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产业化

搜索文档
利好来袭!刚刚,重大突破!
券商中国· 2025-09-27 10:30
技术突破 - 清华大学张强团队开发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 通过热引发原位聚合技术增强固态界面物理接触与离子传导能力 解决固-固材料刚性接触和电解质兼容性问题[1][3] - 该电解质使富锂锰基聚合物电池能量密度达604Wh/kg 远超商业化电池水平 并通过针刺和120摄氏度热箱安全测试[4] - 武汉大学杨培华课题组构建阳离子-两性离子聚合物电解质 通过原位聚合离子液体提升锂离子迁移数和电导率 已成功驱动无人机[5][6] 产业前景 - 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预计2030年达614.1GWh 市场规模迈入千亿元级别 其中全固态电池市场空间为1138亿元[8][10] - 2025年全球固态电池需求预计16.4GWh 均为半固态电池 对应市场空间144亿元 2030年需求预计270.8GWh 对应市场空间2180亿元[10] - 多家车企计划2027年实现固态电池量产装车 比亚迪计划2027年前后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 一汽集团计划2027年实现小批量应用[9] 政策支持 - 工信部等八部门将固态电池列为重点攻关方向 支持锂电池、钠电池向固态化发展 提出2027年前打造3至5家全球龙头企业[8] - 《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明确持续支持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方向的基础研究[8] - 行业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2027年前后有望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9]
20cm速递|同类规模最大的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涨幅扩大至1.22%,0.2%最低费率助力低成本布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7 05:30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张晓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 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2025年9月23日早盘A股三大股指涨跌不一,截至10点44分,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盘中 震荡走强,上涨1.22%,近20日涨超24%。资金面上,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近期持续受到 资金青睐,近5个交易日吸金2.93亿元,近10日吸金5.43亿元。近一月日均成交5009万元,远超同类产 品。 固态电池近期利好消息不断。政策方面,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电子信息 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领域重点专项,支持全固态电 池等前沿技术方向基础研究。企业方面,近期许多新能源企业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突破和进展。松下能 源宣布将致力于生产全固态电池,力争2026年度实现样品出货,到2027年底提供"世界领先水平"的容 量。宁德时代计划于20 ...
孚能科技主要股东和高管接连减持 变更实控人后营收规模加速萎缩
新浪财经· 2025-09-26 10:34
高管及股东减持情况 - 副总经理王志刚计划自2025年10月23日起三个月内减持不超过10万股 占总股本0.0082% 减持数量占其持股总数40万股的25% [1] - 上杭兴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于2025年8月7日宣布计划减持不超过2423.7万股 占总股本1.9832% 该股东自2021年11月起连续减持 累计套现约10.48亿元 持股从初始5984.89万股(占比5.59%)大幅减少 [1] - 2023年7月香港孚能及一致行动人拟减持总股本5% 江西立达 北京立达 共青城立达 深圳立达等多家股东相继宣布减持计划 [1] 公司控制权变更 - 2025年1月控股股东变更为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广州市人民政府 但控制权变更后原有股东减持步伐未减缓 [2][5] 财务表现与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3.53亿元 同比下降37.58% 净亏损1.62亿元 亏损同比缩小14.92% 连续第五年半亏损 [3] - 第二季度营收20.28亿元 同比下降49.92% 经营状况加速恶化 自2020年7月上市以来累计亏损额达45亿元 [3] - 第一季度净亏损1.52亿元 第二季度亏损额收窄但整体盈利能力未改善 [3] - 截至2025年6月末存货余额35.65亿元 同比增长58% 存货周转天数升至149.27天 同比上升71% 产品流动性减慢 [3] 产能与生产情况 - 赣州和广州基地设计产能各为15GWh 预计2025年下半年陆续投产 但上半年营收大幅下滑表明产能利用率可能不足 [4] - 新增产能处于产能爬坡和良品率提升阶段 [5] 战略合作与技术挑战 - 与奔驰 Siro等战略客户合作持续深化 已获得多家头部客户定点并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 [5] - 固态电池产业化需要巨额资金支持 需平衡技术投入与盈利能力 尚未证明可持续盈利能力 [5][6] 行业对比 - 上半年营收下滑成为主要锂电上市公司中唯一营收下滑企业 同行业多数企业上半年营收均实现增长 [3]
