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平权

搜索文档
均胜电子获车企150亿元智能化项目订单
证券时报· 2025-09-15 18:32
公司业务进展 - 近期新获两家头部品牌主机厂客户的汽车智能化项目定点 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包括集成了智能驾驶 智能网联和智能座舱的中央计算单元 智能网联等产品[2] - 项目预计全生命周期订单总金额约150亿元 计划从2027年开始量产[2] - 与高通 地平线 黑芝麻智能 华为等形成合作伙伴关系 同时对舱驾融合 行泊一体 车联网等产品前瞻布局[3] 技术研发与产品 - 推出基于不同芯片平台的智驾域控产品以适配全球不同市场和车型需求[3] - 战略投资智能辅助驾驶芯片公司并基于该芯片平台开发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 相关芯片已成功点亮并上车测试[3] - 正积极研究探索光模块在汽车上的应用以满足高阶智能驾驶和车载高速互联的数据传输需求[3] 市场地位与客户 - 成为全球智驾头部阵营重要角色 接连斩获多家头部汽车品牌中央计算单元和智能网联等汽车智能化产品全球订单[2] - 汽车智能化业务主要客户包括知名头部车企和造车新势力[2] - 具备Local for Local全球化布局优势 能服务中国车企智能化升级并将中国市场先进技术和产品向海外车企赋能[2] 行业环境 - 智驾平权概念兴起 国产智驾芯片迎来更多发展机会[3] - 国家积极鼓励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3] - 智驾渗透率持续提升 有望在市场变化中获得更多市场机会[3]
均胜电子:新获头部车企约150亿元智能化项目全球订单
中证网· 2025-09-15 14:13
新获订单与业务进展 - 公司新获两家头部品牌主机厂客户的汽车智能化项目定点 将为其提供集成智能驾驶 智能网联与智能座舱功能的中央计算单元以及独立的智能网联产品 [1] - 上述项目预计全生命周期订单总金额约人民币150亿元 计划自2027年起启动量产 [1] - 公司持续研发新一代舱驾一体高性能汽车大脑 5G智能网联产品 区域控制器等前沿产品 [1] 技术能力与产品优势 - 公司具备Local for Local的全球化布局优势 能服务中国车企智能化升级需求并将中国先进技术赋能海外车企 [2] - 2023年推出的nDriveH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是全球首批基于高通Snapdragon Ride第二代芯片平台的产品 芯片算力高达200TOPS 可支持L2++至L4级智能辅助驾驶全场景功能 [2] - 公司正积极研究与探索光模块在车载场景中的应用 以满足高阶智能驾驶和车载高速互联对数据传输速率与带宽的更高要求 [3] 战略合作与产业布局 - 公司与Momenta 高通 地平线 黑芝麻智能 华为等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围绕舱驾融合 行泊一体 车联网等领域展开产品前瞻布局 [3] - 公司与多家国产芯片企业开展合作 并战略投资一家智能辅助驾驶芯片企业 基于其芯片平台开发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 相关芯片已成功点亮且完成上车测试 [3] - 公司客户群体涵盖知名头部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 正将中国智驾技术能力逐步拓展至全球市场 [2] 行业政策与市场机遇 - 国家正积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与上路通行试点工作 已允许有条件批准L3级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准入 [3] - 这一政策将推动智能辅助驾驶 智能网联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与普及 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能 同时带动相关市场需求增长 [3] - 智驾平权概念逐步兴起 国产智驾芯片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3]
均胜电子新获头部车企150亿元智能化项目定点
证券日报· 2025-09-15 14:08
