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化宽松(QE)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国债意外成为赢家 “债券义警”暂时销声匿迹-美股-金融界
金融界· 2025-09-05 00:34
美债市场表现韧性 -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今年迄今下跌超过0.33个百分点 成为唯一收益率下降的主要债券市场[1] - 30年期美债跑赢其他债券 2025年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仅上升约0.125个百分点 而英国上涨0.5个百分点 法国近0.75个百分点 日本高达1个百分点[1] - 美债市场波动性自4月以来呈下降趋势 主要波动指标接近三年来最低点[1] 经济数据与货币政策影响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5月初以来首次跌破4.17% 因就业增长放缓数据为美联储降息打开窗口[3] - 利率互换显示交易员预计美联储未来12个月降息约1.3个百分点至3%的中性水平[9] - 五年期通胀掉期升至两年高点 反映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执行货币政策能力存疑[5] 财政与债务管理措施 - 关税收入今年估计约3000亿美元 有助于填补预算缺口但合法性受质疑[5] - 财政部长暗示可能限制长期国债发行并为收益率设底线[7] - 外国资本未出现逃离美国资产迹象 对美债需求保持强劲[7] 收益率曲线与期限溢价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期限溢价"接近十年高位[3] - 5年期与30年期美债收益率差扩大 因特朗普试图解雇美联储理事[8] - 市场认为5%已成为30年期美债收益率天花板 长端未与短端同步变动[8] 量化宽松政策预期 - 白宫可能推动美联储重新购买长期债券实施量化宽松以压低借贷成本[9] - 美联储可能将到期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进行再投资 目前每月允许500亿美元国债和350亿美元抵押贷款债务到期不续作[10] - 全球高债务水平要求央行保持低利率控制偿债成本 模糊财政与货币政策界限[9]
黄金“杀”回来了,突破3500美元/盎司!
搜狐财经· 2025-09-02 14:46
金价表现 - 伦敦金现盘中触及3508.69美元/盎司,创4月22日以来新高,收盘微涨0.12%至3479.52美元/盎司 [1][2] - COMEX黄金期货盘中最高触及3578.4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收盘涨0.12%至3549.9美元/盎司 [1][3] - 沪金期货主连合约收涨1.21%至804.32元/克,最高触及809.98元/克创阶段性新高 [4] - 黄金T+D收涨0.88%至799.78元/克,盘中最高触及805.38元/克 [4] - 国内金饰价格同步上涨,周生生金价达1041元/克(较前日涨16元),周大福金价达1037元/克(较前日涨10元) [6] 上涨驱动因素 - 美联储年内降息预期回升:7月美国非农就业数据疲软及通胀数据为降息提供空间 [8] - 鲍威尔在全球央行年会表态偏鸽,强调就业下行压力并调整政策框架,为9月降息铺垫 [8] - 特朗普干预美联储独立性导致美元指数承压(回落至98以下),削弱投资者对美元资产信心 [8] - 乌克兰危机升级推升地缘政治风险,强化黄金避险属性 [8] - 多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储备提供结构性支撑 [8] 后市展望 - 短期大幅回调风险较低,降息预期及地缘冲突等利好因素延续 [9] - 中长期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演变及美元信用体系挑战对金价形成支撑 [9] - 美联储降息节奏及海外经济复苏可能带来阶段性波动 [9] - 若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鹰派降息可能引发短期调整,鸽派降息则打开上行空间 [9] - 长期可能出现财政与货币政策配合(如降息或重启QE),美元信用削弱强化去美元化逻辑 [10] - 全球央行购金行为持续(中国央行连续增持)支撑金价中枢上行 [10] - 建议将黄金作为资产组合基本配置,采取逢回调加仓策略 [10]
