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化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每股定价30.75港元,奇瑞终圆上市梦!开盘股价涨超10%,成年内港股最大规模车企IPO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02:16
每经记者|黄辛旭 每经编辑|裴健如 21年上市路,奇瑞终于圆梦。 在本次IPO中,奇瑞发行约2.97亿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约0.297亿股H股,占比10%;国际发售约2.677亿股H股,占比90%,并设15%超额配股权。 根据奇瑞的策略,对于所得款项净额的35%,将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以进一步扩大产品组合;所得款项净额约25%将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 技术的研发,以提高核心技术能力;所得款项净额约20%将用于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公司的全球化策略;预计所得款项净额约10%将用于提升公司位于安徽 芜湖的生产设施;所得款项净额约10%将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截至《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稿,奇瑞股价报33.94港元/股,涨幅为10.37%。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375亿元 从奇瑞披露的招股书来看,其2024年全球累计销量超过229.5万辆,同比增长49.4%。 值得一提的是,奇瑞方面称,公司乘用车的平均售价稳步增长,2024年度较2022年度增长33.5%,其中国内、国外乘用车平均销售单价增长率分别为37.0% 及19.4%,奇瑞及捷途两大品牌平均销售单价增长率分别为30.9%及39.5%。 9 ...
广汽与华为携手官宣“启境”,共拓高端智能出行新未来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01:01
核心观点 - 广汽集团与华为乾崑联合打造全新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启境" 标志着双方进入深度战略合作阶段 通过体系级融合重构协同逻辑 旨在重塑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 [1][3][5][8][9] 合作背景与战略意义 - 双方高层频繁互动推进战略部署:广汽集团冯兴亚6月30日拜访华为任正非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亲赴广汽交流 高效沟通催生新品牌发布 [5] - 合作超越传统"物理组装"模式 覆盖产品开发、营销策略及生态服务等多领域 实现华为智能科技与广汽28年造车积淀的"化学级融合" [5] 组织架构与运营模式 - 广汽牵头设立新公司 华为派出团队 双方采用合署办公机制 [7] - 全面遵循华为IPD(集成产品开发)和IPMS(集成产品营销)全流程体系 通过嵌入式协作打破沟通壁垒 实现协同效率"零延迟" [7] 技术实力与资源优势 -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乾崑十年研发投入超200亿元 组建超8000人研发团队 在智能架构、感知硬件和智驾安全性方面构建技术壁垒 [8] - 华为通过问界、智界、享界、尊界等品牌实现多价格区间覆盖 展示辅助驾驶、智能座舱与品牌营销硬实力 [8] - 广汽拥有28年整车研发制造经验 在整车平台开发、动力电池集成与品质管控领域稳居行业主流 累计获得2800万车主信赖 [9] 市场定位与发展前景 - 品牌聚焦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 针对消费者对智能驾驶技术的核心需求 结合"华为强智能+广汽精制造"组合提供前瞻智能化出行体验 [8][9] - 合作实现"1+1>2"效能 有望重构行业竞争规则与价值边界 代表中国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的高维度突破 [9]
博实股份:目前电石智能工厂在积极推广拓展中,未来值得期待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2 13:12
公司业务进展 - 2024年成功实施交付两项电石智能工厂(车间)项目 [1] - 2025年4月24日在乌海召开电石智能工厂数字化转型与应用会议 [1] - 智能工厂生产现场井然有序、设备运行高效精准 [1] 行业影响与客户反馈 - 会议聚集行业领导、专家及企业代表探讨电石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新路径 [1] - 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获得参会客户充分认可和积极响应 [1] - 未来有望带动更多潜在客户加入数字化改造与智能化转型 [1] 发展前景 - 电石智能工厂目前处于积极推广拓展阶段 [1] - 数字化转型为电石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1]
华为坤灵:为中小企业智能化铺平「最后一公里」
36氪· 2025-09-21 11:10
中小企业的智能化跃升,是智能世界真正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对华为而言,这是一次生态建设的全面升级;对中小企业而言,则是一条能够跨越技术门槛的智能化新路径。 新趋势,老愿景 "智能世界正在加速到来,AI将给企业带来颠覆式变化。"在9月17日的华为坤灵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汪涛用这样一句话开场。 全球范围内,AI已经成为企业增长的新引擎,但在普惠性和落地深度上,鸿沟正在迅速拉开。 麻省理工学院今年7月发布的《GenAI鸿沟:2025年AI商业状况》指出,大型企业正加速在核心业务中部署AI,已经有超过70%的头部公司将AI融入生产、 研发与客户服务,并在效率和营收增长上获得实质回报;相比之下,小企业的状况却不尽如人意——尝试引入AI的比例不到25%,能形成稳定应用并带来实 际收益的比例更是低于10%。 这背后蕴含着明显的时代转向:AI已经从效率提升工具,进一步进入企业的生产、服务和管理核心系统,推动商业模式、产品形态和工作模式全方位重构。 这一矛盾在中国则表现得更为明显。汪涛在发言中提到,全国中小企业数量超过5800万家,贡献了60%的GDP、70%的技术创新以及超过80%的城镇就业, 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 ...
