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控核聚变
icon
搜索文档
可控核聚变专题:磁体材料更迭驱动托卡马克性能提升
2025-08-11 14:06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聚焦可控核聚变领域,磁约束技术路线(尤其是托卡马克装置)为当前主流,国内外项目推进超预期[1][2] - 高温超导材料(如REBCO)是未来核心趋势,其磁场强度可达12特斯拉(低温材料仅3-6特斯拉),推动设备小型化与性能提升[12][14] - 磁体材料占托卡马克装置成本28%(低温超导)至46%(高温超导),是核心投资环节[7][15] 核心技术与路线 - **技术路线对比**: - 磁约束方案(托卡马克、仿星器)因工程可行性高成为首选,引力约束(不可行)和惯性约束(难持续)被淘汰[8] - 托卡马克最成熟(ITER、BEST等项目采用),FRC路线适合分布式发电[4][6] - **装置差异**: - 托卡马克通过TF/CS/PF/CC线圈控制等离子体(如ITER含18个TF线圈)[10][11] - 仿星器(如德国W7-X)采用螺旋磁场,磁镜(如美国WHAM)结构不同[9] 关键材料与市场 - **超导材料演进**: - 低温超导(铌钛/铌三锡)需液氦环境,高温超导(REBCO/BSCCO)可在液氮下运行,成本更低且磁场更强[13][14] - 高温超导带材中,第二代(镀膜工艺)比第一代(银占比70%)更具成本优势[13] - **市场需求**: - 高温超导材料需求量预计从2024年3亿元增至2030年49亿元(CAGR 60%)[3][15] - 核聚变磁体占高温超导应用50%,超导磁控单晶炉等占其余份额[14] 国内外动态与公司 - **国内进展**: - 汉海聚能点火、上海中国聚变能成立、诺尔聚变融资到位,合肥/上海招标在即[2][5] - 重点关注高温超导带材公司:上海超导、永鼎股份、金达;磁体公司联创光电[1][7][17] - **国际项目**: - 美国Helen项目计划2030年向微软售电,Spark项目磁场强度达12特斯拉[1][12] - 国外企业ASD、FFG、古河电工主导低温超导电缆,上海超级电缆(扩产快)为国内代表[16][17] 潜在风险与关注点 - **技术瓶颈**:高温超导材料规模化生产与成本控制仍需突破[13] - **后续催化剂**:国内招标进度(如成都揭牌、合肥主机招标)、国外项目点火时间[5][6] 注:数据与观点均引自原文,未作主观推断。
机构最新研判!继续看好大盘上行趋势
天天基金网· 2025-08-11 05:11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周线集体飘红,上证指数全周上涨逾2%,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周涨幅分别为1.25%、0.49% [1] - 上证指数在周五盘中续创今年以来新高 [1] - 在流动性驱动下,大盘上行趋势稳固,全A盈利与ROE有望企稳改善 [1][5] 经济数据 - 7月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4%,同比持平 [2][11] -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 [2][11] - 7月PPI环比下降0.2%,环比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6% [2][11] 政策监管 - 五大期货交易所发布《程序化交易管理办法》,自2025年10月9日起实施 [3][12] - 管理办法旨在全面从严加强程序化交易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 [3][12] 黄金储备 - 7月末黄金储备为7396万盎司,环比增加6万盎司,官方黄金储备连续第9个月增加 [4][13] - 全球储备多元化趋势、地缘政治与政策不确定性等因素或推动金价持续上行 [4][13] 机构观点 市场趋势 - 大盘上行趋势稳固,行情将逐步过渡到业绩驱动阶段,指数中枢逐步上移 [5][14][15] - 市场风格正从传统周期性板块逐步转向科技板块 [1][6][16] - 优质科技资产在三季度或有显著超额收益 [1][9][19] 投资机会 - 科技方向关注人形机器人、国产算力、军工、消费电子,中期看好创新药 [5][15] - 主题投资关注脑机接口、可控核聚变、3D打印、商业航天等 [5][15] - 半导体周期或进入上行阶段,具备从"预期修复"走向"景气验证"的条件 [7][17] - 制造业公司确定性机遇突出,部分企业盈利已现拐点,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10][20] 板块配置 - 科技板块(AI、机器人)、恒生科技指数、港股红利板块及券商板块值得关注 [6][16] - 科技与高端制造领域、内需消费板块、高股息板块均有丰富投资机遇 [8][18]
投资策略周报:勿质疑本轮A股行情的上行趋势与市场空间-20250810
华西证券· 2025-08-10 15:27
