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端侧AI
icon
搜索文档
AI概念股午后爆发!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大涨4.39%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5 07:03
市场表现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午后大涨4 39% AI概念股集体爆发 GPU Kimi 多模态模型 ChatGPT等概念指数领涨市场 [1] - 成分股全线飘红 寒武纪领涨13 59% 云从科技大涨10 71% 恒玄科技 芯原股份 虹软科技 星环科技等多股涨幅超5% [1] - 盘中换手近30% 成交总额突破2000万元 市场交投活跃 [1] 行业动态 - 饿了么推出行业首款AI智能头盔X3 在AI能力 效率和安全等方面全面升级 覆盖所有蓝骑士 [1] - 首创证券认为端侧AI 机器人等新兴应用领域打开成长空间 看好利基DRAM渗透率提升 [1] - AI眼镜作为端侧新兴消费电子终端 未来出货量增长有望带动存储产品需求提升 [1] - 一台人形机器人总计约有100颗MCU 主要应用于关节控制和灵巧手 [1] 产品特性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 覆盖全产业链优质企业 [2] - 兼具高研发投入与政策红利支持 20%涨跌幅与中小盘弹性助力捕捉AI产业机会 [2]
国际AI+IoT生态发展大会(1):英特尔边缘AI演进与技术布局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24 13: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第六届)国际AI + IoT生态发展大会推动AI与物联网深度融合,释放边缘计算等领域产业化信号,加速AIoT技术规模化落地 [1][9] - 当前AI热潮源于2012年AlexNet模型突破,算力飞跃与数据积累是爆发核心驱动力,英特尔在超算领域占核心地位 [2][10] - 训练数据量与计算需求指数级增长,推动应用场景向边缘计算渗透,预计2030年AI成全球边缘市场核心驱动力,市场规模达4450亿美元 [3][11] - 英特尔推出全栈产品矩阵支撑AI发展三阶段,通过开放架构与生态合作推动边缘AI在垂直领域深度应用 [4][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7月24日深圳举办的2025(第六届)国际AI + IoT生态发展大会以“智联万物,赋能未来”为主题,聚焦技术痛点,头部企业及院士专家齐聚 [1][9] - 大会设三大核心板块与展台,展示前沿技术与产品,展现行业从“连接”向“智联”升级趋势 [1][9] -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下,大会释放边缘计算等领域产业化信号,加速AIoT技术在智能制造等场景规模化落地 [1][9] 点评 - 当前AI热潮始于2012年AlexNet模型突破,算力从1994年每秒1300亿次跃升至200亿亿次,数据层面有超千万级标注数据集等支撑 [2][10] - 英特尔在超算领域占核心地位,全球72%超算用其处理器,正与阿贡国家实验室合作打造下一代超级计算机“Aurora” [2][10] - 训练数据量与计算需求指数级增长,边缘AI已在多领域规模化落地,预计2030年AI成全球边缘市场核心驱动力,规模达4450亿美元 [3][11] - 英特尔通过低比特量化技术提升边缘端AI推理效率,通过多种处理器实现边缘端AI微调与推理,展示Gaudi AI加速器高性能 [3][11] - 英特尔推出全栈产品矩阵支撑AI发展三阶段,不同系列产品适用于不同场景,通过开放架构与生态合作推动边缘AI应用 [4][12]
本智激活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加速端侧 AI 全面落地
钛媒体APP· 2025-07-24 02:31