杨元庆:宏观环境挑战多重,联想合肥制造基地逆势增长
观察者网· 2025-09-21 10:16
行业背景 - 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不断创新突破 高效率低成本特征推动各行业应用显著提速[3] - 制造业作为中国支柱产业成为人工智能+行动核心战场[3] - 安徽工业大省实现从铜墙铁壁到芯屏汽合集终生智的跨越式发展 率先出台人工智能+行动方案并构建6178现代化产业体系[3] 公司战略布局 - 联想合肥制造基地2011年投建 现成长为全球制造重镇 去年工业产值达1057亿元人民币[3] - 基地为全球最大智能计算设备研发制造基地之一 覆盖个人电脑智能终端并拓展服务器主板领域 前瞻布局具身智能新兴领域[3] - 连续五年保持工业产值营收双双过千亿 带动70余家合作伙伴形成4小时产业圈 年均贡献工业产值140亿元 累计带动就业近10万人[3] 经营表现 - 今年上半年合肥制造基地实现逆势增长 工业产值同比增长27% 出口增长38%[4] - AI PC产品线渗透率持续加速 目前占联想个人电脑总出货量30%以上 市场份额稳居全球Windows AI PC首位[6] 技术发展方向 - 端侧人工智能蓬勃发展激发新需求 公司围绕一体多端愿景发展跨设备跨生态系统超级智能体[6] - 智能体基于设备数据实现自我演进 最终成为伴终生的智能双胞胎[6] - 企业智能化转型核心在于利用数据知识 通过混合基础设施算力支持与多模型算法释放数据价值[6] 运营成效 - 智能化转型使供应链订单交付时间缩短28% 准确度提升25% 制造物流成本降低20%[7] - 合肥厂与墨西哥蒙特雷工厂获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灯塔工厂认证[7] 行业展望 -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重中之重[7] - 人工智能与制造深度融合为制造强国建设注入动力 以中国智慧方案贡献世界制造业转型升级[7]
我国首款双座电动直升机在沈首飞成功;Neuralink将为失语者植入脑机接口设备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9-21 05:18
联想集团智能化转型成效 - 供应链订单交付时间较转型前缩短28% [2] - 供应链准确度提升25% 制造和物流成本降低20% [2] - 合肥厂和墨西哥蒙特雷工厂获评全球"灯塔工厂" Gartner全球供应链排名提升至第八位 [2] 中国电动航空装备突破 - 首款双座电动直升机RX1H在沈阳完成首飞 填补国内电动直升机领域空白 [2] - 整机集成设计及电推进系统达国际先进水平 由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杨凤田团队研发 [2] 脑机接口技术应用进展 - Neuralink计划10月启动脑机接口植入试验 针对失语者群体 [4] - 试验目标为实现"无需键盘将想法转化成文字" 由马斯克旗下公司推进 [4] 广东省智能制造产业数据 - 1-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 制造业增长2.6% [4] - 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增7.0% 汽车制造业增8.3% [4] - 工业机器人产量增32.1% 服务机器人增17.3% 民用无人机增54.7% [4] - 风力发电机组增43.3% 太阳能电池增81.5% 新能源汽车增21.9% [4]
从制造到智造,两家德企在江苏的扎根之路|活力中国调研行
搜狐财经· 2025-09-21 04:17
江苏外资利用概况 - 江苏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115.4亿美元 占全国比重19.5% 外资规模保持全国首位 [1] - 外资企业深度本土化发展 企业受益于地方 地方借力于企业 形成双向共赢模式 [1] 海沃机械发展情况 - 海沃机械2004年落户扬州广陵经开区 为区内首家欧洲企业 20年累计销售额超200亿元 成为中国最大自卸车液压系统供应商 [2] - 公司全球液压油缸市场占有率达40% 推出DTS智能举升系统 实现小批量生产并对接徐工、宇通等客户的新能源重卡配套方案 [4] - 零部件本地化采购比例超90% 依托扬州港降低运输成本 计划投入1-2亿元进行智能化车间改造 [5] 地方政府支持措施 - 广陵经开区通过供应链大会招商 吸引欧洲13国制造业隐形冠军企业落地 形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5] - 南京经开区践行"有求必应 无事不扰"理念 协助LG新能源对接奇瑞等客户 为安百拓挽回损失约6700万元 [8][9] 博西华电器本土化进程 - 博西华2004年落户南京 从厨具和洗衣机工厂发展为全球最大综合性研发中心 拥有700余名工程师 平均年龄低于35岁 [8] - 2024年6月将中国研发中心升级为全球研发中心 依托中国市场、高校资源和政府支持实现全球研发功能 [8] 外资企业投资成效 - 海沃机械带动长三角地区供应链发展 形成区域外资外贸增长极 [5] - 博西华电器完成从生产基地到全球研发枢纽的跨越 安百拓将中国区销售公司落地南京经开区 [8][9]
