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

搜索文档
创新药连续“倒车”怎么看?基金经理最新解读来了!
新浪基金· 2025-09-22 00:26
)华宝基金 45 御開 不含CXO 纯正创新药 港股高弹性 标的指数 全部门升级" @:(0 0 107 创新约 0 全市场 草豆* : Ra = Fill r 跟 踪 恒 生 港 股 通 创 新 药 精 选 指 数 交易 代码 呼拉人 095000 | 呼拉尔 025001 联技A UZƏZZU | 状技U UZOZZI 背景 年内大热板块创新药近期接连调整。截至9月19日. 创新药 纯度100%的港股通创新药ETF (520880) 近10个交易日中 仅有1日收涨,而此前其标的指数走势强劲,年初以来至阶 段高点 (9月9日) 累计涨超120%。 什么用因? 或系多重因素叠加: 1、BD催化空窗期: 近期行业缺乏大BD(商务拓展) 催 化,在与其他热点板块的竞争中暂落下风; 女D 中国 | 2017 | 2 保持对创新药板块的密切关注,而非"退场"。 1、当下正迎来有利的宏观环境。美联储重启降息周期,全 球医药板块有望共振,带来高弹性。中国股市历次牛市行 情中, 医药从不缺席。 2、本轮创新药的产业趋势明确且确定。当前多款创新药 出海谈判已经进入深水区,后续临床推进和商业化或会 2、出海政策隐忧:特朗普政府 ...
华创医药2025:研之大者,远见稳行
华创医药组公众平台· 2025-09-22 00:07
2025核心观点 - 中国创新药行业技术水平逐渐赶超欧美 部分靶点和技术路径成为世界第一 出海授权数量和金额持续增加 世界级创新带来世界级定价和非线性投资弹性 [2] - 国内市场需求强劲 国产新药销售总额持续高增长 一批创新药企实现扭亏为盈 进入稳健成长阶段 [2] 创新药 - 出海授权新药数量/金额持续增加 世界级创新带来世界级定价和非线性投资弹性 [2] - 国内市场国产新药销售总额持续高增长 创新药企实现扭亏为盈 [2] 医疗器械 - 高值耗材领域骨科续标降价温和 国产替代持续 海外业务加速推进 神经外科/神经介入集采后增长稳定 新品放量带来增量 [2] - 医疗设备领域县域设备更新中标价格内卷缓解 招投标数据同比高速增长 企业去库存进入后期 下半年业绩同比增速有望好转 [2] - 低值耗材领域产品升级推进 海外客户拓展加速 丁腈手套行业价格企稳反弹 [2] - 体外诊断领域国内发光短期政策承压但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出海表现不错 [2] 制剂 - 集采优化趋势明确 制剂公司存量业务风险出清 [2] - 创新业务迎来收获 新品放量与出海授权同步推进 业绩与估值戴维斯双击 [2] 血制品 - 供给端行业份额向央国企集中 竞争格局出清 国药和华润系掌握话语权 [3] - 需求端新品迭代推动需求升级 行业景气度提升 [3] 原料药 - 行业资本开支高峰期结束 三大成长逻辑推动产业向上拐点 [3] - 高端市场新品放量 一体化整合及出海 成本领先型CDMO [3] - 头部公司业绩持续爆发 收入和利润或超前高 [3] CXO - CDMO板块小分子等存量业务盈利稳定 多肽/小核酸/ADC等新兴领域需求快速增长 拉动产能利用率爬坡 提升盈利能力 [3] - A+H融资活力复苏 多笔重磅BD强化市场信心 [3] - CRO头部企业供给端格局优化 份额持续提升 [3] 中药及药品零售 - 中药院内板块复苏 新药定价友好 观望集采进展 院外板块消化高基数及库存 业绩端有望于3Q25修复 [3] - 线下药品零售供给侧出清节奏和业态升级进展是关键变量 2H25关店速度边际提升 [3] - 一心堂推行门店升级 单店数据较好 关注头部连锁门店调改进展及对单店盈利模型影响 [3] 科研服务 - 国内创新药BD火热 推动下游需求回暖 工业端收入弹性较大 [4] - 国产企业技术/产品/服务完善 品牌效应树立 中美关税战加速上游国产替代 [4] - 海外市场广阔 国产凭借性价比和服务优势实现持续高增长 [4] - 企业端供需改善和周期上行带来财务指标改善 利润弹性大于营收 [4] 研究系列概览 - 自去年10月1日以来发布研报260篇 其中医药策略系列报告8篇 深度报告33篇(含22篇公司深度和11篇行业深度) 投资观点&研究专题周周谈49篇 创新药系列研究报告43篇 [5] 会议系列概览 - 自去年10月1日以来举办13场线下策略会 57期专家谈 121次专家线下交流 路演5028场 [15] - 线下策略会包括上海/深圳/长沙/北京等地会议 参会医药上市公司数量47-96家 投资者参会人次200-2000+ [16] - 专家谈系列涵盖DRG/医疗设备/AI/血制品/集采/干细胞等57个专题 [17][26]
朱义身家1117亿登顶四川首富 百利天恒锚定创新药研发费猛涨91%
长江商报· 2025-09-21 23:02
