过数字人助手"天天"简化港口交接班会议流程 打造智慧港口建设标杆案例 [2] - 支持多种开源和商用大模型 提供标准化接口和开发工具帮助合作伙伴快速构建智能化应用 [2]
蚂蚁数科升级推出 FAIR 可信数据空间 4.0
环球网· 2025-09-24 10:36
据了解,FAIR 平台面向数据要素场景,由蚂蚁数科在 2021 年云栖大会发布,此后经过三次大的版本迭代。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蚂蚁数科隐私计算与可信 空间事业部总经理李书博阐述了FAIR 4.0的设计目标:"我们希望数据价值的释放不再受限于专业门槛,通过将原生AI与数据空间深度融合,让AI对数据的 深度理解与价值发掘能力,贯穿于数据流通的全生命周期,从而实现智能化跃升。" FAIR 4.0强化了其数据基础设施层的能力。面对大模型等AI技术对数据规模和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平台整合隐私计算、区块链、数据沙箱等安全能力,确 保数据资源在合规安全的前提下高效互通,为AI应用提供可持续、高质量的"数据燃料"。 当前,蚂蚁数科FAIR 4.0 正大力推进可信数据空间的应用生态及运营能力建设,并率先在新能源、汽车、跨境贸易、信用等四大场景落地。记者了解到,蚂 蚁数科分别与温州市大数据运营有限公司、义乌小商品市场Chinagoods推进建设消费者可信数据空间、跨境贸易可信数据空间。 其次,FAIR 4.0升级了多模态数据的处理能力。传统的数据开发对高质量数据集尤其是AI原生多模态数据难于应对,FAIR4.0"化繁为简",可以 ...
我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实现批量“上车”
科技日报· 2025-09-23 23:32
记者从23日召开的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取得突 破,已建成涵盖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网联云控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体系,人工智能大模型实现批 量"上车"。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综合处处长邢凡胜介绍,面向"十五五",交通运输部将把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领域规 模化创新应用作为主攻方向,即将发布施行《"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并联合行业和社会力 量,组织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加快普及智能体应用。 作为我国首个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会议,自2018年起,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已连 续举办七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任瞿国春介绍,本届大会聚焦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等 前沿科技在汽车产业的应用创新,邀请全球专家分享最新技术突破、产业趋势及落地实践。大会期间将 发布"车路云一体化"、可信数据空间、"人工智能+汽车"等领域的多项报告,呈现"十四五"期间智能网 联汽车发展成果。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与人工智能、信息通信、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发展的关键载体,已成为全球 汽车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 ...
筑牢数字底座 搭建创新平台 加快场景应用 雄安发力建设智慧城市
人民日报· 2025-09-21 22:22
街上,无人驾驶配送车精准识别道路;地下,传感器实时监测综合管廊运行;"云"端,海量数据运算于 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在河北雄安新区,数字基因已融入城市肌理。 近日,国家数据局公布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名单,雄安新区在"城市""行业""企业"3个方 向均入选,在数据要素创新领域迈出坚实步伐。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雄安新区考察并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时强 调:"把智能、绿色、创新打造成为雄安新区的亮丽名片。"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雄安新区布局数字基础设施、搭建创新实践平台、拓展智慧应用场景,着 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 筑牢数字底座,建好"云"上之城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地下约20米,综合管廊如城市"动脉"般延伸。廊道内布设着20多种、近万套智能感知 设备,实时监测管线压力、温度等关键数据。每段管廊还搭载了信息模型,相当于它的"身份证"。 轻点鼠标,电脑屏幕上,一段管廊的三维信息模型跃然眼前。中国雄安集团基础建设有限公司运营管理 部部长马永君介绍:"依托信息模型技术,在项目立项阶段,可以自动核查该地段用地红线、容积率等 指标,减少不同项目间设计冲突;在施工阶段,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