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

搜索文档
兆威机电(003021) - 2025年5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2025-05-20 10:54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深交所 2025 全球投资者大会 [1] - 5 家机构(6 人)参与,包括 Hongshan Group、Redient Capital 等 [1]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20 日,地点在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 6001 号,形式为线下交流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牛东峰先生和投资者关系经理王岚女士 [1] 业务发展展望 智能汽车业务 - 汽车电子业务是重要领域,布局多年并成立专门事业部 [1] - 随着汽车电子电动化渗透率提升和智能化应用涌现,下游应用更新迭代,迎来发展机遇 [1] - 一方面深化与现有客户合作,另一方面开拓新客户,未来业务将健康增长 [2] 滚筒电机产品 - 聚焦物流自动化,滚筒电机驱动系统集成度高,具备多种特点和不同规格 [3] - 客户开拓进展顺利,反馈良好 [3] 机器人业务 - 看好机器人行业,组建技术与销售团队,设立机器人子公司 [4] - 聚焦灵巧手产品及关键部件,强化研发投入,推动产品迭代升级 [4] 上市与平台化产品考虑 发行 H 股上市 - 基于全球化战略布局,为长远发展提供资本平台依托 [5] - 加大海外业务销售网络建设,开展本土化运营,绑定人才 [5] - 打造国际化品牌,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 [6] - 结合内生式增长与外延式并购,拓展能力边界,推动高质量发展 [6] 平台化产品推出 - 已推出灵巧手、中置电机、滚筒电机等平台化产品 [6] - 考虑技术优势体系化延伸,依托创新研发体系实现核心技术融合,支撑产品创新 [6] - 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游应用广,产品受终端销售影响大 [6] - 平台化产品形成独立解决方案,市场应用广、需求稳定,增强经营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6]
张江高科参设规模2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基金
FOFWEEKLY· 2025-05-20 10:01
公司投资动态 - 全资子公司上海张江浩成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拟认缴出资人民币1亿元参与投资元禾璞华集成电路产业基金 该基金募集资金目标规模为人民币20亿元 [1] - 基金重点关注长三角 珠三角及国内其他半导体产业发达地区 兼顾其他具备半导体及硬科技产业发展潜力区域 [1] - 主要投资成长期及成熟期的半导体核心环节 包括IC设计 制造 封测 设备 零部件 材料 EDA等领域 以及泛半导体与硬科技领域如人工智能 汽车电子 新材料 智能制造 [1] 战略布局规划 - 参与基金将进一步强化公司在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战略布局 发挥基金在招商与投资间的纽带作用 [1] - 通过"招投联动"与产业链合作伙伴推动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建设 为浦东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高地作出贡献 [1]
国科微:全面布局车载 AI 芯片和 SerDes 芯片领域市场
巨潮资讯· 2025-05-20 02:41
车载AI芯片和SerDes芯片布局 - 公司积极开拓车载AI芯片和SerDes芯片市场,覆盖整车厂、Tier1客户、方案公司等,采用点线面策略覆盖汽车电子产业链 [2] - 当前量产的车载AI芯片覆盖130万至800万像素摄像头,AI算力范围0.5TOPS至4TOPS,支持灵活选择是否内置DDR [2] - 多颗芯片通过AEC-Q100 Grade 2测试认证,满足ISO26262 ASIL B功能安全要求 [2] - ISP支持RGGB RAW和RGBIR数据处理,满足DMS/OMS需求,AI NPU算力提升可支持辅助驾驶和视觉感知 [2] - 部分车载AI芯片与SerDes芯片已完成回片测试,指标优秀,已开始客户拓展并完成多个项目导入 [2] - 公司正在布局更高算力的车载AI芯片和更高传输速率的SerDes芯片 [2] 2025年业绩增长点 超高清智能显示领域 - 加快现有产品推广,开发插入式机顶盒形态方案,推动开放鸿蒙系统在商业显示、教育等领域落地 [3] 智慧视觉领域 - 公司在专业安防和消费类IPC产品双线布局,2025年推出GK7606V1、GK7203V1、GK7206V1、GK7205V1系列产品,形成从高到低产品覆盖 [3] - 预计将在客户端取得更多份额 [3] 人工智能领域 - 推进"边缘AI芯引擎"战略,实现0.5T—8T算力覆盖,积极对接行业领先技术与架构,覆盖更高算力 [3] 无线局域网领域 - Wi-Fi 6 2T2R芯片开发完成并完成调试,逐步开始客户导入,拓展应用领域和市占率 [3] - 加速研发进度,推出多款芯片覆盖主流应用场景,开展Wi-Fi 7芯片预研工作 [3]