美联储隔夜逆回购工具几近枯竭 短期利率控制能力或承压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07:08
美联储逆回购工具(RRP)使用规模变化 - 美联储RRP使用规模从2022年底峰值2.5万亿美元下降超95%至近期低点220亿美元 [1] - RRP使用率下降主因美国财政部为填补赤字发行更多短期债券吸引资金流出 [3] - 美联储当前持有3.3万亿美元准备金低于2022年峰值4.2万亿美元 [4] 流动性管理机制影响 - RRP规模低迷导致短期利率更多由市场驱动税收缴纳期和季度末利率波动可能加大 [5] - RRP耗尽后财政部发债和美联储缩表将直接消耗银行准备金影响市场缓冲能力 [5] - 美联储通过微型量化宽松和量化紧缩在国债市场快速小额调节流动性维持短期利率目标 [5] 政策立法潜在影响 - 新提交的《财政准备金利息问责法案》拟取消美联储支付存款利息能力 [6] - 若法案通过可能导致3.3万亿美元准备金外流转向私人市场 [6][7] - 美联储或失去通过支付利息工具与联邦基金利率共同设定短期利率的能力 [6] 市场流动性结构转变 - 准备金外流可能使更多流动性在私人市场流转对风险资产构成利好 [7] - 美联储短期利率调控能力下降可能加剧特定时期利率波动 [7] - 当前准备金充裕性表现良好但基于支付利息能力的前提 [6]
全球牛市?因何而起,因何而止
新浪财经· 2025-08-20 12:17
全球权益市场表现 - 全球主要权益市场自4月7日关税政策实施以来平均上涨24% 年内累计涨幅达14% 显示市场已突破关税波动影响向上 [1] 历史牛市驱动因素与终结原因 1991-2000年互联网牛市 - 纳斯达克指数涨幅超500% 欧洲日本股市同步回升 新兴市场表现活跃 [2] - 驱动因素包括信息技术革命推动微软等科技企业成长 标普500成分股净利润年均增长15% 美国减税法案财政发力 美联储降息至4.75% 全球流动性充裕 [2][5] - 终结原因为互联网泡沫破裂 未盈利公司估值过高 美联储加息至6.5% 导致经济衰退和企业裁员 [5] 2003-2007年全球化与信贷牛市 - 标普500指数涨幅约90% 欧洲斯托克50指数涨超150% 新兴市场如中国印度涨幅普遍超200% 资源板块领涨 [6] - 驱动因素包括中国加入WTO后制造业扩张 大宗商品需求激增 全球贸易额年均增10%以上 美联储降息至1% 信贷扩张和金融创新吸引全球资本 [6] - 终结原因为次贷危机引发流动性恐慌 雷曼破产蔓延至实体经济 美联储加息至5% [6] 2009-2019年量化宽松长牛 - 科技消费医疗板块领涨 全球央行量化宽松维持0%利率 资金涌入股市 [9] - 驱动因素包括科技公司通过智能手机云计算形成新产业链 中国经济年均增7%以上 新兴市场如印度越南工业化加速 大宗商品价格低位稳定通胀 [9] - 终结原因为2020年新冠疫情黑天鹅事件 [9] 2022年至今经济修复与AI驱动 - MSCI指数上涨自2021年初现 源于疫情后经济修复和刺激政策 2023年AI带来新产业动力 [11] - 标普500指数近70%成分股二季报盈利超预期 AI商业化贡献显著 美联储暂停加息 欧央行2024年中降息改善流动性 [11][13] - 全球股市在降息和盈利强劲中摇摆 4月关税扰动后重回上行轨迹 [13] 牛市共性规律 - 产业驱动力包括互联网智能手机AI等新技术 货币政策环境宽松如全球央行降息或量化宽松 盈利和经济增长持续改善 [13] - 终结原因包括货币政策收紧 产业主线盈利转弱 或黑天鹅事件 [13]
美银8月全球基金经理调查:做多“漂亮7股”再次成为最拥挤的交易
金融界· 2025-08-12 15:41
