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向资金

搜索文档
香港市场流动性报告(2025年7月):累计差值拐点仍有待进一步确认,短期警惕市场回调风险
建银国际· 2025-07-23 12:51
核心观点 - 香港市场流动性指数反弹至正值,但流动性累计差值下行趋势未进一步确认,未来需关注拐点确认情况;市场近期温和上涨,但短期情绪可能偏乐观,存在潜在风险,建议投资者短期内保持谨慎乐观,避免过度亢奋,逐步获利了结并加强防御 [1][3][4] 香港市场流动性指数情况 - 香港市场流动性指数上月转负后反弹至正值,支撑因素有SOFR - HIBOR利差收窄、波动性下降、南向资金流增强,拖累因素有新兴市场资金流入减弱、HIBOR上升 [1] 外汇储备与货币基础情况 - 6月份香港外汇储备增加8亿美元至4319亿美元,货币基础减少47亿港元至2.12万亿港元 [1] 资本流入情况 - 5月份港股净流入2310亿港元,过去一个月南向资金流入增强,净流入金额由832亿港元增至928亿港元,日均南向资金成交由1048亿港元增至1292亿港元,占港股总成交额比重由46.6%升至53.9%;6月份国际中介机构净买入港股188亿港元 [2] 市场指数表现情况 - 同期MSCI新兴市场货币指数上涨0.2%,MSCI新兴市场指数环比上涨3.6%,iShares MSCI香港ETF过去一个月录得净流入,恒生指数环比上涨2.2%,表现逊于新兴市场指数 [2] 成交量情况 - 过去一个月日均成交约2391亿港元,环比增长8.4%,同比增长136.1%,7月份日均成交额较6月份上升7.0% [2] 货币供应和贷款数据情况 - 5月份总存款同比增长10.7%,M3增速为10.7%,连续五个月超9%,M1 - M2利差飙升至8.0个百分点,M1增速飙升至18.7%;5月份贷款增速自2022年5月以来首次转正,同比增长1.0%,环比增长0.9% [3] 市场上涨动力情况 - 推动市场上行的动力一是中美关系缓和,美国放宽对华H20芯片出口管制,传出美方可能延长对华关税暂缓期,下一轮中美经贸磋商将举行;二是中国6月份经济数据超预期,整体经济韧性增强,出口表现突出 [4] 市场潜在风险情况 - 6月经济数据亮眼或降低财政刺激政策出台紧迫性,房地产和消费领域数据趋弱,内需改善情况待察;H20芯片出口许可或为美国清理库存让步,芯片供应持续性存疑;港股中报预期偏弱、港元流动性边际趋紧、欧美关税谈判可能有变,25000点可能反复争持 [4]
南向资金今日成交活跃股名单(7月22日)
证券时报网· 2025-07-22 12:41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恒生指数7月22日上涨0.54% [1] - 南向资金全天成交总额1628.32亿港元 其中买入827.75亿港元 卖出800.57亿港元 实现净买入27.17亿港元 [1] - 港股通(沪)净买入29.85亿港元 港股通(深)净卖出2.67亿港元 [1] 个股成交活跃度 - 东方电气成交额60.08亿港元位列榜首 华新水泥(48.22亿港元)和中芯国际(45.69亿港元)紧随其后 [1] - 8只个股同时上榜双渠道活跃股 包括中芯国际(45.69亿港元)、美团-W(40.07亿港元)和华新水泥等 [2] - 中国人寿以19.19亿港元成交额居活跃股首位 建设银行(20.29亿港元)和中芯国际(45.69亿港元)成交额居前 [2] 资金净买入动向 - 10只个股获净买入 中国人寿(8.79亿港元)、建设银行(7.55亿港元)和中芯国际(5.12亿港元)净买入额居前三 [1][2] - 中芯国际连续4日获净买入 累计净买入11.76亿港元 阿里巴巴-W连续4日净买入5.78亿港元 [2] - 华新水泥获净买入3.40亿港元 中国龙工获净买入2.63亿港元 [2] 资金净卖出情况 - 国泰君安国际遭净卖出1.56亿港元 股价下跌3.32% [1][2] - 腾讯控股遭净卖出1.02亿港元 小米集团-W遭净卖出670.13万港元 [1][2] 股价表现关联 - 净买入个股中中国人寿股价上涨4.23% 康方生物上涨4.63% 中国龙工大涨15.83% [2] - 净卖出个股中国泰君安国际股价下跌3.32% 华新水泥大幅下跌15.05% [1][2]
暴涨7倍后掉头向下,东方电气疑似“乌龙指”与港股这些变化有关?
