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成本管控
icon
搜索文档
财通证券(601108):二季度投资收益高增 资管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9-04 10:35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营业收入29.6亿元同比下滑2.2% 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16.8% 加权平均ROE为2.94%同比提升0.30个百分点 [1] - 二季度业绩显著回暖 2Q25证券主营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16.2%环比增长79.1% 归母净利润7.9亿元同比增长68.6%环比增长174% [1] - 管理费用16.8亿元同比下降10.6% 管理费率58.2%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 成本管控成效显著 [1] 业务收入结构 - 经纪业务收入8.1亿元同比增长42.0% 占比28.0% 成为核心增长驱动 [1] - 投行业务收入2.2亿元同比下降21.8% 资管业务收入6.1亿元同比下降26.4% [1] - 净利息收入3.0亿元同比增长18.3% 净投资收入7.5亿元同比下降7.8% [1] - 代买业务净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45.9% 代销业务收入0.9亿元同比增长16.6% [3] 投资业务表现 - 2Q25净投资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91.2%环比增长2900% 单季年化投资收益率达4.53%同比提升2.58个百分点环比提升4.38个百分点 [2] - 期末金融投资规模635亿元较年初下降4.1% 交易性债券215亿元较年初增长9.0% 其他权益工具29亿元较年初增长148.1% [2] - 经营杠杆3.00x较年初下降0.22x 投资杠杆1.73x较年初下降0.09x [2] 财富管理转型 - 客户数量同比增长11% 客户资产规模同比增长28% 机构客户资产规模同比增长23.4% [3] - 两融业务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8.8% 期末两融余额202.1亿元较年初下降3.6% 市占率1.09%较年初下降0.03个百分点 [3] 资管业务发展 - 财通资管实现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6.1% 资产管理规模2965亿元较年初下降1.2% [4] - 财通基金实现净利润0.9亿元同比增长79.6% 公募AUM规模747.5亿元较年初下降25.2% 非货基AUM规模607.8亿元较年初下降28.7% [4]
调研速递|崇达技术接受中信证券等34家机构调研,聚焦业绩与发展策略
新浪财经· 2025-09-04 09:4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35.33亿元 同比增长20.73% 归母净利润2.22亿元 同比下滑6.19% [2] - 销售毛利率为21.51% 较上年同期下降3.57个百分点 [2] 盈利能力改善措施 - 深耕高价值客户和订单 淘汰亏损订单 优化客户结构 加强与重点客户新产品联合研发 [2] - 强化海外销售团队 建立科学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2] - 推进工段成本管理标准化 降低单位产品成本 [2] - 加强内部部门协作 提升订单交付与客户服务水平 [2] - 加快新技术研发应用 打造高端产品体系 [2] - 加快大连 珠海 泰国等地产能扩充 [2] 成本管控 - 核心主材及配套辅材价格自2024年6月起增速加快 现处于高位震荡 [3] - 强化单位工段成本动态监控与精准管理 [3] - 提升材料利用率 优化拼板设计与生产工艺 [3] - 对部分产品结构性提价 综合评估市场因素制定调价方案 [3] 产能状况 - 整体产能利用率在85%左右 [4] - 加快珠海一厂 珠海二厂产能提升 推进大连厂产能爬坡 加速泰国工厂建设 [4] 子公司业务 - 参股子公司三德冠所处FPC领域面临价格下行与利润率低迷挑战 2024年已减亏1403万元 [5] - 三德冠产品价格企稳回升 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扭亏为盈 [5] - 子公司普诺威专注封装基板领域 已建成mSAP工艺产线并投产 量产高端产品且大批量出货 [5] - 普诺威通过工艺升级和客户认证构建技术护城河 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5] 市场策略 - 对美国销售订单与发货正常 