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创新

搜索文档
半岛调查|啤酒粽、中药粽……从老字号到新玩法,今年的粽子有啥新花样?
搜狐财经· 2025-05-26 10:40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粽子市场规模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2025年预计突破110亿元 [1] - 行业增长驱动力包括传统非遗文化影响力提升及品牌在口味和营销上的创新 [1] 传统与创新产品 - 传统口味如蛋黄猪肉粽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五芳斋、三全、思念等老字号礼盒销量显著增长 [3][5] - 创新产品包括青岛啤酒的啤酒馅粽子、星巴克的星冰粽等跨界产品,吸引年轻消费者 [7][9] - 低GI粽子成为健康赛道爆款,叮咚买菜的低GI咸蛋黄肉粽日销近千份 [12] 健康与功能性趋势 - 健康饮食理念推动低升糖、高纤维粽子需求,部分商家推出药膳粽,添加紫苏、西洋参等中药材 [12][14] - 专家提醒中药入膳需科学原则,避免夸大宣传,消费者需注意体质差异 [14] 地方特色与线上销售 - 地方特色粽子如肇庆鼎湖山裹蒸粽、盘锦清水粽等线上销量激增,天猫618期间上新数量同比增长40% [15][17] - 线上渠道与传统线下市场形成互补,部分品牌线上销量实现三年翻三倍 [17] 价格与竞争格局 - 老字号粽子价格亲民,常规粽子均价6-15元,礼盒价格100-400元 [17] - 电商平台价格战激烈,促销活动如买四送四、买六送二等推动销量 [17][20] - 国内粽子相关企业达5012家,浙江占比最高(11.6%),五芳斋等品牌线上销量增长显著 [21] 消费趋势 - 消费者偏好理性购物,组合装粽子成为送礼热门选择,避免浪费 [7] - 天价粽子遇冷,性价比与实用性成为消费主流,市场监管趋严压缩奢华礼盒空间 [21]
擦亮设计之都“金名片” 设计师在渝共话工业设计产业“跨界创新”新趋势
中国新闻网· 2025-05-25 00:59
工业设计产业价值 - 工业设计能从情感、体验、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维度给产品带来附加值,设计在企业产品中体现的价值越多,品牌溢价越高[3] - 设计已超越"美化产品"的传统定义,演变为驱动产业变革的关键变量,"好的设计"不仅要实现"更好的商业",更要能造福社会[3] - 工业设计作为创新链的起点、价值链的源头,对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7] 跨界融合与创新 - 跨界能让设计突破惯性,共生能让创新持续生长,当工业设计的理性遇上艺术创作的感性,当数字科技碰撞传统美学,设计正赋能不同学科深入融合再创新[3] - 时尚是一个生态,是一种符合当下思潮的审美,建议深耕地域文化、汇集名师力量、深化跨界融合,推进设计创新与跨界共生[3] - 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在产品包装上,能达到传递品牌故事、展示本土文化、传达品牌思想等多重效果[5] 地域文化IP开发 - 大足石刻是重庆的文化名片,设计师可将其纹样提取出来,创造许多具有东方美学意境的消费品[3] - 应确保设计师创意成果能够在市场中获得应有的尊重与价值回报,设计师应创作出更有价值的版权作品、孵化地域人文IP,定制特色版权,并推动艺术作品时尚产业转化[4] 产业集群与政策支持 - 重庆完善的制造业体系为工业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场景和广阔的应用空间,悦来国际会展城作为重庆建设"设计之都"的核心承载地,已形成良好的产业集群效应[7] - 两江新区致力于营造更加包容、高效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和人才搭建创新创造的资源平台[7] - 创新设计是新质生产力的创意源泉,是推动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可以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7]
苏慧敏:“爱情”蘑菇丨科创Z世代
第一财经· 2025-04-29 08:40
行业转型与创新 - 农业领域出现Z世代新农人通过跨界和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1] - 传统农业向三产融合模式发展 形成"新王国"式商业模式 [1] - 蘑菇种植从单一农业生产延伸至全产业链价值创造 [1] 个人职业发展路径 - 从业者实现从农业"小白"到种菇专家的职业转型 [1] - 爱情成为进入农业领域的契机 体现新一代从业者多元动机 [1] - 个人成长与产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1] 产品与市场创新 - 小型农产品(蘑菇)通过创新实现价值提升 [1] - 开发"你想不到的新花样"显示产品差异化策略 [1] - 案例入选《科创Z世代》和"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专辑" 显示创新成果获得认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