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关税

搜索文档
绿氨绿醇产业崛起正逢其时
中国化工报· 2025-05-19 02:25
绿氨绿醇产业发展背景 - 绿氨绿醇成为破解合成氨、甲醇生产高碳排放的核心路径,国内传统产业面临国内外低碳转型压力 [1] - 合成氨和甲醇生产碳排放量高达约2.2亿吨,占化工行业碳排放总量的50% [2] - 欧盟"Fit for 55"方案要求航运企业碳排放配额比例从2024年40%提升至2026年100%,化肥、氢行业将首批纳入碳关税征收范围 [2] - 绿氨绿醇是实现偏远地区风光电资源消纳的关键选择,当前产能集中在内蒙古、新疆等北方地区 [3] 技术与市场挑战 - 绿氨绿醇产业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原料碳的绿色属性是难点,生物质路线技术装备有待提升 [4] - 电解水工艺面临风光电资源不稳定、储电技术滞后、氢气储存成本高等问题,生物质工艺仅有内蒙古易高公司技术获欧盟认可 [4] - 电解水制氢成本是煤头的2至3倍(绿电成本0.30元/千瓦时),需电价降至0.15元/千瓦时才具经济性 [4] - 全球多个绿氨绿醇项目出现停产或延期,如埃克森美孚、壳牌项目推迟,丹麦沃旭能源项目因市场不及预期停工 [5] 发展机遇与策略 - 风电和光电裸电成本降至0.05~0.06元/千瓦时,输送到电解槽后约0.20元/千瓦时,新疆等地电力市场已现负电价 [6] - 政策支持小型新能源项目市场化运作,氨醇企业可与当地新能源企业并网获取低价电力 [7] - 行业需探索新技术路径如中科院电催化还原N2技术、美国"黄氢"技术,已建成项目应加快投产 [7] - 中国氮肥协会发布《绿色合成氨分级标准》《绿色甲醇分级标准》,需持续完善标准体系 [7]
宁波华翔(002048) - 2025年5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7 07:22
分组1:业务经营与盈利情况 - 剥离欧洲业务对2025年当期损益有重大影响,但完成后欧洲经营实体不再纳入合并报表,长期业绩更能反映经营与盈利水平 [2] - 预计2025年自主品牌国内营收占比超40%,未来深耕并提升市场份额 [2] - 2024年净利润下滑,因海外业务亏损加剧(欧洲量产、北美汇兑损益),国内新厂投产费用增加和自主品牌客户开拓致毛利率压力,公司将剥离欧洲业务、提升北美运营、优化国内产品结构解决问题 [3] - 东南亚市场以日系客户为主,经营健康、盈利稳健,未来根据国内自主品牌发展综合考虑发展战略 [3] - 电子件收入仅增长0.6%,电池包壳体等业务拓展顺利,因统计口径未归到电子件产品 [6] 分组2:技术研发与产品升级 - 紧跟市场和主机厂需求,加大研发力度,进行产品迭代升级,计划并购补齐产品空白,探索新兴产业应对技术迭代挑战 [3] - 作为国内头部汽车座舱内饰供应商,在多方面加大研发投入,满足客户需求,未来拓展产品品类形成全座舱模块化供货能力 [3][4] - 近年在研发领域加大投入,在智能化等方向迭代升级,上海车展有前瞻性产品展示 [4] - 电池壳体产能布局基本完成,预计明年开始稳步量产 [7] 分组3:资源分配与成本控制 - 产品与动力总成类型无直接关系,根据市场变化进行产品升级和客户迭代,新能源客户占比提升 [5] - 新工厂投产短期内压缩利润空间,长期随着产能利用率提升等因素对利润有积极影响 [5] - 产品升级紧跟市场和主机厂需求,进行产品迭代,提升座舱模块化研发和供货能力;成本控制推动精益化等,借助AI工具,推进组织变革和优化兑现规模效应 [6] 分组4:业务整合与市场竞争 - 埃驰中国和宁波华翔车门系统公司合并成立新公司,整合按计划推进 [5] - 核心优势在于优质且迭代的客户渠道、优秀研发能力和前瞻性布局、完备生产基地布局、品牌优势 [6] - 正开拓自主品牌阶段有毛利率压力,会优化和管控成本结构争取提升空间 [7] 分组5:政策应对与供应链合作 - 积极关注碳关税演变及影响,有员工负责相关工作,详情见《2024年宁波华翔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报告》 [8] - 子公司上海翼锐已进入头部新势力供应链并深化合作 [8] - 在北美布局完善,大部分产品属地化生产,加大投入减少对进口零部件依赖规避关税政策风险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