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关税
icon
搜索文档
面对美国制裁,日本打响反击,通告全球,不愿束手就擒
搜狐财经· 2025-08-21 07:17
今年年初,美国与日本就开始就关税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谈判。在华盛顿财政部大楼内,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贸易代表格 里尔的谈判氛围可谓紧张。美国方面的态度相当强硬,贝森特直言美国只愿意讨论第二层关税,即那些附加的额外关税,并明确表示"不会降至零"。至于基 本的10%关税和25%的汽车钢铝关税,美方完全不打算讨论,这一立场让日本陷入了两难。 这一次,日本真的急了。 近年来,美国对日本经济的压力愈发加大,特别是在特朗普政府推行的"美国优先"政策下,美国对日本商品频繁加征关税。起初,日本政府选择忍耐,认为 毕竟和美国的关系深厚,还是能找到解决方法。然而,最近日本终于忍无可忍,决定反击美国,挑战这场贸易战。 那么,日本为何在此时掀起反击的浪潮呢?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那么,日本为何这么坚持要追求"零关税"?其根本原因,实际上与日本汽车产业的生死存亡息息相关。日本的汽车产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 位,它不仅支撑着日本制造业的半壁江山,还为全国提供了约558万个就业机会,几乎每12个工作岗位里就有一个与汽车相关。而美国市场又是日本汽车出 口的最大海外市场。当特朗普政府在4月实施加征25 ...
第二个香港要来了?全球最大自贸港将落地,目标比香港更自由开放
搜狐财经· 2025-08-19 02:04
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进展 - 距离2025年12月18日封关仅剩120天倒计时 海南正蜕变为全球最大自由贸易港 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政策 [1] 消费与商业红利 - 个人每年享受10万元免税额度 免税商品价格优势显著 例如瑞士名表比日内瓦专卖店便宜7% [3][7] - 77国免签政策刺激商业活动 餐饮等行业迎接国际商机 [3] - 封关后零关税商品覆盖率从21%升至74% 涉及6600种进口商品价格下降 [7] 产业与贸易发展 - 洋浦保税港区加工东南亚原料后销往内地 成本降低25% 构建"海南接单、全球生产、内地销售"模式 [3] - 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本比内陆省份低30% 两年间航天产业规模增长17倍 今年承接17颗卫星订单 [6] - 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区提供低价高端医疗服务 例如欧盟新药治疗费用仅12万美元(美国需30万美元)吸引中东和东南亚客户 [6] 企业投资与税收政策 - 企业所得税率15%(香港16.5%) 实际税负低至14.3% 比新加坡低2.7个百分点 企业可节省数亿元成本 [7] - 个人所得税最高15% 引发全球资本迁移 新加坡星展银行提示亚洲总部需重新评估海南选项 [7] 基础设施建设与挑战 - 美兰机场现有82条国际航线(新加坡樟宜机场550条) 计划明年新增20条洲际航线包括悉尼、迪拜、巴黎直航 [5] - 全省数字人才缺口达11.2万人 本地高校年输送仅2800名毕业生 企业通过安家费、人才公寓、股权激励争夺人才 [5] - 1944公里海岸线部署电子围栏系统 智能监管平台平衡"一线放开与二线管住" [5] 环保与新兴产业 - 儋州拒绝百亿高耗能项目 转向光伏储能基地 高新项目引进完成率60% [8] - 数据中心集群攻克数据跨境流动安全技术 瞄准万亿级国际数据贸易市场 [8] 经济定位与预测 - 摩根士丹利认为海南将开辟旅游消费、航天科技、数字贸易新战场 与香港形成中国开放经济双引擎而非替代关系 [8] - 全岛面积3.5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32个香港) 封关运作将重绘亚太经济版图 [10]
海南自贸港封关在即,能否超越香港成亚太经济新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8-18 10:23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展 - 海南岛将于2025年12月18日实现全岛封关运作 标志着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入里程碑阶段 [1] - 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政策框架 为境内最高水平开放制度 [1] - 封关后零关税商品覆盖率大幅提升 数千种进口商品价格显著下调 [1] 产业发展与资本吸引力 - 国际企业密集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受益于极具竞争力的税收政策 [1] - 文昌航天发射场推动民营航天事业发展 博鳌乐城崛起为亚洲医疗旅游核心区 [1] - 形成"海南接单、全球生产、内地销售"新型产业链模式 [4] 基础设施与能力建设 - 机场加速拓展国际航线网络 致力实现与全球主要城市直航 [2] - 积极建设智能监管平台 平衡开放政策与国家安全维护 [2] - 全岛面积3.54万平方公里 正推进机场扩建等基础设施升级 [6] 人才与可持续发展 - 企业推出优惠政策吸引全球数字人才 应对专业人才缺口挑战 [2] - 探索环保与发展平衡机制 致力于构建绿色可持续发展环境 [4]
