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多元化配置

搜索文档
贵金属成避险天堂,但黄金不再是第一选择?
金十数据· 2025-06-18 06:38
贵金属市场表现 - 黄金、白银和铂金今年回报率均超20% 大幅跑赢美国国债和美元等传统避险资产 [1] - 黄金近期触及历史高点 白银周二达到2011年以来最高价位 铂金年内涨幅超35% [1] - 标普500指数2023-2024年连续两年涨幅超25% 但黄金已连续第二年涨幅超25% [1] - 今年以来两大黄金ETF——SPDR黄金信托和iShares黄金信托——资金流入超110亿美元 其中SPDR黄金信托以近70亿美元资产位列ETF行业第13位 [1] 驱动因素 - 避险情绪升温 对美国财政赤字的担忧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政治格局变化引发去美元化浪潮 [1] - 外国央行加速抛售美债等传统避险资产 转向黄金进行资产多元化配置 [1] - 黄金与比特币同步上涨 3700万美国人持有黄金 5000万人持有比特币 两者被视为价值储存手段 [1] 白银投资机会 - 白银价格突破37美元/盎司 创2012年以来新高 但较2011年50美元/盎司的历史高点仍有空间 [2] - 金银比近期虽从100:1回落 但仍高于60:1的长期均值 预示白银存在相对投资机会 [2] - 白银具备"工业+避险"双重属性 全球白银市场已连续数年供不应求 [2] - 太阳能电池板对银浆的需求消耗全球约20%供应量 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持续推高需求 [2] - 过去三个月iShares白银信托获得超10亿美元资金流入 [2] 铂金投资机会 - 铂金价格走势与白银相似 今年涨幅很大 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非常低迷 [3] - 供应短缺叠加黄金价格高企引发"替代效应" 如铂金首饰需求上升 [3] - 电动汽车普及率放缓 内燃机和柴油在市场上的存在时间将比预测更长 铂金和钯金在尾气处理设备中的需求增加 [3]
银行存款利率下调,理财“新三金” 成新宠
金融时报· 2025-05-27 12:48
存款利率调整 - 国有六大行定期存款整存整取1年期利率降至0.95%-0.98% [1] - 大行大额存单利率多数未超过1.4%,部分银行下架2年期以上产品 [1] 投资者行为变化 - "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黄金基金"的"新三金"配置成为年轻投资者新宠 [1] - 截至2025年4月底,937万名"90后""00后"同时配置余额宝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黄金基金 [1] - 存款利率下调促使储户主动调整资产配置策略 [2] 新三金配置特点 - 货币基金灵活申赎满足流动性需求,债券基金长期上涨走势可期 [2] - 黄金基金收益涨幅可观但受金价波动影响大,修复周期长 [2] - 专家建议配置比例为货币基金30%、债券基金50%、黄金基金20% [3] 资产配置建议 - 货币基金优先选择T+0/T+1到账、规模大且历史业绩稳定的产品 [3] - 债券基金优选中短债、高评级标的,短久期债基抗波动能力更强 [3] - 黄金配置优选黄金ETF,关注实物储备量高且跟踪误差小的产品 [3] 市场影响 - 存款利率调降利好股市楼市,2024年沪深300股息率达3.4% [4] - A股上市公司中股息率高于3%的企业超过650家 [4] - 上市银行股息率在4%-5%之间,煤炭、银行、石油石化等板块股息率超3% [4] 投资策略 - 建议根据投资经验、能力和收益预期开展多元化资产配置 [4] - 需平衡风险与收益、短期与长期的关系进行综合配置 [4]
被特朗普吓跑!金融大鳄加速逃离美债市场
金十数据· 2025-05-23 08:46
