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博时市场点评9月24日:两市震荡上涨,创业板涨2.28%
新浪基金· 2025-09-24 08:08
【博时市场点评9月24日】两市震荡上涨,创业板涨2.28% 每日观点 今日沪深三大指数上涨,创业板涨超2.2%,电力设备、电子行业涨幅领先,两市成交缩量至2.3万亿。 昨日两融余额小幅缩量,节前资金情绪或趋于谨慎。近年来国内政策在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之间平衡, 经济更加注重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近期经济增长动能有所减弱,但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完 成难度不大,政策或仍以托底为主,在落实前期政策等待效果的同时,针对需求不足的核心问题精准施 策,一方面美联储降息后我国货币政策空间打开,另一方面前期"以旧换新"政策效果边际减弱,促进服 务性消费等提振需求的政策或将延续,10月中下旬或是重要的时间窗口。 消息面 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8月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0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8月份连续两个月 全社会用电量超万亿千瓦时,这在全球也是首次。当月全国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5%,为今年以来 最高。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1%,增速显著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 简评:用电量是反映经济活力的"晴雨表"。连续两个月破万亿千瓦时,且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用 电增速领先,表明在"两新""两重"等政策拉动 ...
工信部将抓紧编制新时期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新能车ETF(515700)开盘涨超1.0%
新浪财经· 2025-09-24 01:58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29日,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930997)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宁德时代 (300750)、汇川技术(300124)、比亚迪(002594)、三花智控(002050)、亿纬锂能(300014)、华友钴业 (603799)、长安汽车(000625)、天齐锂业(002466)、赣锋锂业(002460)、国轩高科(002074),前十大权重 股合计占比54.55%。 新能车ETF(515700),场外联接(平安中证新能源汽车ETF发起联接A:012698;平安中证新能源汽车 ETF发起联接C:012699;平安中证新能源汽车ETF发起联接E:024504)。 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工信部将抓紧编制新时期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 划,深入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人工智能+交通运 输"实施意见》即将印发实施。 新能车ETF紧密跟踪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开盘涨超1.0%。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新能源整车、电机电控、锂电设备、电芯电池、电池材料等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新能源汽车 ...
全球经济增速上调-20250924
首席 点 评 : 全球经济增速上调 经合组织发布中期展望报告,预计 2025 年全球经济增速为 3.2% ,较今年 6 月预测值上调 0.3 个百分 点。美国 9 月 Markit 制造业、服务业 PMI 回落,但均扩张,价格缓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美股估值 相当高,重申面临通胀上升与就业下滑的双重挑战,未明确表态 10 月是否降息。受鲍威尔讲话影响, 三大美股指涨势终结,普遍下跌,美债收益率回落,贵金属、原油价格上涨,油脂油料下跌 。 重点品种: 豆粕、黄金、原油 豆粕: 夜盘豆菜粕偏弱运行,阿根廷政府暂时取消大豆及其衍生品(豆粕和豆油)、玉米和小麦的出 口税,旨在增加国内外汇供应,以遏制本币汇率下跌。阿根廷大豆和豆粕出口关税分别从 26% 和 24.5% 降至 0% ,而阿根廷是全球最大的豆粕和豆油出口国,此举给全球大豆市场带来压力。同时目前 美豆收割也在持续推进,出口前景在中美关税背景下不明朗,美豆期价跌至六周低点。国内方面受到阿 根廷临时取消出口税消息影响,国内供应增加预期增强,以及进口成本有望下行,因此短期连粕或继续 承压偏弱 。 黄金: 金银高开低走。鲍威尔在昨夜一次讲话中表示,就业下行风险证明降 ...
