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

搜索文档
水稻播种用上“3D打印”(三夏进行时)
人民日报· 2025-07-17 01:16
水稻播种技术革新 - 江西万载县妈妈家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用"3D打印"技术进行水稻播种,通过精量定位的印刷播种机将稻种精准排列并粘在可降解育秧纸上 [2][3] - 传统育秧方式存在种子分布不均问题,每个秧盘孔洞种子数量差异大,多则八九粒,少则一粒没有,影响发芽和生长 [3] - 新技术使用淀粉、葛根粉等原料制成的胶水,每个胶水点粘一两粒种子,与秧盘孔洞一一对应,解决分布不均问题 [3] 技术优势与效益 - "3D打印"播种技术使90%以上的孔洞都有种子,育秧纸覆盖两天左右分解,能够保湿保温、提高种子发芽率 [3] - 新技术使每亩田用种量从四五斤减少到3斤,节省种子成本五六十元 [4] - 秧苗质量提升,插秧后比普通秧苗提前5天左右返青,苗壮且根系发育良好 [4] 生产流程优化 - 传统"双抢"时期需在20天内完成早稻收割和晚稻插秧,时间紧迫,秧苗易出现徒长现象 [5] - 新技术可提前"打印"育秧纸并卷成筒储存,随用随取,储存时间可达半年 [5] - 稀播、匀播技术使秧苗在秧盘中存放二三十天也不会出现徒长,为"双抢"留足时间 [5] 行业应用前景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专家指出该技术可实现精量化、机械化育秧,降低种植成本,提升水稻产量 [3] - 新技术已在100亩试验田成功应用,参与试种的农户反馈效果良好 [4] - 该技术解决了传统育秧方式导致的"高脚苗"、"黄化苗"问题,提高移栽后成活率和产量 [4][5]
统联精密: 关于本次募集资金投向属于科技创新领域的说明
证券之星· 2025-07-16 13:19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专业从事高精度、高密度、形状复杂、外观精美的精密零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围绕新材料应用拓展多样化精密零部件制造能力,打造精密零组件综合技术解决方案平台 [1] - 公司具备金属粉末注射成型(MIM)、高精密线切割成型、高精密车铣复合成型、高速连续冲压成型、高精密数控机械加工(CNC)、高精密激光加工等多样化精密零部件制造能力 [1] - 公司在钛合金等新型轻质材料及3D打印等新技术应用方面积极进行技术储备与产能布局 [1] - 公司产品以定制化为主,主要应用于新型消费电子领域,涉及折叠屏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并与苹果、荣耀、亚马逊、安克创新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建立合作关系 [2] 募集资金投向方案 - 本次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9,5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新型智能终端零组件(轻质材料)智能制造中心项目(46,500万元)和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13,000万元) [2][15] - 新型智能终端零组件项目投资总额49,083.17万元,旨在提升轻量化智能终端结构件供给能力,填补市场缺口,响应AI驱动下消费电子硬件创新需求 [3][4] - 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将优化公司财务结构,满足营运资金需求,支持业务规模扩张 [15][16] 行业趋势与市场需求 - 生成式AI技术推动消费电子向"主动智能助手"演进,全球消费电子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10,516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3% [8] - AI PC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突破2.08亿台,可穿戴产品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573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16,95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34.6% [8] - 