公司市值与财富表现 - 创始人朱义以1117亿元持股市值成为四川首富 [1] - 公司股价自科创板上市后涨幅超过14倍 最新市值达1503亿元 [1][7] - 公司跻身A股"千亿市值俱乐部" 成为第三家千亿市值创新药企 [1] 重大商业合作 - 与百时美施贵宝达成84亿美元合作协议 刷新全球ADC药物交易纪录 [1][6][7] - 合作模式坚持共同开发与共享商业化 非单纯技术授权 [6][7]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0.74%至10.39亿元 [1][8] - 2023-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7.46亿元和14.43亿元 [7] - 核心产品BL-B01D1在2022年6月获得超预期临床数据 [6] - 采用双抗ADC技术路线 基于物理学"消除信号干扰"原理开发 [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跃升至58.23亿元 净利润达37.08亿元 [7] - 2021-2023年因研发投入导致连续三年营收下降及亏损 [7] - 2025年上半年营收下降近97% 净利润亏损11.18亿元 [8] 创始人背景与创业历程 - 创始人朱义原为四川大学无线电专业 后转攻生物物理专业 [2] - 1996年创办百利药业前身 以400万元贷款起步 [3] - 首款产品新博林在2003年非典期间销售额达上亿元 [3] - 2010年决定转型创新药研发 认为仿制药利润将大幅下降 [4] 技术发展路径 - 2014年在美国西雅图成立SystImmune公司 布局双抗ADC技术 [6] - 2021年面临资金链危机 曾考虑出售公司 [6] - 2023年6月在ASCO年会上公布临床数据 吸引全球前20大药企中8家关注 [6]
中欧瑞博吴伟志: 以四季理论为指挥棒 放眼全市场投资
中国证券报· 2025-09-21 20:50
市场行情判断 - 当前市场整体温度处在40-50度区间,远未到80度以上的过热阶段 [1] - 按照四季理论判断,市场当前仍处于春夏之间,尚未转秋入冬 [1] - 真正的市场拐点可追溯至去年9月底,因估值足够便宜和资金面宽松等因素酝酿出本轮强势行情 [8] 投资策略与仓位 - 公司今年以来增配了周期、科技、医药等偏成长性板块,对高股息板块有所减持 [1] - 后市投资策略将继续保持较高仓位,相对超配科技、医药、周期等板块 [10] - 未来将重点关注人工智能(AI)、创新药、黄金等方向的布局机会 [1][10] 成长股投资标准 - 成长股需具备三大特征:未来营收和利润有足够成长空间(年均增幅20%及以上)、商业模式好且有定价权、管理层优秀有格局 [3] - 成长股进一步细分为四大类别:新经济成长股、市场份额提升型成长股、利润提升型成长股、周期成长股 [3] - 最青睐新经济成长股,常采用市值空间法或市盈率估值法衡量其投资价值 [3] 团队化投研体系 - 公司投研团队成员近30人,分为基本面研究团队、量化研究团队、国际部 [4] - 基本面研究团队下设成长组(医药、消费、科技)和周期组(成长周期、价值周期) [5] - 团队化模式旨在适应市场风格快速轮动,实现对重点行业和新领域的无死角全覆盖 [5][6] 四季理论应用 - 四季理论是公司投资的重要指挥棒,认为股市行情具有周期性 [7] - 该理论也适用于细分领域,例如当前小市值公司可能已步入秋冬,而大市值公司刚进入春季 [7] - 公司没有固定投资风格偏好,而是根据市场环境决定主攻基金经理风格及仓位分配 [7]
以四季理论为指挥棒 放眼全市场投资
中国证券报· 2025-09-21 20:17
市场行情判断 - 当前市场整体温度处于40-50度区间 远未达到80度以上的过热阶段[1] - 按照四季理论 当前市场处于春夏之间 尚未转秋入冬[1] - 真正的市场拐点可追溯至去年9月底 经历漫长震荡调整后估值已足够便宜[7]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一度逼近3900点 创业板指曾突破3100点再创阶段新高[1] 投资策略 - 公司今年以来增配周期、科技、医药等偏成长性板块 对高股息板块有所减持[1] - 未来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创新药等方向的布局机会[1] - 投资策略保持较高仓位 相对超配科技、医药、周期板块 看好AI、创新药、黄金等方向[8] 成长股投资标准 - 成长股需具备三大特征:未来营收利润有三到五倍增长空间 年均增幅20%及以上;拥有一定定价权的商业模式;优秀的管理层格局[2] - 将成长股细分为四类:新经济成长股、市场份额提升型、利润提升型、周期成长股[3] - 最青睐新经济成长股 采用市值空间法或市盈率估值法衡量价值[3] 投研体系架构 - 投研团队近30人 主要通过校招内部培养 分为基本面研究团队、量化研究团队、国际部[4] - 