瑞立科密冲刺上市,招股书因何引用陈旧行业数据
第一财经· 2025-05-19 12:5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26亿元、17.60亿元和19.7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7亿元、2.36亿元和2.69亿元,呈现增长趋势 [2] - 2022-2024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6.22亿元、5.76亿元和5.99亿元,占资产总额比例分别为27.49%、21.95%和21.11% [3] - 2022-2024年末存货账面余额分别为6.12亿元、7.24亿元和5.43亿元,占资产总额比例分别为27.07%、27.60%和19.13% [4]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主营业务为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和铝合金精密压铸件等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具备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等主动安全系统正向开发能力,产品涵盖气压制动/液压制动、电控制动/线控制动等技术路线 [2] - 2022-2024年商用车ABS、ESC、EBS产品合计境内销售分别约79.21万套、95.60万套和108.13万套,市场份额分别为24.00%、23.72%和27.92% [5] - 客户包括一汽解放、中国重汽、东风集团等国内主流龙头整车企业,并出口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6] 行业数据引用问题 - 2025年5月6日更新的招股书注册稿中大量使用2023年汽车行业数据,部分汽车电子行业数据引用2020年报告 [1][5] - 招股书未更新2024年全球汽车产销量数据,仍引用2023年数据(全球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355.00万辆和9272.47万辆) [7] - 汽车电子行业市场份额数据引用2020年版本,显示德、日、美企业垄断超70%,博世、电装、大陆合计市场份额超50% [7] 行业发展趋势 - 2023年我国商用车销量为403.10万辆,同比增长22.13%,商用车市场回暖明显 [5] - 截至2023年底我国商用车保有量已突破4973万辆,带来大量汽车更新需求 [5] - 全球汽车产销量稳中有升,新兴国家人均保有量较低、潜在需求大,未来将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10]
和而泰:去年研发支出创历史新高,机构一致预测三年净利增速均超30%
证券时报网· 2025-05-16 14:08
海外产能布局 - 公司海外产能已占据全球总产能的30%至40%,能够有效应对关税战风险[1] - 海外产能布局保障了生产经营的稳定性[1] 摩尔线程相关 - 摩尔线程上市不会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1] - 公司目前无增持计划,但关注其技术发展,未来有望加强合作[1] 人形机器人领域 - 公司通过技术储备和外延式布局已做好准备,如扫地机器人、泳池清洁机器人等终端产品[1] - 通过合伙企业持股北京源络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1] 汽车电子业务 - 公司已形成三大产品体系,订单饱满,展现强大竞争力[1] 业绩与增长 - 机构预测公司今年、明年、2027年净利增速分别为97.51%、32.16%、32.01%,有望连续3年增速超30%[2] - 2024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超30%,净利同比增长超75%,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暴增近146%[2] 研发与竞争优势 - 2024年公司研发支出达6.19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3] - 公司在全球智能控制器行业拥有明显竞争优势,技术研发能力、综合运营能力、全球化供应链整合能力突出[3] 机构观点 - 银河证券看好公司持续开拓增量板块,下游AI应用有望赋能业务拓展[2] - 银河证券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7.08亿元、9.19亿元、12.01亿元,对应每股收益0.77元、0.99元、1.30元[2] - 公司市盈率对应2025-2027年为25.10倍、19.33倍、14.79倍[2] 管理层展望 - 公司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将继续深耕主营业务,推动业绩稳定增长[1] - 公司积极开拓新业务增长点,以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1]