核心观点 - 基金经理情绪为2025年2月以来最乐观水平 现金占资产管理规模比例处于历史低位3.9% 股票配置持续上升但未达极端水平[1] 宏观与政策 - 68%受访者预测经济软着陆 22%认为不会着陆 仅5%为硬着陆做准备[2] - 全球增长预期净-41% 对降息乐观情绪升至2024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2] - 54%受访者认为下任美联储主席将通过量化宽松或收益率曲线控制缓解美国债务负担[2] - 美国最终关税税率预期为15% 高于7月的14%[2] 风险与拥挤交易 - 贸易战/衰退尾部风险占比下降至29% 通胀/美联储不降息风险占27% 债券收益率无序波动占20% 人工智能泡沫风险上升至14%[3] - "做多漂亮7股"成为最拥挤交易占比45% 52%受访者认为不存在人工智能泡沫 55%表示人工智能已在提升生产率[3] 资产配置 - 全球股票超配比例净14%为2025年2月以来最高[4] - 资金从欧元区超配24%转向新兴市场超配37%日本低配2%和美国低配16%[4] - 91%受访者认为美国股票被高估创历史新高[4] - 资金从医疗保健转向公用事业能源和金融板块 33%投资者希望增加对冲应对美元走弱[4] 加密货币与黄金 - 仅9%投资者持有加密货币 平均配置比例3.2% 整体组合敞口0.3%[5] - 48%投资者持有黄金 平均配置比例4.1% 整体组合敞口2.2%[5] 逆向交易策略 - 最佳逆向做多品种为美国现金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和医疗保健[6] - 最佳逆向做空品种为股票新兴市场银行和公用事业[6] 市场情绪指标 - 综合情绪指标从4.3升至4.5为2025年2月以来最高[9][11] - 现金水平维持在3.9%触发卖出信号 历史数据显示卖出信号后标普500指数4周平均跌幅-2%[14] - 股票净超配比例14%低于24年平均值的25%超配和2024年12月近期高点的49%超配[16]
美银 8 月全球基金经理调查:做多“漂亮 7 股”再次成为最拥挤的交易
智通财经· 2025-08-12 13:46
核心观点 - 基金经理情绪达2025年2月以来最乐观水平 现金配置处历史低位3.9% 股票配置连续4个月上升但未达极端水平 [1][17] - 软着陆预期占主导(68%) 硬着陆概率降至2025年1月以来最低(5%) 对降息乐观情绪达2024年12月以来最高 [2][6] - 做多"漂亮7股"仍为最拥挤交易(45%) 超半数基金经理认为不存在AI泡沫(52%) 且55%认为AI已提升生产率 [3] 宏观经济预期 - 全球增长预期疲软 净-41%认为经济走弱 美国最终关税税率预期升至15% [2] - 54%基金经理预计下任美联储主席将通过QE或YCC缓解美国债务负担 [2] 风险偏好与市场情绪 - 尾部风险中贸易战/衰退占比降至29% 通胀/美联储不降息占27% AI泡沫风险升至14% [3] - 综合情绪指标从4.3升至4.5 达6个月高点 现金水平3.9%触发卖出信号 [8][15][18] 资产配置动向 - 全球股票净超配14%达2025年2月以来最高 91%认为美股被高估创历史纪录 [4][17] - 资金从欧元区(超配24%)转向新兴市场(超配37%达2023年2月以来最高)和美国(低配16%) [4] - 板块轮动从医疗保健(2018年2月以来最低超配)转向公用事业、能源和金融 [4] 另类资产配置 - 仅9%投资者持有加密货币 平均配置3.2% 整体组合敞口仅0.3% [5] - 48%投资者持有黄金 平均配置4.1% 整体组合敞口达2.2% [5] 逆向交易机会 - 最佳逆向做多品种为美国现金、REITs和医疗保健 [6] - 最佳逆向做空品种为股票、新兴市场、银行和公用事业 [6] 历史数据参考 - 现金水平3.9%触发卖出信号 历史17次信号后标普500指数4周平均跌幅-2% [15][18] - 股票配置低于24年平均水平(净超配25%)和2024年12月高点(净超配49%) [17]
美国国债市场深度调整的原因、潜在风险及我国应对措施
搜狐财经· 2025-08-12 02:50
美债市场异常波动原因分析 - 美债海外需求整体旺盛 5年期美国国债招标倍数达2.41 显著高于3月26日的2.33 [2] - 对冲基金基差交易平盘规模有限 CFTC公布2年/5年/10年期国债期货非商业空头持仓560万张 未明显缩量 [3] - 国债表现优于利率掉期交易平盘是承压主因 经济前景恶化导致该策略根基松动 [4] - 财政部拥有政策工具箱维护稳定 2024年启动2000年以来首个美债回购计划 [5] 政策对美债收益率影响 - 高关税政策推升通胀溢价 平均有效关税税率达17.8% 预计推高物价1.8% [6] - 减税政策推高期限溢价 未来10年减税4万亿美元 债务/GDP比例预计2028年达156% [7] - 