海南自贸港政策密集落地 提振市场信心
中国新闻网· 2025-08-17 07:06
海南自贸港政策密集落地 政策开放信号 - 海南自贸港将于12月18日启动全岛封关运作,近期密集发布十余项政策法规,包括《海南自由贸易港禁止、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实施细则》《海南自由贸易港外商投资条例》,系统性构建人流、物流、资金流自由便利流动的制度环境 [1][2] - 以立法形式保护外商投资和民营经济,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服务业开放要求明确,吸引外资企业如新加坡梅石基金计划设立办事处 [2] - 民营企业如锅圈实业集团将利用"零关税"政策构建"东盟原料—海南加工—全国销售"供应链,并借助境外投资便利在海外建立中央厨房 [2] 封关运作准备与市场响应 - 封关后进口"零关税"政策将纳入货物税收政策一并实施,显著扩大商品覆盖面和享惠主体范围 [4] -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升级,允许海南自产货物计入增值部分并扣除本地农产品成本,降低政策门槛,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如海南红焱食品有限公司已吸引岛外企业合作洽谈 [4] - 新紫光集团在海南设立产业基地,聚焦芯片设计、高端制造及数字经济,利用科技、人才、税收等政策优势拓展海外合作 [6] 产业升级动能 - "零关税"政策扩大将降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业成本,加工增值政策深化利好农产品加工、医疗器械企业,贸易企业可依托"一线放开"开展转口贸易 [6] - 海南传统优势产业如热带农业、旅游业将补链延链,数字、航天、种业等未来产业有望突破 [7]
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货物税收政策发布
新华网· 2025-08-12 05:40
海南自由贸易港税收政策 - 政策明确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时的货物税收政策,设立"一线"和"二线"管理 [1] - 享惠主体经"一线"进口征税商品目录以外的货物免征进口税收(包括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 [1] - "零关税"货物及其加工制成品在岛内享惠主体间流通时免于补缴进口税收 [1] - "零关税"货物及其加工制成品经"二线"进入内地需补缴进口税收,但海南自由贸易港鼓励类产业企业加工增值达到或超过30%的货物免征进口关税 [1] 政策覆盖范围及影响 - 享惠主体基本覆盖全岛有实际进口需求的各类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等 [2] - "零关税"商品范围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零关税"商品比例达到74% [2] - 政策将进一步降低岛内企业生产成本,激发市场活力 [2] - 大幅提升海南自由贸易港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2]
全岛封关后,还会采取哪些举措 支持海南自贸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搜狐财经· 2025-08-12 01:52
全岛封关是海南自贸港建设新的起点。全岛封关后,还会采取哪些举措支持海南自贸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 放? 下一步,海南将按照《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部署,不断完善与高水平自贸港相适应的政策制度 体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持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 加快构建自由进出、安全便利的贸易管理制度 一方面,进一步扩大"零关税"商品范围,推动货物贸易做强做大。另一方面,适应服务贸易发展要求,加快 旅游、教育、医疗等服务业领域开放,推动"既准入又准营"。 2 着力打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投资环境 健全完善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体系,进一步丰富账户功能和应用场景。有序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积极 开展跨境资产管理业务等试点探索。 4 实施更加便利的出入境管理政策 进一步放宽人员自由进出限制。实施更加宽松的商务人员临时出入境政策、便利的工作签证政策,进一步完 善居留制度。 5 建立更加自由开放的航运制度 加快"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建设,持续优化船舶检验管理政策,提升航运服务能级。进一步放宽空域管制和航 权限制,积极推进开放第七航权。 6 进一步放宽外商投资准入,出台新一批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深入实施承 ...
