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oT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半导体行业-中国科技行业调研纪要
2025-09-26 02:32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中国半导体行业 涵盖晶圆制造设备(WFE) 代工厂 OSAT/测试服务提供商 半导体设计企业等多个子板块[1] * 调研涉及12家半导体公司 包括中微公司(688012 SH) 豪威集团(603501 SH) 闻泰科技(600745 SS) 伟测科技(688372 CH) 甬矽电子(688362 CH) 长川科技(300604 CH) 恒玄科技(688608 SH) 晶晨股份(688099 SH) 南芯科技(688484 SH) 东芯股份(688110 SH) 华虹公司(688347 SH) 晶丰明源(688368 SH) 联芸科技(688449 SH)[3][6] 核心观点与论据 * **行业整体情绪乐观** A股半导体板块9月以来上涨11% 供应链调研结果印证了乐观情绪[1] * **2025年4季度产能利用率将上升** 得益于国内/海外AI相关需求 但成熟逻辑产品(微控制单元 CMOS图像传感器等)可能将呈降价趋势[3] * **国内WFE需求展望乐观** 中国8月份WFE进口统计数据同比增长12%(年初迄今增长3%) 支撑对于整体资本支出的乐观看法(增速持平或个位数)[3] * **中微公司被看好** 原因包括大量订单(同比增长40%以上)将在2026年转化为收入(其中80%以上为尖端逻辑/存储业务) 领先的市场份额(其NAND客户将受益于强劲的产能提升) 潜在市场规模快速扩张(由于ICP贡献增大及沉积设备业务放量速度快于预期)[3] * **智能手机需求停滞但新兴/AIoT应用增多** 供应链调研显示未来安卓智能手机需求前景一般 可能在智能手机零部件领域引发更多价格竞争 同时看到国内最大智能手机CMOS图像传感器供应商豪威集团获得增量利好 得益于新兴应用(如运动相机 AI/AR眼镜)带来的需求快速增长 其较高的平均售价/利润率可提升销售额和盈利能力[3] * **AI芯片国产化是长期驱动因素** 受益于2026年本土AI芯片供应商/产能增加 拜访的AI芯片赋能者(如中微公司 伟测科技 甬矽电子 长川科技)均指引盈利加速增长[3] * **预期板块整体估值将上调** 鉴于本土AI供应链增长是中国半导体供应链的一项长期利好 尤其看好AI赋能者 WFE是优选子板块 中微公司是首选股 还看好获得新增长催化剂的豪威集团和估值具有吸引力的闻泰科技[1][3] 其他重要内容 * 虽然大多数半导体设计企业对整体需求(汽车 家电和智能手机)的看法更为谨慎 但是进入2026年新兴AIoT设备出货仍将保持稳健[1] * 预计存储产品平均售价将上涨(NOR保持稳定 SLC NAND表现温和 DRAM则呈激进态势) 但成熟逻辑产品可能将呈降价趋势 虽然中国政府对美国供应商开展反倾销调查 但预计2025年4季度模拟产品的价格将保持稳定趋势[3] * 中国WFE月度进口数据在2025年8月显示同比增长 具体数据可参考图1[3][5] * A股半导体板块 芯片设计板块 半导体生产设备板块 WFE板块的历史市盈率区间可参考图2 图3 图4 图5[6][7][9][10][11][12][14]
【招商电子】小米集团:小米17全系跨代升级,多IoT新品助力全品类高端化
招商电子· 2025-09-26 02:15
小米年度发布会产品发布 - 小米17系列三款新机全系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和小米澎湃OS3 售价4499元起 包括小米17/17 Pro/17 Pro Max [1] - 小米17采用6.3英寸小屏和7000mAh电池 配备徕卡三摄及光影猎人950传感器 [1] - 小米17 Pro系列搭载妙享背屏 其中Pro Max采用6.9英寸超大直屏和7500mAh电池 首发龙晶玻璃3.0 [1] IoT生态产品升级 - Xiaomi Pad 8系列售价2199元起 Pad 8 Pro搭载骁龙8至尊版芯片及9200mAh电池 [2] - S Pro Mini LED 2026电视采用2880分区背光和5200nits峰值亮度 首销价5199元起 [2] - 法式冰箱Pro 560L首销价6399元 米家三区洗衣机Pro首销价3999元起 [2] - 推出BE10000 Pro路由器和小米Sound 2 Max音箱 强化AIoT生态竞争力 [2] 汽车业务进展 - YU7车型三个月累计交付超4万辆 推出定制服务覆盖YU7 Max和SU7 Ultra车型 [3] - 定制服务包括5款外观颜色 2款内饰及多种个性化配置选项 [3] - 北京工厂产能爬坡预计推动下半年交付提速 [3] 公司战略与业务展望 - 手机业务推进高端化战略和国际化扩展 IoT业务受益自研能力提升和出海空间 [4] - 互联网业务伴随硬件业务稳健增长 汽车业务目标跻身全球前五车厂 [4] - 公司作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前三和最大AIoT平台 具备端侧龙头卡位优势 [3][4]
