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质生产力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事关商业银行并购贷款 拟提高贷款比例上限并延长最长期限
环球网· 2025-08-21 02:12
核心观点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全面修订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管理规定 形成《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于8月20日公开征求意见 旨在优化商业银行并购贷款服务 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1][3] 修订背景 - 现行《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为商业银行开展并购贷款业务和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3] -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时期 并购市场活跃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3] - 修订立足新形势下并购市场发展需求 旨在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安排 [3] 主要修订内容 - 拓宽并购贷款适用范围 在原有控制型并购交易基础上允许并购贷款支持符合一定条件的参股型并购交易 [3] - 设置差异化展业资质要求 对开展控制型和参股型并购贷款业务的商业银行提出差异化的资产规模要求 需满足监管评级和主要审慎监管指标达标条件 [3] - 优化贷款条件 提高并购贷款占并购交易价款比例上限并延长贷款最长期限 以更好满足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3] - 强调偿债能力评估 要求银行重点评估并购方偿债能力 同时关注并购后企业发展前景、协同效应和经营效益 多维度评估对并购贷款的影响 [3] 具体监管要求 - 控制型并购贷款占并购交易价款比例不得超过70% 权益性资金占比不得低于30% [4] - 参股型并购贷款占并购交易价款比例不得超过60% 权益性资金占比不得低于40% [4] - 控制型并购贷款期限原则上不超过十年 参股型并购贷款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七年 [4] - 商业银行应审慎确定并购贷款占并购交易价款的比例 确保并购资金中含有合理比例的权益性资金 防范高杠杆并购融资风险 [4]
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提高并购贷款占并购交易价款比例上限 延长贷款最长期限
中国证券报· 2025-08-20 21:20
政策修订核心内容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旨在优化并购贷款服务 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1] - 修订重点包括拓宽并购贷款适用范围 设置差异化展业资质要求 优化贷款条件 强调偿债能力评估[2] - 办法共三十三条 是对《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的全面修订 以适应新形势下并购市场发展需求[1][2] 适用范围调整 - 在控制型并购交易基础上 允许并购贷款支持满足一定条件的参股型并购交易[2] - 对开展控制型和参股型并购贷款业务的商业银行设置差异化的资产规模要求 要求监管评级良好 主要审慎监管指标达标[2] 贷款条件优化 - 提高并购贷款占并购交易价款比例上限 控制型并购贷款比例不得高于70% 参股型并购贷款比例不得高于60%[2] - 延长贷款最长期限 控制型并购贷款期限原则上不超过十年 参股型并购贷款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七年[3] - 确保并购资金中含有合理比例权益性资金 控制型交易权益性资金比例不得低于30% 参股型交易不得低于40%[2] 风险管理要求 - 银行需重点评估并购方偿债能力 同时关注并购后企业发展前景 协同效应和经营效益[2] - 要求商业银行综合考虑并购交易和并购贷款风险 审慎确定贷款比例 防范高杠杆并购融资风险[2]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十四五”期间全国政协共举办各类协商活动279场次
新华社· 2025-08-18 09:45
全国政协"十四五"期间协商议政成果 - "十四五"期间共举办各类协商活动279场次,包括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会等,协商议政质量持续提升 [1] - 开展视察考察调研活动413项,提案立案25043件,大量建言成果转化为政策举措 [1] - 制定修订全国政协协商工作规则等229件制度文件,提升履职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1] 专题协商活动重点领域 - 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生态环境保护召开10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 [1] - 针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召开10次专题协商会 [1] - 聚焦优化区域教育医疗资源配置召开57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和16次远程协商会 [1] 调查研究工作机制创新 - 创立主席会议成员牵头的跨专委会、跨领域专题研究制度,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污染物治理等重大课题开展84项深度研究 [2] - 主席会议成员深入委员所在单位开展学习调研148场次 [2] - 通过"调研—协商—再调研"机制提升对策建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
“十四五”期间全国政协共举办各类协商活动279场次
新华网· 2025-08-18 05:50