华为提出行业智能化「三步走」路径,为产业AI落地破题
36氪· 2025-09-20 13:50
产业 AI 如何落地?华为"三步走"路径为企业解题。 在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没有一家企业不在拥抱AI,但真正能够将其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仍然 凤毛麟角。当众多厂商仍在比拼模型参数之多、算法之新时,更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AI在真实 的业务场景中跑起来,并创造出真金白银的商业价值。 这也是华为试图解答的核心命题。9月19日,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期间,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企业 销售总裁陈雷分享了华为在智能化转型过程中的实践与思考——当AI成为业务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企 业应该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智能化升级路径。 于是,华为将自身的实践经验输出,联合伙伴发布了涵盖政务、教育、医疗、金融、制造等在内的9大 行业解决方案。 华为的实践,正在成为一套可复制、可落地的行业标准范式,帮助千行万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转型路 径。 智能化转型的五个关键发现 知名市场调查机构Gartner预测,2027年80%的中国企业,将会部署本地多模型的AGI;到2029年60%的 企业将把AI融入生产系统和产品服务,并成为收入增长主要驱动力。 但有了现成的技术,企业就能拿来用吗?现实是,技术供给和业务价值之间,仍然存在着一道巨大的鸿 沟 ...
华为提出行业智能化「三步走」路径,为产业AI落地破题
36氪· 2025-09-20 13:34
产业 AI 如何落地? 华为"三步走"路径为企业解题。 华为的实践,正在成为一套可复制、可落地的行业标准范式,帮助千行 万 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转型路径。 智能化转型的五个关键发现 知名市场调查机构 Gartner预测,2027年80%的中国企业,将会部署本地多模型的AGI;到2029年60%的企业将把AI融入生产系统和产品服务,并成为收 入增长主要驱动力。 但有了现成的技术,企业就能拿来用吗?现实是,技术供给和业务价值之间,仍然存在着一道巨大的鸿沟,而这也是当前企业智能化转型面临的核心挑 战。 结合华为与伙伴的实践经验,陈雷分享了智能化转型过程中的五个关键发现: 第一,场景选择至关重要。 AI的价值更在于与核心生产场景深度融合,从而重塑流程,推动智能产品与服务的交付方式; 在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没有一家企业不在拥抱 AI,但真正能够将其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仍然凤毛麟角。当众多厂商仍在比拼模型参数之多、算 法之新时,更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AI在真实的业务场景中跑起来,并创造出真金白银的商业价值。 这也是华为试图解答的核心命题。 9月19日,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期间,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企业销售总裁陈 ...
杨元庆:端侧AI激发新需求,联想AI PC出货量占比已超30%
新浪科技· 2025-09-20 06:51
公司AI产品进展 - 端侧人工智能蓬勃发展激发新需求 [1] - 公司自2023年5月在国内率先发布AI PC 并陆续推出AI手机和AI平板产品 [1] - AI PC当前占公司个人电脑总出货量30%以上 [1] 智能化战略规划 - 公司围绕"一体多端"愿景发展 一体指跨设备跨生态系统的超级智能体 多端指多种形态的智能体原生终端设备 [3] - 智能体通过设备数据实现自我演进 目标成为伴用户终生的智能双胞胎 [3] - 企业级AI应用核心在于利用企业数据与知识 通过多模型算法释放数据价值 [3] 智能化转型成效 - 供应链订单交付时间较转型前缩短28% [3] - 订单准确度提升25% [3] - 制造和物流成本降低20% [3] - 智能化转型推动产需进一步趋于平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