美联储或于2025年9月降息 带动短端收益率下行 可能停止缩表甚至重启QE [8] 美债供需结构变化 - 2025年5-12月到期美债超8.3万亿美元 短期债券占比76.8% 存在滚动融资压力 [9] - 非银机构持有份额上升 共同基金份额从2011年8.5%升至2024年19.3% [10] - 稳定币监管立法创造新需求 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1.6万亿美元 带来万亿美元资金注入 [11] - 海外投资者持有美债占比从48.7%降至33.0% 日本和中国持仓较2014年分别减少8.1%和38.5% [11] 长期违约风险因素 - 净利息支出占GDP比重预计从2025年3.2%升至2035年6.1% [15] - 财政赤字与债务压力加剧 若减税延长 未来十年公众持有债务/GDP或达136% [16] - 中性利率抬升加重财政负担 风险溢价上升 [15] 美债市场短期情景 - 收益率或维持相对高位且趋陡峭化 [14] - 债务上限解决后短期债务激增可能引发流动性问题 [14] - 非银机构对流动性风险更敏感 易引发跨市场连锁反应 [14] 美元信用体系演变 - 海外投资需求趋于短期化 中长期美债占比84.3% 较2020年初降5.6个百分点 [12] - 美元信用面临系统性削弱 逆全球化政策损害美元环流机制 [13] - 特朗普政府可能施压海外投资者购买长期国债缓解"买家罢工" [13]
长期国债收益率总体会运行在合理区间内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7:31
长期国债收益率走势 - 3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2.5%以下 [1] - 收益率反映长期经济增长和通胀预期 同时受供求关系扰动 [1] - 实际经济增速长期保持合理水平 近一年回升向好趋势巩固 [1] 收益率支撑因素 - 未来通胀有望从低位温和回升 长期国债收益率作为名义利率将随通胀回升而提高 [1] - 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未改变 央行长期看好经济增长前景 [1] - 长期国债收益率总体运行在与长期经济增长预期相匹配的合理区间内 [1] 市场深度与价格形成 - 债券市场总量居全球第二 但市场深度与价格形成机制有持续提升空间 [1] - 市场运行复杂 长期国债收益率与经济增长预期会出现阶段性背离 [1] 供求关系因素 - 政府债券供给明显减少是导致短期背离的因素之一 [2] - 计划发行的政府债券规模不小 未来发行节奏将加快 [2] - 债券市场供求未来趋于均衡 [2] 货币政策环境 - 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较强 为债券市场营造良好流动性环境 [2] - 长期收益率下滑的底层逻辑是市场缺少安全资产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将缓解资产荒 [2] 央行国债操作 - 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可作为流动性管理方式和货币政策工具储备 [3] - 国债市场规模居全球第三 流动性提高为现券买卖操作提供可能 [3] - 央行国债操作是双向的 与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操作截然不同 [3] 政策协调要求 - 国债发行规模需足够大且节奏稳定 才能有效实现政策传导并避免利率大幅波动 [3] -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可配合财政进行赤字融资 [3]
走向“影子QE”?贝森特要主导美债利率
华尔街见闻· 2025-07-31 07:11