德宏股份:大宗涨价下盈利暂时承压,投资行之成发力汽车电子
中信建投· 2025-05-16 07: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评级为增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公司营收、归母、扣非分别为1.88亿元、0.05亿元、0.03亿元,同比分别+11.90%、-33.76%、-54.01%,利润下滑受铜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 [1] - 公司商用发电机业务将受益于下游需求复苏及出口、售后业务加速拓展;电子真空泵业务随国内电动化趋势及大客户新能源转型,有望稳健增长;随着大亚储能电站等重点项目落地,工商业储能新业务放量在即 [1] - 公司宣布投资江西行之成,加快汽车电子领域业务布局 [1] 事件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全年营收7.07亿元,同比增长9.09%;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增长131.13%;扣非净利润0.08亿元,同比下降48.44% [2]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1.88亿元,同比增长11.90%;归母净利润0.05亿元,同比下降33.76%;扣非净利润0.03亿元,同比下降54.01% [2] 简评 - 24年主业经营稳健&储能加速落地,大宗涨价下盈利暂时承压 [3] - 24年全年公司营收、归母、扣非分别为7.07亿元、0.46亿元、0.08亿元,同比分别+9.09%、+131.13%、-48.44%,商用车发电机和电子真空泵销量上升是营收增加主因 [3] - 24年商用发电机业务营收5.43亿元,同比+8.34%,与主机厂项目上量、售后市场拓展使产品年销售约20万台,同比+44.69% [3] - 24年电子真空泵业务营收1.28亿元,同比+18.74%,受益于下游配套车型增加,新客户上量 [3] - 24年储能业务营收0.27亿元,同比-10%,多个项目已落地在建且开始陆续并网,后续业绩释放可期 [3] - 24年归母净利同比+131%,因取得土地房屋征迁补偿收入和完成股权回购交易事项;扣非净利润同比-48%,因铜铝等大宗涨价 [3] - 25Q1公司营收、归母、扣非分别为1.88亿元、0.05亿元、0.03亿元,同比分别+11.90%、-33.76%、-54.01%,利润端受铜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 [3] 原材料价格与费用情况 - 24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3.79%、8.01%,同比分别-2.57pct、+3.67pct [9] - 24年发电机、真空泵、储能毛利率分别为9.16%、34.11%、-1.44%,同比分别-3.22pct、-0.3pct、-3.69pct,发电机受原材料涨价影响多,拖累综合毛利率;真空泵毛利稳定;储能项目放量后毛利有望回升 [9] - 24年公司期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0.27%、1.76%、6.00%、2.60%、-0.08%,同比分别-1.09pct、+0.11pct、-0.87pct、-0.43pct、+0.10pct [9] - 25Q1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5.63%、3.75%,同比分别-2.27pct、-1.35pct,环比分别+4.96pct、-12.86pct [9] - 25Q1期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8.97%、1.55%、5.34%、1.99%、0.09%,同比分别-2.47pct、-0.47pct、-1.47pct、-0.91pct、+0.38pct,环比+4.79pct、+3.64pct、+0.86pct、+0.25pct、+0.05pct [9] 业务板块情况 - 商用发电机业务产品以车用场景为主,定位于中高端市场,市占率连续多年领先,后续销售有望随商用车行业复苏稳步向上,出口、售后市场开拓提升抗风险能力 [10] - 电子真空泵业务产品主要配套新能源汽车,拥有全系列产品生产能力,盈利能力优,国内汽车电动化加速及大客户新能源转型顺利,业务有望稳健增长 [10] - 储能业务是战略发展新方向,现有收入来自便携式储能产品,大力推进工商业储能端能源管理业务,重点项目落地有望贡献业绩增量 [10] 公司投资情况 - 2024年12月公司与江西省行之成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协议,持股比例至3.85% [11] - 行之成深耕汽车电子领域多年,主营产品涵盖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及显示器等,与国内外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此次投资合作利于公司加快汽车电子领域布局和发展 [11] 投资建议 - 看好公司积极转型储能、汽车电子等新业务方向,预计公司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0.3亿元、0.4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134X、110X [12] 重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648.10|707.03|820.03|935.71|1,054.39| |YoY(%)|31.77|9.09|15.98|14.11|12.68| |净利润(百万元)|19.96|46.13|33.72|40.98|47.23| |YoY(%)|80.20|131.13|-26.91|21.54|15.26| |毛利率(%)|18.50|13.79|15.81|16.15|16.42| |净利率(%)|3.08|6.52|4.11|4.38|4.48| |ROE(%)|2.62|5.75|4.03|4.67|5.11| |EPS(摊薄/元)|0.08|0.18|0.13|0.16|0.18| |P/E(倍)|225.89|97.73|133.72|110.02|95.45| |P/B(倍)|5.91|5.62|5.40|5.14|4.88| [13] 公司收入成本拆分及预测 |业务|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车用发电机业务|销售收入(百万元)|501.11|542.87|586.30|615.62|646.40| ||成本(百万元)|425.40|493.14|527.67|554.06|581.76| ||销售收入增长率(%)|25.60%|8.34%|8.00%|5.00%|5.00%| ||毛利率(%)|15.11%|9.16%|10.00%|10.00%|10.00%| |电子真空泵及配件业务|销售收入(百万元)|107.83|128.04|153.64|169.01|185.91| ||成本(百万元)|70.43|84.36|101.40|112.39|124.56| ||销售收入增长率(%)|27.81%|18.74%|20.00%|10.00%|10.00%| ||毛利率(%)|34.68%|34.11%|34.00%|33.50%|33.00%| |储能及配套产品业务|销售收入(百万元)|30.33|27.31|71.00|142.00|213.00| ||成本(百万元)|29.64|27.70|56.80|113.60|170.40| ||销售收入增长率(%)|-|-9.96%|160.00%|100.00%|50.00%| ||毛利率(%)|2.25%|-1.44%|20.00%|20.00%|20.00%| |其他业务|销售收入(百万元)|8.84|8.82|9.08|9.08|9.08| ||成本(百万元)|2.70|4.36|4.54|4.54|4.54| ||销售收入增长率(%)|3.93%|-0.32%|3.00%|0.00%|0.00%| ||毛利率(%)|69.45%|50.55%|50.00%|50.00%|50.00%| [15] 敏感性分析 |年份|假设情况|车用发电机业务增长率(%)|电子真空泵及配件业务增长率(%)|储能及配套产品业务增长率(%)|其他业务增长率(%)|预计营业收入(亿元)|预计营业收入增长率(%)|预计归母净利润(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长率(%)| |----|----|----|----|----|----|----|----|----|----| |2025|悲观假设|0.00%|10.00%|50.00%|0.00%|7.33|3.74%|0.30|-35.52%| ||中性假设|8.00%|20.00%|160.00%|3.00%|8.20|15.98%|0.34|-26.91%| ||乐观假设|15.00%|30.00%|300.00%|10.00%|9.10|28.66%|0.38|-16.85%| |2026|悲观假设|0.00%|5.00%|30.00%|0.00%|7.53|2.64%|0.32|7.12%| ||中性假设|5.00%|10.00%|100.00%|0.00%|9.36|14.11%|0.41|21.54%| ||乐观假设|12.00%|15.00%|150.00%|5.00%|11.74|29.04%|0.53|38.46%| |2027|悲观假设|0.00%|0.00%|10.00%|0.00%|7.58|0.71%|0.31|-2.68%| ||中性假设|5.00%|10.00%|50.00%|0.00%|10.54|12.68%|0.47|15.26%| ||乐观假设|10.00%|20.00%|100.00%|5.00%|15.56|32.52%|0.76|43.50%| [17]
长电科技2025年一季报点评:晟碟并表增强实力,AI&汽车等高增下游铸造成长
