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发展

搜索文档
钢城区今年新实施工业技改项目83个,总投资127亿元
齐鲁晚报网· 2025-08-13 03:43
产业规模与结构 - 钢城区"3+2"主导产业2024年实现产值700亿元 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的93% [1][3] - 主导产业包括钢铁 先进材料 新能源装备三个主导产业 以及精密铸锻与装备制造 绿色建造与装配式建筑两个特色产业 [3] - 精密锻件产业集群成为全市首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精品钢精深加工 粉末冶金产业集群被评为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3] 产业增长与投资 - 今年上半年粉末冶金新材料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0.8% 新能源装备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9% [3] - 今年新实施工业技改项目83个 总投资127亿元 [3] - 推进重点智能化改造项目14个 总投资12.5亿元 [3] - 落地亿金传动高性能传动轴等38个"老树发新枝"项目 总投资32亿元 [3] 绿色发展与环保 - 精品钢产业全流程达到环保绩效A级标准 打造城市钢厂绿色样板 [4] - 钢城区入选2025年度山东省工业资源综合利用试点基地 绿色产业集群达到3个 [4] - 钢城经济开发区被认定为省级绿色工业园区 [4] - 全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较5年前降低20.8% 万元GDP综合能耗年均下降10%左右 [4]
任平:从“两山”理念与实践看中国与世界
人民日报· 2025-08-13 02:53
绿色低碳发展 - 中国构建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1] - 中国贡献全球1/4新增绿色面积,成为"增绿"最快最多的国家 [1] - 2024年太湖水质历史性恢复到Ⅲ类,体现绿色生产力发展成效 [5] 新能源产业链发展 - 江苏锚定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5] - 上海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加快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 [5] - 经济大省形成高质量发展合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 [5] 生态保护实践 - 长江经济带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体现生态优先理念 [4] - 青海持续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西藏成为生态环境最好地区之一 [4] - 新安江通过生态补偿机制、联合执法等实现从生态危机到绿色典范的蜕变 [7] 国际合作与影响 - "一带一路"重点项目钱凯港采用绿色工艺,噪声粉尘污染降低40%,节水超25% [11] - 中国成立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制定绿色投资原则,为共建国家提供绿色机遇 [11] -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模式被国际认为是有远见的替代方案,引领全球生态文明转型 [10][11]
重磅评论:任平 | 从“两山”理念与实践看中国与世界
人民日报· 2025-08-13 02:14
从"两山"理念与实践看中国与世界 绿色低碳发展,塑造中国、影响世界。 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2005年的这一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县余村考察,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引领之江大 地发生绿色蝶变。 在新时代实践中,这一重要理念升华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指引美丽中国建设不断迈出新步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 供宝贵范例。 前不久,《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出版发行。这一重要著作,全面呈现了新时代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系统反映 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科学体系和原创性贡献。 转自:人民日报评论 今天,中国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以贡献全球1/4新增绿色面积成为"增绿"最快最多 的国家,是世界绿色发展的坚定行动派、重要贡献者。 任 平 (一) 今年上半年,"稳中有进"的中国经济成绩单,引发外界"超预期增长"评价。"稳"在实体经济底盘稳固,"进"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时代以来,中国经 济在风雨砥砺中不断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更加鲜明。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 ...
