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市场化改革

搜索文档
【申万宏源策略】周度研究成果(9.8-9.14)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9-15 01:07
文章核心观点 - A股处于"牛市不怕等"阶段 基本面与资金流入处于双底部区域 后续只有继续磨底或改善两种可能 且改善条件越来越好[7] - 当前应聚焦结构牛行情 AI算力产业链催化延续 固态电池、储能、特斯拉机器人是产业纵深大且赔率高的方向 反内卷是结构牛向全面牛转化的关键结构[7] - 全球资金大幅流出美国股市 恒生科技领涨全球资产 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推动风险偏好提升[13][14][19] 一周回顾 大势研判 - 短期是性价比消化期、预期锚定切换期及新主线等待期 但科技产业趋势催化维持市场热度 产业趋势突破静态性价比约束是结构性行情走向极端的必要条件[7] - 港股在有新增产业催化阶段受益于龙头代表性高 美联储宽货币弱美元政策及"特朗普降息看涨期权"构成港股中期支撑因素[7] 行业比较 - 中证全指(剔除ST)PE为21.5倍处历史81%分位 上证50PE为11.9倍处64%分位 创业板指PE为42.3倍处39%分位 科创50PE达184.3倍处100%分位[10] - PE估值历史分位超85%的行业包括房地产、钢铁、建筑材料、电力设备(光伏设备)、国防军工、自动化设备、轻工制造、化学制药、计算机(IT服务、软件开发)[11] - PB估值历史分位超85%的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消费电子) 无行业同时处于PE/PB历史15%分位以下[11] - 申万制造PB为4.9倍处历史95%分位 国证2000PB为2.7倍处65%分位 北证50PB为5.5倍处99%分位[12] 资产配置 - 全球资金大幅流出美国股市 恒生科技与恒生指数涨幅靠前 美国CPI符合预期而PPI走弱强化降息预期[13][14] - 8月中国创业板及沪深300领涨全球股市 港股回购金额达114.6亿港币环比上涨14%[19][20] 专题研究 中美海洋战略 - 海洋装备升级催生深海资源开发与海洋经济增值 涉及装备制造、涉海材料、海底传感器、海洋矿业、油气及化工业 重点关注国防军工、机械设备、基础化工、有色金属、石油化工行业[14] - 通过海外港口经营实现战略资源绑定 如吉大港、瓜达尔港、汉班托塔港加入一带一路 构建自主物流网络并延伸高端航运与海洋旅游产业 关注航运、港口、物流、旅游行业[15] - 海洋新能源开发与碳汇保护协同发展 海上风电装机加速 潮流能、波浪能、蓝碳核算持续发展 重点关注新能源光伏、电力设备、环保行业[16] 民企出海 - 中国成为第五次产业转移转出力量 民营企业为出海主力军 2024年私营企业出口额占全国64% 2023年非国企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占比提升至48%[18] - 产业转移路线:纺织业由中国转向越南、孟加拉国 机械转向印度、越南、泰国 电子元器件转向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19] 要素市场化改革 - 国务院批复10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合肥都市圈等 试点期2年[22] - 技术要素改革居首位 推进技术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及知识产权保护 涵盖科研成果产权制度、转化服务体系与市场化机制[22] 电话会议 - 聚焦"牛市不怕等"阶段研判、三朵小花主题及金价突破新高的驱动逻辑与资金动向[23]
要素市场化改革探路:北京城市副中心等10地试点,支撑经济大省挑大梁
华夏时报· 2025-09-13 01:25
试点范围与规模 - 国务院批复在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 苏南重点城市 杭甬温 合肥都市圈 福厦泉 郑州市 长株潭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 重庆市 成都市 [3] - 试点涉及至少34个地级市 包括苏南重点城市(南京 无锡 常州 苏州 镇江)和合肥都市圈(合肥全域及周边县市) [3] - 试点地区2024年经济总量合计超过全国四分之一 基础好且牵引性强 [4] - 试点方案自批复起实施2年 预计2027年完成试点任务 [3] 改革核心目标 - 聚焦要素市场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着力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 [5] - 通过以点带面方式推动解决要素市场化改革中的难点问题 [5] -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 也是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 [5] 要素领域改革重点 - 技术要素:推进技术协同创新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 重点解决科技成果转化和支持科技创新问题 [6] - 土地要素: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改革 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重点解决土地集约高效利用问题 [6] - 人力资源要素: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 提高人才集聚能力 重点解决人才畅通流动和激发创新创业活力问题 [6] - 数据要素:加快拓展数据开发应用场景 重点解决数据价值实现与高效应用问题 [6] - 资本要素: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 重点解决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问题 [6] - 资源环境要素:完善资源市场化交易机制 重点解决市场机制建设问题 [6] 地区差异化试点任务 - 数据要素方面:北京城市副中心 杭甬温 郑州等地重点开展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打造有影响力项目并形成可复制模式 [7] - 合肥都市圈 长株潭 成都重点创新培育数据开发利用场景 合肥依托"中国声谷" 长株潭布局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成都发挥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优势 [7] - 福厦泉 重庆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及苏南重点城市重点完善数据流通交易规则 加强数据安全保护 探索数据流通交易新模式 [7] - 北京城市副中心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 将破除要素流动制度壁垒 降低制度性成本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8] 新型要素配置探索 - 在合肥都市圈和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开展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 探索空域 频率等新型要素配置方式 [9] -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和苏南重点城市部署深化养老领域改革 从土地规划 适老化改造 服务标准 护理人员培养等方面完善要素供给体系 [9] - 支持试点地区以开放方式利用创新资源 包括推进国际先进技术应用 允许境外专业人员取得工作许可 深化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应用 [9] - 通过试点打破新型要素进入行业体系和产业体系的准入壁垒 推动新型要素向新质生产力转化 [9] 要素协同配置机制 - 试点注重深化各类要素综合配置和协同配置 结合重点产业发展和地方实际需求提出具体举措 [10] - 围绕重点项目和重点发展领域协同配置要素 提升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系统性 整体性和协同性 [10] - 通过要素有效高效配置发挥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效能 [10]