美国财政部债券回购计划扩大 - 美国财政部大幅加强债券回购计划 长期美债(10年至30年期)回购操作频率翻倍 季度流动性支持上限从每季度300亿美元提高到380亿美元 年度回购目标超过3000亿美元[1] - 财政部继续增发1年以内短期美债 小幅增加通胀保值国债(TIPS)销售 9月10年期TIPS重新开放拍卖规模增至190亿美元 10月5年期TIPS新发行拍卖规模增至260亿美元[1] - 该操作通过新增短债发行为资金购买存量长债 功能上与美联储量化宽松(QE)相似 市场解读为在美联储不愿进一步降息背景下通过"影子QE"手段压低长期收益率[1] 长端利率影响与当前水平 - 长端利率关系到美国政府付息压力 直接影响企业投资和消费者信贷成本 高企的长债券利率增加货币政策整体限制性并使美债偿付成本持续高企[3]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徘徊在4.36%附近 30年期美债收益率接近5%心理重要关口[3] - 具体收益率水平:10年期4.353%(-0.55%) 30年期4.879%(-0.69%) 20年期4.878%(-0.59%) 显示长期收益率普遍下降[4] 短期债券发行策略 - 财政部维持中长期债券发行保守态度 在"至少未来几个季度"保持2年期至30年期债券拍卖规模不变[5] - 短期美债占比预计继续攀升 目前占比约为20% 已达到财政部借款咨询委员会(TBAC)建议水平[7] - 货币市场基金等领域对短期美债需求充足 但过度依赖短债会使政府融资成本易波动 可能迫使维持更高现金储备应对潜在展期风险[7] 市场对回购计划的争议 - 高盛预测财政部回购规模可能增加50%-100% 评论称"称之为'影子QE'或许为时过早" 但可能正走向收益率曲线控制[9]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财政部拥有"大工具箱"可以"增加国债回购" 市场猜测美联储与财政部存在高度协调甚至可能走向政策"合并"[9]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可能引发通胀卷土重来 7月初通过的巨额预算案加剧对美国财政赤字持续扩大担忧 对长期债券造成腐蚀性影响[10] 回购计划实际效力质疑 - 即使财政部扩大回购规模 在整个美债市场中仍属"杯水车薪" 可能难以凭一己之力扭转由通胀和赤字预期驱动的收益率上行趋势[10] - 贝森特曾批评前任财政部长耶伦的短债策略 称其是"人为控制长债发行以在选举前保持低借贷成本" 而如今延续同样策略[7] - 华尔街对扩大回购计划评价不一 市场激辩"影子QE"实际效力[8]
美股创新高狂潮暗藏崩盘信号:美联储+财政部合奏下的“流动性狂想曲”即将终结
智通财经网· 2025-07-25 01:49
美联储与财政部流动性对股市的影响 - 美联储与美国财政部协同释放的庞大过剩流动性是推动美股及全球股市牛市的核心力量,其影响超越传统估值指标,导致市场被政策过度扭曲 [1] - 量化宽松(QE)使美联储成为财政部的"银行家",商业银行存款激增远超贷款增长,未用于扩大实际GDP的过剩资金推高金融市场,成为股市上涨的最强劲驱动引擎之一 [2] - 标普500指数(占GDP百分比)与企业实际利润存在显著缺口,类似20世纪60年代中期和互联网泡沫时期的背离,后续10年美股年化实际回报分别为-4%和-6% [5] 美股高估值与流动性风险 - 美股两大核心指数标普500与纳斯达克100屡创新高,但估值处于历史最高水平,科技巨头业绩若未达乐观预期叠加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引发熊市 [1] - 股票市场估值远超生产率增长,脱节源于流动性扭曲效应而非基本面经济实力 [5] - 第三季度风险资产面临重大风险,美国财政部恢复6000亿美元国债发行计划吸走流动性,外资流入缩减及美联储每月缩表约50亿美元将导致流动性顺风转逆风 [5] 全球股市自满情绪与盈利下修 - 全球股市尤其是美股出现自满迹象,美联储高利率与缩表收紧流动性背景下股市仍创新高,但全球企业盈利净下修幅度达14 3%(过去1个月)和18 7%(过去3个月) [7] - 亚洲和欧洲市场每股盈利下修速度加快,欧洲化工与可选消费行业已出现盈利预警 [7] - 纳斯达克100指数自4月低点累计上涨35%并多次创新高,反映对大型科技公司的过度乐观,下半年美股可能出现重大裂痕 [8] 机构对美股未来走势的预测 - 标普500指数年底目标位5500点(较当前下跌约15%),为华尔街最低预测,核心GDP与标普500回报率历史趋势显示未来数月回报率大概率转负 [8] - 2025年下半年美股可能遭遇抛售,当前估值处于历史高位且经济可能大幅放缓 [8] - 美联储明年或被迫重启QE以维持实际利率水平,但将催化更大股市泡沫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