专访海南自贸港研究院郭达:海南要成为引领经贸规则重构的新高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07:33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核心政策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目标是成为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 [1] - 封关运作后"零关税"政策将实现由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向统一负面清单转变,"零关税"商品覆盖度由21%提高至74% [4] - "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是政策体系核心,其中"零关税"居首位,将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并吸引跨国企业设立区域总部 [4][5][6] 重点受益产业分析 - 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主导产业将因成本降低而提升竞争力 [5] - 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将受益于设备原材料进口便利化,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项目落地成本降低 [6] -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将助力打造面向东盟的保鲜加工基地,海洋产业可通过进口先进设备降低生产成本 [6] - 海洋经济领域若达到广东50%的密度水平,海南海洋生产总值将达4500亿元 [10] 制度创新与规则对接 - 将率先在服务贸易、竞争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等深度一体化议题实现突破 [1] - 主动对接CPTPP服务贸易开放规则和DEPA数字贸易规则,重点突破跨境数据流动和数字信息保护领域 [1][7] - 探索实施劳工保护、ISDS争端解决机制、环境保护规则等新一代经贸议题 [8] 区域协同发展机遇 - 海南与粤港澳大湾区可推进海洋产业一体化,采用"广东技术+海南资源"合作模式发展海洋牧场、新能源等产业 [9][10] - 双港金融合作预计带来每年554亿元离岸人民币债券增量,承接东盟投资企业融资业务可新增1384.5亿元市场规模 [10][11] - 建议建立离岸人民币债券融资"白名单"制度,打造以中资企业和东盟企业为主体的离岸人民币市场体系 [11]
税制优化拉动消费回流,海南岛内居民有望迎“专属福利”丨财税观察
证券时报· 2025-08-07 05:12
海南自贸港税收政策优化 - 海南自贸港封关后将大幅调整货物进口"零关税"政策,同时优化岛内居民消费进境商品税收政策与离岛免税政策,改变岛内消费格局 [1] - "零关税"政策与离岛免税政策联动将刺激岛内居民及游客本地化消费需求,吸引岛外消费回流 [1] - 税收政策增强岛内居民"获得感",助力海南从单一旅游目的地向国际消费中心转型 [1] 岛内居民专属福利 - 目前"零关税"政策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岛内居民无直接采购权限,但封关后有望迎来"专属福利" [3] - 财政部研究对岛内居民消费进境商品实行正面清单管理,允许免税购买部分进口产品 [3] - 进境商品正面清单出台将直接刺激本地化消费需求,海南正成为承接中高端消费回流的核心枢纽 [3] 离岛免税政策优化 - 封关后游客有望享受更多离岛免税购物红利,海南省推动优化政策并拓宽"即购即提"商品清单目录 [6] - 财政部将继续实施离岛免税政策并优化调整,现行政策在商品品类、提货流程等方面仍有优化空间 [6] - 未来可能试点"免税品跨境直邮"模式,推动离岛免税与跨境电商融合 [6] 国际消费潜力释放 - 海南2023年接待中外游客9720万人次,入境游客增加1倍多,未来将实施更便利的出入境政策 [9] - 专家建议将"零关税"商品消费权扩展至所有"落地海南人口",包括国际游客、商务人士等 [9] - 建议优化离境退税政策,如下调起退点、推广"即买即退",长远可探索与RCEP成员国共建"跨境免税购物走廊" [10] 产业影响与准备 - 高端消费品行业企业已在规划封关前后供应链优化方案 [3] - 自贸港建设将带动居民收入提升和消费升级,本地居民与各类消费群体共同支撑中高端进口消费品市场 [4] - "零关税"与离岛免税政策合力将促进海南形成"买全球、卖全球、消费全球"的多业态发展格局 [7]
为更好落实进口商品“零关税”、放宽贸易管理等开放政策 海关将采取哪些措施,实现对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高效便捷监管?
