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利率环境
icon
搜索文档
伦敦金盘中再创新高,关注黄金基金ETF(518800)、黄金股票ETF(517400)
搜狐财经· 2025-09-23 01:33
来源:WIND ------------ 现货黄金9月22日走高,伦敦金盘中再次突破3700美元关口,并且创下新高。国内期货方面,沪金主力合约大涨超2%,报收846.50元。 美联储降息决议出炉后,黄金强势表现延续。点阵图显示,美联储理事中有10人支持年内降息3次或更多,FedWatch则显示利率市场预计10月降息的概率 达92%。此前特朗普持续向美联储施压,要求其更快降息,而刚被特朗普提名为理事的米兰在上周的会议上主张降息50基点,加剧了市场对低利率环境的 预期。而在低利率环境中,黄金往往表现良好。 展望后市,推动黄金上涨的宏观基本面并未改变。持续的地缘政治风险和对全球经济的担忧继续巩固黄金作为对冲风险首选资产的地位,去美元化及投资 组合多元化的需求都在推动央行与投资者继续增配黄金。瑞银预计,今年全球央行的黄金购买量将维持在900至950吨的强劲水平,显示出各国对黄金作为 储备资产的信心。多家机构预测,明年年内金价或突破4000美元。 投资建议上,仍建议逢低买入黄金相关资产,如黄金基金ETF(518800)。亦可关注成长性和估值优势兼具的黄金股票ETF(517400)。 铜方面,绿色能源转型、人工智能为需求 ...
“低利率”迎战之道分享来了 “陆家嘴金融沙龙”第28期精彩落幕
财联社· 2025-09-22 13:54
以下文章来源于陆家嘴金融沙龙 ,作者沙龙秘书处 陆家嘴金融沙龙 . 旨在打造陆家嘴论坛常态化品牌,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建设,深化"五个中心"战略及金融领域"五篇大文章"功能实现。 9月20日,"陆家嘴金融沙龙"第28期活动在上海浦东圆满举办。本次沙龙围绕"低利率环境下的长期主义——金融机构如何适应新经济周期挑战"这一 主题,邀请来自银行、保险、基金以及融资租赁公司的专家, 分享了"低利率"迎战之道,深度探讨低利率环境的成因与趋势、金融机构战略重构、 风险防控、业务创新等核心话题,阐述金融机构如何平稳跨越利率周期。 低利率是如何形成的?密切关注未来趋势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殷剑峰作为主嘉宾,围绕"低利率时代的挑战与机遇"这一主题展开深度分享。 低利率是如何形成的?殷剑峰指出,金融部门的资产是非金融部门的负债,非金融部门负债意愿不强,金融部门就会有资产荒,利率会不断下行。 从十年期和三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来看,从2015年开始,我国利率进入了下行通道。 2015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对经济产生长期影响。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资本边际报酬(MPK)下降,叠加投资率过高、消费率偏低的结 构性问题,共 ...
中国家庭风险结构巨变,低利率环境将重塑家庭资产配置格局
华夏时报· 2025-09-20 06:26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冉学东 北京报道 "近年来宏观经济各关键要素的变化,令中国家庭正面临收入增长放缓、就业及债务风险增加、货币资 产贬值、投资收益降低等多项挑战。"在9月19日由长城保险举办的《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中国家 庭风险保障体系白皮书》(下称:白皮书)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陈仪教 授这样说。 白皮书认为,宏观环境变化对家庭风险产生六大影响: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加剧收入与负债风险;通货膨 胀结构调整增加购买力风险;低利率环境重塑资产配置格局;汇率波动影响消费和投资策略;人口老龄 化使社保收支承压;家庭资产配置呈现结构性转型趋势。 在宏观环境变动,尤其利率下行的新形势下,许多家庭难以清晰识别自身日益增长的保障需求。这给正 在蓬勃发展的中国保险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发展机会,中国保险业应该更进一步更新自己的发展战略, 服务战略和产品体系。 三是跨周期财富需求与短期化供给错配。国内金融体系普遍存在的"短期资金多、长期资金少"的结构性 问题,应对子女养育、个人养老等风险的跨周期、长效财富管理产品供给不足。 目前中国家庭风险认知呈现"传统生存型风险焦虑下降,财富风险感 ...
低利率环境扰动家庭资产配置格局
搜狐财经· 2025-09-20 04:03
2025年9月19日,长城人寿发布的《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中国家庭风险保障体系白皮书》(下称《白皮书》),通过对近万个家庭样本的调研分析发 现了这样的现象。 这份《白皮书》由长城人寿联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益普索(中国)有限公司共同研究完成。《白皮书》通过对宏观经济社会环境和民 众认知的深入剖析,精准定位现阶段家庭保障需求,致力于为消费者厘清保障目标,亦为保险业转型提供思路。 《白皮书》研究表明,中国家庭正面临收入增长放缓、就业及债务风险增加、货币资产贬值、投资收益降低等多重挑战。宏观环境变化对家庭风险产生了六 大影响: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加剧收入与负债风险;通货膨胀结构调整增加购买力风险;低利率环境重塑资产配置格局;汇率波动影响消费和投资策略;人口 老龄化使社保收支承压;家庭资产配置呈现结构性转型趋势。 与2023年相比,今年的《白皮书》调研显示,中国家庭对疾病、养老、意外伤残与死亡风险的关注程度有所下降,而对财富安全及管理风险意识的关注度显 著提高。 记者 姜鑫 中国家庭风险认知呈现"传统生存型风险焦虑下降,财富风险感知明显提升"的特征。 《白皮书》调研显示,消费者对家庭风险意识的认知取决 ...