基本面团队分成长组(医药/消费/科技)和周期组(成长周期/价值周期)[4] - 量化团队从事量化选股和对冲交易 国际投资部专注海外市场[4] 团队化运作模式 - 采用企业制管理模式而非创始人主导架构[2] - 团队模式能更好适应市场风格快速轮动 实现行业无死角全覆盖[4] - 打造覆盖全行业的"瑞博大模型"作为投研体系完善方向[5] 四季理论应用 - 以四季理论为投资指挥棒 认为股市行情具有周期性规律[6] - 夏季对应赚钱效应持续估值提升阶段 秋季对应高估值泡沫化风险阶段[6] - 不同细分领域有独立四季周期 例如小市值公司可能已入秋冬而大市值公司刚进入春季[6] 投资方法论 - 深度研究基本面 自下而上深挖个股 不过度关注市场牛熊周期[7] - 准确把握市场中长期所处季节位置比关注每日涨跌更重要[7] - 强势行情末期信号包括估值历史高位、投资者情绪狂热、新发基金遭哄抢等 现阶段未出现这些信号[8]
策略升级构建韧性组合
中国证券报· 2025-09-21 20:17
银行股及红利资产近期表现 - 工商银行股价出现两连阴 部分大型银行上周出现五连跌 [1] - 银行指数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上周下跌4.21% 位列跌幅榜第一 [1] - 偏股型红利基金约九成上周收益为负 近一个月约七成收益为负 [1] 投资者情绪与市场反应 - 社交媒体红利基金评论区出现投资者困惑焦虑情绪 存在"躲行情"调侃及"高位接盘"担忧 [1][2] - 资金向科技成长品种转移 红利基金光环黯淡 [2] 机构对红利策略有效性的判断 - 华夏基金认为红利策略未失效 市场风格仅短期切换 高股息资产具长期稳定回报和低波动特性 [2] - 华泰柏瑞基金指出红利策略在2021-2024年震荡行情中防守能力突出 红利指数大幅跑赢中证全指 [3] - 红利资产与科技成长板块呈现轮动效应 在低利率环境下"长钱长投"属性凸显 [3] 红利资产配置价值分析 - 高股息资产现金流充沛业务模式成熟 在全球经济不明朗时展现更强抗风险能力 [2] - 港股红利低波策略为"深度价值派" 行业分布在能源金融公用事业等现金流好股息率高的成熟行业 [4] - AH股溢价现象使港股吸引力增强 全球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率港股配置价值持续提升 [4] 机构建议的投资策略 - 采用哑铃策略:红利资产作底仓配置 辅以高成长性资产如人工智能创新药新消费 [3][4] - 关注港股红利基金及自由现金流系列产品 红利质量指数产品等更多红利指数产品 [4] - 投资者可根据风险承受能力灵活调整哑铃两端资产仓位比重 [4]
周末重点速递 | 券商热议市场高低切换;AI基建打开新空间,供需紧缺持续,存储板块迎上升大周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1 08:11
金融监管发布会预告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25年9月22日下午3时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鹤新将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1] AI与科技产业趋势 - AI产业趋势正在形成 海外算力景气度持续验证 国产算力形成从产业突破到业绩初步兑现的产业闭环 [2] - 北美四大云厂商资本开支强劲 算力需求旺盛 2024年以来资本开支持续高增长 [2] - AI应用进入商业化拐点 Tokens消耗量加速增长 海外应用进入业绩验证阶段 [2] - AI产业链投资风格转向中大市值 从中小市值逐步转向"机构审美"的中大市值 [2] - 特斯拉机器人产业迎积极催化 新薪酬方案拟授予马斯克最多4.237亿股股权 调整后EBITDA目标从500亿美元起步 最高达4000亿美元 [4] 医药行业发展 - 创新药行业受"出海+政策"双轮驱动 业绩持续回暖 [3] - 2024年一类创新药获批数量达48种 是2018年的5倍以上 [3] - 政策支持创新药多元支付能力 加速进院进程 [3] 消费与军工板块 - 新兴消费景气趋势加速验证 行业营收呈现上行趋势 [3] - 性价比消费、娱乐经济、户外运动具备较优投资机会 [3] - 军工行业相对收益减弱 与重大事件预期兑现相关 "九三阅兵"结束后或贡献更好布局机会 [3] 存储行业周期与升级 - 企业级存储2025年市场规模约878亿美元 2024-2028年CAGR约18.7% [5] - AI服务器单机内存价值量显著提升 是传统CPU服务器的翻倍以上 [5] - SSD向PCIe5.0升级 数据中心向QLC、SCM迭代 DDR5渗透率提升 MRDIMM推出 [5] - 三星、美光、铠侠同步缩减128层以下NAND产能 海外大厂调涨存储产品价格 [6] - 闪迪对闪存产品价格调涨10% 企业级SSD需求旺盛 