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洼地

搜索文档
上半年港股走强解密:中资重估、南向活水、估值洼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9 06:38
港股市场表现 - 2025年港股在政策与AI驱动下展现强大吸引力,主要指数年初至今表现优于美、日等关键市场,资金回流态势显著 [1] 驱动因素 AI与中资重估 - DeepSeek掀起的AI叙事浪潮推动中国资产价值重估,港股一度引领全球 [1] - 未来AI模型迭代(如DeepSeek R2)或应用突破(如小米AI眼镜)可能成为板块上行催化剂 [1] 南向资金流入 - 截至6月12日,年内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港股6811.38亿港元,达2024年全年净买入额(8078.69亿港元)的84.3% [1] - 中金公司指出港股在分红、新消费、AI科技、创新药等领域更具优势,吸引资金流入 [1] - 境内流动性过剩与优质资产稀缺矛盾持续驱动南向资金涌入 [1] 估值优势 - 港股长期处于估值低位,恒生科技指数PE(TTM)仅20.18倍,处于近5年9.02%分位点(即低于90%以上时间) [2] - 国内经济复苏、AI业绩催化及优质企业赴港上市可能推动下半年估值提升 [2] 相关ETF - 互联网AI:恒生互联网ETF(513330) [2] - 创新药出海:恒生医药ETF(159892) [2] - 科技全产业链: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 [2]
开门红!大涨
中国基金报· 2025-05-02 10:44
文章核心观点 5月2日港股5月开盘首日三大指数高开高走集体收涨,科技、汽车、CXO等板块活跃,黄金、银行等板块走弱,美兰空港因大股东转让股票大涨 [1][3] 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1.74%,报收于22504.68点;恒生科技指数上涨3.08%,报收于5244.06点;恒生国企指数上涨1.92%,报收于8231.04点 [3] - 光大证券报告指出,港股处于“估值洼地”与“政策窗口”共振阶段,有望延续震荡上行趋势 [3] 科技板块 - 科技板块个股全线上涨,小米集团涨超6%,阿里巴巴、京东集团涨超3%,腾讯控股、美团 - W、快手 - W等均收涨 [5] 新能源汽车板块 - 新能源汽车板块走高,零跑汽车涨超7%,小鹏汽车涨超6%,理想汽车涨超3% [7] - 受新能源车企公布4月交付量提振,4月1 - 27日新能源零售渗透率达52.3%,首次突破50% [8] - 蔚来、小鹏、理想、零跑等车企4月交付量同比均有大幅增长 [8] CXO概念板块 - CXO概念股整体大涨,三生制药涨超12%,药明康德涨超7% [8] - 药明康德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约96.55亿元,同比增长20.96%;净利润约36.72亿元,同比增长89.06%;截至3月末在手订单达523.3亿元,同比增长47.1% [8] 新茶饮板块 - 新茶饮股集体上行,奈雪的茶涨超8% [9] - 沪上阿姨正在香港公开招股,拟全球发售241.134万股H股,预期5月8日上市 [9] 防守板块 - 港股黄金股、银行股持续走弱,赤峰黄金、潼关黄金、灵宝黄金等下跌,盛京银行、泸州银行、郑州银行等下跌 [11] - 国际黄金价格处于调整期,目前处于3267美元附近,因贸易紧张局势缓和,市场看涨情绪降温,黄金避险买盘受打击 [12] 美兰空港 - 美兰空港早盘高开涨超10%,收盘上涨7.71% [14] - 大股东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有限公司向海南机场转让50.19%股票,总代价25.2亿港元,交易完成后将并入海南机场合并报表 [14]
罕见!韩国股民疯狂“扫货”中国股票,什么情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0 14:06
全球资本对中国资产的配置趋势 - 中国资本市场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全球资金正积极参与中国资产重估 [1][2] - 2月韩国投资者对中国内地和香港股票的月度交易额环比增长近两倍,达7.82亿美元,创2022年8月以来新高 [5][6] - 韩国投资者净买入前10的海外股票中,中国科技股占6席,包括比亚迪、中芯国际、科大讯飞等 [6] 外资流入A股和港股的具体表现 - 1-2月北向资金净流入A股近200亿元,春节后外资流入港股最高约180亿港元 [10] - 外资回流以短线灵活型为主,1月15日至3月4日累计流入港股130亿港元,稳定型外资同期净流入约100亿港元 [11] - 外资交易集中在恒生科技成分股等科技型公司,对消费和周期性板块兴趣较低 [11] 中国资产与全球市场的表现对比 - 2月MSCI中国指数涨幅11.8%,恒生指数涨13.4%,恒生科技指数涨17.9%,显著优于MSCI韩国指数(-0.8%)和韩国KOSPI指数(0.6%) [7] - 年内A股三大指数(上证、深证、创业板指)分别上涨0.43%、3.95%、2.72%,港股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分别暴涨18.56%、31.72%、19.69% [13] - 同期美股三大指数表现不佳,纳斯达克指数下跌5.77%,标普500指数下跌1.89% [13] 外资看多中国资产的核心逻辑 - 中国科技股在AI产业链中提供高性价比的下游标的,与韩国股市以AI上游公司为主的权重形成互补 [8] - 高盛预测中国公司AI应用未来十年可提升每股收益2.5%,带动股票公平价值增加15%-20%,潜在吸引超2000亿美元资金流入 [15] - 外资普遍看好新能源、大消费、半导体三大领域,认为其具备政策红利和全球竞争力 [15] 中国资产的估值优势与政策支持 - 沪深300和MSCI中国指数的PE/PB低于全球主要市场,形成估值洼地 [17] - 政策转向稳增长叠加科技突破(如DeepSeek、Manus等创新),增强外资信心 [17] - 摩根资产管理认为中国有望在AI技术革命中扮演领先者角色,带动价值重估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