小米集团-W(01810):小米17全系跨代升级,多IoT新品助力全品类高端化
招商证券· 2025-09-26 01:33
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看好公司中长期市值上升空间 [5] 核心观点 - 小米17全系产品力跨代升级 多IoT新品助力全品类高端化 [1] - 手机业务全面对标iPhone 数字系列迎来关键变阵 [5] - IoT生态竞争力持续强化 汽车定制服务推动个性化体验 [5] - 预计2025-2027年总营收达4899/6603/8233亿元 同比增长34%/35%/25% [5][6] - 预计调整后净利润431/635/866亿元 当前市值对应PE为31.6/21.4/15.7倍 [5] 手机业务 - 发布小米17/17 Pro/17 Pro Max三款新机 全系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 [5] - 全系搭载小米澎湃OS3 售价4499/4999/5999元起 [5] - 小米17采用6.3英寸小屏 配备7000mAh电池和徕卡三摄 [5] - 17 Pro系列搭载妙享背屏 17 Pro Max采用6.9英寸超大直屏和7500mAh电池 [5] IoT业务 - 发布Xiaomi Pad 8系列 售价2199元起 Pad 8 Pro搭载骁龙8至尊版芯片和9200mAh电池 [5] - 推出S Pro Mini LED 2026电视系列 采用2880分区背光和5200nits峰值亮度 首销价5199元起 [5] - 发布法式冰箱Pro 560L(首销价6399元)和米家三区洗衣机Pro(首销价3999元起) [5] - 推出高端旗舰路由器BE10000 Pro和最高端音箱Sound 2 Max [5] 汽车业务 - YU7发布3个月累计交付超4万辆 [5] - 正式推出小米定制服务 覆盖YU7 Max和SU7 Ultra车型 [5] - 定制内容包括5款外观颜色 2款内饰 以及定制缝线/迎宾灯/彩色安全带等 [5] - 预计下半年伴随北京工厂产能爬坡 YU7交付有望上量提速 [5] 财务表现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4899/6603/8233亿元 同比增长34%/35%/25% [5][6] - 预计归母净利润393/605/839亿元 同比增长66%/54%/39% [5][6] - 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20.9%提升至2027年24.2% [10] - 净利率预计从2024年6.5%提升至2027年10.2% [10] - ROE预计从2024年12.5%提升至2027年20.8% [10]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59.45港元 总市值1547.2十亿港元 [1] - 2025-2027年预测PE为35.7/23.2/16.7倍 [5][6] - 2025-2027年预测PB为5.3/4.3/3.5倍 [10] - EV/EBITDA预计从2024年44.1倍降至2027年13.2倍 [10]
HOME CONTROL(01747.HK)在香港成立一家全资新公司 积极拓展医疗健康业务
格隆汇· 2025-09-25 23:00
公司战略布局 - 在香港成立全资子公司Orbiva Limited 新公司程序已于2025年9月22日完成 [1] - 以新注册设立的Orbiva Limited作为全新战略核心 积极拓展更广泛的医疗健康业务 [1] - 新公司将专注于AIoT赋能的家庭医疗健康平台及生态系统 以及医疗健康运营服务 实现硬件、软件、数据与服务融合 [1] 业务发展基础 - 基于全球医疗健康需求日益增长的趋势 结合集团在医疗健康领域已取得的业务成果 [1] - 依托集团多年来在物联网和智慧遥控领域的技术实力 以及公司新任董事的专业背景 [1] - 现有产品为基础的医疗保健相关业务将继续按原有架构独立运营 [1]