固态相关新产品有望陆续发布,电池ETF嘉实(562880)规模创成立以来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9-26 02:57
指数表现 -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下跌0 06% 成分股涨跌互现 鹏辉能源领涨7 39% 赢合科技上涨5 13% 湖南裕能上涨5 03% 厦钨新能领跌 科华数据 杭可科技跟跌 [1] - 电池ETF嘉实近1周累计上涨5 70% [1] - 电池ETF嘉实近1年净值上涨99 90%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417/3031 位居前13 76% [3] - 电池ETF嘉实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31 11% 最长连涨月数4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34 63%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 13% [3] 产品流动性及规模 - 电池ETF嘉实盘中换手2 96% 成交3796 49万元 [3] - 近1月日均成交9352 85万元 [3] - 最新规模12 69亿元 创成立以来新高 [3] - 最新资金净流入1375 31万元 近19个交易日有12日资金净流入 合计净流入6 60亿元 [3] 行业前景 - 全球储能装机容量预计未来十年增长七倍以上 达到1TW/3TWh 为实现目标 2034年前全球电池系统所需投资预计达1 2万亿美元 [3] - 固态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优势 成为确定性下一代电池技术方向 产业化进程加速 设备 材料 电池等全产业链各环节有望实现迭代升级并加大资本开支规模 [4] 指数成分结构 -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3 03% 包括阳光电源(权重10 28%) 宁德时代(9 64%) 三花智控(6 31%) 亿纬锂能(6 02%) 国轩高科(3 76%) 格林美(3 48%) 欣旺达(3 17%) 先导智能(2 91%) 天赐材料(2 60%) 科达利(2 28%) [4][6] - 权重股当日表现分化 阳光电源上涨0 72% 三花智控上涨0 43% 格林美上涨1 92% 欣旺达上涨3 25% 先导智能上涨2 00% 宁德时代下跌0 83% 亿纬锂能下跌2 51% 国轩高科下跌1 86% 天赐材料下跌1 17% 科达利下跌1 87% [6] 投资渠道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电池ETF嘉实联接基金(016567)布局电池产业链投资机会 [7]
固态电池设备:产业化逐渐清晰,固态电池设备受益
2025-09-26 02:28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固态电池设备行业[1] - 涉及公司:先导智能、银河科技、绿源亨、海目星、纳科诺尔、曼斯特、宏工、德龙激光、航可科技、华自科技[1][2][3][7][10] 核心观点与论据 **固态电池产业化与产业链重构** - 固态电池量产将重构锂电池产业链 设备投资周期前置[1][2] - 固态设备落地周期早于材料环节 应优先关注固态设备发展[2][11] **性能优势** - 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显著提升 满足工信部GB38,031-2025新标准(不起火、不爆炸)[1][4] - 热失控起始温度远高于液态电池(固态材料200-600摄氏度 vs 液态材料约150摄氏度)[1][4] - 在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及长寿命方面优于液态电池[2][11] **生产工艺与设备需求变化** - 生产工艺类似"三明治"结构 去除注液环节 需干法生产正负极极片及干法/湿法成膜 并堆叠封装[1][5] - 前道干法电极、固态变压器等设备需求增加[1][2] - 后道化成分容设备因压力和温度提升(压力可能提升10倍以上)单件价值量增加[1][2] - 化成时间延长 需要更多并行设备[1][3] - 涉及德国连轧机、激光机成型及等离子体喷涂技术[1][6] - 航可科技和华自科技正在开发充放电脉冲一体机[1][6] **工序价值与关键环节** - 前道工序(混料、涂布、滚压)价值占比约40% 中道40% 后道20%[2][8] - 前道工序对纳米级分散、粘结剂纤维化和温度控制要求高[2][8] - 混料需实现纳米级均匀分散和粘结剂纤维化 控制温度以避免材料物性变化[8] - 涂布需从单面涂布发展到双面涂布 实现超薄涂层均匀制备[8] - 滚压需解决固固界面致密化问题 对表面粗糙度有严格要求[8] - 中道等价设备是关注焦点 国内外多家公司研发生产[2][9] - 高压化成过程压力要求显著提升(从3-5吨增至30-50吨甚至更高)对压力控制一致性要求更高[2][9] **供应商格局与投资机会** - 整线解决方案供应商(如先导智能、银河科技、绿源亨和海目星)确定性更高[1][2][3][7] - 专注单一环节公司(如宏工和德龙激光)弹性更高[1][3] - 先导智能在固态电池设备环节确定性最高[1][10] - 银河科技和海目星因估值较低和订单表现良好值得关注[1][10] - 纳科诺尔、曼斯特等专注于特定步骤[2][7] 其他重要内容 - 固态电池制造过程复杂 对材料及设备要求更高[2][11] - 银河科技表现出色 海目星在空载电源设备及半导体PCB芯片生产可能有进展[10]
重申看好固态电池板块!