服务器内存条延续涨价 [6] - 存储模组厂商迎国产化机遇 原厂颗粒供给至关重要 [6] 国产存储发展 - 合肥长鑫2025年底DRAM市占率或增至10%~12% 长江存储2025年一季度NAND市占率达8% 年底有望升至10% [7] - 长存三期正式注册成立 上游扩产有望提速 混合键合专利数量与台积电相当 [7] 华为昇腾算力布局 - 华为发布算力超节点和集群 公布昇腾AI芯片三年产品规划 [8] - 昇腾910C已推出 2026Q1推昇腾950PR 2026Q4推昇腾950DT 2027Q4推昇腾960 2028Q4推昇腾970 [8] - 超节点成为AI基础设施建设新常态 Atlas950SuperPoD支持8192张昇腾卡 Atlas960SuperPoD支持15488张昇腾卡 [9] - 超节点单机柜功耗普遍突破100kW 对温控和电源系统提出挑战 [9] 国产算力与设备机遇 - 国产算力芯片市占率有望快速提升 [11] - 国内先进逻辑扩产超预期 存储明年迎新技术迭代周期 [12] - SoC测试机以爱德万等为主 华峰测控、长川科技积极布局 [12] - 国产算力向盛合晶微等国产先进封装供应链倾斜 减薄机/划片机/键合机等设备商受益 [12]
重磅信号!下周A股,猛攻3900点!
搜狐财经· 2025-09-21 04:23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上证指数累计下跌1.3% 深证成指累计上涨1.14% 创业板指累计上涨2.34% 全A平均股价微涨0.38% [1] - 周成交额放大至12.59万亿元 连续28个交易日成交额超2万亿元 9月19日成交额达2.35万亿元 [1] - 电子行业全周净流入416亿元 近20日净流入1045亿元 近60日净流入3807亿元 机械设备与汽车行业净流入超300亿元 通信与计算机净流入超百亿元 [2] - 有色金属行业净流出131亿元 医药生物净流出90亿元 银行净流出80亿元 食品饮料净流出62亿元 [2] - 两融余额突破2.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制造业融资净买入额近千亿元 24只股票融资净买入超10亿元 阳光电源净买入超50亿元居首 [2] 板块热点与行业动态 - 科技股走强 芯片概念表现最佳 光刻机方向连续3日创历史新高 存储芯片板块连续8日上涨 CPO概念连续4日上涨且3日创历史新高 [1] - 旅游股逆市走强 板块指数创4年半新高 中秋国庆假期临近带动文旅消费预期 [5][6] - AI产业受关注 海外算力需求提振A股 新质生产力产业趋势向上 [4] - 鸿蒙智行秋季新品发布会定档9月23日 问界M9银境紫 全新问界M7及尚界H5将亮相 [14] - 文旅部启动全国国庆文旅消费月 发放超3.3亿元消费补贴 [10] 政策与宏观事件 - 美联储降息落地 市场短期波动但中期趋势未改 [1][3] - "十五五"规划进入关键窗口期 关注经济发展 创新驱动 改善民生 扩大开放等领域 [3] - 央行9月22日在香港发行600亿元6个月期人民币央行票据 [7] - 财政部拟续发行1570亿元3年期国债 票面利率1.42% [8] - 9月22日公布LPR报价 8月1年期LPR为3.0% 5年期以上LPR为3.5% [9] - 央行下周18268亿元逆回购及3000亿元MLF到期 [9] 重要会议与展览 - 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9月23日至27日在上海举办 展览面积30万平方米 主题"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 [11] - 2025欧亚经济论坛9月23日至25日在西安举办 主题"聚合欧亚新动能 共筑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13] - 2025云栖大会9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举行 主题"云智一体·碳硅共生" 展区4万平方米 500余家企业参展 [15] -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9月25日至29日在杭州举办 主题"数字贸易 商通全球" [16] - 第七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9月27日至29日在海口举办 主题"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 [17] - 2025泰中合作博览会9月26日至28日在曼谷举行 [19] 其他市场数据 - 下周A股限售股解禁总市值619.07亿元 涉及50家公司 合合信息解禁108.35亿元 紫燕食品解禁71.26亿元 无线传媒解禁55.21亿元 [20]