公司背景与技术实力 - 孵化自上海交通大学并行与分布式系统研究所(IPADS),该研究所在操作系统、分布式系统领域国际领先,近10年CSRankings操作系统领域全球第一 [2] - 核心团队由IPADS教师及博士生组成,创始人兼CEO为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博导糜泽羽 [2] - 在端侧大模型、端侧Infra底层系统领域具备世界一流技术实力,主导PowerInfer、SmallThinker等全球影响力开源项目 [2] 端侧AI技术突破与创新 - 提出"端侧原生"全栈设计,从底层重构软硬件技术体系,实现不依赖模型压缩的端侧智能 [3] - 实现端侧大模型、端侧Infra与硬件优化的协同设计,保护100%隐私的同时将AI融入日常 [3] - PC端突破:PowerInfer系统在消费级NVIDIA GTX 4090 GPU上运行千亿参数模型,性能达数据中心级A100 GPU的90%,推理速度提升最高11.69倍 [3][4] - 手机端突破:PowerInfer-2通过TurboSparse稀疏化方法在智能手机流畅运行470亿参数模型,推理速度超越llama.cpp达29倍 [4] - 端侧原生大模型算法创新:2025年将发布全球首批端侧原生大模型,专为端侧设备算力限制设计,实现百亿参数模型在百元级硬件运行 [5] 技术成果与行业影响 - SmallThinker开源30亿参数长链推理大模型,发布7天内HuggingFace下载量突破10万次,文本生成类大模型榜排名第一 [5] - PowerInfer开源后连续两天蝉联GitHub国际开源项目趋势榜第一 [4] - 投资机构评价:云启资本认为公司打通模型与端侧算力技术断点,BV百度风投认可其"模型-系统-硬件"协同优化能力,光源资本称其技术积累全球领先 [6] 行业趋势与市场定位 - 端侧智能解决云端AI三大痛点:隐私焦虑、高昂成本与延迟、缺乏深度个性化 [3] - 行业共识:端侧智能是连接虚实世界关键入口,将推动AI PC、AI手机等新型终端形态 [6] - 公司定位:全球极少数具备顶尖研发能力与量产交付经验的端侧AI厂商 [6]
美格智能研报:全球端侧AI市场将爆发式增长,AI模组将成发展基石
搜狐财经· 2025-07-23 01:50
端侧AI行业定义与发展趋势 - AI模组成为端侧AI发展基石 无线通信模组从通信接口升级为具备AI处理能力 承担本地推理与智能感知任务[1] - 端侧AI技术将AI功能部署于传感器及物联网终端设备 实现本地化数据处理与决策能力[4] - 2024年AI芯片 物联网模组 终端手机 算法开发平台等厂商加速构建端侧智能计算生态体系[1] 全球及中国市场规模预测 - 全球端侧AI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3219亿元增长至2029年12230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39.6%[4] - 中国端侧AI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802亿元增长至2029年3077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39.9%[7] 车载应用场景发展 - 智能座舱功能渗透推动车载模组需求升级 要求高速率 低延迟与本地AI推理能力并重[10] - 高算力模组逐步取代传统通信模组 成为车载多模态感知和实时推理任务的关键节点[10] - 车规接口等特殊要求对模组综合性能提出更高标准[10] 智能网联车市场数据 - 2024年国内智能网联车市场规模1365亿元 预计2029年达3012亿元 年复合增速17%[12] - 2024年海外智能网联车市场规模1117亿元 预计2029年达4560亿元 年复合增速32%[12] - 智能网联车场景无线通信模组市场规模2020年23亿元 2024年达50亿元 2020-2024年复合增速21%[15] - 预计2029年无线通信模组市场规模达159亿元 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26%[15] 技术架构升级 - AI模组集成NPU和先进计算单元 为工业 城市和家庭场景提供异构计算能力[1] - 大模型及车载娱乐功能升级推动通信模组在智能网联车应用市场加速发展[15]
美格智能(002881):通信模组+解决方案双轮驱动,智能座舱模组建立先发优势
东兴证券· 2025-07-22 01:5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2][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前全球处于人工智能浪潮,智能网联车是端侧AI重要应用场景,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在智能网联车通信模组领域领先,是重要收入增长点,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7.86、45.59、54.0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9、3.04、3.93亿元,对应PE分别为52X、39X、30X [5][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专注通信模组,建立定制化竞争优势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坚持模组和解决方案双轮驱动产品策略,发展历经三阶段,2007 - 2012年聚焦精密组件加工并布局物联网定制模组业务,2013 - 2017年拓展4G通信技术服务及模块、终端研发销售,2018年至今坚持无线通信模组与物联网解决方案双轮驱动,已在智能网联车等核心行业建立先发优势并向新兴行业拓展 [3][19] - 2019 - 2024年公司营收从9.33亿元增至29.41亿元,CAGR为25.82%;归母净利润2019年为0.25亿元,2022年达1.28亿元,2023年因加大投入和资产减值损失增加降至0.65亿元,2024年回升至1.36亿元 [23] 端侧AI时代,通信模组在智能网联车的应用市场将加速发展 - AI模组是端侧AI发展基石,无线通信模组具备AI处理能力,承担本地推理与智能感知任务,集成NPU和先进计算单元,为多场景提供异构计算能力,2024年起相关厂商组建端侧智能计算生态体系 [27] - 全球端侧AI市场将爆发式增长,预计从2025年的3219亿元增至2029年的1223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9.6%;中国端侧AI市场将从2025年的802亿元攀升至2029年的307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9.9% [31] - 智能网联车是智能模组核心应用场景,随着智能座舱渗透,整车厂对车载模组要求提高,高算力模组逐步取代传统通信模组,通信模组在智能网联车应用市场加速发展,2020 - 2024年智能网联车场景无线通信模组市场规模从23亿元增至50亿元,复合增速21%,预计2029年达159亿元,2024 - 2029年复合增长率26% [4][40] 深耕智能座舱模组,建立较强的行业影响力 - 2023年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座舱模组获头部新势力定点,为其打造下一代智能座舱解决方案,SLM925模组可提供辅助驾驶功能、丰富影音娱乐功能,采用高通®QCM6125芯片平台,有一定算力和功能接口 [43][45] - 2025年公司在高通汽车技术与合作峰会上提出“智慧舱联”概念和“双域融合”创新方案,降低系统复杂度与成本,打破数据壁垒,实现创新应用 [48] - 公司推出高性能智能座舱模组,实现座舱技术与AI大模型深度融合,SRM965模组支持多块高分辨率屏幕和多路摄像头,2024年公司5G车载模组出货量88.1万颗,市场份额35.1%,排名全球第一 [54][55] 盈利预测及评级 - 预计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7.86、45.59、54.0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9、3.04、3.93亿元,对应PE分别为52X、39X、30X,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5][57]
QDII调仓路径曝光,重仓港股者领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1 13:13
QDII基金2025年二季度持仓概况 - 港股和美股是QDII基金持仓最多的两类资产 [2] - 持仓市值前五的行业为信息技术、非日常生活消费品、通讯服务、医疗保健、金融 [2] QDII基金调仓方向 - 部分医药主题QDII基金增配港股并减仓美股 [4] - 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混合(QDII)港股市值占比从一季度72.98%提升至85.53%,美股市值占比从17.76%下降 [4] - 摩根中国生物医药混合(QDII)港股市值占比从29.40%提升至45.56%,不再持有美股 [4] - 部分QDII基金同步增配港股、A股和美股 [7][8] - 富国全球消费精选混合(QDII)港股市值占比从52.72%增至53.67%,A股市值占比从20.66%增至21.30%,美股市值占比从9.15%增至13.04% [7][8] 港股配置逻辑 - 恒生科技指数估值处于相对低位,较海外市场呈现明显优势 [5] - 港股互联网服务、软件应用等板块与国内经济复苏关联度高,政策改善易传导至股价 [5] - 部分高股息股票仍具配置价值,2024年9月以来港股表现吸引资金流入 [5] 重仓港股QDII基金表现 - 