2025-09-26 02:28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新能源 特别是锂电和固态电池产业链 包括储能电池 正负极材料 六氟磷酸锂 隔膜 以及固态电池相关材料与设备[1][2][4] * 具体提及的公司包括电池厂商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 中创新航 欣旺达 珠海冠宇 材料企业湖南裕能 龙蟠科技 天赐材料 多氟多 尚太科技 璞泰来 恩捷股份 星源材质 以及固态电池相关企业下屋新能 上海洗霸 赣锋锂业 天齐锂业 英联股份 天铁股份 远航精密 设备企业纳科诺尔 宏工科技 利元亨 先惠技术 联赢激光等[1][3][5][7][8][9][10][11][14][15][16][17] 核心观点与论据 * **行业增长动力强劲** 中国2035年新能源目标明确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 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为产业链提供长期增长动力[1][2] * **储能电池行业反转** 头部储能电池厂商涨价落地 行业供需关系改善 叠加四季度国内新能源车购置税退坡和美国储能关税抢装 预计2026年头部电池厂商订单同比增长约40%[1][2] *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 工信部中期验收临近(9-10月) 头部厂商对性能指标有信心 年底原型车路测和小批量量产线招标预期将加速产业化 市场预期2036年需求超100GWh 若性能迭代和降本超预期 装机预期将上修[1][4] * **锂电板块投资价值突出** 资金承载量 基本面和估值方面都表现出色 宁德时代A股涨幅超3% H股超5% 市值超1.8万亿 预计2026年实现TW级别排产 净利润850亿元 有望获得25倍PE估值 市值看2万亿以上[2][5] * **材料环节供需改善** 四大材料整体产能利用率7-8成 高位运行扩张谨慎 六氟磷酸锂等盈利价格回归 经过三年下行周期后 终端储能需求旺盛 电池端已涨价 供给端几乎无新增产能 行业供需关系明显改善[6][12][13] * **六氟磷酸锂价格回升** 市场供需改善 头部厂商产能利用率高(天赐股份80%至满产 多氟多产能利用率饱满) 加工费上涨是必然趋势 预计明年加工费有望上涨1万至2万元[3][12][13][14] * **隔膜行业价格见底** 经历三年价格下跌 目前仅龙头和第二名盈利 其余亏损 8月行业召开反面转会议约定不降价 不破产 价格已到底部 未来涨价可能带来显著利润弹性[15] * **设备环节确定性高** 固态电池设备端预计2026年开始建中试线 确定性最高 主业处于新周期拐点 海外欧洲车销量旺盛 储能需求强劲 带来快速扩产及替换需求 今年以来订单同比增速50%甚至翻倍[16] 其他重要内容 * **湖南裕能盈利修复** 受益于一体化降本和高压密技术 预计年底磷矿自供率提升至三四成 单吨盈利增加300-400元 新产品结构变化也将增厚盈利 公司明年利润预计可达20亿元 对应16倍估值[1][7] * **龙蟠科技海外扩张** 印尼12万吨铁锂产能单吨盈利约5000元 订单饱满 预计贡献约6亿元利润 加上主业及碳酸锂冶炼业务(利润2.5-3亿元) 明年总利润可展望约9亿元[1][8] * **港股负极材料估值洼地** 尚太科技和璞泰来估值较低(约10倍) 尚太科技2025年预计出货量3.233万吨 利润约10亿元 2026年利润预计13亿元(增速30%) 估值不到17倍 璞泰来2026年股权激励目标利润30亿元(同比增30%) 负极单吨盈利修复后有望超3000元 盈利修复空间大[3][9] * **固态电池材料关键环节** 主要关注电解质 锂金属负极及集流体三个环节 电解质产业链主要布局硫化物路线(性能优异但产业化难度大 价值高 价格高达数百万元/吨) 核心原材料硫化锂成本占比超70% 锂金属负极主流工艺包括压延法(赣锋 天齐 可实现20微米厚度)和蒸镀法(英联股份 可使负极更薄) 镍基集流体主要方案有铜镀镍(性能好但成本高)和镍铁合金(性价比更优 核心电池厂商主要推进此方案)[10][11] * **具体标的推荐** 六氟磷酸锂领域推荐天赐材料(产能11万吨 今年出货约6万吨) 多氟多和天奇股份 隔膜环节推荐恩捷股份(假设明年出货121亿平方米 每平米利润2毛钱 可实现24亿元利润) 星源材质 固态电池设备端推荐纳科诺尔 宏工科技 利元亨 先惠技术 联赢激光[14][15][16][17]
渤海证券研究所晨会纪要(2025.09.26)-20250926
渤海证券· 2025-09-26 01:40