第一财经· 2025-07-22 10:40
东方电气A/H股异常波动分析 - 东方电气H股7月21日出现疑似"乌龙指"交易,单笔400股以119.9港元成交(较前日收盘价暴涨520%),随后9:30-9:32出现十多笔高价成交涉及1.82万股/146.59万港元,推动当日收盘涨幅达65% [5][6] - H股成交量从2亿港元暴增至101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10.85亿港元占成交额10.7% [1][8] - 7月22日H股冲高回落最终收跌2.84%,而A股连续两日"一字涨停",A/H走势显著分化 [2][3][4] 异常交易机制分析 - 异常交易可能源于交易员将19.9港元误输为119.9港元,叠加买卖盘挂单量有限导致市价单以高价成交 [5][6] - 量化交易策略的突破追涨单被触发,南向资金参与度提升加剧短期波动,汇丰银行/瑞银香港为主要买方席位 [7][8] - 港股连续竞价阶段允许市价单机制,不判断价格合理性导致异常成交放大 [7] 水电行业重大利好 - 全球最大水电项目雅鲁藏布江工程7月19日开工,总投资1.2万亿元,涉及5座梯级电站 [9] - 华泰证券测算水轮机设备订单价值535-954亿元(单瓦价值0.74-1.33元),花旗预测东方电气或获270-540亿元订单(占2024年收入40-77%) [9] - 公司2024年水电业务收入29.55亿元仅占总营收4.23%,风电业务(129.7亿元)和煤电业务(163.71亿元)占主导 [10][11] 财务表现 - 2024年一季度营收163亿元(同比+10%),净利润12亿元(同比+27%) [10] - 2024年总营收696.95亿元,其中清洁高效能源装备(煤电/气电/核能)占比40.7%,可再生能源装备(风电/水电)占比23.8% [11]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27.17亿港元 中国人寿获净买入额居前
快讯· 2025-07-22 09:38
南向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27.17亿港元 [1] 港股通(沪)交易情况 - 中国人寿获净买入8.79亿港元 [1] - 建设银行获净买入7.55亿港元 [1] - 中芯国际净卖出2.67亿港元且为沪市卖出首位 [1] 港股通(深)交易情况 - 中芯国际获净买入7.79亿港元 [1] - 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1.59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净卖出3.73亿港元且为深市卖出首位 [1]
南向资金今年以来净买入港股金额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快讯· 2025-07-22 08:46
南向资金流入规模 - 截至周二,南向资金今年净买入港股约7974亿港元,接近去年全年约8080亿港元的净买入额 [1]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今年以来上涨逾25%,在亚洲主要股市中表现居前,仅次于韩国市场 [1] A股与港股溢价水平 - 持续的资金流入压低A股对港股的溢价水平,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已跌至逾五年新低 [1]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70.51亿港元 东方电气获净买入10.85亿港元
快讯· 2025-07-21 09:44
南向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当日净买入70.51亿港元 [1] - 东方电气获净买入10.85亿港元,位列净买入榜首 [1] - 建设银行和中国能源建设分别获净买入9.06亿港元和8.74亿港元,分列第二、第三位 [1] 净卖出情况 - 美团-W遭净卖出7.88亿港元,成为净卖出最多的公司 [1] - 小米集团-W和国泰君安国际分别遭净卖出5.32亿港元和3.01亿港元 [1]
南向资金今日成交活跃股名单(7月18日)
证券时报网· 2025-07-18 12:31
市场表现 - 7月18日恒生指数上涨1 33% 南向资金全天合计成交金额为1294 57亿港元 其中净买入59 31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净买入26 43亿港元 成交481 67亿港元 港股通(沪)净买入32 88亿港元 成交812 91亿港元 [1] 个股成交活跃度 - 阿里巴巴-W成交金额最高达55 76亿港元 净买入3 89亿港元 股价上涨2 93% [1][2] - 中芯国际净买入额居首达4 93亿港元 成交28 93亿港元 股价上涨1 73% [1][2] - 腾讯控股净卖出3 62亿港元 成交31 34亿港元 股价微涨0 39% [1][2] - 小米集团-W净卖出3 00亿港元 成交31 27亿港元 股价上涨1 51% [1][2] 连续资金流向 - 美团-W获连续10天净买入 累计净买入74 17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连续净卖出43 19亿港元 泡泡玛特连续净卖出10 39亿港元 [2] 其他活跃股表现 - 众安在线净买入2 37亿港元 股价大涨9 27% [1][2] - 金山云净买入2 36亿港元 股价上涨8 74% [2] - 昊天国际建投成交37 17亿港元 股价飙升17 53% [1][2] - 国泰君安国际成交39 70亿港元 但净卖出2 33亿港元 [1][2]
南向资金今日大幅净买入59.31亿元。港股通(沪)方面,中芯国际、众安在线分别获净买入3.81亿港元、2.37亿港元;阿里巴巴-W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2.94亿港元;港股通(深)方面,阿里巴巴-W、美团-W分别获净买入6.82亿港元、2.84亿港元;腾讯控股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2.47亿港元。
快讯· 2025-07-18 09:34
南向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59.31亿元 [1] - 港股通(沪)净买入中芯国际3.81亿港元 [1] - 港股通(沪)净买入众安在线2.37亿港元 [1] - 港股通(沪)净卖出阿里巴巴-W 2.94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净买入阿里巴巴-W 6.82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净买入美团-W 2.84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净卖出腾讯控股2.47亿港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