公司业务进展 - 近期新获两家头部品牌主机厂客户的汽车智能化项目定点 在全球范围内开发并提供一系列汽车智能化产品 包括CCU和智能网联等产品 [4] - 项目全生命周期订单总金额约150亿元 计划从2027年开始量产 [4] - 公司智能化平台型产品开发实力和质量性能得到头部客户认可 有望巩固和提升市场地位 [1] 技术研发布局 - 持续深耕智能驾驶 舱驾融合 智能网联等汽车智能化领域业务 保持细分赛道技术敏感性与领先性 [1] - 研发新一代舱驾一体高性能汽车大脑 5G智能网联产品 区域控制器等 [1] - 积极研究探索光模块在汽车上的应用 以满足高阶智能驾驶和车载高速互联的数据传输需求 [2] 战略合作与投资 - 与多家国产芯片公司合作 战略投资智能辅助驾驶芯片公司 [1] - 基于国产芯片平台开发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 相关芯片已成功点亮并上车测试 [1] 市场机遇与行业趋势 - 智驾平权概念兴起 国产智驾芯片迎来更多发展机会 [1] - 智驾渗透率持续提升 公司有望获得更多市场机会 [2] - 国家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 将促进智能辅助驾驶和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化应用 [2] 全球化优势 - 具备Local for Local全球化布局优势 能服务中国车企智能化升级 并将中国市场先进技术和产品向海外车企赋能 [1]
均胜电子斩获150亿元全球智能化订单 舱驾融合技术获头部车企认可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12:11
公司新获订单 - 子公司新获两家头部品牌主机厂客户项目定点通知 将为其开发并提供CCU 智能网联等汽车智能化产品 [1] - 项目全生命周期订单总金额约150亿元 计划从2027年开始量产 [1] - 标志着公司智能化平台型产品开发实力与质量性能得到头部客户高度认可 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市场地位 [1] 技术研发进展 - 公司持续深耕智能驾驶 舱驾融合 智能网联等汽车智能化领域 保持细分赛道技术敏感性与领先性 [3] - 积极研发新一代舱驾一体高性能汽车大脑HPVC 5G智能网联产品 区域控制器等前沿产品 [3] - 推出基于多芯片平台的智驾域控产品 例如2023年推出全球首批基于高通Snapdragon Ride第二代芯片平台的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nDriveH [3] - nDriveH具备软硬件深度融合的行泊一体设计 以200TOPS芯片算力支持L2++到L4级别智能辅助驾驶全场景功能 [3] - 为满足高阶智能驾驶对数据传输的高要求 公司正积极研究探索光模块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持续储备下一代技术能力 [4] 产业合作与布局 - 与Momenta 高通 地平线 黑芝麻智能 华为等企业形成稳定合作伙伴关系 前瞻性布局舱驾融合 行泊一体 车联网等核心产品 [4] - 依托Local for Local全球化布局优势 在服务中国车企智能化升级的同时 将中国市场先进技术和产品向海外车企赋能 [3] - 智能化业务客户覆盖知名头部车企与造车新势力 通过与合作伙伴协同将中国智驾能力拓展至全球市场 [3] - 战略投资智能辅助驾驶芯片公司 基于该芯片平台开发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 相关芯片已成功点亮并完成上车测试 [4] 行业政策环境 - 国家积极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 [4] - 这一举措加速智能辅助驾驶 智能网联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普及 有效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能 [4] - 为相关市场需求增长注入动力 [4]
地平线机器人-W系列四-中报点评:2025H1收入同比增长67%,征程6系列芯片在手订单充沛【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9-11 00:5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实现总收入15.7亿元,同比增长67.1% [2][7] - 净利润为-52.3亿元,经调整经营亏损-11.1亿元 [2][7] - 汽车解决方案收入15.16亿元,同比增长66.1%,其中汽车产品解决方案收入7.78亿元(同比增250%),授权及服务业务收入7.38亿元(同比增6.9%)[2][11] - 非车解决方案收入0.50亿元,同比增长134.5% [2][11] - 综合毛利率65.36%,同比下降13.7个百分点,净利率-334%,同比提升209.6个百分点 [3][15] - 三费率为183.77%,同比下降15.37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146.8% [18] 业务运营与市场地位 - 2025H1车载级征程系列硬件出货量198万套,同比翻倍增长,支持高速公路辅助驾驶功能的硬件出货量98万套(占总出货量49.5%)[3][22] - 