海南日报· 2025-08-07 01:45
海关监管政策 - 海关总署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海南自由贸易港监管办法》及配套管理制度,明确全岛封关后的海关监管要求 [1] - 政策核心原则为"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实现精准监管与高效便捷的统一 [2] 一线进口管理 - 对进口货物实施"径予放行"政策,适用于零关税货物、保税货物(需检验检疫或许可证管理的除外) [2] - 该政策2020年6月率先在洋浦保税港区试点,后扩展至海口综保区、海口空港综保区和洋浦经济开发区 [2] - 全岛封关后将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域实施径予放行 [2] 二线出岛管理 - 二线口岸分设海关监管通道和非海关监管通道,零关税货物、加工增值政策货物、放宽贸易管理措施货物需经海关监管通道 [3] - 创新"分批出岛、集中申报"通关模式,允许企业先办理出岛手续后补报关申报 [3] - 二线出岛报关单申报项目从105项压缩至42项 [3] 政策实施效果 - 径予放行政策试点期间显著提升通关时效并降低企业成本 [2] - 二线监管模式通过通道分类和申报简化最大限度便利海南与内地贸易 [3] 未来规划 - 海关总署将持续优化监管模式以适应全岛封关运作需求 [3] - 政策目标为支撑海南制度型开放和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 [3]
税制优化拉动消费回流 海南岛内居民有望迎“专属福利”
证券时报· 2025-08-06 18:39
海南自贸港税收政策优化 - 货物进口零关税政策将大幅调整 岛内居民消费进境商品税收政策与离岛免税政策迎来进一步优化 [2] - 零关税政策与离岛免税政策联动将直接刺激岛内居民及在岛游客本地化消费需求 吸引更多岛外消费回流 [2] - 税收政策增强岛内居民获得感 助力海南从单一旅游目的地向国际消费中心转型升级 [2] 岛内居民消费权限变化 - 目前岛内居民无直接采购零关税进口消费品权限 封关后有望通过进境商品正面清单享受免税购买进口日用品福利 [3] - 财政部正研究岛内居民消费进境商品税收政策 将适时开展正面清单管理 允许免税购买进口产品 [3] - 进境商品正面清单出台将直接刺激岛内居民与在岛游客本地化消费需求 [3] 离岛免税政策升级方向 - 海南省推动优化离岛免税政策 拓宽即购即提商品清单目录 [5] - 财政部将继续实施离岛免税购物政策 结合消费者多元化需求进一步优化调整 [5][6] - 免税商品品类可向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扩围 试点免税品跨境直邮模式 推动离岛免税与跨境电商融合 [6] 消费市场格局演变 - 海南自贸港凭借零关税/离岛免税/离境退税政策优势 成为承接中高端消费回流核心枢纽 [3] - 已有企业基于封关动向部署供应链优化方案 高端消费品行业积极规划封关前后布局 [4] - 自贸港建设带动居民收入提升与消费升级 本地居民与境内外消费群体共同支撑中高端进口消费品市场 [4] 国际消费潜力释放 - 过去一年海南接待中外游客9720万人次同比增长8% 其中入境游客增加1倍多 [7] - 专家建议将零关税消费权从岛内居民扩展至所有落地海南人口 包括国际游客/商务人士/临时就业者 [7] - 可探索以地理落地替代身份限定 凡在海南实际停留自然人均可享受零关税消费权益 [7] 政策协同与国际合作 - 零关税与离岛免税政策形成合力 支持海南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促进买全球/卖全球/消费全球的多业态集聚化格局 [6] - 建议优化离境退税政策 包括下调起退点/推广即买即退/放宽国际游客离境时间限制 [8] - 长远可加强RCEP成员国政策联动 探索与新加坡等地区共建跨境免税购物走廊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