市场回顾 - 全球主要股指多数上涨,美股纳斯达克指数、德国DAX、韩国综指领涨 [1] - A股主要指数普涨,上证指数站上3600点续创年内新高 [1] - 一级行业中,国防军工、有色金属、机械设备领涨,医药、计算机、商贸零售和社会服务板块下跌 [1] - A股成交额较上周回落,两融余额时隔十年突破2万亿元 [1] - 大宗商品方面,国内焦煤、焦炭价格反弹,OPEC+增产引发国际油价下跌 [1] 市场展望 - 增量资金来自保险、养老金、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及居民配置资金 [2] - M1-M2同比增速负剪刀差持续收窄,反映资金活化程度增强 [2] - 两融余额站上十年新高,个人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 [2] - 牛市思维促进居民资产配置向权益类资产倾斜,看好下半年A股冲击2024年高点 [2] - "十五五"规划聚焦科技成长主线,关注人工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 [4] 行业配置建议 - 新技术方向:国产算力、机器人、固态电池 [2] - 红利板块回调后的再配置机会,如低估值中字头 [2] - 主题关注自主可控、军工、低空经济、海洋科技 [2] 宏观经济与政策 - 中美关税暂停措施大概率展期,7月出口同比增速+7.2%超预期 [4] - IMF上调中国2025年经济增速预测0.8个百分点至4.8% [4] - 美联储鸽派信号增强,市场预期9月降息概率达89% [4] - "十五五"规划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4] 资金面与流动性 - 本周权益类基金发行份额97亿份 [28] - 私募基金股票仓位61.05% [28] - 本周A股融资资金净买入326亿元 [29] - 8月股票型ETF净赎回90亿元,IPO融资规模22亿元 [29][30] 估值数据 - A股整体PE(TTM)及除金融、石油石化PE(TTM) [41] - 万得全A股权风险溢价 [39] - 主要行业最新估值PE(TTM)及PB(LF) [41]
全球聚变行业爆发式增长,多家A股公司宣布入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9 09:09
全球聚变产业发展现状 - 全球聚变行业总投资额达97.66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414% [3] - 磁约束聚变路线占比49%,氘氚燃料方案占比68% [4] - 2030-2035年成为商业化关键期,35家公司预计在此期间运营示范电站 [7][8] 中国聚变产业化进展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成立,增资超114.69亿元 [2][10] - 三大核聚变装置取得突破:EAST实现1亿℃运行1066秒,"中国环流三号"达"双亿度"运行,BEST装置提前进入总装阶段 [5] - 新奥"玄龙-50U"实现百万安培氢硼等离子体放电 [6] 国际聚变产业化动态 - ITER项目完成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制造 [6] - Alphabet签订200兆瓦核聚变电力采购协议 [6] - Helion Energy启动首座聚变发电厂施工 [6] 产业资本布局 - 形成"国家战略资本+地方产业资本+民营创新资本"共驱结构 [10] - 聚变新能(安徽)资本规模从50亿元增至145亿元 [11] - 多家A股公司进入供应链:安泰科技、西部超导、许继电气等 [12][13] 产业链发展 - 可控核聚变与AI、高温超导形成技术共振 [13] - 预计未来几年全球每年新增2-3个核聚变装置 [13] - 上游材料和设备环节关注度提升 [12][13]
宏观策略周报: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盛大开幕-20250808
源达信息· 2025-08-08 13:41
核心观点 - 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旨在到2027年构建成熟金融体系,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5][20][21] - 《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正式发布,将于2025年10月实施,统一全国电力市场结算标准[5][22][26]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展示1500余件展品,其中首发新品100余款,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十大发展趋势[6][27][28] - 央行开展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维持流动性充裕[6][29] - 标普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A+",认可中国经济韧性和债务管控成效[6][30][31] 资讯要闻及点评 -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政策要求强化产业与金融协同,分类施策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防止"内卷式"竞争,目标2027年形成成熟金融支持体系[5][20][21] - **电力市场改革**:《规则》首次明确计量结算标准,推行现货市场"日清月结"模式,构建"1+6"基础规则体系[22][24][26] - **机器人产业**:世界机器人大会集中展示前沿技术,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十大发展趋势,包括多模态大模型认知规划等[27][28] - **货币政策**:央行通过7000亿元逆回购操作平滑流动性压力,未来或适时降准[29] - **经济评级**:标普肯定中国经济增长韧性,上半年GDP增速5.3%,IMF上调2025年增长预期至4.8%[30][31] 