宏观及策略研究 流动性增量过程延续,关注政策及产业亮点——A 股市场 2025 年四季度投资 策略报告 固定收益研究 初看 REITs 的投资价值(系列三):分红视角——固定收益专题报告 金融工程研究 基于深度学习 GRU 因子的行业轮动模型——金融工程专题 晨会纪要(2025/09/26) 编辑人 崔健 022-28451618 SAC NO:S1150511010016 cuijian@bhzq.com 渤海证券研究所晨会纪要(2025.09.26)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声明 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1 of 6 晨会纪要(2025/09/26) 宏观及策略研究 流动性增量过程延续,关注政策及产业亮点——A 股市场 2025 年四季度投资策略报告 宋亦威(证券分析师,SAC NO:S1150514080001) 严佩佩(证券分析师,SAC NO:S1150520110001) 靳沛芃(研究助理,SAC NO:S1150124030005)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晨 会 纪 要 1、宏观方面 伴随基数的走高和前期"抢出口/转口效应"所带来的需求前置等影响,外需面临边际回落压力,贸易环 ...
2025年中国氧化物固态电池行业政策、产业化进程、企业研发布局及发展趋势研判:车企与电池企业深度协同,氧化物固态电池或将率先实现产业化[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26 01:13
氧化物固态电池技术概述 - 以氧化物材料(如氧化锆、氧化钇、锂镧锆氧LLZO等)为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液态电池的有机电解液和隔膜,通过锂离子在固体氧化物晶格中迁移实现电荷传输 [2] - 石榴石型LLZO因其高离子电导率(10⁻⁴~10⁻³ S/cm)、优异化学稳定性及宽电化学窗口,被视为最具应用前景的技术路线 [3] - 氧化物电解质热稳定性优异(耐800℃以上高温且不可燃),电化学窗口宽,适配高电压正极材料,但室温离子电导率低于硫化物电解质,且固固界面接触较差需优化 [4] 全球固态电池发展态势 - 全固态电池被公认为最具发展前景的新一代电池技术,预计2027年实现小规模量产,2030年全球出货量达614GWh,其中全固态电池占比近30%(约180GWh) [8] - 美国研发进程领先,QuantumScape(氧化物体系)、Solid Power(硫化物)和SES(半固态)进入A样或B样阶段,电芯能量密度达300–400 Wh/kg [8] - 欧洲多路线并行:法国BlueSolutions实现聚合物电解质电池量产,西班牙BASQUEVOLT开发出能量密度450 Wh/kg的样品 [8] - 2025年9月QuantumScape与大众PowerCo合作全球首次实现氧化物固态锂金属电池(LLZO电解质)的电动汽车实车演示 [9] 中国氧化物固态电池政策环境 - 国家密集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等政策,从顶层设计、技术攻关、标准制定等多维度系统推进固态电池发展 [5] - 《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全固态电池判定及试验方法》等文件为行业提供标准指引 [5] 中国产业链布局与市场应用 - 产业链结构清晰:上游为锂、锆、镧等矿产资源及电解质材料制造,中游以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等为代表实现半固态电池量产装车(如智己L6),下游集中于新能源汽车、储能及消费电子领域 [5] - 2025年1-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23.2万辆和822万辆,同比增长39.2%和38.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45% [7] - 氧化物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优势显著:比亚迪计划2026年推出全固态锂电池新平台,目标能量密度350Wh/kg;储能领域契合分布式储能对长循环寿命和高安全性需求;消费电子领域推动产品轻薄化与长效续航 [7] 中国产业化进展与企业动态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半固态电池装车量爆发式增长:卫蓝新能源360Wh/kg半固态电池累计装车量突破1.2GWh,搭载蔚来ET7车型实现1000公里续航,高端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跃升至22% [10] - 上海洗霸实现LLZO氧化物电解质吨级量产(良品率98%),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头部企业深度合作 [11] - 清陶能源联合上汽、广汽规划2027年达成55GWh总产能;赣锋锂业全固态电池进入装车测试阶段;德尔股份计划2025年建成中试线并推进1GWh量产 [11] - 