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口高质量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以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专题深思)
经济网· 2025-08-03 01:11
人口高质量发展政策 -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支撑 强调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1] - 2024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 提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1] - 当前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 老龄化 区域分化特征 需提升适龄人口生育意愿[1] 生育支持服务体系 - 生育政策转向结构优化性策略 涵盖经济支持 亲职福利 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四大体系[2] - 服务内容全面覆盖育龄妇女(生育补贴 休假 生殖健康) 儿童(托育 医疗) 青少年(生殖教育) 孕妇配偶(陪产假 育儿假)[2] - 服务过程贯穿全生命周期 构建妊 生 养 育一体化体系[2] 系统性保障措施 - 人口系统包含数量 质量 结构要素 需统筹社会经济关联因素[3] - 强化生育保险功能 提高生育医疗和儿童医疗服务水平[4] -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推进学前教育普及和义务教育均衡 完善全学段资助体系[4] 家庭支持政策 - 住房保障措施包括多子女家庭购房支持 增加保障房供给 发展租赁市场[4] - 完善妇女就业政策 强化女职工劳动保护 营造家庭友好工作环境[4] 文化培育方向 - 新型婚育文化包含文明简约婚俗 适龄婚育观念 代际平等家庭风尚[5] - 将人口国情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 通过思政课引导青少年婚育观[6] - 构建多元化传播场景 强化政策宣传和科学知识普及[6]
政策礼包打通育儿堵点痛点
河南日报· 2025-07-31 23:18
"倡导积极婚育观念,强化生育服务支持,事关千家万户,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加快新生 儿护理、"亲情陪产"等价格项目立项,促进儿科产科优化服务;坚持保基本保普惠原则,逐步推行免费 学前教育……近期,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上新,传递出强烈信号:国家持续发力,降低育儿成本,建设生 育友好型社会。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 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人口增长和人口结构出现的新 变化,党中央科学研判,及时调整优化生育政策,总体效果是好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年龄结构 变化,我国总体上已由人口增量发展转向减量发展阶段,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 分化等明显的趋势性特征。 保持适度生育水平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 育率为1.3,已经处于较低水平。这一数据背后,是诸多家庭面对生育问题时的踌躇与无奈。导致生育 意愿低迷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居高不下的育儿成本。从孩子呱呱坠地 ...
国家卫健委:确保育儿补贴制度平稳有序实施,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快讯· 2025-07-30 08:52
国家卫健委:确保育儿补贴制度平稳有序实施,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金十数据7月30日讯,7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财政部召开育儿补贴制度实施工作部署视频会。会 议强调,切实增强做好育儿补贴制度实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政策落实落地 办好。要强化组织领导,扛起责任担当,规范制定省级实施方案,加强资金保障管理,扎实推进政策衔 接、政策协同,保障线上信息系统和线下服务稳定运行,做好宣传引导和政策解读,强化实施效果评 估,确保育儿补贴制度平稳有序实施,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
未来是否可能增加对家庭其他补贴?国家卫健委回应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30 07:22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长王海东应询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总体上已由人口增量发展转 向减量发展阶段,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特征明显。为了适应人口发展新形势,我国加快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不断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努力保持适度生 育水平和人口规模,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王海东表示,人口是一个慢变量,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包括育儿补贴在内的生育支持政策措施的作用需 要长期观察,将在实施过程中持续跟踪、全面评估。国际经验表明,生育支持需要多维度政策同向发 力,形成系统性支持。 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深化人口发展重大问题研究,完善人口监测体系,加强政 策成效评估,同时也加强政策储备,不断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何俊熹 7月30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育儿补贴制度及生育支持措施有关情况。发布会上,有记者提 问:中国如何评估政府在提高生育率方面的努力是否成功?如果有必要,是否有可能在未来增加对家庭 的补贴和其他援助? ...