市场概览 - **指数表现**:中证1000周涨幅2.5%领跑,科创100年初至今涨幅24.4%[39][40] - **行业涨跌**:国防军工(+5.9%)、有色金属(+5.8%)、机械设备(+5.4%)涨幅居前[41][43] - **热点板块**:PEEK材料(+14.45%)、减速器(+10.2%)、培育钻石(+10.01%)表现突出,CRO(-3.94%)跌幅较大[50] 投资建议 - **新质生产力**:关注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创新领域[8][52] - **消费提振**:布局新消费、家电、汽车等潜力行业[10][52] - **稳健配置**:高股息资产提供稳定回报,黄金避险需求中长期增长[10][52] 医疗器械行业 - **政策优化**:集采规则转向"质量导向",板块估值修复潜力显著[35] - **出口增长**:诊断设备、耗材等细分领域出口结构优化,欧美市场通过并购或本地化加速渗透[36]
宏观策略周报: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盛大-20250808
源达信息· 2025-08-08 11:00
核心观点 -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政策落地,2027年目标建成成熟金融体系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11][12] - 电力市场计量结算规则10月实施,构建全国统一"1+6"基础规则体系 [13][16][18] - 世界机器人大会展示1500件展品含100款首发新品,具身智能十大趋势发布 [19][20] - 央行开展7000亿元3个月期逆回购操作维持流动性充裕 [21] - 标普维持中国"A+"评级,上半年GDP增速5.3%超预期 [22][23] 资讯要闻 金融政策 - 七部门联合印发《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指导意见》,要求2027年形成成熟金融支持体系,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并建立差异化授信政策 [11][12] - 政策聚焦关键技术攻关、产业链金融服务创新,推动中西部产业转移金融配套 [12] 电力改革 - 《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10月实施,首次明确现货市场"日清月结"模式及各类主体权责 [13][15][16] - 建立结算风险评估机制,规范电费收付流程与增值税发票管理 [17][18] 产业动态 - 世界机器人大会参展企业超200家,发布具身智能十大趋势包括多模态大模型认知规划等 [19][20] - 医疗器械出口结构优化,欧美市场通过MDR认证过渡期加速渗透,中东/拉美成新增长点 [25] 市场表现 指数与行业 - 中证1000周涨2.5%领跑主要指数,科创100年初至今涨幅达24.4% [26][27] - 国防军工(+5.9%)、有色金属(+5.8%)、机械设备(+5.4%)涨幅居前 [28][33] - PEEK材料(+14.45%)、减速器(+10.2%)、培育钻石(+10.01%)为热点板块前三 [35] 投资建议 - **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机器人/可控核聚变等科创领域 [36] - **消费复苏**:家电/汽车/新消费 [36] - **防御配置**:高股息资产及黄金避险机会 [36]
通用设备行业深度(R3):核电拐点已至,景气度有望持续
财信证券· 2025-08-08 09:33
行业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行业"领先大市"评级 [2] - 核电设备交付将迎来持续高峰期 [6] 核心观点 - 核电核准连续超预期,"十四五"期间累计核准46台机组,支撑行业持续高景气度 [6][19] - 2024年核电工程建设投资完成额1469亿元,同比增长54.79%,创历史新高 [6][25] - 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成熟度提高,国产化率超85%,核心设备100%国产化 [6][44] - 乏燃料处理能力缺口不断扩大,预计2035年缺口超4000吨,2050年达4万吨 [61] - 四代核电、小型堆(SMR)和核聚变技术带来长期发展潜力 [6][67] 行业增长潜力 - 短期:2025年核电装机目标7000万kw,当前5943万kw [12] - 中期:2030/2035年装机预计达1亿kw/1.5亿kw [14] - 远期:2060年规划目标4亿kw,年均需投产8台机组 [14] 核电设备国产化 - "华龙一号"已实现400多项关键设备国产化,包括核岛主设备、核级仪控系统等 [44] - 压水堆主泵、核电阀门、蒸汽发生器等核心装备国产替代加快 [6] - 中核科技核级阀门覆盖四代堆型,江苏神通核电阀门市占率超90% [46][81] 乏燃料处理需求 - 单台百万kw机组年产生乏燃料20-25吨,现有贮存能力不足 [55] - 闭式循环模式可提高铀资源利用率50倍以上 [49] - 首个200吨商用乏燃料处理厂2025年投运,第二个在建 [58] 核聚变技术进展 - 中国环流三号实现1.17亿度原子核温度,进入燃烧实验阶段 [67] - BEST项目2027年建成,CFETR计划2035年建成 [66] - 2022-2024年可控核聚变行业融资超30亿元,2025年单笔融资达17.6亿元 [68][69] 重点公司分析 - 江苏神通:核电阀门龙头,2024年新增订单11.02亿元(+37.24%) [82] - 中核科技:核工程阀门收入8.39亿元(+35.5%),占比45.5% [78] - 崇德科技:华龙一号主泵轴承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97] - 景业智能:乏燃料处理机器人供应商,中核集团收入占比76.55% [92]