HOME CONTROL(01747)设立Orbiva为新战略核心 布局AIoT家庭医疗平台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22:32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在香港成立全资子公司Orbiva Limited 新公司程序已于2025年9月22日完成 [1] - 新公司将成为集团全新战略核心 专注于拓展医疗健康业务 包括AIoT赋能的家庭医疗健康平台及生态系统 [1] - 新业务将实现硬件、软件、数据与服务融合 同时维持现有医疗保健相关业务独立运营 [1] 业务发展基础 - 集团决策基于全球医疗健康需求增长及已取得的业务成果 [1] - 依托集团在物联网和智慧遥控领域多年技术实力及新任董事背景 [1] 合作推进进展 - 技术研发层面正与知名院校探讨联合实验室等合作形式 [2] - 供应链层面正与数家行业领先硬件供应商推进产品定义与开发洽谈 [2] - 生态构建层面正与金融科技机构就创新模式展开初步交流 [2] 发展预期 - 董事会对新公司未来发展持积极态度 [2] - 预期将在适当时候于相关合作方面取得进展 [2] - 将继续与潜在合作伙伴探索合作机会 [2]
HOME CONTROL设立Orbiva为新战略核心 布局AIoT家庭医疗平台
智通财经· 2025-09-25 22:32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在香港成立全资子公司Orbiva Limited 新公司程序已于2025年9月22日完成 [1] - 新公司将作为全新战略核心 专注于拓展AIoT赋能的家庭医疗健康平台及生态系统 实现硬件软件数据与服务融合 [1] - 现有医疗保健业务维持独立运营 新业务将拓展医疗健康运营服务 [1] 业务发展基础 - 决策基于全球医疗健康需求增长趋势及集团在医疗健康领域已有业务成果 [1] - 依托集团多年物联网和智慧遥控技术实力及新任董事背景资源 [1] 合作推进进展 - 技术研发层面正与知名院校探讨联合实验室等合作形式 [2] - 供应链层面与数家行业领先硬件供应商推进产品定义与开发洽谈 [2] - 生态构建层面与金融科技机构就创新模式展开初步交流 [2] 发展预期 - 董事会对新公司未来发展持积极态度 [2] - 预期在适当时候于相关合作方面取得进展 [2] - 将继续与潜在合作伙伴探索医疗健康业务合作机会 [2]
爱施德旗下基金Pre-A+轮布局赛感科技,重构价值新逻辑
全景网· 2025-09-24 12:55
投资背景与赛道选择 - 公司通过旗下产业基金联合专业机构完成对柔性传感企业赛感科技的Pre-A+轮投资 [1] - 2024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1.3万亿元且保持双位数增长 [1] - 柔性触觉传感器是人机交互核心入口 预计2029年全球市场规模突破50亿美元 [1] - 未来五年行业年复合增长率达19% 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接近7000亿元 [1] - 柔性传感覆盖消费电子 汽车电子 智能机器人等公司深耕领域 [1] 标的公司技术优势与投资逻辑 - 标的企业赛感科技脱胎于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室 拥有博士团队十余年技术积累 [2] - 自主研发纳米界面离电型电容技术实现毫克级至百公斤级全量程覆盖 [2] - 1Pa检测限达国际领先水平 已打通全球首条量产线 [2] - 进入安踏等头部企业供应链 形成技术突破-量产落地-客户验证商业化闭环 [2] - Pre-A+轮介入规避早期研发风险 伴随企业从量产初期向规模化盈利阶段成长 [2] 战略协同与业务升级 - 投资推动公司增长逻辑从渠道红利转向技术赋能+生态协同 [3] - 公司深耕3C行业二十余年 构建覆盖T1-T6市场的全渠道网络 [3] - 2025年上半年自营苹果APR门店达236家稳居全国第一 [3] - 赛感技术为传统渠道升级智慧服务入口 形成技术+渠道双向赋能 [3] - 公司5亿元规模爱施德智城基金将持续布局智慧终端 人工智能等领域 [3] 财务表现与市场预期 - 2025年上半年通过调整低毛利业务 强化AI应用实现经营现金流大幅改善 [3] - 四季度消费电子旺季及苹果新品发布有望带动短期业绩环比提升 [3] - 多家券商给予买入评级 华鑫证券预测2025-2027年EPS稳步增长 [4] - 当前估值具备修复空间 布局踩中传感器国产化与AIoT产业爆发双重风口 [4]
从梅林走向全球:禾苗通信的韧性生长与价值跃迁
南方都市报· 2025-09-24 08:25