时报观察 要素市场化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9-13 00:13
(原标题:时报观察 要素市场化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证券时报记者 吴少龙 此次改革精准施策,直击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10个试点地区并非执行同一套方案,而是根据试点地 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给出10套方案。其中,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等地区都部署了养老领 域要素供给有关工作,打破要素供给堵点和卡点。 改革的突破性在于构建了"传统要素升级+新型要素破冰"的双轮驱动格局。特别是将数据、算力等新型 要素纳入市场化配置框架,实施"数据要素×"行动,标志着数字经济时代的要素配置逻辑正在形成,这 将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产业提供核心支撑。 试点改革将重塑中国经济的底层运行逻辑。短期看,要素自由流动将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预计试点地区 全要素生产率年均提升幅度有望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中期而言,土地集约利用、技术市场一体化等探 索,将推动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长期来看,则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积累经验,通过破 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增强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随着试点地区在数据产权界定、跨区域要素流动等领域的制度创新,中国经济将逐步构建起更具弹性和 效率的要素配置体系。这场改革不仅关乎10个地区的发 ...
要素市场化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证券时报· 2025-09-12 23:41
改革试点范围与规模 - 国务院在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 苏南重点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活力区域 [1] - 试点地区经济总量合计超过全国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 [1] 改革背景与核心问题 -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增速换挡与结构升级 要素配置效率不足成为高质量发展突出瓶颈 [1] - 区域发展不均衡 传统产业转型缓慢 新质生产力培育滞后等问题与土地 劳动力 数据等要素流动不畅密切相关 [1] 改革方案特点 - 根据试点地区实际情况制定10套差异化方案 采取因地制宜策略 [1] - 北京城市副中心 苏南重点城市等地区部署养老领域要素供给工作 打破要素供给堵点和卡点 [1] 改革突破性举措 - 构建传统要素升级与新型要素破冰的双轮驱动格局 [1] - 将数据 算力等新型要素纳入市场化配置框架 实施数据要素×行动 [1] - 为人工智能 智能制造等新产业提供核心支撑 [1] 预期影响 - 短期看要素自由流动将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试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年均提升幅度有望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2] - 中期通过土地集约利用 技术市场一体化等探索推动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 - 长期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积累经验 通过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增强经济韧性与活力 [2] 制度创新方向 - 试点地区在数据产权界定 跨区域要素流动等领域进行制度创新 [2] - 逐步构建更具弹性和效率的要素配置体系 [2] - 为中国经济打造制度型开放新优势 注入高质量发展持久动力 [2]
时报观察|要素市场化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证券时报· 2025-09-12 23:39
近日,国务院批复在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涵盖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粤 港澳大湾区等经济活力区域。这些试点地区经济总量合计超全国1/4,其改革探索不仅针对当前经济转型痛 点,更将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路先行。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与结构升级的关键期,要素配置效率不足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瓶颈。区域 发展不均衡、传统产业转型缓慢、新质生产力培育滞后等问题,本质上都与土地、劳动力、数据等要素流动不 畅密切相关。 此次改革精准施策,直击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10个试点地区并非执行同一套方案,而是根据试点地区实 际情况,"因地制宜"给出10套方案。其中,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等地区都部署了养老领域要素供给 有关工作,打破要素供给堵点和卡点。 改革的突破性在于构建了"传统要素升级+新型要素破冰"的双轮驱动格局。特别是将数据、算力等新型要素纳 入市场化配置框架,实施"数据要素×"行动,标志着数字经济时代的要素配置逻辑正在形成,这将为人工智 能、智能制造等新产业提供核心支撑。 试点改革将重塑中国经济的底层运行逻辑。短期看,要素自由流动将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预计试点地区全要素 ...