加码布局智驾领域 !一汽股份收购卓驭科技35.8%股权案落地,双方已合作八款车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10:33
交易概述 - 一汽股份拟增资并收购New Territory持有的卓驭科技股权 交易完成后一汽股份持有卓驭科技35.8%股权 New Territory持有34.85%股权 [1] - 卓驭科技前身为大疆车载事业部 主营业务为量产辅助驾驶和高级别自动驾驶系统 涵盖L2至L4级别及自研核心零部件 [1] 业务合作 - 卓驭科技与一汽系合作车型达八款 包括与红旗品牌合作四款车型及与一汽-大众合作四款车型 [3] - 一汽-大众与卓驭科技联合打造IQ.Pilot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方案 包含9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 已在全新探岳L等车型量产搭载 [3] 战略布局 - 中国一汽2030年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300万辆 其中自主品牌150万辆 [3] - 中国一汽采用外部合作与自研双路径布局智驾领域 一汽奥迪选择与华为合作 奔腾品牌根据不同车型选择不同合作商 [3] - 红旗品牌自研司南智驾系统 实现无图视觉组合驾驶辅助 奔腾品牌推出灵机智驾系统 [3] 行业动态 - 中国一汽于5月解散旗下智驾板块子公司一汽南京 该公司主营业务为开发第三代L4级Robotaxi 员工获得N+4赔偿 部分调往长春总部 [4] - 整车厂收缩智驾自研团队并入股智驾企业成为行业趋势 比亚迪旗下子公司已参投卓驭科技 [4] - 车企与供应商在智驾领域的合作边界发生变化 结盟共生成为满足市场需求的主流方式 [4]
重庆加快打造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实现6个“向上跃升”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06:49
产业规模与产量 - 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20年4.3万辆跃升至2024年95.3万辆 [1] - 重庆汽车总产量从2020年158万辆跃升至2024年254万辆 居全国第三 [1] - 形成以长安、赛力斯为龙头的整车体系 零部件覆盖3大系统、12大总成、56类部件 [1] 企业营收与市场地位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年营收预计超3500亿元 [1] - 赛力斯年营收突破1450亿元 成为全球第4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1] - 长城汽车在渝建成国内最大硬派越野和皮卡生产基地 [1] 产品与技术升级 - 问界M8、M9稳居40万元、50万元级豪华车型销冠 [2] - 阿维塔连续6个月销量过万辆 深蓝成为央企新能源销冠 [2] - 重庆造主流新能源汽车价值大幅提升至23.6万元 [2] - 超级增程系统油电转换效率行业领先 [3] - 博世氢动力氢燃料电池技术指标和商业化水平国内领先 [3] 产业链布局 - 培育引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624家 [2] - 引进汽车软件企业220家、车规级芯片企业27家 [2] - 弗迪刀片电池、青山工业电驱等零部件技术水平和产销规模居全国前列 [2] - 在功率半导体、模拟射频、驱动控制等领域形成特色优势 [2] 研发创新体系 - 汽车行业研发投入强度高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69% [3] - 自主品牌汽车产量占比达90% [3] - 长安汽车建立六国十地全球研发体系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行业第一 [3] 基础设施与生态建设 - 建成充电桩42.2万个 平均每2辆新能源汽车配备1个充电桩 [2] - 建成超充站1556座 省级层面率先实现乡镇街道超快充设施全覆盖 [2] - 建设成渝氢走廊 实施L3级自动驾驶等10项国家级试点 [2] - 智慧公交、无人驾驶物流车加速推广应用 [2]
“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即将发布,交通运输部答中证报记者问
中国证券报· 2025-09-23 04:23
9月23日,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科技司综合处处长邢凡胜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关于"交通运输部在推动智慧交通建设方 面的下一步举措"的提问时表示,交通运输部正在深入推进"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面向"十五五",将把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领域规模化创新应用作为 主攻方向,抓紧出台《"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意见即将发布施行。 中国证券报记者李嫒嫒在发布会上提问 图片来源:新闻发布会主办方提供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本届大会将于10月16日—18日 在北京亦庄举办。 图片来源:新闻发布会主办方提供 加快普及智能体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 当前,交通运输行业正在积极拥抱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产业。 邢凡胜表示,"十四五"以来,交通运输部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加强智慧交通关键技术攻坚,组织开展了两批次共50项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建设了 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交通运输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面向"十五五 ...
