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发

搜索文档
持续突破!众和化塑锚定主业打造标杆
搜狐财经· 2025-09-13 00:46
公司发展里程碑 - 全资子公司广东众和高新科技股份公司于今年5月19日在新三板挂牌 [1][20] - 公司深耕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领域24年 [20] 技术突破与研发成果 - 自主研发"K胶"产品打破海外垄断 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3][21] - "K胶"项目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和广东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 [21] - 构建从化学结构到生产工艺的全面知识产权体系 [4][22] - 培养97名技术骨干的研发团队 开辟四条生产线 产能超7万吨/年 [4][22] - 累计实施技术改进800余项 生产效率提升10%以上 产品不良率降低10%以上 [26] 产品与市场表现 - "K胶"产品出口英国、荷兰、埃及等国家 [4][23] - "2-巯基乙醇"纯度达99.8% 远销37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市场占有率超40% [25] - 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生产优质"K胶"产品 [23] 绿色生产与环保技术 - 将废气、废水、废渣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 [25] - 利用茂名石化炼油厂排放的硫化氢发展下游产业 [25] - 厂区实现绿树环绕、白鹭翩飞的生态环境 [24] 管理模式创新 - 建立数字化智慧安全生产平台 [26] - 实行"员工-董事长直通车"机制鼓励员工建言献策 [26] - 创建产销研一体化平台 实现从研发到投放市场最短仅需一个月 [27] - 研发中心依托实体公司设立 研发人员扎根工厂 [26] 产业链发展 - 专注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核心赛道 [20][22] - 持续加码研发投入 聚焦主业工艺和产品升级 [22]
经纬辉开:坚持技术引领、创新驱动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全景网· 2025-09-11 14:35
公司坚持技术引领和创新驱动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将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1] 公司持续改进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 不断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1] 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液晶显示和触控显示模组、电磁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1] - 主要产品包括液晶显示屏、液晶显示模组、电容式触摸屏、触控显示模组(全贴合产品)、保护屏盖板玻璃、换位铝导线、换位铜导线、铜组合线等[1] 应用领域 - 产品主要应用于车载显示、家居电子、医疗器械、工业控制及电力等领域[1]
本土企业主动将战略重心转向自主研发 企业、园区、监管“力往一处使” 抓住国货机遇 上海拿下美妆第一城
解放日报· 2025-09-08 02:00
上海美妆产业地位 - 上海以17个上榜品牌成为头部彩妆品牌最多的城市[1] - 2025年上半年上海化妆品零售额达685亿元 占全国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2291亿元的约三分之一[1] - 上海化妆品零售额从十年前占全国十分之一跃升至当前水平 体现十年间显著增长[1] 行业核心挑战与转型 - 中国美妆企业长期依赖进口原料 面临供应和价格失控的"卡脖子"风险[2] - 原料被形容为化妆品的"芯片" 其技术缺失影响品牌竞争力建设[2] - 某护肤品牌曾因原料清关问题导致生产脱节 引发大规模消费者投诉[2] 企业自主研发突破 - 自然堂2013年起开展微生物发酵原料自研 通过10次西藏科考筛选600多株特色菌株[3] - 自然堂研发中心设立20个实验室 累计申请524件专利和发表200篇科技文章[3] - 橘朵通过自建实验室和工厂实现连续两年中国彩妆市场销量第一[3] - 优时颜收集超15万国人肌肤数据 联合发布2项行业标准[3] 产学研协同生态 - 上海集聚欧莱雅中国研发中心(亚太最大基地)、资生堂中国第三研发中心和雅诗兰黛中国创新研发中心[4][5] - 优时颜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人才引进 与复旦大学合作研发木兰脂素抗衰成分[5] - 自然堂与华山医院建立皮肤科学联合实验室 与复旦儿科医院成立婴童健康研究中心[5] - 基于复旦儿科71年临床经验推出"己出"品牌 发表7篇核心期刊研究成果[5] 全产业链配套优势 - 上游有巴斯夫等化工巨头 中游有全球最大代工厂科丝美诗[5] - 下游覆盖包材、评测和服务企业 形成完整产业生态[5] - 自然堂与本地评测企业达成合作 车程仅几分钟提升沟通效率[6] 政策支持体系 - 上海2022年发布时尚消费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明确推进美妆个性化研发和品牌集萃[7] - 东方美谷推出化妆品要素服务平台 汇聚5000余种原料[7] - 平台通过统一采购降低原料成本 例如从每吨48-50万元降至45万元[7] - 2024年平台原料交易量预计突破200吨 销售额超2000万元[7] 产业集聚成果 - 东方美谷创造全国首个化妆品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等多项制度创新[8] - 产业规模接近千亿元 成为国内知名度最高产业集聚地之一[8] - 2025年前五个月上海口岸美妆进出口值253.2亿元 占全国35.6%[8] - 奉贤新城规划2030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000亿元 美丽健康产业占比40%[8]
美国,又出阴招!