美债市场吸引力下降 - 特朗普贸易战和财政赤字扩大削弱美债市场吸引力 大型投资者正多元化配置债券投资组合 加大对美国以外市场的投资 [1] - 特朗普减税法案通过后 美国长期国债遭大幅抛售 30年期美债收益率攀升至5.1%以上 创2023年末以来新高 [2] - 美国预算赤字可能维持在GDP的6%-7% 将导致更多再融资需求和美债投放 许多买家会要求更高收益率 [4] 美元资产配置变化 - 今年以来美元兑六大主要货币已下跌8% 投资者认为美元疲软态势有持续性 配置美国以外资产十分重要 [3] - 投资者感觉美元资产配置比例过高 担忧关税影响和赤字规模 正在寻求降低美元资产配置比例 [2][5] - 美元仍将是世界储备货币 美债继续在债券组合中占核心地位 但国际资产配置优势凸显 [1] 其他市场投资机会 - 欧洲债券市场及日本和澳大利亚主权债券吸引力上升 这些地区不仅收益率可观 且经济前景日益乐观 [3] - 欧洲市场形成新的投资核心 投资者开始关注意大利和西班牙债券 而非传统的德国和法国债券 [3] - 特朗普关税政策加剧经济衰退风险 谨慎寻找其他优质市场进行多元化投资是明智之举 [3] 机构投资者观点 - 东方汇理认为美国已成为财政极度无序的代表 不再是唯一终极避风港 [1][4] - 摩根大通观察到客户群体正在审视资产配置 考虑分散投资其他市场 [2] - KKR指出美债传统作用可能因财政赤字和高杠杆而减弱 [5]
安联投资:当下或许是把握收益基金稳健潜力的好时机
智通财经· 2025-05-16 08:17
收益基金概述 - 收益基金聚焦于能产生稳定回报的资产,如派息股、特定类型债券,也可能涵盖商品及其他另类资产 [1] - 这类基金旨在为投资者提供定期收益,因而以纪律化方式管理,投资风格更为审慎稳健 [1] - 许多收益基金分散投资于多个资产类别,以缓冲波动和不明朗市场环境带来的影响 [1] 收益基金的好处 - 收益基金可通过提供定期收益支持投资者的生活方式,也可作为有用工具,帮助投资者满足日常需求,同时应对波动的市场环境 [2] - 在当前股价波动、利率"长期高企"及美国政策难以预测的环境下,这类基金或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吸引力 [6] 收益基金的投资策略 - 可能配置债券,尤其是利率风险相对较低的债券,如短存续期债券及浮动利率票据 [3] - 债券收益率较近年水平大幅上升,这不仅意味着更佳的潜在回报,也为可能上升的利率提供缓冲 [3] - 投资股票时,收益基金往往聚焦股息理想的公司,这类公司通常规模庞大、业绩稳定且股价波动较小,例如可口可乐和宝洁 [3] - 部分基金(如多元资产基金)会投资于一系列与股股价相关性较低的资产类别,可能包括私募股权、私募信贷等另类资产,或石油、黄金等商品 [3] 当前市场环境下的收益基金吸引力 - 在关税和贸易战威胁全球经济走势、大量资本涌入快速发展但难以预测的科技行业的背景下,收益基金的审慎稳健特征颇具吸引力 [4] - 浮息票据等其他固定收益工具受影响可能较小——其票息会根据短期利率定期调整 [4] - 收益基金可能会配置这类债券及其他债券,如短存续期高收益债券或可转换债券 [4] 多元化的重要性 - 未来几年,股票和债券的合理平衡对财富保护和累积至关重要 [5] - 在主动管理的多元资产收益基金中,基金经理可根据市场情况调整股债配比,以管理风险并提供较稳定的回报 [5] 收益基金的适用性 - 对于偏好较稳定回报、不受价格大幅波动影响,或需要资金维持现有生活方式的投资者来说,收益基金是不错的选择 [6] - 对于回报预期进取或投资期限较长的投资者,倾向投资增长型股票等风险资产的基金可能更合适 [6]
大摩宏观闭门会议:从贸易到科技,谁主沉浮
2025-05-06 07:2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新兴产业(AI、半导体、新材料、新制造等)、钢铁、汽车、制药、金融、旅游、高端制造业(电动汽车、智能手机、半导体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等)、互联网、云服务 公司:腾讯、阿里、泡泡玛特、茅台、中芯国际、北方华创、ACM Research、百度、阿里巴巴、字节跳动、亚马逊、微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美元走弱影响**:美元走弱反映投资者重新审视美元资产配置策略,亚洲金融机构和出口商开始对冲美元资产,推动资产多元化配置,降低对美元过度依赖;美元走弱不仅是短期热钱流动,还涉及长期美元叙事变化,市场或降低对美元资产敞口,全球资本市场趋向保守,对风险资产判断更谨慎[1][3][24] 2. **中美关税谈判**:中美关税谈判有望缓解,下半年可能达成部分协议,年底有效关税率或降至30 - 40%,但全面撤销难度大;四月底特朗普表示降低关税,美财长称高关税不可持续,中方收到谈判意愿并评估[4][5] 3. **中国新兴产业科技革命**:在AI、半导体、新材料、新制造等方向展现韧性,AI硬件生态系统自主可控指数提升,具备较强竞争力;未来产业前沿报告提出六要素逻辑投资前沿产业[1][6] 