年内回报率前十的QDII基金均为股票型或混合型产品,包括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133.72%)、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89.67%)等 [9] - 25只重仓港股的QDII基金年内回报率超30%,多为医药、科技主题 [9] - 重仓海外股市的QDII基金表现较弱,部分产品回报率为负 [10] 后市投资方向 - 创新药企业被长期看好,重点关注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制药和生物科技公司 [11] - 制药和器械领域有望培育持续成长的大市值公司 [11] - 港股科技板块仍被青睐,包括物流自动化、产品出海等领域的龙头公司 [12] - 端侧AI前景广阔,中国制造业升级和出海3.0模式(电动车、创新药、高端制造等)受关注 [13]
消电ETF(561310)涨超2.2%,内资半导体IPO提速或强化硬件自主逻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7 06:22
AI浪潮带动算力需求 - AI浪潮推动服务器、光模块、存储、PCB板等环节价值量大幅提升 [1] - 训练和推理成本降低有望促进AI应用繁荣 端侧AI潜力巨大 耳机和眼镜或成为端侧AI Agent重要载体 [1] 3D打印在消费电子领域渗透加速 - 3D打印在消费电子领域即将加速渗透 折叠机铰链、手表/手机中框等精密零部件是潜在应用场景 [1] - 2024年有望成为3D打印消费电子应用元年 [1] 中国半导体产业自主化进程 - 中美紧张局势下 中国推动国内生产替代 "以旧换新"补贴计划导致韩国8英寸晶圆代工厂订单激增 [1] - 中国本土晶圆代工企业全球份额迅速提升 [1] - 2024年光刻先行 国产设备先进工艺突破持续推进 未来3年"先进工艺扩产"将成为自主可控主线 [1] - CoWoS及HBM卡位AI产业趋势 先进封装重要性凸显 [1] 消费电子上游领域复苏 - OLED面板收入2025年Q1同比增长2% 得益于AR眼镜、汽车、智能手表等出货量增长 [1] - 被动元件、数字SoC、射频、存储、封测等上游领域呈现复苏趋势 [1] 消费电子指数及ETF产品 - 消费电子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选取沪深市场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制造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2] - 指数聚焦科技硬件与消费趋势结合领域 反映中国消费电子行业上市公司证券整体表现与发展趋势 [2] - 国泰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发起联接A(014906)和C(014907)可供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关注 [2]
CPO活跃,通信ETF(159695)午后涨近2%,成分股长飞光纤、剑桥科技10cm涨停
搜狐财经· 2025-07-17 05:40
市场表现 - 国证通信指数强势上涨1 85%,成分股长飞光纤、剑桥科技10cm涨停,仕佳光子上涨8 59%,德科立、联特科技等个股跟涨 [1] - 通信ETF(159695)上涨1 92%,近1周累计上涨4 23% [1][4] - 通信ETF近1年净值上涨32 51%,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4 48%,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23 48%,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6 09% [4] 流动性及规模 - 通信ETF盘中换手10 86%,成交1201 58万元,近1周日均成交1850 99万元 [4] - 通信ETF近1周规模增长1368 45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4] - 通信ETF近1周份额增长700 00万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4] 行业动态 - 2025年Q2光模块市场主要由800G模块拉动增长,部分1 6T光模块首次小批量出货并贡献收入 [4] - 2025年数据中心光器件市场收入将超过160亿美元,同比增长60%以上 [4] - AI迈向"生产力重构"阶段,算力国产化替代势在必行,通信行业从"连接赋能"向"智能驱动"跃迁 [5] - 