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息披露违法
icon
搜索文档
四公司信披违法同日戴帽“ST” 虚增、少计均被罚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13:17
四家公司于9月19日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9月22日停牌,9月23日开市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 示,对市场具有警示作用。 这种快速"戴帽"的处罚反映了当前监管环境的深刻变化。自中办、国办联合发布《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 券违法活动的意见》以来,证监会进一步加大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中新网9月23日电(记者 石睿)9月23日,因信息披露违法行为,ST创意、ST复华、ST思科瑞、ST绝味四 家上市公司同一天"戴帽",这在A股市场比较罕见。 ST创意于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半年度报告多计营业收入2.68亿元、1.25亿元;ST复华于2019年、 2020年、2023年年度报告虚增利润5065万元、259万元、2782万元;ST思科瑞于2022年年度报告虚增营 业收入996.04万元,虚增利润总额700.54万元。 ST绝味则因少计营业收入被罚。2017 年至2021 年期间,绝味食品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连续 5年少计营业收入。 无论是虚增还是少计,只要财务指标存在虚假记载,监管机构均"零容忍"执法,对ST创意、ST复华、 ST思科瑞、ST绝味四家公司给予警告,分别处以40 ...
3年年报涉嫌虚假记载!这家公司,将被ST
中国证券报· 2025-09-20 10:11
行政处罚与财务违规 - 公司收到上海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涉嫌2019年 2020年和2023年三份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行为 [1] - 2019年少计营业成本5065.22万元 虚增利润总额5065.22万元 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60.25% [5] - 2020年少计营业成本259.2万元 虚增利润总额259.20万元 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绝对值的7.11% [5] - 2023年涉嫌少计资产减值损失2782.13万元 虚增利润总额2782.13万元 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118.48% [5] 股票交易变更 - 公司股票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A股简称变更为"ST复华" 日涨跌幅限制调整为5% [3] - 股票于9月22日停牌1天 9月23日起在风险警示板交易 [3] - 9月19日股价收报7.02元/股 单日跌幅为3.57% [4] 人员处罚与变动 - 上海证监局拟对公司处以400万元罚款 对赵文斌罚款100万元 褚建平罚款50万元 赵振兴罚款70万元 沈定罚款50万元 宋正罚款50万元 周驰浩罚款50万元 [7] - 副总经理周驰浩于9月10日因个人原因辞职 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10] - 证券事务代表郁智斌于8月29日因个人原因辞职 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10]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6亿元 同比增长2.2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11.58万元 [9] - 医药板块营业收入1.47亿元 同比下降7.57% 占公司总营收45% [9] - 公司主要聚焦医药 软件和园区三大业务板块 医药业务涵盖化学原料药 化学药品制剂和中成药 [9] 公司整改声明 - 公司表示对《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涉及事项已整改完毕 [8]
四年虚增收入超4亿元!*ST东通遭证监会2.29亿元重罚,实控人禁入市场10年
搜狐财经· 2025-09-13 10:11
财务造假详情 - 公司2019年至2022年通过全资子公司泰策科技虚构业务及提前确认收入虚增收入 其中2019年虚增收入6145.10万元(占当期营收12.29%)、2020年8485.06万元(13.25%)、2021年12550.58万元(14.54%)、2022年16052.95万元(17.68%)[2] - 同期虚增利润分别为2019年5222.79万元(占利润总额34.11%)、2020年5877.42万元(22.72%)、2021年7948.22万元(30.35%)、2022年12369.20万元(219.43%)[2] 欺诈发行行为 - 2022年6月至11月披露的《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之募集说明书》引用虚假财务数据 编造重大虚假内容[3] - 2023年6月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1.06亿股 募集资金总额21.99亿元[3] 监管处罚措施 - 公司被责令改正并警告 处以2.29亿元罚款[7] - 