公司业务与业绩 - 禾苗通信是一家通信设备ODM企业 年出货量突破2000万台 业务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1] - 公司2019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早期聚焦印度和非洲等新兴市场 现已拓展至中东和拉美地区实现多元化布局[4] - 主要客户包括中兴 美团 小度和作业帮等头部科技企业 其中2023年首次获得小度定制化订单并进入国内AIoT生态链核心位置[6][7] 战略转型与业务模式 - 从传统设备供应向"硬件+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升级 参与产品设计与开发并提供全周期支持[4] - 将AIoT与智能家居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在深圳设立研发中心加强人工智能模组和终端设备的技术储备[5] - 实现从代工厂到战略合作伙伴的转型 关键优势在于提供稳定可靠且响应迅速的整体解决方案[8] 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 - 通过"速度+质量"赢得客户信任 在美团骑行合作中连续两年获得"卓越创新奖"和"卓越全能奖"[7] - 为作业帮提供教育终端时采用深度协同模式 深入课堂观察并将洞察转化为人性化硬件设计[7] - 在中兴通讯合作中连续两年获得最佳服务支持奖 以"客户第一"的态度满足全球布局需求[7]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成为国内AIoT生态链核心参与者 获得小度最佳ODM奖等重要行业认可[7] - 在全球产业链中展现卓越价值 与多家头部客户建立长期信赖关系[1] - 通过优化运营效率和压缩交付周期增强竞争力 有效分散单一区域风险[4]
TCL电子涨超7% 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AIoT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智通财经· 2025-09-24 06:5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547.8亿港元 同比增长20.4% [1] -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62.0%至10.6亿港元 [1] - 短期业绩高增长受益于内销国补政策红利及外销关税不确定性落地 [2] 市场份额表现 - 雷鸟创新AI/AR眼镜2025年上半年中国销量市场份额达39% [1] - 2025年第二季度雷鸟创新AR眼镜全球出货市场份额达39% 首次成为全球第一 [1] - 2025年618期间线上销量市占率位居第一 [2] 创新业务布局 - 发布全球首款分体式智能家居陪伴机器人TCL AiMe [1][2] - 前瞻性布局AI与物联网 AIoT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2] - 在AI+IoT+机器人融合领域展示领先实力 [2] 中长期发展前景 - 全球高端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2] - 全球供应链布局优势显著 [2] - 创新业务扩张和费用效率优化持续推进 [2]
港股异动 | TCL电子(01070)涨超7% 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AIoT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智通财经网· 2025-09-24 06:53
股价表现 - TCL电子股价涨超7%至10.76港元 成交额达1.69亿港元 [1] 财务业绩 - 上半年收入547.8亿港元同比增长20.4% [1] -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10.6亿港元同比大增62.0% [1] 市场份额表现 - 雷鸟创新AI/AR眼镜中国销量市场份额达39% [1] - 雷鸟创新AR眼镜全球出货市场份额达39%首次成为全球第一 [1] 产品创新布局 - 发布全球首款分体式智能家居陪伴机器人TCL AiMe [1] - 前瞻性布局AI与物联网领域 [2] - 在AI+IoT+机器人融合领域展示领先实力 [2] 业务发展前景 - 短期受益内销国补政策红利及外销关税不确定性落地 [2] - 中长期看好全球高端市场份额提升及供应链布局优势 [2] - AIoT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2] - 雷鸟创新618期间线上销量市占率位居第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