产品多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 客户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供应商 [6] - 采取市场多元化战略 深化欧洲 亚洲及国内市场拓展 内销占比已超50% [6] - 优化客户合作策略 根据客户关税承担能力差异化调整合作条款 [6] - 加速海外生产基地布局 如泰国工厂 实现本地化供应 [6] - 提升国内生产基地效能 优化布局与生产流程 加大研发投入 推进智能化与自动化改造 [6] 投资者交流 - 9月3日至4日通过腾讯视频线上会议及深圳崇达大厦现场接受34家机构调研 [1] - 接待机构包括中信证券 望正资产 交银施罗德基金等 [1]
浙能电力(600023):成本下行对冲电价下滑,高分红重视股东回报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03 10:4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公司作为沿海火电运营商受益于煤炭成本下降 具有盈利修复弹性 参股核电业绩较为稳定 股息率较高的优势 [6][7] 核心观点 - 成本下行有效对冲电价下滑压力 2025年上半年售电收入同比下降7.21%至287.65亿元 但售电业务营业成本同比下降7.91% 毛利降幅仅1.09% 体现良好成本管控能力 [7] - 电量实现同比增长 2025年上半年发电量788.48亿千瓦时(+4.48%) 上网电量746.98亿千瓦时(+4.57%) 主要受益于浙江省全社会用电量增长及六横二期3、4号机2024年投产 [7] - 高分红政策持续 2025半年度每股派现0.05元 股利支付率连续两年超50% 以2025年9月2日股价计算股息率达5.63% 体现对股东回报的重视 [2][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54.72亿元(-11.68%) 归母净利润35.12亿元(-10.57%) 业绩符合预期 [7] - 投资收益显著下滑 2025年上半年投资收益20.78亿元(-20.44%) 主要因参股煤电企业利润下降 其中淮浙煤电净利润4.09亿元(-48.36%) 国能浙江宁海发电净利润3.05亿元(-41.80%) [7] - 盈利预测调整 下调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73.28亿元(-5.5%)和77.69亿元(+6.0%) 新增2027年预测82.27亿元(+5.9%) 对应PE分别为9倍、9倍和8倍 [6][7] 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10.8% 较2024年全年12.2%有所下降 [6] - 资产负债率44.32% 每股净资产5.50元 当前市净率0.9倍 [2] - ROE指标显示 2025年上半年为4.8% 预计2025年全年可达9.1% [6]
三大航半年亏了47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6:29
行业整体表现 - A股上市航空公司2025年半年报披露完成 三大航营收稳步增长但仍亏损47.7亿元 整体减亏20.08亿元 民营航司全部实现盈利并逆势突围 [1] - 春秋航空以11.69亿元净利润成为上半年最赚钱航司 吉祥航空、华夏航空、海航控股均实现盈利 [1] 三大航财务表现 - 三大航营收均实现增长:国航营收807.57亿元同比增长1.6% 东航营收668.22亿元同比增长4.09% 南航营收862.91亿元同比增长1.77% [4] - 三大航亏损幅度收窄:东航净亏损14.31亿元减亏13.37亿元 国航净亏损18.06亿元减亏9.77亿元 南航净亏损15.33亿元 东航成为三大航中亏损最少且减亏最多的航司 [4][5] 国际业务发展 - 东航国际业务表现突出:新开国际地区航线14条 上海始发国际地区航班恢复至2019年110%以上 成为中日、中韩、中国至澳新、中国至新马泰市场最大承运人 [5] - 国际运力投入显著增长:东航国际航线客运运力投入同比增长24.38% 旅客周转量增长28.74% 国航国际运力投入增长16.7% 旅客周转量增长16.99% 南航国际运力投入增长22.5% 旅客周转量增长25.88% [6] - 国际客运收入提升:东航国际客运收入同比增长20.34% 国航增长16.09% 南航增长15.74% [6] 成本控制措施 - 东航实施精细化成本管控:主要航站平均靠桥时间同比下降9.5% 客桥费用节省约1100万元 飞机燃油成本同比下降8.08% 财务费用减少26.89% [9] - 国航成本管控成效显著:财务费用25.07亿元同比减少9.36亿元 通过节支航油、起降、餐食等大项成本深化运行管控 [9] - 航油成本普遍下降:国航航空油料成本降低10.34% 东航降低8.08% 南航降低9.15% [10] 市场竞争格局 - 春秋航空保持盈利领先:2023年净利润22.57亿元 2024年22.73亿元 2025年上半年11.69亿元 连续三年成为内地最赚钱航空公司 [10] - 低成本模式优势明显:春秋航空无宽体机运营成本更低 国际航线主要布局日韩等周边市场 受国际航线波动影响较小 [10] 行业挑战与前景 - 票价水平持续承压:2025年上半年民航国内经济舱平均含税票价740元同比下降6.9% 较2019年下降7.8% [11] - 暑运表现不及预期:2025年暑运国内经济舱平均票价846元同比下滑6.4% 较2019年下降8.6% 国际客运航线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9% [11] - 三大航扭亏面临挑战:承担国家战略航线运营 国际远程市场恢复不足 大型航司运营效率有待提升 [7][11]