形成民生改善和经济增长良性循环
经济日报· 2025-06-23 22:12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强调宏观政策民生导向 经济政策着力点转向惠民生 促消费 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 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经济增长点 [1] - 实现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相互支撑 良性循环 发展最终目的是人民幸福安康 经济增长价值体现为人民福祉提升 [2] 民生改善与经济增长关系 - 民生工程是重要投资领域 直接带动经济增长 2024年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3万公里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4% 建制村快递覆盖率超95% 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8万个 医疗卫生机构突破109万家 [3] - 民生改善提升人力资本水平 2024年全员劳动生产率17.4万元/人 实际增长4.9%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加大 [3] - 消费逐步成为长期驱动经济增长重要动能 美国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70% 欧元区 英国 日本超50% 我国居民消费贡献率相对较低 [6] 民生领域具体措施 - 就业领域增强重点行业 中小微企业支持 加强灵活就业权益保障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技能人才待遇 [9] - 教育领域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9] - 健康领域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 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 [9] - 社会保障领域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20元 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 发展银发经济 发放育儿补贴 增加普惠托育服务 [9] 新发展阶段特征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7% 产业体系完备 人口结构呈现少子化 老龄化 区域分化趋势 [5] - 需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5] - 民生需求从解决"从无到有"转向"从有到好" 推进民生保障由兜底性向普惠性发展 [7]
开展服务 提升保障 培育文化 以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专题深思)
人民日报· 2025-06-10 22:14
人口高质量发展政策 - 国家将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作为重点工作 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1] - 2024年10月国务院出台专项措施 旨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高质量发展[1] - 政策转向结构优化性策略 构建经济支持/亲职福利/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四位一体服务体系[2] 生育服务体系建设 - 服务覆盖全生命周期 包含妊/生/养/育全环节 涉及生育补贴/休假/托育/医疗等12类服务[2] - 重点保障群体包括育龄妇女/儿童/青少年/灵活就业人员等 服务内容差异化设计[2] - 强化基础教育保障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普及学前教育/完善资助体系提升人口素质[4] 社会经济支持措施 - 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 增加保障房供给并发展租赁市场以降低育儿成本[4] - 完善女性就业保护政策 建立家庭友好型工作环境 平衡职业发展与生育需求[4] - 生育保险保障功能增强 医疗资源向生育/儿童健康领域集中配置[4] 文化培育机制 - 新型婚育文化构建包含婚恋观/生育观/家教家风三方面 倡导适龄婚育/优生优育理念[5] - 教育体系纳入人口国情课程 通过思政课传播马克思主义婚育观[6] - 采用多元化传播形式加强政策解读 营造生育友好型社会氛围[6]
为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汇智聚力
新华日报· 2025-06-05 21:11
人口发展战略专题协商座谈会 - 会议围绕"以应对老龄化、少子化为重点完善人口发展战略"进行协商讨论,省政协主席张义珍和副省长赵岩出席并讲话 [1] - 会议通报了专题调研和委员网络议政情况,8位省政协委员现场交流发言 [1] - 江苏省在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方面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走在全国前列 [1] 政协委员建议 - 建议全方位培育新时代婚育文化,多举措加强生育支持激励 [1] - 建议高质量发展养老服务体系,系统化夯实人才支持 [1] - 建议进一步准确把握江苏省人口发展特点,为落实挑大梁责任提供有力支撑 [1] 省政协工作部署 -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口发展的重要论述,深化规律性认识 [2] - 要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聚焦完善人口发展战略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研究 [2] - 要发挥组织优势宣传政策措施,凝聚共识,发挥委员专业特长贡献智慧力量 [2] 省政府工作安排 - 江苏省高度重视人口高质量发展工作,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实践,工作成效初显 [2] - 下一步将强化政策落实、投入保障、资源配置、示范引领,提高"一老一小"服务质效 [2] - 将持续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
妈妈放心生,我们帮您养!