卫星星座进入常态化发射阶段,6G与NTN网络深度结合 [5] - AI算力模组推动端侧AI落地,无线通信模组已在机器人中实现规模化应用 [5] 指数成分及权重 - 国证通信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中际旭创、中国电信、新易盛、中国移动、中兴通讯、中国联通、中天科技、传音控股、天孚通信、闻泰科技,合计占比59 17% [5] - 权重股表现:中际旭创上涨2 68%,新易盛上涨6 61%,中兴通讯上涨2 14%,中国电信下跌1 31%,中国移动下跌0 97% [7] 投资机会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通信ETF联接基金(019072)布局AI变革下的光通信投资机遇 [7]
【高通(QCOM.O)】全球无线通信芯片领导者,引领端侧AI革命——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付天姿/王贇 )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16 13:35
高通公司业务概况 - 高通是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技术公司,成立于1985年,1991年在纳斯达克上市,核心业务为手机、IoT和汽车(QCT)[3] - 手机业务是公司收入支柱,FY2024收入248.63亿美元,占总营收63.81%[3] - 2024Q1-Q3智能手机SoC芯片出货量达2.22亿颗,全球第二,高端安卓手机芯片市场份额59%(销售收入口径)[3] 技术优势与专利壁垒 - 通过自研+收购(WIFI/蓝牙/射频/汽车/AI等领域专利)构建技术护城河,1989年推出的CDMA技术成为3G网络基础[4] - 截至2025年初拥有约5,600族5G SEP专利,全球第二[4] - 技术许可业务(QTL)为第二大利润来源,近十年税前利润率超60%[4] 新业务增长潜力 - **IoT业务**:1)PC领域布局Windows on ARM,推出骁龙X系列芯片配合微软"Copilot+AI PC"战略 2)智能眼镜芯片占全球份额超80%,合作Meta/Pico/Sony等头部厂商 3)2025年收购IP供应商Alphawave进军AI数据中心[5] - **汽车业务**:座舱芯片龙头向中高阶智驾芯片拓展,"汽车智能化+智驾平权"趋势推动收入增长[5] 短期业绩挑战 - 苹果自研基带芯片将导致2027年对苹果硬件出货归零,收入大幅下降[6] - 关税不确定性可能提升中国手机厂商采购成本,市场份额或被联发科蚕食[6]
每日投行/机构观点梳理(2025-07-16)
金十数据· 2025-07-16 12:53
通胀与货币政策 - 高盛认为美国潜在通胀总体仍较为温和,但夏季价格压力可能加大,7月和8月CPI报告是关键,若通胀持续温和美联储可能在秋季重启降息[1] - 贝莱德指出美国6月核心CPI涨幅低于预期,但关税已推动家用电器和娱乐产品价格上涨,大部分影响尚未显现,通胀率可能保持在美联储2%目标之上[1] - 中信证券预计美联储年内最多降息两次,7月降息可能性小,美元走弱空间有限[11] - 华泰证券维持美联储9月和12月两次降息的判断,认为关税将进一步推高核心商品通胀[12] 经济前景与市场风险 - 美国银行调查显示38%投资者认为贸易战引发全球衰退是最大尾部风险,20%担忧通胀阻碍美联储降息[3] - 美国银行调查显示59%投资者认为不太可能出现经济衰退,65%预计经济将实现软着陆[5] - 摩根大通认为美元计价公司债短期有望延续良好表现,美国经济小幅放缓不太可能损害企业财务状况[2] 外汇与货币市场 - 美国银行调查显示34%投资者认为做空美元是最拥挤交易,47%认为美元被高估[4] - 美国银行调查显示过去六个月投资者对欧元持仓增幅创纪录,净20%超配欧元[6] - 荷兰国际预计英镑兑欧元跌势可能延续,英国央行可能加快降息步伐[7] - 荷兰国际指出法国削减开支计划若落空可能使欧元承压[8] 行业与公司动态 - 中金认为端侧AI多终端落地将引领消费电子行业成长,关注AI手机、可穿戴设备和光学行业[9] - 中金指出6月金融数据改善支持A股表现,对下半年市场持积极观点[10] - 华泰证券称券商半年报业绩高增,大券商净利润同比增速50%-80%,中小券商达50%-120%[12] - 中信证券看好储能行业投资价值,预计装机规模将高速增长[13] - 中信证券预计英伟达可能推出满足出口限制要求的B30等系列芯片[14] 区域经济 - 荷兰国际认为欧元区经济将获支撑,5月工业产出增长1.7%[7] - 凯投宏观指出加拿大6月核心CPI三个月年化增长率达3.5%,7月降息可能性已关闭[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