二十年,这一理念如何改变中国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3 01:09
生态文明理论创新 - "两山"理念提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路径,突破传统"先污染后治理"模式 [3][4] - 理论核心在于揭示生态资源可转化为经济价值,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共赢 [4][5] - 中国通过系统性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验证理论可行性 [5][16] 产业转型实践 - 传统产业通过超低排放改造和能效提升实现绿色升级,如钢铁、水泥行业清洁化生产 [7] - 新能源汽车产业在电池技术、智能驾驶等领域突破,推动汽车制造业"换道超车" [8] - 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显著,餐厨废油转化航空燃料、脱硫石膏再生利用等案例涌现 [8] 生态经济模式 - 地方探索出"林票""碳票"交易、林下经济等多元化生态价值实现机制 [5] - 光伏治沙、生态旅游等模式将环境治理与产业开发深度融合 [5][7] - 绿色技术跨界应用催生新质生产力,形成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新方向 [8] 国际合作影响 - 中国节能技术输出至哈萨克斯坦炼油厂等项目,实现能效提升与污染减排 [12] - 菌草种植、绿色化肥等技术在100多个国家落地,促进当地农业增产最高达400% [12] - 生态文明实践为全球提供"发展-环保"协同新范式,获国际学术界认可 [11][12] 民生福祉提升 - 环境治理直接改善人居质量,推动公众需求从"温饱"转向"环保" [9] - 水污染治理、土壤修复等工程同步提升生态颜值与幸福指数 [9] - 生态产品普惠化进程加速,形成民生改善与生态保护的正向循环 [9][13]
上半年我国钢铁行业利润回升效益向好
经济日报· 2025-08-13 00:44
行业概况 - 上半年钢铁行业在国家政策调控和行业自律共同作用下产量同比减少3%利润合理回升[1] - 全国粗钢产量5.15亿吨同比下降3%表观消费量4.52亿吨同比下降5.6%[3] - 行业自律控产是利润改善核心原因保持钢材库存低位供需平衡钢价平稳原燃料成本下降[2] 经济效益 - 重点统计钢企营业收入29985亿元同比下降5.79%营业成本28055亿元同比下降6.83%[2] - 利润总额592亿元同比增长63.26%平均利润率1.97%同比上升0.83个百分点[2] - 钢材库存1891万吨处于近4年最低水平[4] 产品结构升级 - 高端制造业用材绿色低碳用材新能源用材需求增长首钢汽车板电工钢镀锡镀铬板保持高盈利[5] - 宝钢全球首发极薄规格无取向硅钢河钢推出国内首款2GPa热成型钢河南钢铁建成双超宽厚板生产线[5] 绿色低碳发展 - 重点钢企节能环保投资占比28.9%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总能耗下降1.5%吨钢能耗降0.6%[6] - 193家钢企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中天钢铁实现固废综合利用率99.8%[6][7] - 钢铁行业被纳入全国碳市场协会将支持低碳技术研发推进超低排放改造[8] 数智化转型 - 首钢冷轧成为全球第7家钢铁"灯塔工厂"沙钢部署AI大模型南钢发布钢铁大模型[9] - 行业面临高质量数据采集难复合型人才缺乏等问题将探索数据资产交易[9] 政策与展望 - 工信部印发《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版)》提升基础指标开展分级评价[10] - 下半年需持续自律控产避免恶性竞争通过科技创新提质增效[10] -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为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需以高质量发展应对外部不确定性[11]
“两山”理念如何重塑美丽中国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2 22:18
生态文明理念与战略意义 - "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 强调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关系 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中国方案 [2][3] - 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开展开创性工作且成效显著 [3] - 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生态旅游 光伏项目 林票碳票等创新模式实现经济价值转化 [4] 产业转型与绿色发展实践 - 环境监管推动企业创新 钢铁 焦化 水泥行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和极致能效工程 [5] - 新能源汽车企业在电池技术 智能驾驶领域加大研发投入 实现汽车制造换道超车 [5] - 绿色低碳发展催生绿色技术革新与绿色产业升级 成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 [5] 民生改善与生态环境协同 - 生态环境质量成为民生重要组成部分 水环境污染治理 农村环境整治 土壤风险管控取得进展 [6] - 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持续开展 实现生态颜值与人民幸福指数同步提升 [6] 全球化示范与技术输出 - 中国节能改造项目使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炼油厂焕发新生 [7] - 菌草种植技术在中非共和国 斐济 老挝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造绿色就业机会 [7] - 国际专家评价中国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带来希望之光 [7] 可持续发展路径 -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绿色化 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7] - 需通过法治 市场 科技 政策组合拳形成绿色发展合力 [7] - 统筹自然资源与现代化发展 实现生态文明与现代文明协同共荣 [8]
这个科创城,写下重庆汽车产业奔腾的密码|活力中国调研行
第一财经· 2025-08-12 13:30
重庆汽车产业表现 - 2024年上半年重庆汽车产量达121.85万辆 产业增加值增长8.4% 跻身全国前三 [1] - 青凤科创城聚集63家规上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 形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条 [1] 赛力斯公司发展 - 赛力斯为重庆本土企业 历经39年发展和三次转型 成为全球领先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 [5] - 2024年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42.69万辆 同比增长1.8倍 [5] - 凤凰智慧工厂实现关键工序100%自动化 具备高水平智能制造能力 [5] 产业链协同效应 - 河北立中每年供应10万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 通过园区管道直通宁波拓普和广东文灿生产线 [1] - 宁波拓普供应轻量化底盘 广东文灿供应一体化压铸车身 江苏博俊供应车身精密结构件 [1] - 东风李尔供应座椅总成 宁波华翔供应内饰件 香港力劲供应压铸设备 [1] 绿色制造与节能减排 - 赛力斯工厂建成1.88万平方米BIPV发电项目 年发电量1584万度 年节约标煤5070吨 [5] -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284吨 单车能耗年降4% 三废处理率和污染防治达标率均达100% [5] - 拓普集团建设5.9MW光伏发电设备 年发电量约500万度 [6] 产能与产品优势 - 拓普生产基地月产轻量化底盘系统模块850件 规划年产能50万件 [6] - 轻量化底盘产品实现减重30%以上 降低能耗8%-10% 延长电池寿命 铝合金材料回收率高 [6] 产业投资与扩展 - 沙坪坝区去年10月以来签约汽车产业链项目34个 协议投资额113.9亿元 [6] - 预计达产年产值193.1亿元 重点布局热管理和轻量化车身等细分领域 [6] - 目前拥有绿色工厂2家 建成智能工厂3家 数字化车间14个 [6]