三大航半年亏了47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6:06
三大航司财务表现 - 三大航司上半年共亏损47.7亿元 同比减亏20.08亿元 [1] - 中国国航营收807.57亿元 同比增长1.6% [4] - 中国东航营收668.22亿元 同比增长4.09% [4] - 南方航空营收862.91亿元 同比增长1.77% [4] - 中国东航净亏损14.31亿元 同比减亏13.37亿元 [4] - 中国国航净亏损18.06亿元 同比减亏9.77亿元 [4] - 南方航空净亏损15.33亿元 [4] 民营航司盈利状况 - 四家民营航司全部实现盈利 [1] - 春秋航空净利润11.69亿元 成为上半年最赚钱航司 [1] - 春秋航空2023年净利润22.57亿元 2024年净利润22.73亿元 [10] 国际航线业务发展 - 东航新开国际地区航线14条 [4] - 上海始发国际地区航班数恢复至2019年110%以上 [4] - 东航国际航线客运运力投入同比增长24.38% [6] - 东航国际航线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28.74% [6] - 国航国际航线客运运力投入同比增长16.7% [6] - 南航国际航线客运运力投入同比增长22.5% [6] - 东航国际客运收入同比增长20.34% [6] - 国航国际客运收入同比增长16.09% [6] - 南航国际客运收入同比增长15.74% [6] - 暑运国际客运航线航班恢复至2019年同期88.9% [11] 成本管控措施 - 东航主要航站平均靠桥时间同比下降9.5% [9] - 东航客桥费及桥载设备费用节省约1100万元 [9] - 东航飞机燃油成本同比下降8.08% [9] - 东航财务费用同比减少26.89% [9] - 国航财务费用减少9.36亿元至25.07亿元 [9] - 国航航空油料成本同比降低10.34% [10] - 东航航空油料成本同比降低8.08% [10] - 南航航空油料成本同比降低9.15% [10] 行业运营数据 - 上半年民航旅客运输量约3.7亿人次 同比增长5.9% [11] - 上半年国内经济舱平均含税票价740元 同比下降6.9% [11] - 暑运国内经济舱平均票价846元 同比下滑6.4% [11] 市场竞争格局 - 春秋航空采用低成本运营模式 无宽体机运营成本更低 [10] - 春秋航空国际航线主要布局日韩等周边国家 [10] - 三大航承担国家战略和社会责任 包括运营不盈利航线 [7] - 国际远程市场尚未完全恢复 对三大航影响更大 [7]
三角防务(300775):盈利能力稳中向上,产能落地开启新篇章
长江证券· 2025-09-01 23:3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7.85亿元,同比减少24.8%;归母净利润2.7亿元,同比减少17.47%;扣非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减少17.04% [2][6] - 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3.82亿元,同比减少28.37%,环比减少5.27%;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减少11.81%,环比增长10.19%;扣非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减少7.24%,环比增长1.62% [2][6] - 模锻件收入7.5亿元,同比减少23.7%;自由锻件收入0.2亿元,同比减少28.4% [11]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毛利率为43.53%,同比提升0.33个百分点 [11] - 期间费用率为6.56%,同比提升2.46个百分点;其中研发费用率为5.09%,同比提升0.95个百分点 [11] - 销售净利率为34.43%,同比提升3.06个百分点 [11] - 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毛利率为44.36%,同比提升0.31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61个百分点 [11] - 第二季度销售净利率为37.11%,同比提升6.97个百分点,环比提升5.21个百分点 [11] 资产负债状况 - 存货余额10.91亿元,相比期初增长15.63%;其中发出商品2.85亿元,库存商品1.17亿元,原材料4.59亿元,在产品1.52亿元 [11] - 应收账款及票据余额17.65亿元,相比期初减少12.94% [11] - 预付款项余额0.19亿元,相比期初减少8.59% [11] - 在建工程余额0.34亿元,相比期初减少96.59% [11] - 固定资产余额19.03亿元,相比期初增长119.66% [11] - 合同负债余额0.11亿元,相比期初增长5.7% [11] 财务预测指标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1.11元,2026年1.52元,2027年1.82元 [18] - 预计2025年市盈率24.54倍,2026年17.90倍,2027年14.90倍 [18] - 预计2025年净资产收益率9.9%,2026年12.4%,2027年13.4% [18] - 预计2025年净利率26.0%,2026年30.7%,2027年24.9% [18]
三大航上半年业绩揭晓:东航减亏最多,国际航线助力业绩回暖
搜狐财经· 2025-09-01 18:33
核心业绩表现 - 三大航2025年上半年同比共减少亏损20.08亿元[1] - 东航减亏13.37亿元表现最优 国航减亏9.76亿元紧随其后[1] - 南航净亏损同比增加3.05亿元 但扣非后亏损减少14.31亿元[1][3] 国际航线表现 - 国际航线客运收入、运力投入及旅客周转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1] - 东航新开14条国际地区航线 成为国际通航点最多国内航司[1] - 东航国际航线运力投入增长24.38% 旅客周转量增长28.74%[1] 成本控制措施 - 三大航成本支出同比增幅均未超过5%[1] - 航油价格下降助力支出减少[1] - 国航通过集约化协同化管理实现航油起降餐食等大项成本节约[3] 各公司战略举措 - 东航计划下半年开辟上海至南美航线 加强新兴市场开拓[3] - 南航通过优化销售节奏、产品创新及货运旺季效益提升业绩[3] - 国航加强债务风险管控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费用[3] 行业挑战与展望 - 面临暑期票价下滑、市场竞争加剧及国际环境不确定性等挑战[3] - 需通过优化航线网络、加强成本控制和产品创新提升竞争力[3] - 全年扭亏目标仍面临挑战[3]
巨星农牧:上半年公司的商品猪养殖成本约为6.16元/斤
北京商报· 2025-09-01 13:50
公司经营目标 - 2025上半年商品猪养殖成本约为6.16元/斤 [2] - 公司持续聚焦生猪养殖业务主航道 [2] - 主要从效率提升和成本管控推动实现年度经营计划目标 [2] 成本管理措施 - 通过技术加管理双轮驱动改进生产管理和降本增效 [2] - 加强遗传基因改良和种群效率管理 [2] - 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管理和重大疫病防控措施 [2] - 标杆成本管控经验复制推广并优化养殖流程管理 [2] - 以规模效应推动管理降本 [2] - 以上举措对生猪成本持续下降作用明显 [2] - 公司将持续通过效率提升进一步推动成本改进 [2]
航司半年报:三大航营收稳步增长 春秋航空蝉联“最赚钱航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11:48
行业整体表现 - 三大航(国航、南航、东航)上半年合计亏损47.7亿元,但减亏20.08亿元,亏损同比收窄近三成 [2] - 四家民营航司(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华夏航空、海航控股)全部实现盈利,其中春秋航空以11.69亿元净利润成为上半年最赚钱的航司 [2]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民航旅客运输量约3.7亿人次,同比增长5.9% [8] 三大航财务表现 - 中国国航营业收入807.57亿元(同比增长1.6%),净亏损18.06亿元(同比减亏9.77亿元) [2] - 中国东航营业收入668.22亿元(同比增长4.09%),净亏损14.31亿元(同比减亏13.37亿元),为三大航中亏损最少、减亏最多的航司 [2] - 南方航空营业收入862.91亿元(同比增长1.77%),净亏损15.33亿元 [2] 国际业务发展 - 东航新开国际地区航线14条,上海始发国际地区航班数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0%以上,成为中日、中韩、中国至澳新、中国至新马泰市场最大承运人 [3] - 