搜狐网· 2025-05-29 10:04
行业创新 - 长安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与贝因美等母婴品牌合作推出全国首创的"养育消费服务信托"模式,旨在解决生育意愿低下问题 [1] - 该模式通过信托计划为准妈妈提供婴幼儿必需品专供服务,包括奶粉、纸尿裤、辅食等,可大幅降低育儿成本 [1] - 信托计划允许家族和亲友共同投入资金,宝宝出生后3年内可以优惠价格获得专供产品 [1] 公司参与 - 贝因美等品牌将为信托计划提供专供产品服务,同时给予孕育补贴和保险资助 [2] - 贝因美表示将积极响应国家生育政策,提供高品质专供产品,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 [2] - 信托公司将对信托资金进行专业管理,确保资金合规安全使用 [2] 行业影响 - 该创新模式可能为母婴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2] - 若探索成功,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生育意愿持续走低的趋势 [2] - 该计划响应国家生育鼓励政策,是支撑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探索 [1]
“十五五”前瞻——习近平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 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19 10:30
"十五五"规划编制背景与意义 - 科学制定五年规划是治国理政重要经验,对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2][4] - 编制需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结合顶层设计与群众实践,注重系统性协同性[4] - 2026年将实施"十五五"规划,目前党中央正组织起草建议并征求意见[4] "十四五"成就与"十五五"战略机遇 -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需通过政策协调延续回升势头以实现现代化目标[7] - "十五五"是迈向2035年现代化的关键期,面临高质量发展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7] - 需关注增长、需求、供给三大中期经济问题,推动结构升级与质效提升[7][8] 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方向 - 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等科技革命将创造新发展机遇[8] - 需应对中长期外部环境挑战,制定创新驱动对策[8] - 城乡融合改革将释放红利,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同[9] 宏观经济政策优化路径 - 需求不足是主要挑战,需通过财政扩张提振消费投资,增强自动稳定器功能[10] - 扩大内需需把握科技创新、城乡融合、人文经济等多维度结合点[11] - 完善宏观治理体系需增强政策一致性,包括经济与非经济政策协调[11] 财政与金融改革重点 - 积极财政政策需转型优化以提升效力,发挥稳增长、惠民生、防风险作用[12] - 财政体制历经多次变革,现代财政制度建设为"十五五"提供经验[12] - 信托业需回归本源,通过业务创新与服务转型支持金融强国建设[13]
每日债市速递 | 现券收益率普遍上行
Wind万得· 2025-03-25 22:29
公开市场操作 - 央行3月25日开展3779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50%,全额中标,当日净投放1046亿元(到期2733亿元)[1] 资金面 - 央行逆回购转为净投放释放季末流动性安抚信号,但银行间资金面仍收敛,存款类机构回购加权利率小幅上升,非银隔夜融资成本超1.80%[2] - 美国隔夜融资担保利率为4.3%[3] 同业存单 - 全国及股份制银行一年期同业存单二级市场成交利率降至1.91%[7] 利率债收益率 -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多数上行: - 国债1Y/10Y分别报1.5325%(↑0.75bp)/1.8075%(↑0.75bp) - 国开债1Y/10Y分别报1.6400%(↑1.25bp)/1.8540%(↑1.65bp) - 口行债1Y/10Y分别报1.6000%(↓2.00bp)/1.9950%(↓0.50bp) - 农发债1Y/10Y分别报1.6100%(↓1.00bp)/1.9850%(↑1.00bp) - 地方债5Y/10Y分别报1.8775%(↓3.25bp)/2.0400%(↓4.50bp)[8] 国债期货 - 全线收涨:30年期主力合约涨0.49%,10年期涨0.13%,5年期涨0.07%,2年期涨0.02%[13][16] 宏观政策 - 中国2030年气候融资需求达14万亿美元,印度为2.5万亿美元(亚洲开发银行数据)[15] - 日本计划制定非预算措施缓解通胀影响[18] 债券动态 - 财政部计划2025年提高赤字率并扩大政府债券规模[20] - 哪吒汽车与供应商达成超20亿元债转股协议[20] - 苏州银行获准发行金融债券[20] - 佳兆业离岸债重组获香港法院批准[20] 负面事件 - 河南新郑农商行推迟评级(3月24日)[20] - 山西美锦能源被列入评级观察(3月21日)[20] - 潍坊滨城城投债权8号非标资产违约(3月10日披露)[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