重庆发布2025民营企业100强榜单 入围门槛为营收25.9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19 13:20
榜单概况 - 2025重庆民营企业100强入围门槛为营业收入25.9亿元 较上年提升2.29亿元[1] - 榜单基于3163家民营企业调研数据形成 涵盖综合100强和制造业100强两个榜单[1] - 赛力斯集团、龙湖集团、博赛矿业位列综合榜单前三 赛力斯、博赛矿业、宗申集团位列制造业榜单前三[1] 财务表现 - 综合100强资产总额2.03万亿元 较上年增长20.44%[2] - 综合100强营业收入总额1.24万亿元 净利润总额779.68亿元 分别增长2.25%和0.45%[2] - 制造业100强营业收入总额7505.04亿元 同比增长24.4% 净利润总额446.71亿元 同比增长28.49%[2] 行业结构 - 制造业企业在综合100强中占55家 营业收入6654.03亿元 占比53.64% 净利润376.72亿元 占比48.32%[3] - 汽车制造业企业数量增至27家 营业收入2683.13亿元 净利润166.73亿元 占制造业100强的35.75%和37.32%[3] - 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768.82亿元 增长19.26% 通用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503.62亿元 增长12.25%[3] 研发与创新 - 综合100强研发投入总额223.13亿元 同比增长25.19% 研发强度1.80% 提升0.33个百分点[4] - 57家企业关键技术源于自主开发 62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4] - 制造业100强研发投入超200亿元 累计获得国内外有效专利19423项[4] 资本市场 - 综合100强中有11家境内上市公司 2024年末总市值3165.18亿元[4] - 赛力斯集团以2013.9亿元市值位列第一[4] - 10家企业控股14家上市公司 11家企业参股19家上市公司[4]
小米SU7上市一年多第二次召回,雷军回应:车主朋友们仔细看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12:44
公司召回事件 - 小米汽车因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在极端场景下可能识别或处置不足 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召回计划 涉及2024年2月6日至2025年8月30日生产的小米SU7标准版电动汽车共计约11.69万辆 [1] - 召回原因为驾驶员未及时干预时可能增加碰撞风险 存在安全隐患 公司通过OTA软件升级优化辅助驾驶速度控制策略并新增动态车速功能以提升可靠性 [1] -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转发公司回应并提示车主关注 公司强调本次升级无需物理更换零件但仍按召回程序管理 [1] 产品与技术背景 - 小米SU7是小米汽车首款量产车型 2024年3月28日上市 提供标准版、Pro版、Max版三种版本 标准版采用纯视觉智驾系统 配备英伟达Drive Orin-N芯片(算力84TOPS)和毫米波雷达 支持高速公路领航辅助、代客泊车等功能 [2] - 此次为小米SU7第二次因辅助驾驶问题召回 2024年1月曾因软件策略导致授时同步异常影响泊车辅助功能 召回2024年2月6日至11月26日生产车辆共计约3.09万辆 [2] 行业监管动态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24年8月13日联合发布征求意见稿 要求企业未经备案不得开展OTA升级 不得推送未充分测试验证的软件版本 不得通过OTA隐瞒缺陷 需确保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与准入一致并承担安全责任 [3] - 工信部于2024年9月17日对《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再次征求意见 针对车道巡航控制、非车道巡航控制、人机交互等功能设置安全要求 以规范技术能力不同的车企并防止恶性交通事故 [6]
华域汽车:多维并举强化核心竞争力 智能座舱与成本管控驱动持续发展
全景网· 2025-09-19 10:16
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业务进展 - 基于"上车体"产品战略协同内饰、座椅、被动安全、座舱电子、外饰五大产品资源推动智能座舱集成式创新 [1] - 与多家整车客户构建整舱开发模式并通过整零战略合作为国内外整车客户提供整体座舱解决方案 [1] 应对年降与成本压力措施 - 市场端通过商务谈判结合未来项目获取机会寻求合理降价区间 [2] - 供应链端建立成本传导机制并严控成本费用 生产端深化智能制造及产业链垂直整合以提升边际贡献降低结构成本 [2] - 技术研发端加快国产化核心部件与平台化产品应用 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消化降价压力 [2] 海外业务经营状况 - 海外业务收入占比主营业务收入约20% [2] - 与通用、宝马、奔驰、特斯拉、大众、奥迪等全球客户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2] - 盈利受产品结构、销售价格、运营成本、贷款利率及关税变化影响存在波动性 [2] 新客户拓展成果 - 对赛力斯汽车和小米汽车的营收已位列公司国内整车客户前十 [2] - 积极拓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配套市场并为国内外众多智能网联新能源整车客户提供零部件配套 [2]
从跟跑到领跑 中国新能源汽车迈上新台阶
央视新闻· 2025-09-19 01:16
行业战略定位 - 新能源汽车被确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是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1][3] - 国家出台70余项产业政策 设立超200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技术突破 [6] - 产业链上、下游生产总值占全国GDP比重达10% 跃升第一经济支柱 [8]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动力电池全球市场份额从2021年40%+提升至当前70%左右 [3] - 充电效率五年提升四倍以上 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500公里 [3] - 电机电控系统全球领先 整车国产化率突破95% [3] 市场表现与出口 - 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21年352.1万辆增至2024年1200万辆 年均增速超50% [8] - 市场渗透率从2020年5.4%升至2024年前8个月45.5% [8] - 日均超5000辆新能源汽车出口至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8] 产业链协同发展 - 优特钢产量五年增长超30% 受益于车用轻量化材料需求 [8] - 单车芯片需求超2000片 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 [8] - 智能制造设备从汽车产线延伸至手机、家电等高端装备领域 [8] 未来发展方向 - 加快智能网联技术突破 推进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领域融合 [10] - 强化电动化与智能化、网联化融合 巩固产业领先优势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