宁德时代采取多技术路线并行策略,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500Wh/kg,计划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 [12]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多维突破:企业聚焦核心材料优化(如容百科技研发高镍正极、贝特瑞升级硅基负极),宁德时代超高压等静压工艺解决锂枝晶难题 [14] - 应用场景多点开花:新能源汽车为核心场景,储能与消费电子领域潜力逐步释放 [15] - 竞争格局动态演变:头部企业(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加速产能扩张,材料企业与车企协同深化(如上海洗霸为比亚迪独供LLZO电解质),新企业凭特色技术入局 [17] - 预计2030年中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氧化物电解质路线2025年有望占固态电池市场超70%份额 [10]
璞泰来:已向头部客户交付固态电池极片设备;赣锋锂业:控股子公司拟引入投资人增资 | 新能源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23:12
璞泰来固态电池业务进展 - 公司在材料类业务中拥有硅碳负极、锂金属负极、固态电解质(包括LLZO和LATP)、复合集流体、超强箔、网状打孔铜箔、铝塑包装膜和半固态复合膜等可运用于固态/半固态电池领域的产品 [1] - 固态电池设备方面已在搅拌机、干法成膜设备、干法复合设备、湿法涂布机、锂金属负极成型设备、叠片机、辊压设备、流化床等设备实现重点突破或达到可交付状态 [1] - 已实现向国内外头部客户交付干法和固态电池极片设备 后段重要设备如等静压设备也在积极布局中 [1] 赣锋锂业资本运作 - 控股子公司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引入投资人以货币方式进行增资 增资金额合计不超过25亿元 [2] - 增资完成后赣锋锂电仍是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2] - 此次增资支持锂电业务快速发展并优化母公司资源配置 强化锂电全产业链布局 [2] 平煤股份控股股东战略重组 - 控股股东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将与河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实施战略重组 由河南省委、省政府决定 [3] - 重组事项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公司实控人为河南省国资委且控制权不发生变化 [3] - 重组是河南省深化国企改革、优化能源产业布局的重要举措 长期有望通过资源整合带来协同效应 [3]
锂电股异动 “宁王”创新高!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证券时报· 2025-09-25 13:30
锂电池概念股再度走强! 9月25日,在A股市场上,锂电池产业链集体异动,锂矿、固态电池等方向领 涨,个股方面,亿纬锂能、洛阳钼业、宁德时代等纷纷大涨。 9月18日,理想汽车与宁德时代签署五年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并完成授牌仪式,双方将在电池安全、超充 技术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携手拓展国内外业务,共同推动电池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宁德时代将为 理想汽车全系产品提供高性能、高安全、高品质的动力电池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三元锂电池、M3P电 池、磷酸铁锂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 锂电池概念股再度走强! 9月25日,在A股市场上,锂电池产业链集体异动,锂矿、固态电池等方向领涨。个股方面,亿纬锂 能、洛阳钼业、宁德时代等纷纷大涨。其中,宁德时代一度大涨近6%,股价再创历史新高,总市值也 首次突破1.8万亿元,超越贵州茅台暂居A股总市值第三位。 与此同时,港股市场也表现活跃,恒生科技指数一度涨近2%,恒生指数涨幅一度接近0.5%。不过午 后,港股市场出现跳水,恒生指数指数一度翻绿,恒生科技指数涨幅一度收窄至0.55%。截至券商中国 记者发稿时,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39%,恒生指数上涨0.23%。个股方面,宁德时代港股涨超5%,小鹏 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