应流股份20250807
2025-08-07 15:03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燃气轮机及叶片制造行业,主要应用于AI数据中心(AIDC)能源供应[2][5][8] - **公司**:应流股份,专注于燃气轮机叶片制造,布局航空发动机叶片、核电及可控核聚变等领域[1][3][4]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行业驱动因素** - **AI数据中心资本开支激增**:2024年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CSP)支出达3,300亿美元(同比+22%),美国四大CSP(Google、Amazon、Meta、Microsoft)2025H1资本开支1,570亿美元(同比+75%)[2][5] - **燃气轮机需求旺盛**:欧美电网稳定性不足,天然气成为AIDC主要能源,GEV 2024年新增燃气订单20.2GW(同比+113%)[6][9] **2 市场格局与景气度** - **高度集中**:GEV、西门子能源、三一重工占据80%-90%份额[2][6][8] - **GEV**:电力板块订单积压至2028年,新增订单/收入比1.7-1.5[6][9] - **西门子能源**:2025H1新增燃气订单120亿欧元(同比+60%),在手订单积压4年[9][10] - **三井重工**:2024年燃机订单1.47万亿日元(同比+17%),2025H1订单/收入比提升至2倍[10] - **市场空间**:2024年全球燃气轮机市场规模281亿美元(约2,000亿人民币)[8] **3 叶片行业竞争与应流股份机会** - **竞争对手扩产受限**: - **Howmet**:2024年毛利率+3%(因涨价),员工仅增3%,资本开支占固定资产10%[11] - **PCC**:税前利润率小幅提升,验证行业景气度[11] - **应流股份潜力**: - 受益于海外扩产慢(高耗能、高污染限制),订单爆发式增长(2024H2起),合同负债增速超100%[12][13][14] - 获批转债扩产,叶片产值预计大幅提升[15] **4 未来成长曲线** - **第一曲线**:燃气轮机叶片(技术突破后延伸至航空发动机叶片)[3] - **远期布局**:核电、可控核聚变、低空经济[4] --- **其他重要细节** - **国内AI数据中心**:资本开支提速,但核心需求仍来自北美四大CSP[7] - **估值对比**:应流股份当前40倍PE,低于Howmet(50倍+),2027年或降至20倍,成长空间3.1倍[16] --- **数据与单位说明**: - 1 billion = 十亿,1 million = 百万,1GW = 十亿瓦特 - 汇率假设:1欧元≈7.8人民币,1日元≈0.05人民币(简化计算)
高位回调,国防军工ETF尾盘溢价飙升!人气股火热依旧,长城军工6天5板新高不断,中国船舶续创历史天量
新浪财经· 2025-08-07 09:58
国防军工ETF市场表现 - 国防军工ETF(512810)开盘价续创3年半新高后回落 场内价格收跌0.69% 成交额达1.54亿元 连续5日超1亿元 [1] - 尾盘突发溢价飙升 或有大额买盘资金介入 此前10日累计净申购增仓逾1.6亿元 [1] - 最新规模历史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 [1] 成分股表现 - 际华集团、长城军工、七一二逆市涨停 其中长城军工斩获6天5板 量价续创历史新高 [3] - "两船合并"停牌在即 中国船舶成交94.39亿元续创历史天量 高居A股第2 中国重工成交60.93亿元续创10年新高 [3] - 西部材料下挫7.63%居首 建设工业跌5.37% 中航成飞、中航沈飞、中航西飞等权重股齐跌拖累指数 [3] 板块波动因素 - 连续上涨后部分资金逢调整获利了结 板块短期面临波动压力 [3] - 杠杆资金进场加大波动 国防军工ETF融资余额截至8月6日升至3380万元历史新高 [3] 行业长期驱动因素 - "十四五"规划收官冲刺 八一建军节余温未褪 九三大阅兵临近 多重时间坐标推动格局重塑 [5] - 核心驱动力源于"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战略定性 构成2027/2035/2050三阶段目标底层逻辑 [5] - 行业将告别单纯事件驱动的周期性波动模式 进入成长与价值并重的发展新阶段 [5] 国防军工ETF产品特征 - 覆盖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大飞机、深海科技、军用AI、可控核聚变等热门题材 [5] - 作为融资融券标的和互联互通标的 是一键投资国防军工核心资产的高效工具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