截至2025年8月,征程家族芯片累计量产出货超1000万套 [3][40] - 累计获得近400款新车型定点,具备高速公路辅助驾驶及以上功能定点车型超100款 [3][22] - 在中国车企基础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市场份额45.8%,整体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市场份额32.4%,保持市场第一 [20]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征程6系列芯片全面覆盖低阶至高阶智能驾驶场景,包括6B(18TOPS)、6E/M(中阶)、6P(560TOPS旗舰)[27][33][35] - Horizon SuperDrive(HSD)全场景高阶自动驾驶系统基于征程6P开发,已获得10+款车型定点,支持端到端架构和强化学习 [35][36] - 征程6B于2025年7月成功点亮,博世基于该芯片开发的多功能摄像头平台计划2026年年中量产 [33] - 2025年上半年超15款搭载中高阶辅助驾驶解决方案车型量产上市 [22] 合作伙伴与全球化拓展 - 与博世、大陆、采埃孚等国际Tier 1合作,征程6系列获两家日本车企海外市场定点(全生命周期出货量超750万套)[24][33] - 国内合作覆盖上汽、BYD、理想、广汽等超20家主流OEM,征程6系列赋能超100款智能车型 [27][32] - 算法合作伙伴包括轻舟智航、小马智行、鉴智机器人等,支持高速NOA下探至10万元以内车型 [33] - 海外市场拓展至大众、日本车企等9家合资车企的30款车型 [24] 行业趋势与战略方向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辅助驾驶渗透率从51%升至59%,中高阶功能占比从20%升至32% [20] - 城区NOA功能下沉至15万元价格带,行泊一体加速成为标配 [30][45] - L4级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域合作预计2025年下半年启动 [5][47] - 公司战略聚焦软硬一体化、全球生态构建及HSD系统千万量产目标 [40][47]
对话地平线吕鹏:做中国版FSD,“车圈苹果”永远是少数
第一财经· 2025-09-04 07:32
行业背景与市场格局 - L2辅助驾驶功能渗透率预计今年达到50% 仅用5年时间完成普及 而电动化花费10年时间 [1] - 智驾行业初步形成"地大华魔"四家头部企业市场格局 包括华为 地平线 Momenta 大疆 [1] - 智驾芯片领域具备强能力的企业仅华为和地平线 两家企业均拥有10年以上技术积累 [2] 技术路径与发展阶段 - 城区辅助驾驶发展经历三个阶段:规则系统阶段存在规则难以穷尽且相互冲突问题 混合系统阶段存在场景拼接感强问题 端到端技术阶段实现系统简洁化与体验跃迁 [3] - 一段式端到端方案采用大模型架构 消除割裂感 实现驾驶体验丝滑化 显著减少重刹和点刹现象 [4] - 端到端系统通过强化学习提升模型理解与推理能力 具备防御性驾驶功能 大幅提升系统安全性和使用者心理安心度 [5] - 真正端到端实现面临算法 数据 基建等方面的重大挑战 [6] 企业战略与产品定位 - 地平线具备软硬一体核心竞争力 该模式优势在于快速响应能力 符合ICT产业快打慢核心逻辑 [2] - 公司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定位为"中国版FSD" 采用纯视觉技术路线并保持激光雷达兼容性 [7] - 开发范式优先追求纯视觉性能上限 目标达到甚至超越特斯拉水平 同时为车企提供传感器选择灵活性 [7] - 公司专注乘用车市场 不做生态领域扩张 以实现真正通用自动驾驶为重要目标 [9] 自动驾驶发展现状与挑战 - 当前城区辅助驾驶存在过度营销现象 基础能力仍不足 真正实现自动驾驶还需解决诸多难题 [10] - 特斯拉FSD在美国市场表现良好 但在中国市场存在适应期 业内公认其技术上限较高 [2] - 实现真正通用自动驾驶需要三大方向突破:算力提升支撑更大模型与高维认知能力 基础设施优化支撑高频迭代 传感器标准化促进规模化发展 [11] 行业生态与竞争格局 - 车企全栈自研模式类似苹果垂直整合 但仅适合少数企业 大部分车企将采用供应商模式 [12] - 自动驾驶行业呈现快速收敛态势 从百家争鸣状态逐步淘汰 决赛圈将继续减少参与者数量 [13] - 自动驾驶终局将成为高度标准化的基础功能 类似手机通话功能 不具备情绪价值属性 [13]
地平线机器人(9660.HK)-上半年业绩回顾:量价齐升驱动收入增长68%