搜狐财经· 2025-09-01 23:52
美国出口管制政策调整 - 美国商务部于8月29日将英特尔大连厂、三星中国半导体和SK海力士中国厂移出"经验证最终用户"名单 取消此前授予韩企的半导体设备对华出口豁免 [1] - 政策要求未来扩产和技术升级需获得美国批准 并设120天时间缓冲期 审批流程耗时3至9个月 [1][3] - 美方称此举旨在堵住拜登政府时期的政策漏洞 确保美国公司保持竞争优势 [1][3] 对跨国半导体企业影响 - 三星和SK海力士在中国生产业务面临直接冲击 设备采购、维护及升级需经美方审批 可能导致生产节奏拖慢和战略布局调整 [1][3] - 企业可能考虑中长期将部分生产迁回韩国 短期运营受困扰 长期存在供应链风险 [3] - 英特尔虽已出售大连厂 但本次调整显示美方对在华半导体制造设施采取全面限制态度 [1] 全球供应链与市场反应 - 半导体生产受限导致全球供应链承压 芯片流通可能出现延迟 投资者密切关注中美韩三方政策动向 [5] - 韩国政府强调半导体企业在华运营对全球供应链至关重要 但美方态度保持强硬 [3] - 政策破坏半导体产业全球化特性 冲击产业链稳定性与国际合作机制 [3][5] 中国半导体产业机遇 - 限制措施可能加速中国半导体国产替代进程和自主研发进度 为本土产业留出发展空间 [5] - 美方政策在压制竞争对手的同时 可能刺激潜在竞争者成长 长期或导致美方付出更高成本 [5]
恒立液压(601100):主业继续向上,线性驱动器业务进入兑现期
山西证券· 2025-08-29 10:31
投资评级 - 恒立液压投资评级为买入-A(维持) [4][8] 核心观点 - 公司主业继续向上 线性驱动器业务进入兑现期 [4] - 25Q2创单季净利新高 营收次高 净利率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 [5] - 下游挖机行业复苏 上半年我国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16.8% [5] - 液压泵阀产品在非挖行业销量同比增长超30% [5] - 线性驱动器实现量产 累计开发超过50款新产品 [6] - 墨西哥工厂正式投运 为海外最大生产基地 [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1.7亿元 同比增长7.0% [4]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4.3亿元 同比增长11.0% [4] - 25Q2营业收入27.5亿元 同比增长11.2% 环比增长13.5% [4] - 25Q2归母净利润8.1亿元 同比增长18.3% 环比增长31.4% [4] - 25Q2毛利率44% 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 [5] - 25Q2净利率29.6% 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 [5]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2.11/2.42/2.90元 [8] - 当前股价84.09元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39.8/34.7/29.0倍 [8] 业务进展 - 挖掘机用油缸销售30.83万只 同比增长超15% [5] - 紧凑液压阀 径向柱塞马达等产品累计销售额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5] - 数字伺服工业阀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5] - 手柄阀全自动智能生产线成功投产 [5] - 新增建档客户近300家 [6] - 墨西哥工厂报告期内小幅亏损13.48万元 [6] 行业数据 - 公司流通A股13.41亿股 总股本13.41亿股 [3] - 流通A股市值1127.50亿元 总市值1127.50亿元 [3] - 2025年6月30日基本每股收益1.07元 每股净资产12.26元 [3] - 净资产收益率8.71% [3]
跨越“微米鸿沟”:中国“争气机”改写全球机床产业格局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9 00:15
在江西佳时特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时特")的车间里,一台现代感十足的数控机床正在加紧作 业。金属刀具与工件接触的瞬间,产生的火花细如发丝,却在0.4微米(1微米=1/1000毫米,相当于头发 丝直径的千分之一)的精度刻度上,刻下了中国高端制造业的重要印记。 "当国外机床运抵即被GPS锁定,当关键零件被捆绑销售,当天价维修费成为常态,自主研发就成了唯 一的出路。"刘华的话语坚定而有力,道出了佳时特自主创新的初心。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垄断,佳 时特团队没有选择退缩,而是毅然走上了一条充满荆棘的自主研发之路。 2013年,是佳时特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佳时特研发出首条自动化生产线,将机床精度提 升至八微米,已经实现了不小的突破,但是与国际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仗着技术优势,国外技 术封锁愈演愈烈。 这台由佳时特自主研发的高精密数控机床,登上了数控金属切削机床这一细分领域的制高点,填补了国 产机床的性能空白,更以堪与德国工业巨头比肩的核心指标,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争气机"。 在佳时特车间墙上,"精度的尽头,是尊严的起点"的标语格外醒目。当中国高端制造业正处于向高质量 发展的关键跃升期,佳时特的技 ...