4. **美国未来关税政策**:可能转向行业性精准化征收,半导体、制药等战略物资或成目标;国家加关税不可长期持续,将被行业关税替代,企业需考虑产业链重构和重新投资周期[1][7] 5. **中国经济刺激政策**:预计在供给端或消费端行动,七月可能新增1万亿至1.5万亿人民币刺激计划,集中在制造业设备升级和城市基础设施更新等领域;二季度政治局主要任务是落实现有政策,加速前置执行,后续或追加财政政策[1][12] 6. **中美关税调整影响**:关税率下调使金融市场受益,但企业长期投资仍面临不确定性;二季度前置发力两会已出台政策,三季度考虑追加财政政策[1][10] 7. **中国经济挑战与GDP预期**:二季度GDP预计放缓,出口回落和关税影响显著;四月PMI放缓,出口新订单回落,内需指标与政策支持相关;二季度GDP预计低于4.5%,四季度降至3.7%[2][11][22] 8. **美国一季度GDP**:环比年化下降0.3个百分点,不及预期;源于进口前置,进口商担心关税激增进口41%,拖累进出口项目贡献,通胀制约因素强劲,美联储降息节奏可能推迟[23] 9. **关税对中国出口影响**:影响显著,四月中旬以来中国去美国运量从高点下跌30% - 40%,总出口年化拖累约5%,四月出口同比增速可能4%左右,五六月出口或面临下行压力[17] 10. **转口贸易作用**:对抵消关税影响作用有限,占中国总出口比例约3% - 4%,远低于美国出口占比;东盟部分国家相关情况及自身局限性,越南、韩国加强合规管理限制其发展[18][19] 11. **汇率调整影响**:对中国出口产生显著影响,今年美元贬值5%,人民币贬值时机不灵活,对冲关税影响有限;相对中立经济体担心中国商品冲击本地市场和就业[20] 12. **国内政策应对**:主要通过提振内需特别是消费应对出口下行压力,但消费是滞后指标,短期内完全依靠消费托底经济不现实,决策层加大投资力度,政策以托底为主[21] 13. **股票市场情况**:全球最大公募基金4月底降低中国股票市场配置仓位,处于历史低位;建议降低台湾股票市场仓位;弱势美元对出口导向型经济体股市负面影响高于正面影响,中国股市贝塔值偏中性;中美关税战升级使全球公募资金降低中国股票资产配置,需关注政策变化;中美贸易战缓和或使全球投资者增配中国资产比重和空间扩大,建议平衡布局股票[26][27][29][30][31] 14. **中概股退市议案**:美国国会部分共和党议员提出针对中国公司退市议案,短期内推进可能性不高,将密切追踪其发展[33] 15. **中国AI产业链**:AI推理计算需求增加,芯片产出替代率是关键,约三分之一芯片由国内提供,自主比重逐步提升;国产7纳米制程芯片产量预计2025年扩展至约2万片,2027年达3万片,2027年预计实现80%自主供给;芯片供给不足可能减缓发展速度,但不会完全停滞[33][34][35] 16. **中美谈判对AI芯片影响**:美国允许出口NVIDIA芯片对中国互联网公司AI算力有积极影响,但可能挤压国产芯片发展空间,对中芯国际评级保持谨慎,更看好设备制造领域[36] 17. **全球AI资本支出**:大型云服务提供商上调AI资本支出,缓解市场对经济下行导致AI投资减少的担忧,微软强调投入购买AI服务器,全球对AI需求强劲,但台湾中下游供应链是瓶颈[37] 18. **中国前沿产业要素**:包括研发投入、资本流入、政府政策支持、人才能力、供应链基础和市场需求;研发在制造业投入占比60%,高端制造业融资金额显著增加,政府报告提及AI,每年培养超300万科技毕业生,占全球顶尖人工智能研究人员50%,供应链强度为产业升级提供基础[38] 19. **中国高端制造业和新兴行业**:有显著发展机会,如电动汽车等领域,价值链中上游存在国产替代机会,推荐关注自动驾驶等板块[39] 20. **AI技术在中国应用前景**:将在赋能各产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互联网企业应用能力强,下游行业多提供广泛应用场景,推荐关注自动驾驶等板块[4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五一假期消费数据含噪音因素,不会改变关税影响出口和工业生产的事实,二季度政策将落实两会措施,七月可能追加刺激性政策,深圳投资策略会将探讨关税及美元优势地位下降后对投资中国的判断[41] 2. 已撰写两个报告详细分析中概股退市风险[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