格隆汇· 2025-09-03 07:26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显著提升68%至15.7亿元人民币 [1] - 净亏损小幅扩大至52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51亿元人民币) [1] - 整体毛利率维持在65.4%的高位 尽管同比下降13.7个百分点 [1] 产品解决方案业务 - 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50%至7.78亿元人民币 [2] - 产品出货量实现翻倍增长至200万件 其中中高端产品激增6倍至100万件 [2] - 产品单价同比上涨约70% 反映产品结构向高价值量转变 [2] - 获得两家日本车企新订单 全生命周期量超750万件 [2] - 预计2025/26年芯片及解决方案出货量达430万/660万件 产品单价同比提升100%+/29% [2] 市场地位与客户拓展 - 在基础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市场份额达45.8% 整体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市场份额达32.4% [1] - 除比亚迪、理想汽车等重点客户外 吉利、奇瑞和长安等公司采购量快速提升 [2] - NOA功能在中国市场渗透率从2024年20%攀升至2025年上半年32% [2] 毛利率与业务结构 - 产品解决方案业务毛利率提升3.9个百分点至45.6% [3] - 授权/服务业务毛利率下降3.2个百分点至89.7% [3] - 芯片销售贡献大幅提升 上半年占收入50%(去年同期为24%) [3] - 预计2025/26年整体毛利率为63.8%/58.1% [3] 业务构成预测 - 预计2025年产品解决方案收入达21亿元人民币 [2] - 产品解决方案与授权/服务业务收入占比预计达60%/40%(2024年为29%/71%) [2] 行业趋势与驱动因素 - 中国推动智驾平权的政策红利持续 加速L2+自动驾驶技术普及 [3] - 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商业化驱动芯片产品利润率持续改善 [3]
豪威集团(603501):上半年业绩稳健;维持“买入”评级
新浪财经· 2025-09-03 00:39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5%至140亿元人民币 毛利率稳定在30.5% 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 [1] - 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48%至20亿元人民币 净利率提升至14.5% 去年同期为11.3% [1] - 预计2025/26财年收入同比增长18%/25% 净利润增长24%/50% [1][3] 业务板块表现 - 核心业务CIS销售额达103亿元人民币 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11% [1] - 汽车CIS收入3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0% 占CIS板块收入37% [2] - 手机CIS收入同比下滑19% 主要因产品周期转换及中国市场复苏缓慢 [2] - 新兴物联网CIS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49%至12亿元人民币 医疗CIS同比增长68%至4.43亿元人民币 [3] - 安防CIS同比增长17%至8.27亿元人民币 受益于高端产品渗透及需求复苏 [3] 市场驱动因素 - 汽车CIS增长受ADAS渗透率提升与座舱影像需求驱动 全球市场份额约30% [2] - 新兴物联网CIS受益于运动相机、XR及机器视觉需求提振 [3] - 中国"智驾平权"政策推动汽车CIS发展 预计2025/26年该业务同比增长40% [2]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新兴物联网CIS与医疗CIS分别保持230%/50%的高速增长 [3] - 2026年手机CIS业务有望恢复增长 因2亿像素传感器客户渗透及新品出货 [2] - 2026年净利润增速预计达50% 因手机CIS新品上量及利润率改善 [3]
豪威集团(603501):上半年业绩稳健,维持“买入”评级
招银国际· 2025-09-03 00:2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173元人民币 潜在升幅19.1% [1][2][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5%至140亿元人民币 毛利率稳定在30.5% 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 [1] - 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48%至20亿元人民币 净利率提升至14.5% [1] - 核心业务CIS销售额创103亿元人民币新高 同比增长11% [1] - 预计2025/26财年收入同比增长18%/25% 