协商议政活动 - "十四五"期间全国政协共举办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会等各类协商活动279场次[1] - 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召开10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1] - 围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召开10次专题协商会 围绕优化区域教育医疗资源配置召开57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和16次远程协商会[1] 调研与提案成果 - 开展视察考察调研活动413项 提案立案25043件[1] - 创立跨领域专题研究制度 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污染物治理等重大课题开展深度研究84项[2] - 主席会议成员深入委员所在单位开展学习调研148场次[2] 制度建设与机制完善 - 制定修订全国政协协商工作规则等229件制度文件[1] - 完善政协民主监督、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等机制[1] - 通过"调研—协商—再调研"机制提升对策建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2]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全国政协共举办各类协商活动279场次
新华社· 2025-08-18 05:00
全国政协"十四五"期间协商议政成果 - "十四五"期间全国政协共举办各类协商活动279场次,包括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会等,协商议政质量水平持续提升[1] - 开展视察考察调研活动413项,提案立案25043件,大量建言成果转化为政策举措[1] - 制定修订全国政协协商工作规则等229件制度文件,提高履职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1] 专题协商活动开展情况 - 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召开10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1] - 围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召开10次专题协商会[1] - 围绕优化区域教育医疗资源配置等召开57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和16次远程协商会[1] 调查研究工作机制 - 创立主席会议成员牵头、跨专门委员会、跨领域的专题研究制度[2] - 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污染物治理等重大课题开展深度研究84项[2] - 主席会议成员深入委员所在单位开展学习调研148场次[2]
又一险资系私募获批 超两千亿“长钱”加速入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10:56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进展 - 中国太平旗下太平资产获批设立太平(深圳)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响应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1] - 试点已推进三批 总规模达2220亿元 参与机构包括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太保寿险、泰康人寿、阳光人寿、人保寿险、太平人寿、平安人寿、中邮保险及相关保险资管公司等 [1][2][3] 试点规模与实施细节 - 首批试点于2023年10月获批 中国人寿与新华人寿联合出资500亿元设立鸿鹄基金 截至2025年3月初全部投资落地 [2] - 第二批试点于2025年1月启动 规模520亿元 太保寿险、泰康人寿、阳光人寿等以契约制基金方式参与 [2] - 第三批试点于2025年3月启动 规模600亿元 人保寿险、中国人寿、太平人寿、新华人寿、平安人寿获准参与 [2][3] - 太平资产管理总规模超1.5万亿元 新设私募基金将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和符合保险资金特性的投资策略 [2] 基金类型与投资策略特点 - 基金类型多元化 鸿鹄志远一期为公司型基金 二期和三期为契约型基金 后者具有易标准化、设立简便、份额转让便利优势 [4] - 呈现"国家政策+地方实践"特点 例如深圳引入险资设立百亿级平安基金 90%投向本地基建和产业项目 存续期限不超过15年 [4][5] - 险资系私募基金倾向投资大盘蓝筹股、优质高股息标的 如鸿鹄志远重仓伊利股份、陕西煤业、中国电信等A股股票 [5][6] - 投资方向聚焦金融、能源化工、公用基础设施、消费、新能源转型及新质生产力发展领域 [6] 险资入市规模与配置变化 - 2025年一季度人身险公司股票持仓市值达2.65万亿元 长期股权投资规模2.60万亿元 合计占比超16% 较2024年末显著提升 [1]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人身险公司股票投资占比8.4% 较年初提升0.9% 长期股权投资占比从7.77%升至8.27% [8] 险资举牌动向与偏好 - 2025年以来险资举牌达22次 超2024年全年 被举牌公司普遍具备高分红及稳定ROE水平 历史三年平均股息率约5.3% [7] - 公用事业和银行板块受青睐 例如弘康人寿举牌港华智慧能源 持股1.8163亿股(占比5.00005%) [7] - 银行股尤其是国有大行H股因业绩稳定、估值低、股息高特点 年内被险资举牌达10次 [7] - 一季度保险资金重仓行业中 非银金融、银行、公用事业、交运、电信服务、硬件设备、电气设备、有色金属、化工持仓市值同比大幅提升 仅房地产同比下降28.1% [7] 投资策略调整动因 - 新金融工具准则下 上市险企股票投资以FVTPL为主 股市波动对当期净利润影响较大 [8] - 通过配置长期股权投资或高股息(OCI)策略 可降低投资收益波动 优化资产负债管理 [8]
证监会回应市场关切
Wind万得· 2025-08-08 09:50
IPO扩容与资本市场改革 - 证监会明确表示将继续严把发行上市入口关,做好逆周期调节,不会出现大规模IPO扩容的情况 [2] - 全球主要市场正主动适应科技发展趋势,通过制度创新吸纳优质企业,同时促进二级市场活跃度提升 [2] - 证监会将重点培育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构建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及公募基金改革 [2] 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 - 以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发展多元股权融资,健全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股债期产品和服务体系,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2] - 完善上市公司全链条监管制度,推进并购重组改革落地,加大分红和回购激励约束,强化财务造假惩防机制 [2] 金融科技工具 - Wind金融终端提供WBUY交易快线功能,支持基金市场一键链接、多账户批量管理和底层持仓实时监控 [3] - 该平台专为机构设计,整合基金投研、交易和管理功能,实现一站式服务 [3]