长江证券· 2025-05-16 07: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先进封装需求落地、订单增长与晟碟并表驱动长电科技强劲增长,长期深耕领域需求高增,技术与产能布局加速高端领域发展,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达19.92、24.72、28.89亿元,对应PE为31X、25X、21X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2025年4月28日长电科技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3.35亿元,同比+36.44%,实现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50.39% [1][3] 事件评论 - 先进封装需求持续落地,订单增长叠加晟碟并表驱动强劲增长,2025Q1营业收入93.35亿元,同比+36.44%,环比-15.01%,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50.39%,毛利率达12.63%,同比+0.43pct,净利率达2.18%,同比+0.22pct,2025Q1存货36.04亿元,环比-4.96%,2024Q4资本支出15.24亿元,同比+63.34%、环比+1.477% [8] - 公司长期深耕领域迎需求高增,AI&汽车电子增长趋势可观,2024年营业收入按市场应用领域划分,通讯电子/消费电子/运算电子/汽车电子/工业及医疗电子占比分别为44.8%/24.1%/16.2%/7.9%/7.0%,运算电子占比相较2023年提升2pct,2025Q1运算电子、汽车电子及工业和医疗电子领域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2.9%、66.0%、45.8%,2024年核心子公司星科金朋、长电韩国、长电先进营业收入分别达121.85、158.15、16.88亿元,同比分别+7.39%、+28.93%、+35.36%,净利润分别为18.93、3.07、3.25亿元,同比分别+120.89%、22.31%、257.14%,长电先进、星科金朋净利率达19.25%、15.54% [8] - 技术&产能布局加速公司高端领域发展,公司在高算力等重要领域拥有领先封装技术和测试资源优势,2024年研发支出17.18亿元,同比+19.33%,2025年将继续加大先进封测研发投入 [8]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报告给出长电科技2024A - 2027E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数据,以及每股收益、市盈率、市净率等基本指标情况 [11]
德宏股份(603701):大宗涨价下盈利暂时承压 投资行之成发力汽车电子
新浪财经· 2025-05-16 06:31
核心观点 - 25Q1公司营收1.88亿元(同比+11.90%),归母净利润0.05亿元(同比-33.76%),扣非净利润0.03亿元(同比-54.01%),利润下滑主要受铜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 [1] - 商用发电机业务受益于下游需求复苏及出口、售后业务加速拓展,电子真空泵业务随国内电动化趋势及大客户新能源转型有望稳健增长,工商业储能新业务(如大亚储能电站)即将放量 [1] - 公司投资江西行之成(持股3.85%),加快汽车电子领域布局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7.07亿元(同比+9.09%),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131.13%),扣非净利润0.08亿元(同比-48.44%) [2] - 25Q1毛利率15.63%(同比-2.27pct,环比+4.96pct),净利率3.75%(同比-1.35pct,环比-12.86pct) [5] - 2024年毛利率13.79%(同比-2.57pct),净利率8.01%(同比+3.67pct),其中发电机业务毛利率9.16%(同比-3.22pct),真空泵毛利率34.11%(同比-0.3pct),储能毛利率-1.44%(同比-3.69pct) [5] 业务分析 商用发电机业务 - 2024年营收5.43亿元(同比+8.34%),售后市场销售约20万台(同比+44.69%),配套份额稳中有升 [3] - 产品覆盖8大系列逾300个型号,国内商用车配套市占率领先 [6] 电子真空泵业务 - 2024年营收1.28亿元(同比+18.74%),受益于下游配套车型增加及新客户上量 [3] - 拥有P28、P30、P50全系列产品,配套新能源汽车刹车系统,盈利能力优于其他主业 [7] 储能业务 - 2024年营收0.27亿元(同比-10%),现有收入主要来自便携式储能产品 [3] - 旗滨储能电站、大亚储能电站等重点项目落地,工商业储能业务有望贡献增量 [7] 战略布局 - 投资江西行之成(持股3.85%),布局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电子液晶仪表等汽车电子产品,加速转型升级 [7] - 储能业务确立为战略新方向,重点发展工商业储能端的能源管理业务 [7]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0.3亿元、0.4亿元,对应PE 134X、110X [8] - 商用发电机业务随行业复苏稳步增长,真空泵业务受益电动化趋势,储能业务放量可期 [8]
长电科技(600584):晟碟并表增强实力,AI、汽车等高增下游铸造成长