时任董事长黄永军被警告并合计罚款2650万元(含直接责任罚款950万元及实际控制人罚款1700万元)[7] - 财务总监徐少璞罚款650万元 原泰策科技董事长李忱罚款350万元 总经理李鹏罚款300万元 监事齐红罚款250万元 原总经理李宁罚款150万元 原副总经理陈忠国罚款50万元[7] - 黄永军被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禁入期间不得从事证券业务或担任发行人高管职务[7]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主营通信网络优化、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及物联网产品研发设计服务[8] - 2022-2024年营收连续三年下滑 净利润累计亏损近13亿元[8] - 2024年上半年营收2.40亿元(同比增长48.85%) 净利润亏损5515.76万元(较去年同期减亏1.11亿元 亏损收窄66.80%)[8]
监管出手!罚款3.75亿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9-12 15:13
公司财务造假行为 - 2016年至2022年期间通过虚构期货交易、虚增投资收益等方式虚增利润总额 其中2022年虚增利润为-1.28亿元占当期利润总额-12.77% [3] - 2016年至2021年期间通过虚增货币资金、虚构金融资产交易等方式虚增资产 其中2018年虚增资产31.15亿元占当期总资产8.49% [3] - 2017年至2021年期间通过虚构贸易业务虚增营业收入 其中2017年虚增35.46亿元占当期营收22.52% [4] 关联担保与资金占用 - 2017年至2021年为控股股东提供关联担保发生额累计95.84亿元 其中2019年担保30.10亿元占净资产17.22% [5] - 2016年至2023年直接或间接向控股股东提供资金 2023年末占用余额达45.05亿元占净资产23.51% [7] - 截至2023年末在亿利集团财务公司的39.06亿元存款实际由控股股东控制 占净资产20.38%且截至2024年6月未归还 [7] 信息披露违规与欺诈发行 - 2017年至2022年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担保事项 导致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 [6] - 2020年发行"20亿利01"和"20亿利02"公司债券时 引用了2016-2019年存在虚假记载的年度报告数据 [8] - 控股股东亿利集团涉嫌组织指使财务造假、资金占用及欺诈发行行为 已被立案调查 [2][8] 监管处罚措施 - 公司及29名相关责任人被处以3.75亿元罚款 控股股东董事长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 [2] - 2024年至2025年8月证监会累计查处67家退市公司 其中46家已处罚合计12.46亿元 [9] - 监管层强化退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追责 体现"退市不免责"常态化执法导向 [9][10]
资金占用+虚增利润,拟被罚1450万,公司股票被ST
梧桐树下V· 2025-08-26 10:08
财务违规与处罚 - 公司未披露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非经营性资金占用18,153万元,导致2021年半年度报告、2021年年度报告、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年年度报告及2023年半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资金占用余额均为18,153万元,占当期披露净资产比例分别为10.02%、7.84%、7.91%、11.73%和12.07% [2][3] - 公司少计提对北京鑫诺科捷商贸有限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导致2021年年度报告虚增利润总额1,732.96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6.72%),2022年年度报告虚增利润总额6,939.31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10.31%) [2][4] - 北京证监局拟对公司处以500万元罚款,对实际控制人苏同处以750万元罚款(其中作为控股股东罚款500万元,作为直接负责主管人员罚款250万元),对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郭建军处以200万元罚款 [2][5][6] 审计与内部控制问题 - 公司2022年度财务报告被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原因系全资子公司驷轩苑(北京)数字技术有限公司预付北京星驰邦汽车技术服务中心4.02亿元款项的资金流向及商业合理性存疑 [7] - 2023年度改聘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后,公司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报告均获标准无保留意见,且2022年度非标事项影响已消除 [10] 市场操纵行为 - 公司实际控制人苏同及前任副总经理杨宁于2020年7月20日至2021年1月5日期间,通过控制20个证券账户操纵公司股票,在115个交易日中有109个交易日进行交易(占比94.78%),其中买入成交量占比超10%的交易日达95个,超30%的交易日达24个,最高单日买入占比49.53% [16][18][19] - 操纵期间账户组合计亏损95,209,141.97元,证监会对其处以苏同600万元罚款、杨宁300万元罚款,并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 [19] 公司治理与风险警示 - 公司股票于2025年8月25日停牌1天,自2025年8月26日起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华扬联众"变更为"ST华扬" [2] - 实际控制人苏同同时涉及资金占用、财务造假及市场操纵三项违法行为,暴露公司内部控制及治理结构存在重大缺陷 [2][4][16]