折叠屏手机、AI眼镜等新型终端对轻量化、高精度结构件需求激增,传统材料如不锈钢、铁合金难以满足性能要求,钛合金、镁铝合金及碳纤维等轻质材料成为创新方向 [4][5] 技术优势与创新 - 公司已掌握钛合金金属粉末注射成型喂料制备等专利技术,模具制造精度达±0.003mm,具备全3D数字化设计能力 [11][12] - 项目将引入3D打印、半固态压铸等先进工艺,实现钛合金、镁铝合金等高强度轻质材料的规模化应用,支持"减重不减配"的产品迭代 [5][7] - 公司多工艺协同能力覆盖MIM、激光加工、CNC等,自动化生产体系已实现主要制程工序自动化,正向全制程智能化升级 [12][13] 政策与产业环境 - 国家政策支持智能制造及新材料应用,《"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将3D打印纳入重点发展方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推动电子材料技术攻关 [14] - 轻质材料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获政策支持,为项目构建政策与产业双重驱动的良好环境 [14][15] 客户资源与竞争壁垒 - 消费电子行业供应链准入严格,公司与苹果、亚马逊等头部客户建立的稳定合作关系具有先发优势,客户资源为新项目成果转化提供保障 [9][10] - 行业技术密集型特征形成高进入壁垒,公司凭借工艺创新、快速响应和量产能力巩固竞争地位 [10][13] 项目战略意义 - 项目推动公司从传统零部件供应商向全链条技术服务商转型,强化轻质材料研发与先进制造工艺的协同创新 [7][19] - 通过技术升级与客户深耕,项目将构建长期竞争优势,支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6][19]
“湘江智造”构建产业新生态 擎动“智造之城”升级新路径
中国新闻网· 2025-07-16 08:18
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 湖南湘江新区汇聚近300家智能制造装备和工程机械企业,形成超千亿级产业集群 [1] - 新区拥有中联重科、星邦智能2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以及华曙高科、威胜集团等核心企业 [4] - 产业链覆盖212家规上企业、近3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及19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4] 智能工厂建设 - 中联智慧产业城布局8个全球领先"灯塔工厂"和300条智能产线,实现每6分钟下线一台挖掘机 [2][6] - 威胜信息智能化产线单相/三相自动化生产覆盖率分别达96%和93%,效率提升50% [2] - 星邦智能在建7.1万平方米国际智造城,包含臂式联合厂房及CNAS认证试验检测中心 [2][4] 智慧终端技术创新 - 苏科智能AI安检系统200毫秒内完成违禁品识别,检出率超99%,过检效率提升3.3倍 [5] - 威胜信息智能工厂每5.5秒下线一台电表,累计向70国输出超3000万只能源计量设备 [1][5] - 中联重科4000吨级起重机、68米云梯消防车等产品突破全球技术天花板 [1] 核心技术突破 - 视比特机器人开发工业AI平台"颖算"和低代码平台"坤吾",实现汽车大尺寸高精度在线测量系统量产 [8][9] - 华曙高科成为全球前列的工业级3D打印设备商,已投资5家企业拓展应用场景 [8][9] - 新区通过"链长制"政策推动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形成全链协同创新模式 [3][4] 产业生态构建 - 新区以"工业大脑+智能工厂"模式推动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4] - 技术融合实现中联重科每18分钟制造起重机、每27分钟生产臂架泵车的高效产能 [6] - 从智能工厂到智慧终端再到基础科研,形成深度融合的智能制造新生态 [8][9]
消电ETF(561310)涨超1.2%,半导体国产化与AI硬件需求提振行业预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6 04:33