康宁杰瑞制药-B(09966.HK):上半年收入达到3.19亿元 同比大幅增加84.1%
格隆汇· 2025-08-28 14:04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人民币3.19亿元 同比增加84.1% [1] - 毛利人民币2.88亿元 同比增加101.9%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盈利人民币2157.5万元 [1] - 研发开支人民币2.53亿元 上年同期为人民币1.95亿元 [1] 研发管线 - 内部管线包括ADC、肿瘤单克隆抗体及双特异性抗体 [1] - 一种产品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1] - 多种产品处于III期或关键性临床试验阶段 [1] 技术平台 - 基于结构指导的蛋白质工程能力开发单域抗体及工程化蛋白质 [2] - 专有平台包括sdAb平台、CRIB平台、糖基特异性偶联平台、连接子-载荷平台、皮下高浓度制剂平台及糖基特异性偶联双载荷平台 [2] 生产能力 - 新建设施符合国家药监局、欧洲药品管理局及FDA现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 [2] - 预期总产能超过40,000L [2] - ADC原液及制剂生产车间已投产 [2]
极米科技赋能藏区数字化建设
证券日报网· 2025-08-28 08:11
核心事件与战略意义 - 极米科技Z6XPro投影仪被选为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纪念品 体现对公司产品及民族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认可[1] - 投影仪服务西藏地区家用娱乐 教育教学 企业办公等多元场景数字化应用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1] - 产品经过高原环境产研测试 确保在藏区稳定运行 成为西藏数字化建设重要载体[1] 公司技术与研发实力 - 公司成立于2013年 是国内唯一实现镜片 光机和整机自研自产的投影企业[2] - 近三年研发投入累计超11亿元 累计取得授权专利1100项 其中海内外发明专利400余项[2] - 依托自主研发能力持续打造高品质产品 在全球智能显示领域保持领先地位[2] 市场地位与经营业绩 - 截至2024年底全球累计出货量超700万台 稳居全球家用投影市场出货量第一[2] - 产品进入欧洲 北美 澳大利亚等区域 全球覆盖点位达6000余家[2]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6.26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66.22万元 同比增速达2062.33%[2]
宁波色母上半年主营业务持续平稳发展 实现营收2.19亿元及净利润5201.39万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7 09: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01.39万元,同比增长10.50%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320.99万元,同比增长6.20% [1] 研发投入 -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投入807.5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3.68% [1] - 采用自主研发模式,拥有多项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1] - 研发活动以客户需求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研发 [1] 业务模式 - 坚持为顾客量身定制式订单模式,优化创新产品结构 [1] - 主营业务为塑料色母粒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 [2] - 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日用品、食品饮料、化工、建材、农业、汽车、医疗等领域 [2] 产品结构 - 主要产品包括彩色母粒、白色母粒、黑色母粒和功能母粒四大类别 [2] - 产品应用于PE、PP、AS、PET、EVA、ABS等塑料制品领域 [2] - 在高端家电、食品饮料包装、光学薄膜等高性能要求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 行业地位 - 经过40年发展,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塑料色母粒供应商之一 [2] - 部分产品性能基本达到或超过国际领先企业同类产品,实现进口替代 [2] - 与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 发展策略 - 公司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依托塑料色母粒领域扎实基础 [1] - 遵循"市场导向、服务顾客,研发品管、齐头并进"的经营理念 [2] - 以"创新为魂"作为核心驱动力,持续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1]
扬农化工(600486):底部彰显韧性 葫芦岛项目再腾飞
新浪财经· 2025-08-24 06:28
行业需求与周期 - 农药行业终端去库存明显 先正达 安道麦库存金额在2022下半年达到峰值 富美实库存金额在2023Q2达到峰值 库存营业收入比例普遍在2023Q3达到最高点 2024年底三家农化企业库存金额和比例明显下降[1] - 农药需求逐步恢复 2024年国内农药出口量290万吨 同比增长31%[1] - 农药价格见底回升 2025年07月13日中农立华除草剂原药价格指数报82.49点 同比下跌2.58% 环比上涨0.84% 杀虫剂原药价格指数报68.36点 同比上涨5.76% 周环比下跌0.67%[1] 公司经营与财务 - 公司2002-2024年营业收入CAGR 17% 归母净利润CAGR 19%[2] - 优嘉工厂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9.4亿元 净利润7.7亿元 净利率15.6%[2]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8亿元 147亿元 164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67亿元 17.72亿元 20.96亿元[3] 产品与产能布局 - 公司为国内拟除虫菊酯龙头 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明显 除草剂在草甘膦 麦草畏基础上扩充硝磺草酮 烯草酮 新建外延布局杀菌剂[2] - 制剂业务2024年毛利率约30%[2] - 辽宁优创一期项目包括年产4500吨杀虫剂 8050吨除草剂 3100吨杀菌剂 7000吨农药中间体 投资预算34.8亿元 累计投入达80% 一阶段已建成调试 功夫菊酯 烯草酮等品种产出合格产品 二阶段正设备安装[2] 研发与协同优势 - 公司形成农研公司加扬农化工本部的创制平台 在我国年销售额超亿元的6个自主创制品种中占有3个[3] - 葫芦岛一期拟新增2500吨氟唑菌酰羟胺 与先正达协同加快创制化学物的开发和商业化应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