深化两地协同 坚持携手并进 共同加快现代化郑州都市圈建设
郑州日报· 2025-07-28 01:00
郑州都市圈建设 - 郑州与济源示范区就推进郑州都市圈建设工作进行对接交流 [1] - 郑州聚焦"两高四着力"目标 建设创新 宜居 美丽 韧性 文明 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2] - 郑州持续完善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一委一办一平台"体系 深化数字赋能 [2] - 郑州加快打造先进制造强市 科创强市 数智强市 交通强市 文旅强市 商贸物流强市 现代农业强市 [2] - 郑州与济源将推进全方位 多领域 深层次合作 共同打造组团式 网络化现代化都市圈 [2] 产业协同发展 - 郑州展现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蓬勃态势 [3] - 双方将聚力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文旅合作共融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交通互联互通 [3] - 代表团考察超聚变研发中心及总部基地 关注新质生产力培育 [3] 城市治理与文旅融合 - 郑州在城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展现强劲动能 [3] - 代表团考察郑州市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 管城区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 [3] - 代表团调研商都阜民里文化街区 关注文旅融合创新实践 [3] - 郑州在城市更新 文旅融合等领域的经验获代表团高度评价 [3]
广东银行业上半年多项指标领跑!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近15%
南方都市报· 2025-07-24 05:52
广东银行业保险业2025年上半年发展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广东银行业资产41.2万亿元、负债4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14%,高于同期GDP增速 [2] - 各项贷款余额29.23万亿元(同比+5.05%)、存款余额32.15万亿元(同比+6.99%),增速较一季度提升 [2] - 辖内(不含深圳)银行业资产27.22万亿元(同比+5.71%),贷款余额19.4万亿元(同比+5.88%),新增9067.57亿元且超七成为中长期贷款 [2] 信贷投放与重点领域支持 - 外贸企业贷款余额1.8万亿元(较年初+12.5%),为2600家外贸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近100亿元 [3] - 制造业贷款余额3万亿元(同比+7.69%),新发放贷款利率同比下降61BP;基础设施贷款余额3万亿元(同比+8.19%) [3] - 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2万亿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6100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3万亿元 [3] 科技金融与创新试点 - 科技贷款余额3.6万亿元,较年初新增3227亿元;AIC股权投资、科技企业并购贷款、知识产权金融生态"三项试点"全面落地 [3][4] - 计划培育"产品特色化、制度差异化、管理体系化、服务多元化"的"四化"科技支行,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4][5] 民营小微经济与普惠金融 -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6.85万亿元(占企业贷款52.48%);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87万亿元(同比+14.79%) [5] - 通过"粤信服"平台累计走访企业910万户,授信47万户,发放贷款1.53万亿元(利率低于全国0.6个百分点) [5] - 中小微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超七成,续贷余额同比+59.69% [5] 房地产与"三大工程"进展 - 房地产贷款余额5.62万亿元(同比+2.77%),其中开发贷款(同比+7.30%)、个人住房贷款(同比+1.17%) [6] - "白名单"项目授信10918.29亿元(落地8327.96亿元),城中村改造授信1.02万亿元(投放2154.77亿元) [6] 行业监管与整治 - 印发"内卷式"竞争负面清单,银行业净息差降幅收窄,保险业务手续费规模同比压降5% [7] - 上半年处罚机构129家次、责任人212人次,禁业6人次,重点检查存贷利率合规性等领域 [7]
黄坤明王伟中调研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备情况并召开专题工作会议
广州日报· 2025-07-24 01:45
赛事筹备进展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筹备工作正加快推进 省委书记黄坤明和省长王伟中实地调研广东奥体中心主场馆改造提升情况并召开专题工作会议 [2] - 赛事筹备已进入决战决胜关键阶段 需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高效推进 重点包括开闭幕式优化 火种采集与火炬传递安排 新闻宣传策划等工作 [3] - 目前筹备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进入最后攻坚阶段 需加强统筹协调推进信息化建设 赛事组织等重点任务 [4] 区域协同与综合效应 - 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赛事 需紧密联动港澳探索制度创新 在体育人才培养 赛事举办 文化传播 产业共建等方面深化合作 [3] - 通过"体育+"模式带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示高科技产品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打造特色文化活动与消费场景 提升赛事综合效应 [3] - 加强省市联动提升交通组织 消防安全 医疗保障等城市配套服务水平 实现"办好一个会 提升一座城"目标 [4] 赛事保障与宣传推广 - 需周密做好防风险保安全工作 保障赛事平安举办 重点防范赛事 食品 公共卫生 社会安全等领域风险 [3][4] - 加强海内外宣传推广 抓住重要时间节点集中宣传 营造浓厚全运氛围 引导干部群众当好东道主 [3][4] - 加快市场开发进度 挖掘潜力 同时抓好运动员训练备战和赛风赛纪工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