AI及半导体行业趋势 - AI浪潮带动算力需求爆发 服务器 AI芯片 光芯片 存储 PCB板等环节价值量将大幅提升 [1] - 中国本土晶圆代工企业吸收本土IT企业需求 迅速提升全球市场份额 韩国8英寸晶圆代工厂订单激增 [1] - 2024年光刻先行 国产设备先进工艺突破与验证持续推进 未来3年"先进工艺扩产"为自主可控主线 [1] - CoWoS及HBM卡位AI产业趋势 先进封装重要性凸显 [1] 3D打印及消费电子应用 - 3D打印在消费电子领域加速渗透 折叠机铰链 手表/手机中框 精密零部件为潜在场景 3D打印消费电子应用元年有望开启 [1] - OLED面板收入2025年Q1同比增长2% AR眼镜 汽车 智能手表 电视 显示器等类别出货量加速增长 [1] - 被动元件 数字SoC 射频 存储 封测 面板等上游领域复苏趋势持续 [1] 消费电子指数构成 - 消电ETF跟踪消费电子指数 由中证指数公司编制 选取A股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 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及销售上市公司为成分股 [2] - 指数反映消费电子行业相关上市公司证券整体表现 具有显著科技属性与成长特征 [2]
20cm速递|科创芯片ETF(589100)涨超1.7%,AI算力需求与3D打印渗透成焦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6 04:32
AI及半导体行业趋势 - AI浪潮带动算力需求爆发 服务器 AI芯片 光芯片 存储 PCB板等环节价值量将大幅提升 [1] - 端侧AI潜力巨大 耳机和眼镜有望成为端侧AI Agent的重要载体 [1] - 中国大力推动国内半导体生产 "以旧换新"补贴计划导致韩国8英寸晶圆代工厂订单激增 中国本土晶圆代工企业迅速提升全球市场份额 [1] - 2024年光刻先行 国产设备先进工艺突破持续推进 未来3年"先进工艺扩产"将成为自主可控主线 [1] - CoWoS及HBM卡位AI产业趋势 先进封装重要性凸显 [1] 3D打印及消费电子应用 - 3D打印在消费电子领域加速渗透 折叠机铰链 手表/手机中框等成为潜在场景 3D打印消费电子应用元年有望开启 [1] 显示面板市场 - OLED面板收入在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2% 得益于AR眼镜 汽车 智能手表等类别出货量增长 [1] 上游领域复苏 - 持续看好被动元件 数字SoC 射频 存储 封测 面板等上游领域的复苏趋势 [1] 科创芯片ETF - 科创芯片ETF国泰跟踪的是科创芯片指数 单日涨跌幅可达20% [2] - 科创芯片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从科创板市场中选取涉及半导体材料 设备 设计 制造及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的芯片产业相关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2] - 该指数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成长性 能够较好地体现我国芯片产业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态势 [2]
温商富豪李诚偏疼儿子,易加增材IPO前还了4.4亿外债
搜狐财经· 2025-07-14 14:46
文/瑞财经 李姗姗 四年前,年近六旬的李诚在他4个子女中,选中了"90后"儿子李健浩,把继续振兴李氏家族产业的大权交给了他,将多年前精心布下的一枚"棋子"——杭 州易加三维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易加增材")全权交由李健浩负责,命他扛起主帅的大旗。 而作为杭州永盛集团创始人的李诚则退居二线,成为易加增材的董事。据悉,李诚掌管的永盛控股,拥有高端化纤、三维视觉、3D打印、环保、国际贸 易及金融投资等多元领域。 在李健浩这一新生代企业家的掌舵下,易加增材取得了颇为亮眼的成绩。2022年-2024年,公司营收由2.47亿元增至4.71亿元,净利润由2892.60万元增至 9881.34万元,两大业绩指标双双高速增长。 同时,公司融资方面接连传来好消息,短短两年之内便收到超10亿元融资款,公司估值随之高涨,突破40亿元。 然而,易加增材亮眼的业绩之下掩藏的却是脆弱的经营现金流,公司造血能力亟待提升。 而依靠融资进账,易加增材偿债能力得以明显改善,报告期内,公司资产负债率骤降66个百分点。 此次奔赴科创板IPO,易加增材计划募集资金12.05亿元,用于扩产及研发项目。 01 温商二代接棒董事长,女儿持股不任职 易加 ...