东航国际航线客运运力投入同比增长24.38%,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28.74% [3] - 国航国际航线客运运力投入同比增长16.7%,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16.99% [4] - 南航国际航线客运运力投入同比增长22.5%,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25.88% [4] - 国际客运收入方面:东航同比增长20.34%,国航同比增长16.09%,南航同比增长15.74% [5] 成本管控措施 - 东航通过成本管控实现主要航站平均靠桥时间同比下降9.5%,客桥费用节省约1100万元,飞机燃油成本同比下降8.08%,财务费用同比减少26.89% [6] - 国航财务费用为25.07亿元,同比减少9.36亿元 [6] - 航油成本下降:国航降低10.34%,东航降低8.08%,南航降低9.15% [7] 市场竞争格局 - 春秋航空凭借低成本运营模式连续两年成为内地最赚钱航空公司(2023年净利润22.57亿元,2024年22.73亿元) [7] - 2025年上半年国内经济舱平均含税票价740元,同比下降6.9%,较2019年下降7.8% [8] - 2025年暑运国内经济舱平均票价846元,同比下滑6.4%,较2019年下降8.6% [8] - 国际航线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9%,东南亚与东亚航线占国际出港总量的75.1% [8] 行业发展挑战 - 三大航承担国家战略和社会责任,运营部分不赚钱航线 [5] - 国际市场特别是远程市场尚未完全恢复 [5] - 国内票价持续承压,国际航线未完全恢复,三大航扭亏难度较大 [8]
航司半年报:三大航营收稳步增长,春秋航空蝉联“最赚钱航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11:43
行业整体表现 - A股上市航空公司2025年半年报披露完成 三大航营收稳步增长但仍在亏损 民营航空公司全部实现盈利并逆势突围 [1] - 三大航上半年合计亏损47.7亿元 同比减亏20.08亿元 东航在三大航中亏损最少且减亏最多 [2] - 四家民营航司春秋航空 吉祥航空 华夏航空 海航控股均实现盈利 春秋航空以11.69亿元净利润成为上半年最赚钱航司 [2] 三大航财务表现 - 中国国航营业收入807.57亿元同比增长1.6% 归母净亏损18.06亿元同比减亏9.77亿元 [3] - 中国东航营业收入668.22亿元同比增长4.09% 归母净亏损14.31亿元同比减亏13.37亿元 [3] - 南方航空营业收入862.91亿元同比增长1.77% 净亏损15.33亿元 [3] - 三大航亏损整体同比收窄近三成 国际客运收入显著增长:国航增16.09% 东航增20.34% 南航增15.74% [3][4] 国际航线恢复情况 - 东航新开国际地区航线14条 上海始发国际地区航班数恢复至2019年110%以上 成为中日/中韩/中国至澳新/中国至新马泰市场最大承运人 [3] - 东航国际航线客运运力投入同比增长24.38% 旅客周转量大幅增长28.74% [4] - 国航国际航线客运运力投入同比增长16.7% 旅客周转量增长16.99% [4] - 南航国际航线客运运力投入同比增长22.5% 旅客周转量增长25.88% [4] - 国际航线恢复提升宽体机利用率 减少国内运力投入缓解市场竞争 促进票价回升 [4] 成本管控措施 - 东航实施"成本硬仗"专项计划 主要航站平均靠桥时间同比下降9.5% 客桥费用节省约1100万元 [7] - 东航飞机燃油成本同比下降8.08% 财务费用同比减少26.89% [7] - 国航财务费用25.07亿元同比减少9.36亿元 重点节支航油/起降/餐食/机务等大项成本 [7] - 三大航航空油料成本显著下降:国航降10.34% 东航降8.08% 南航降9.15% [7] 民营航司优势分析 - 春秋航空凭借低成本运营模式连续三年成为最赚钱航司 2023年净利润22.57亿元 2024年22.73亿元 2025年上半年11.69亿元 [8] - 春秋航空无宽体机运营成本更低 国际航线集中于日韩等周边市场 受国际航线波动影响较小 [8] - 春秋航空背靠上海市场基本盘壮大 低成本模式契合当前中国市场状况 [8] 市场环境挑战 - 2025年上半年民航旅客运输量约3.7亿人次同比增长5.9% 但国内经济舱平均含税票价740元同比下降6.9% [9] - 暑运期间国内经济舱平均票价846元同比下滑6.4% 国际客运航线恢复至2019年同期88.9% [9] - 东南亚与东亚航线占国际出港总量75.1% 国内票价承压与国际航线未完全恢复导致三大航扭亏难度较大 [9] 三大航未扭亏原因 - 承担国家战略和社会责任需运营部分非盈利航线 [5] - 国际市场特别是远程市场尚未完全恢复 对三大航影响更大 [5] - 大型航空公司管理能力和运营效率存在提升空间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