A股这一板块火了!多只股票创新高,更有个股三连涨停……
搜狐财经· 2025-09-20 15:01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上证指数创10年新高后快速调整 深证成指 科创50 创业板指均创多年新高后震荡整固 周成交额12.59万亿元[1] - 融资客连续13周净买入超百亿元 本周净买入508亿元 融资余额2.3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1] - 电子行业获融资净买入近150亿元 非银金融获65亿元净买入 机械设备 汽车 电力设备均获超40亿元净买入[1] - 国防军工遭融资净卖出4.88亿元 煤炭 有色金属 轻工制造 房地产等被净卖出超亿元[1] - 电子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416亿元稳居第一 近20日净流入1045亿元 近60日净流入3807亿元[1] - 机械设备 汽车行业本周均获超30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 通信 计算机获超百亿元净流入[1] - 有色金属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逾131亿元 医药生物净流出逾90亿元 银行净流出逾80亿元 食品饮料净流出逾62亿元[1] 机构观点与投资方向 - 招商证券指出A股牛市Ⅱ阶段驱动因素未变 市场继续沿低渗透率赛道演绎[2] - 聚焦AI 人形机器人 固态电池 可控核聚变 军贸商业航天 半导体自主可控 创新药 新消费八大赛道[2] - 中金公司认为A股下行风险有限 调整不改变中期趋势[2] - 建议关注"十五五"规划在经济发展 创新驱动 改善民生 扩大开放等领域的资本市场映射[2] 行业热点表现 - 科技股走强 芯片概念表现最佳 光刻机方向板块指数连续3日创历史新高[2] - 存储芯片板块指数连续8日小幅上涨 CPO概念连续4日上涨且3日创历史新高[2] - 国金证券称光刻机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 建议关注核心部件供应商[4] - 旅游股逆市走强 板块指数创4年半新高 云南旅游连续3日涨停 曲江文旅连续2日涨停[4] - 桂林旅游周五午后快速涨停 西域旅游创历史新高[4] 旅游市场数据 - 北京 上海 杭州 深圳等地9月29日出城方向热门线路车票大面积售罄[6] - 部分线路高铁车次开票1小时内售罄 假期出行搜索量同比大幅提升[6] - 预计国庆黄金周接待游客总数与旅游总收入有望创新高[6] - 众信旅游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出境游人数同比增长130%[6] - 欧洲出游人数同比增长80% 北美旅游人数同比增长207%[6] - 中航证券称文旅板块有望在节前及节后迎来结构性表现[6]
从GSK到奥利佳:21年老将跳槽,跨国药企迎转型阵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0 05:24
(原标题:从GSK到奥利佳:21年老将跳槽,跨国药企迎转型阵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报道 齐欣在葛兰素史克(GSK)的二十一年职场征程画上句点,映射出跨国制药巨头在中国市场的战略重组与产业巨变。 9月13日,前GSK高管齐欣(Cecilia Qi)在社交平台宣布,加盟奥利佳(DCH Auriga)担任首席执行官。这一决定,距离她离开服务二十一年的 GSK尚不足两周。 此次资深管理者的职业转换,折射出跨国药企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深刻调整。GSK发布的上半年财务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达到155.02亿 英镑(约合201.57亿美元),同比增长5%。作为疫苗领域的领军企业,GSK在疫苗领域的收入达到41.86亿英镑(约合54.43亿美元),同比增长 1%。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Arexvy的销售额为1.44亿英镑(约合1.87亿美元),同比下跌39%。而带状疱疹疫苗Shingrix的销售额为17.20亿英 镑(约合22.36亿美元),同比下降1%。 根据报告,GSK预计2025年全年的营业收入将增长3%~5%,核心营业利润将增长6%~8%。 有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齐欣的离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