研发、制造、服务“一条龙” 这家企业玩转金属3D打印
河南日报· 2025-07-12 23:23
公司概况 - 洛阳盈创极光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专注于金属3D打印设备制造与金属产品3D打印服务 产品应用涵盖航天 航空 商业火箭 船舶 新能源汽车等多个行业领域 [2] - 公司掌握国内领先的金属3D打印设备设计 研发及制造技术 拥有先进的金属材料研发技术和顶尖的金属3D打印后处理技术 [3] - 公司已形成从设备生产到工艺研发 全流程定制及产品开发与生产的完整产业链 提供从新材料开发到产品生产的全方位定制化服务 [3] 技术优势 - 金属3D打印采用"离散—堆积"原理 相比传统制造具备更高设计自由度 更短生产周期 更低材料损耗和更小环境影响 [3] - 公司自主研发并组装打印设备 显著降低成本并提升市场竞争力 [3] - 公司在智能变速铺粉 永久除尘系统等前沿技术取得突破 获得"粉仓烘干"和"全新刮刀驱动"两项发明专利 [4] 产能与项目 - 2023年公司启动"激光技术及增材制造工艺精密零部件生产装备技术改造项目" 投资超亿元组建激光技术及增材制造服务中心 [6] - 项目产能释放后预计年产值超亿元 将打造国内领先的精密零部件生产中心 [6] 行业与区域发展 - 河南通过"院士工作站+高校联盟+核心企业"创新组合攻克技术瓶颈 实现材料 装备 服务技术自主 [6] - 河南聚焦医疗 汽车等本地优势产业 以规模化需求推动技术迭代 并通过"政策—载体—金融"三角支撑提升中小企业渗透率 [6] - 3D打印行业正迈向规模化 智能化 数字化及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 公司计划自主研发更大尺寸加工设备并建设国内领先的激光增材制造工艺中心 [7]
易加增材科创板IPO,聚焦3D打印设备,存货金额较大
格隆汇· 2025-07-10 02:26
公司概况 - 杭州易加三维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易加增材)提交科创板上市申请,保荐人为中信证券 [1]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李诚、李健浩父子,合计控制54.53%表决权(永盛控股持股30.64%+李诚直接持股3.51%+杭州永易控制2.98%+一致行动人吴朋越17.40%)[1] - 主营业务为工业级增材制造3D打印设备,2022-2024年该业务营收占比超92%且持续上升 [1][2]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快速增长:2022年2.47亿元→2023年4.09亿元→2024年4.71亿元(招股书数据为47,079.90万元)[3][4] - 毛利率持续提升:2022年39.31%→2023年43.70%→2024年45.12% [3] - 归母净利润三年翻三倍:2022年0.29亿元→2023年0.69亿元→2024年0.99亿元(招股书数据为9,881.34万元)[3][4] - 资产负债率显著改善:合并口径从2022年82.63%降至2024年16.69% [4] 业务结构 - 3D打印设备收入占比从2022年92.89%升至2024年95.20%,对应收入22,879.99万元→44,086.96万元 [2] - 前五大客户包括山东雷石智能制造、敬业集团等航空航天领域企业 [2] - 境外销售收入占比稳定在15%左右(2024年15.22%),主要来自德国、美国子公司 [9] 研发与知识产权 - 截至2025年4月拥有49项发明专利和41项软件著作权 [5] - 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2024年6.50% vs 行业均值16.79%(华曙高科17.64%、铂力特15.94%)[5][6] 募资计划 - 拟募资12亿元投向四大项目:金属3D打印扩产(4.64亿元)、杭州设备产业化(4.42亿元)、研发中心建设(1.87亿元)、技术服务网络建设(1.12亿元)[9][11] 行业应用 - 增材制造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飞机/火箭零部件)、汽车制造、医疗设备及电子消费领域 [2]
比特币盘中首次触及112000美元刷新历史新高;跨境电商博览会即将开幕,出海链条延伸激活外贸新动能——《投资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0 00:09
重要市场新闻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道指涨0.49%,纳指涨0.94%,标普500指数涨0.61% [1] - 大型科技股普涨,英伟达市值盘中突破4万亿美元,Meta、亚马逊、谷歌、微软、奈飞涨幅均超1% [1] - 中概股多数下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1.11%,阿里巴巴、哔哩哔哩、京东跌超3% [1] - 比特币盘中首次触及112000美元,年内涨幅达19% [1] - 国际贵金属期货涨跌不一,COMEX黄金期货涨0.17%至3322.50美元/盎司,白银期货跌0.39% [1] - 国际油价微跌,美油主力合约跌0.06%至68.29美元/桶 [1] - 欧洲三大股指全线上涨,德国DAX指数涨1.42%,法国CAC40指数涨1.44% [1] 