净利润增长24%/50% [1] 业务板块分析 - 汽车CIS收入3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0% 占CIS板块37% 预计2025/26年保持40%同比增长 [6] - 手机CIS收入同比下滑19% 预计全年下降约15% 2026年有望恢复增长 [6] - 新兴物联网CIS收入1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49% 预计2025年保持230%高速增长 [6] - 医疗CIS收入4.4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8% 预计2025年保持50%增长 [6] - 安防CIS收入8.2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7% 受益于高端产品需求复苏 [6] - 模拟解决方案同比增长21% 分销业务同比增长42% [1] 财务预测 - 2025E收入30,301百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7.8% 2026E收入37,871百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5.0% [7] - 2025E净利润4,132百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4.3% 2026E净利润6,197百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0.0% [7] - 2025E毛利率30.6% 2026E毛利率32.7% [7] - 2025E每股收益3.45元人民币 2026E每股收益5.17元人民币 [7] 估值指标 - 基于33.6倍2026年市盈率设定目标价 与两年历史平均一致 [6] - 当前市盈率42.1倍2025年 预计2026年降至28.1倍 [7] - 市值172,792.6百万元人民币 总股本1,190.0百万 [2]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在汽车和医疗CIS市场保持份额领先 全球汽车CIS市场份额约30% [1][6] - 受益于中国"智驾平权"政策推动 [6] - 高端安防产品Nyxel技术逐步被客户接受 [6]
8个月销量286万台,营收反超特斯拉!为啥比亚迪还会被人唱衰?
电动车公社· 2025-09-02 15:59
销量表现 - 8月单月销量超37万台 1-8月累计销量超286万台 同比增长23% 在国内车市保持断崖式领先 [1] - 上半年营收3713亿元 超过特斯拉 为全球新能源销量冠军 [2] - 为实现2025年550万辆销量目标 上半年给经销商提供返利影响单车利润 [12] - 海外市场扩张迅猛 3年内销量从4.5万辆增长20倍 目前已进入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 在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巴西等多个市场取得新能源销冠 [35][37] 财务表现 - 二季度毛利率16.3% 回落至三年前水平 [5] - 二季度单车利润4800元 环比一季度近乎腰斩 [5] - 二季度净利润64亿元 同比环比均下降30% 低于机构预期 [5] - 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3% 净利润同比增长14% 保持稳定增长 [13] 行业竞争环境 - 2月推行"智驾平权"导致辅助驾驶硬件配置升级 推高单车成本 [10] - 5月对海洋网王朝网22款车型官降 降幅1.2-5.3万元 缩减单车盈利空间 [10] - 跨国车企表现惨淡 特斯拉上半年营收下滑11%净利润跌30% 通用净利润跌20% 福特净利润4亿美元不及去年1/8 [15] - 丰田第一财季净利润下滑37% 大幅下调全年预期 [17] 研发投入与技术优势 - 上半年研发投入309亿元 为净利润的近两倍 同比增长53%位居A股前列 [22] - 过去5年研发投入持续高于净利润 2021年研发利润比超300% [25] - 拥有全球专利申请超6.5万项 专利授权超3.9万项 [27] - 掌握兆瓦闪充 3万转电驱 2.xL/100km最低亏电油耗 2220kW分布式电驱等核心技术 [28] - 建立起技术 成本 规模三项核心竞争力 [30] 战略转型与海外布局 - 从保销量转向提升品质和产品力 推进高质量发展 [45][64] - 组建7艘汽车滚装船的出海舰队 大幅提升出口能力 [57][59] - 在泰国巴西匈牙利等地建厂 通过本土化生产满足当地需求 [60] - 海外市场单车利润远高于国内 未来将优化利润结构 [63][64] - 行业整治内卷式竞争 多家车企承诺60天账期以保障供应链健康 [46][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