鞍钢股份(000898) - 2025年8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12 08:44
资本开支计划 - 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及对外投资拟投入资金31.60亿元人民币 [2] - 资金筹集方式包括自有资金、银行借款及发行债券 [2] - 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用于技改项目、设备大修及信息化建设 [2] 核心竞争力 - **品牌优势**:造船及海工钢、汽车板、家电板、集装箱板、重轨产品行业领先,铁路用钢轨、集装箱板和船板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2] - **钢材产品优势**:铁路机车车辆用钢、核电用钢、X80高端管线钢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家电用钢冷轧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 [2] - **科技创新优势**:专利创新指数在中国钢铁企业中综合排名位列第三,2家单位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2] - **数字化发展优势**: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92.4%,入选工信部"数字领航"企业名单 [2] - **绿色低碳发展优势**:依托《低碳排放钢工艺路线图》形成全链条低碳竞争力 [2] - **铁矿资源保障优势**:鞍钢集团矿业公司掌握铁矿资源量88亿吨,拥有2.8亿吨/年采剥生产能力和6500万吨/年选矿、2200万吨铁精矿生产能力,居国内首位 [3] 生产经营情况 - 2025年上半年钢铁行业形势较去年同期好转,钢材价格和原料价格整体呈下跌趋势 [3]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亏幅度达57.46% [3] - 公司围绕"算账经营"和"五型企业"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 [3]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工业经济向稳向新向优发展
新华网· 2025-08-12 06:35
工业经济运行总体态势 -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其中一季度增长6.5% 二季度增长6.3% [1][2] -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5.7% 保持基本稳定 [2] - 前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52万户 较上年底增加0.8万户 [2] 重点行业表现 - 电气机械 汽车 电子 通用设备 化工 有色金属等行业增长较快 对工业增长贡献率提升 [2]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35.5%和16.4% [2] - 电子 电气机械 通用设备等行业利润增长超过10% [2] - 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 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 [4] 创新与科技应用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3.3% [1] - 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5.6% 服务机器人增长25.5% [4] - 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14.2% [4] - 建成33家国家级制造业中心 241家中试平台纳入重点培育库 [4] - 计划2025年底前培育5个以上国家级制造业中试平台 [5] 数字化转型进展 - 规上轻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达86.2% [7] - 5G融合应用覆盖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86个 [7] - 建设超过1.85万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 [7] - 确定26个第二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 [7] - 新支持35个城市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 [7] 绿色发展与能效提升 - 国家层面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超过20% [7] - 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 [7] - 聚焦钢铁 有色金属 石化化工 建材等重点行业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8] 企业经营与产业培育 - 前5月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4% [2]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 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工程 [1] - 累计培育超14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1.46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研究设立国家低碳转型基金 研究支持碳减排相关税收政策
新华网· 2025-08-12 06:26
《意见》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快梳理现有政策,明确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资金投入渠道,将 符合规定的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任务纳入支持范围。严格预算管理,不断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财 政支持碳达峰碳中和资金使用效益。 【纠错】 【责任编辑:柴峥】 具体来看,《意见》表示,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支 持力度。财政资金安排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有关工作部署,资金分配突出重点, 强化对重点行业领域的保障力度,提高资金政策的精准性。中央财政在分配现有中央对地方相关转移支 付资金时,对推动相关工作成效突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地区给予奖励支持。 财政部发布《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5年,财 政政策工具不断丰富,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框架初步建立,有力支持各地区各行业加快绿色 低碳转型。2030年前,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逐 步建立,推动碳达峰目标顺利实现。2060年前,财政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成熟健全,推动碳中和 目标顺利实现。 《意见》提出,研究设立国家低碳转型基金,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