行业掘金 跨境电商 - 2025全球跨境电商交易博览会将于7月10日至12日在杭州举行,聚焦全产业链整合 [2] - 电商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平台策略转向"全域协同",下沉市场成为竞争焦点 [2] - 新技术如AI有望提升电商变现效率,概念股包括新国都、跨境通、小商品城 [2] 智能驾驶 - 比亚迪全球首发L4级智能泊车技术,承诺中国市场安全兜底,天神之眼车型保有量超100万 [3] - 2025年中国中高阶智驾渗透率有望翻倍,带动350亿增量市场 [3] - 2020-2024年中国自动驾驶市场规模从875亿元增至4820亿元,CAGR达53.6% [3] - 概念股包括东土科技、中海达、通行宝 [3] 3D打印技术 -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开发出新型3D打印技术,可融合软硬材料 [4] - 西安交通大学完成世界首例3D打印可动人工椎体植入术 [4] - 2024年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突破630亿元,预计2029年超1000亿元 [5] - 概念股包括家联科技、汇纳科技、锐科激光 [5] 避雷针 - 中化岩土董事刘忠池拟减持0.46%股份 [6] - 科士达控股股东拟减持1%股份 [6] - 燕东微股东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和京国瑞拟各减持1%股份 [6] - 思林杰股东拟减持3%股份 [6] - 江波龙股东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减持至4.99998% [7] - 映翰通多名股东拟合计减持2.79%股份 [7]
晚报 | 7月10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7-09 14:29
无人驾驶 - 比亚迪在全球率先实现媲美L4级的智能泊车,并承诺在中国市场对天神之眼车辆用户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用户无需走保险流程[1] - 比亚迪天神之眼智驾车型保有量已超过100万[1] - 2025年国内中高阶智驾渗透率有望翻倍,带动350亿增量市场,芯片、控制器等产业链环节受益[1] - 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渗透率加速提升,域控制器软硬件产业链进入加速发展通道[1] 短剧 - 当前短剧市场年规模达300亿至350亿元,预计明年突破500亿元[2] - 2024年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超6亿人,市场规模505亿元,首次超过全年电影票房收入,预计2025年达634.3亿元,2027年达856.5亿元[2] - 短剧行业商业模式从付费订阅转向广告,传统影视制作公司涌入,AI降本增效空间大,出海持续高景气[2] 3D打印 -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开发出新型3D打印技术,可无缝融合柔软与坚硬两种性能区域,为假肢、柔性医疗器械等提供新可能[3] - 2024年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突破630亿元,较过去十年增长30倍,预计2029年超1000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规模超3000亿元[3] 计量检测 - 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领域[4] - 中国制造业计量市场规模2025年将突破150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4] 宏观、行业新闻 - 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企业公平竞争座谈会,金风科技、长城汽车等8家企业发言[5] - 智元机器人未来12个月内暂无改变上市公司主业的明确计划[6] - 硅片厂商普遍调高报价,下游接受度有待观察[8] - 英伟达成为首家市值达到4万亿美元的公司[8] 板块动态 - 智元机器人收购A股上市公司[10] - 央行等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11] - 光伏反内卷效果初现,头部多晶硅厂开始上调报价[11] - 全国多地高温来袭,电力负荷创新高[11] - 两部门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12] - 英伟达GB300开始出货[12] - 阿里、美团掀起外卖大战[12] - 住建部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13] - 短剧行业出海表现亮眼,互动影游《完蛋2》将上市[13] - 国内最大DRAM存储企业长鑫存储启动上市辅导[13] - 主板ST个股涨跌幅限制由5%扩大至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