长江证券· 2025-05-16 05: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先进封装需求持续落地,订单增长叠加晟碟并表驱动长电科技强劲增长,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35亿元,同比+36.44%,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50.39% [9] - 公司长期深耕领域迎需求高增,AI和汽车电子增长趋势可观,2025Q1运算电子、汽车电子及工业和医疗电子领域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2.9%、66.0%、45.8% [9] - 技术和产能布局加速公司高端领域发展,公司拥有行业领先的半导体先进封装技术,2024年研发支出达17.18亿元,同比+19.33%,2025年将继续加大投入 [9]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达19.92、24.72、28.89亿元,对应PE为31X、25X、21X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2025年4月28日,长电科技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35亿元,同比+36.44%,实现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50.39% [2][4] 事件评论 - 先进封装需求持续落地,订单增长叠加晟碟并表驱动强劲增长,2025Q1公司营业收入同比+36.44%,环比-15.01%,归母净利润同比+50.39%,毛利率达12.63%,同比+0.43pct,净利率达2.18%,同比+0.22pct,2025Q1存货环比-4.96%,2024Q4资本支出同比+63.34%、环比+1.477% [9] - 公司长期深耕领域迎需求高增,AI和汽车电子增长趋势可观,2024年营业收入按市场应用领域划分,运算电子占比相较2023年提升2pct,2025Q1运算电子、汽车电子及工业和医疗电子领域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2.9%、66.0%、45.8%,核心子公司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均有增长 [9] - 技术和产能布局加速公司高端领域发展,公司拥有行业领先的半导体先进封装技术和测试资源优势,2024年研发支出达17.18亿元,同比+19.33%,2025年将继续加大投入先进封测研发 [9]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40157|45237|51774|5796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610|1992|2472|2889| |每股收益(元)|0.90|1.11|1.38|1.61| |市盈率|45.40|30.75|24.78|21.20| |市净率|2.65|2.09|1.95|1.80| |总资产收益率|3.3%|3.6%|4.3%|4.9%| |净资产收益率|5.8%|6.8%|7.9%|8.5%| |净利率|4.5%|5.0%|5.5%|5.6%| |资产负债率|45.4%|44.6%|41.9%|41.9%| [13]
均胜电子2025年第一季净利增11%,55岁董事长王剑峰年薪465万元、三年涨薪近4倍
搜狐财经· 2025-05-15 09:00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45.76亿元,同比增长9.78% [1] - 归母净利润3.40亿元,同比增长11.08%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3.20亿元,同比增长2.79% [1] - 基本每股收益0.24元,同比增长9.09%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68亿元,同比增长25.16% [1] 盈利能力 - 毛利率17.90%,同比上升2.56%,环比下降0.11% [2] - 净利率2.77%,同比下降0.10个百分点,环比上升2.34个百分点 [2] - 期间费用20.03亿元,同比增加4.32亿元,费用率13.74%,同比上升1.91个百分点 [2]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8.74% [2]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6.60% [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1.67% [2]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39.65% [2] 管理层信息 - 董事长王剑峰2022-2024年薪酬分别为95.67万、450万和465.4万元,近3年涨薪幅度385.42% [4] - 王剑峰现任均胜电子董事长、均胜集团董事长及均普智能制造董事 [4] 公司背景 - 2024年全年营收558.64亿元,同比增长0.24% [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9.6亿元,同比下降11.33% [4] - 2024年扣非净利润12.82亿元,同比增长27.74% [4] - 主营业务涵盖汽车电子、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内外饰功能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