时报观察 | 要素市场化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证券时报· 2025-09-12 19:19
改革试点范围与规模 - 国务院在10个经济活力区域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 苏南重点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 [1] - 试点地区经济总量合计超过全国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 [1] 改革背景与核心问题 -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增速换挡与结构升级 要素配置效率不足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瓶颈 [1] - 区域发展不均衡 传统产业转型缓慢 新质生产力培育滞后等问题与土地 劳动力 数据等要素流动不畅密切相关 [1] 改革方案特点 - 试点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因地制宜"的10套差异化方案 [1] - 北京城市副中心 苏南重点城市等地区部署了养老领域要素供给相关工作 旨在打破要素供给堵点和卡点 [1] 改革机制创新 - 构建"传统要素升级+新型要素破冰"的双轮驱动格局 [1] - 将数据 算力等新型要素纳入市场化配置框架 实施"数据要素×"行动 [1] - 标志着数字经济时代的要素配置逻辑正在形成 将为人工智能 智能制造等新产业提供核心支撑 [1] 预期经济效益 - 短期要素自由流动将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试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年均提升幅度有望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2] - 中期通过土地集约利用 技术市场一体化等探索推动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 - 长期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积累经验 通过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增强经济韧性与活力 [2] 制度创新方向 - 试点地区在数据产权界定 跨区域要素流动等领域进行制度创新 [2] - 逐步构建更具弹性和效率的要素配置体系 [2] - 改革将为中国经济打造制度型开放新优势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2]
何以入选中国要素市场化改革十大试点?郑州构建数据要素产业生态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13:59
事实上,数据流通郑州一直在做。2023年成立的中电(郑州)数据产业有限公司已在教育、农业、医疗、 交通等领域储备新注册企业识别等30个数据交易应用场景。其建设的华中地区首个"数据金库"已接入 100亿条数据,签约23家数据元件交易合同。 2025年,河南经济总量预计可达6.7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张占仓认为,郑州 能够入选试点地区既是实力所在也是发展所需,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中部地区的土地、技术等要素市 场化程度不够,开展试点工作能够推动市场化改革。 此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不仅涉及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还涉及技术、数据、算力等创新 要素。近年来,将"AI之城"作为目标的郑州,以算力、算法和算料(数据)为底座优势,全力发展人工智 能。在张占仓看来,数据这一关键生产要素必然是郑州开展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头戏之一。 记者梳理发现,"郑州版"改革方案提出探索建立数据要素流通规则,并将其细化为完善公共数据开放共 享机制、建立健全数据流通交易规则、拓展规范化数据开发利用场景三大方面。 中新网郑州9月12日电 (记者阚力)近日,河南省会郑州入选中国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十大试点,其中作 为第五生 ...
交通运输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13:37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践行全球治 理倡议,进一步深化交通运输领域务实合作,提升交通运输互联互通水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踔厉奋发、勇毅 前行,着力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着力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加快 建设交通强国。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 金砖国家交通部长会议等合作框架机制作用,为推进"大金砖合作"提供有力支撑。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 平总书记向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致贺信精神,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助力实 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美好愿景。 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落实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部 署要求,支持全国部分地区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 场。 会议指出,今年1至8月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但依然严峻复杂。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政治责 ...
“向高攀登”动能增强 “试验田”先行先试大市场动力满满 | 观察·要素市场化改革提速
央视网· 2025-09-12 05:54
央视网消息:9月11日,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对外发布。本次改革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抓手,有助于加快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服务新发展格局,更能促进先进要素向关键领域汇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介绍,近期,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批准在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通过改革 试点为地方赋能,加强对经济发展优势地区的要素保障,激发经济发展和创新活力,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要素市场化改革试点地区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江苏苏南重点城市、浙江杭甬温、安徽合肥都市圈、福建福厦泉、河南郑州市、湖南长株潭、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重庆市、四川成都市等10个基础好、带动力强的地区。在各要素领域部署了一批具有探索性的改革任务,开展为期2 年左右的试点,在2027年完成相关试点任务。 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司长王任飞表示,要素改革涉及领域广,不同要素的市场化程度差异较大,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不同,很难做到"齐步 走"。所以采取在10个地区开展试点方式推进。通过试点地区大胆创新,开展差别化改革探索,加快形成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模式。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