突发!昔日千亿房企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被留置!公司3年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收到千万级罚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13:48
公司高管动态 - 董事长兼总经理黄其森因涉嫌违法被辽宁省新民市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措施 [1] - 公司按原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正常运转 经营活动正常进行 [1] 信息披露违规及处罚 - 公司未按规定披露重大诉讼:2020年7月6日至2021年5月8日发生13起诉讼 标的累计967,369.95万元 占2020年经审计净资产48.21% 其中12起诉讼标的额超5,000万元;2021年12月14日至2022年12月13日发生10起诉讼 标的额累计619,060.73万元 占2021年经审计净资产41.84% 其中9起诉讼标的额超5,000万元 [3] - 公司迟至2023年5月26日仅披露其中1起诉讼 其余22起诉讼至2025年2月6日才陆续披露完毕 [3][4] - 2020年至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 未披露上述诉讼 [5] - 福建证监局对公司处以600万元罚款 对黄其森处以300万元罚款 对其他8名高管分别处以80-250万元罚款 [6]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创建于1996年 2010年成功上市 从事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开发 [7] - 2002年进军北京豪宅市场 打造庭院建筑产品线 [7] - 2013年到2017年实现百亿到千亿突破 2017年销售金额超过千亿 2018年达1,300亿 [7] - 2017年底黄其森提出2,000亿元销售目标 公司市值一度超过500亿元 [8] 债务危机与退市 - 2020年7月6日公告未能完成中期票据"17泰禾MTN001"本息兑付 正式宣告债务违约 [8] - 2023年7月28日深交所决定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 [9] - 公司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 将于深交所作出终止上市决定后十五个交易日内摘牌 [9]
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被留置
财联社· 2025-08-22 13:29
公司治理与合规风险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黄其森因涉嫌违法被辽宁省新民市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措施 [1] - 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中国证监会福建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 涉及未按规定披露重大诉讼及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 [2] - 中国证监会福建监管局对公司处以600万元罚款 对黄其森处以300万元罚款 对其他高管处以80-250万元不等罚款 [5] 信息披露违规详情 - 2020年7月6日至2021年5月8日期间发生13起诉讼 标的额累计967.37亿元 占2020年经审计净资产48.21% 其中12起诉讼标的额超5000万元 [3] - 2021年12月14日至2022年12月13日期间发生10起诉讼 标的额累计619.06亿元 占2021年经审计净资产41.84% 其中9起诉讼标的额超5000万元 [3] - 公司迟至2023年5月26日仅披露其中1起诉讼 其余22起诉讼至2025年2月6日才陆续披露完毕 [3] - 2020年至2022年年度报告未披露上述重大诉讼 违反《证券法》及相关信息披露准则 [4] 经营与财务风险 - 公司存在资产被冻结、查封的情况 对运营产生一定影响 [2] - 公司2023年因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触及退市规定 于当年8月4日从A股摘牌退市 [6] 债券发行情况 - 公司作为"16泰禾02""16泰禾03""17泰禾01""17泰禾02""18泰禾01""18泰禾02"等6只债券发行人 受信息披露违规影响 [3]
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华扬联众8月25日停牌一天
北京商报· 2025-08-22 13:15
公司股票交易状态变更 - 公司股票将于8月25日停牌1天并于8月26日起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由"华扬联众"变更为"ST华扬" 日涨跌幅限制调整为5% [1] - 实施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将在风险警示板交易 [1] 监管处罚事项 - 公司收到北京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涉及未披露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事项 导致2021年半年度报告至2023年半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 [1] - 公司少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导致2021年年度报告和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违反《证券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规定 [1] - 北京证监局拟对公司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 处以500万元罚款 [2] - 董事长兼总经理苏同被警告并处以750万元罚款(含控股股东罚款500万元及主管人员罚款250万元) [2] - 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郭建军被警告并处以200万元罚款 [2] 财务报告违规细节 - 资金占用事项影响2021年半年度报告 2021年年度报告 2022年半年度报告 2022年年度报告及2023年半年度报告 [1]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少计提问题具体影响2021年年度报告和2022年年度报告 [1] 市场表现数据 - 8月22日公司股价收涨0.5% 报收12.12元/股 总市值30.7亿元 [4] 风险警示实施依据 -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8.1条第七项规定 因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载明年度报告财务指标虚假记载事实 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3]
上海金融法院、上海证监局联合发布涉证券虚假陈述案例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10:00
核心观点 - 上海金融法院与上海证监局联合发布十个涉证券虚假陈述案例 旨在加强资本市场诚信建设 加大立体追责力度 明确规则指引 提升法治化水平 [1] 司法典型案例特点 - 准确认定证券虚假陈述行为 明确预测性信息安全港规则及免责边界 打击欺诈发行和持续信息披露造假 [2] - 严格压实各方主体责任 区分内外部董事职责 审查审计机构流程依据 认定过错责任 [2] - 妥善处理多层次资本市场纠纷 明确新三板主办券商勤勉尽责标准 体现过责相当精准追责导向 [3] - 尊重市场规律准确适用法律 明确重大事件导致交易因果关系阻断的认定条件 平衡投资者保护与市场效率 [3] 监管执法案例特点 - 从严执法提高违法成本 对4家公司26人次行政处罚 合计罚没款超6000余万元 关键人员处5-10年市场禁入 [4] - 打击各类信披违法 包括财务造假 会计差错 关联担保未披露 持股变动违规 高管违背增持承诺等 保护投资者知情权决策权 [4] - 突出关键少数责任 对财务造假始作俑者和组织指使人员从严追责 依法分类精准处罚 [4] - 强化执法司法协作 三案件移送刑事追责 三案件衔接民事赔偿诉讼 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民事三维联动追责闭环 [5]
思创医惠,被公安机关调查
中国证券报· 2025-08-18 23:33
高管变动 - 公司副总经理华松鸳因个人职业规划原因辞职,不再担任任何职务,原定任期至2027年12月5日 [1] - 华松鸳曾任美国联合技术公司主管、华为高级经理等职,2021年8月起担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 [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连续亏损,分别为-8.78亿元、-8.74亿元、-5.02亿元 [3] - 2025年第一季度继续亏损1955.90万元 [3] 涉嫌证券欺诈 - 公司收到杭州市公安局《调取证据通知书》,涉嫌欺诈发行证券案正在侦查中 [1][4] - 2024年1月公司因违法事实被浙江证监局处罚,包括公开发行文件编造虚假内容等 [4] - 2019年虚增营业收入3492.94万元,虚增利润3302.17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20.03% [4][5] - 2020年1-9月虚增营业收入6096.02万元,虚增利润5237.07万元,占利润总额56.81% [5] - 2020年全年虚增营业收入9646.88万元,虚增利润8394.14万元,占利润总额67% [6] 业务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商业智能业务和智慧医疗业务两大板块 [2] - 商业智能业务主要为无人零售、智慧防损等行业提供物联网解决方案 [2] - 智慧医疗业务面向医院业务、区域医疗协同等领域构建健康服务体系 [2] - 公司已完成出售医惠科技100%股权给苍南县山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6] 市场反应 - 8月18日公司股价开盘大跌,盘中一度跌超16%,收盘跌10.08%至3.57元/股 [1] - 公司最新市值约40亿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