Lennar(LEN)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9-19 16: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交付约21,500套房屋 略低于预期目标[7][13] - 第三季度销售超过23,000套房屋 超出销售预期[7][13] - 毛利率下降至17.5% 主要由于销售激励增加和平均售价降低[7][13] - 销售激励上升至14.3% 较上季度增加约100个基点[13][22] - 平均销售价格为383,000美元 低于预期[13] - SG&A费用率为8.2% 净利率为9.2%[13] - 第四季度预计交付22,000-23,000套房屋 全年交付量下调至81,500-82,500套[7][14] - 第四季度预计平均售价在380,000-390,000美元之间 毛利率维持在约17.5%[14] - 现金余额14亿美元 总流动性51亿美元[28] - 库存周转率提升至1.9倍 较去年1.6倍提高19%[25][28] - 股本回报率为24%[28] - 债务总额11亿美元 房屋建筑债务与总资本比率为13.5%[29] - 回购410万股股票 价值5.07亿美元 支付股息1.29亿美元[29] - 股东权益近230亿美元 每股账面价值约89美元[2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金融服务业务第三季度运营收益1.77亿美元 主要来自抵押贷款业务[27] - 金融服务业务第四季度预计收益1.30-1.35亿美元[30] - 多户住宅业务预计亏损约3,000万美元[30] - 其他业务预计亏损3,500万美元 不包括公开技术投资的潜在市值调整影响[30] - 房屋建筑、合资企业、土地销售和其他类别预计收益约5,000万美元[3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所有市场都面临 affordability 挑战[22] - 佛罗里达市场库存水平开始稳定 特别是坦帕和奥兰多等I-4走廊市场[80][81] - 整体市场供应仍然受限 受多年生产不足驱动[1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采取生产优先策略 通过 volume 驱动效率[22] - 持续关注技术投资 包括 Lennar 技术解决方案 这些投资暂时增加SG&A和公司G&A[15] - 采用 asset-light 土地策略 自有地块供应降至0.1年 控制地块比例增至98%[24][28] - 专注于库存周转和现金生成[28][70] - 与 Opendoor 合作 利用现代技术改变房屋所有权市场[17][18] - 通过制造模式和土地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增长[16] - 关注现金流和高资本回报率以驱动长期股东价值[1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市场条件在整个第三季度持续疲软[7][10] - 抵押贷款利率保持高位 消费者信心受到国内外各种不确定性的挑战[10][11] - 季度末利率开始下降 可能接近6%[8][11] - 早期迹象显示消费者兴趣增加和流量增强[8] - 如果利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对市场 firming 持乐观态度[8][9] - 供应短缺持续 新建筑放缓加剧了长期供应短缺[11][12] - 高价格将许多买家拒之门外 affordability 是优先关注点[12] - 短期前景可能有些颠簸 但对未来非常乐观[15] 其他重要信息 - 建筑成本第三季度环比下降约1% 同比下降约3% 达到2021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22][23] - 单户独立屋的平均周期时间降至126天 环比减少6天 同比减少14天或10%[23] - 保修支出同比下降约35%[23] - 平均潜在客户响应时间改善53% 降至46秒[20][21] - 约会有8%的环比增长[21] - 土地开发成本谈判取得有意义的进展 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将进一步改善[24] - 公司G&A预计为总收入的1.9%[30] - 税率预计为23.5% 加权平均股数约为2.53亿股[30] - 第四季度预计EPS范围为2.10-2.30美元[30]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战略调整是短期还是长期性质 是否已经开始减少激励措施[33] - 这不是战略改变 而是根据市场条件进行的调整 仍然非常关注 volume[34] - 由于市场压力增加 认为这是退一步的好时机 特别是利率开始缓和[34] - 尚未开始减少激励措施 将在未来几周重新校准[35] 问题: 土地策略是否限制了灵活性地调整开工节奏[36] - 土地关系或重新配置不以任何方式限制公司[37] - 能够暂停或调整计划 并有能力退出现有项目 尽管成本高昂[37] - 土地策略是前进战略的垫脚石 而不是定义因素[38] 问题: 计划中的放缓持续时间[42][43] - 战略仍然非常关注 volume 和向需要供应的市场交付供应[44] - 不认为这是战略改变或更永久的放缓[44] - 在 fluid 的世界中运营 正在跑马拉松 只是花点时间喘口气让身体跟上[47] 问题: 利率下降对毛利率的潜在影响[48] - 如果抵押贷款利率比今年初低40个基点左右 利率买下的成本应该下降 可能为毛利率增加100个基点或更多[48] - 放慢 volume 同时利率下降 应改善供需关系 从而改善定价能力[48] - 这些部分是正确的 但时间不会直接转化 将是一条崎岖的道路[49] 问题: 调整方法是否因为不想毛利率低于17.5% 或需求弹性问题[54][55] - 正在实时响应市场条件 认为这是减轻一点压力的好时机[56] - 很难回答 因为这是按市场和社区而定的 正在减轻一些压力以便更好地微调定价[57] 问题: 利率下降对需求趋势的影响[58] - 有助于降低那些抵押贷款利率买下的成本 但并非完全线性 每个市场和社区的使用方式、买家需求和 affordability 压力因素都不同[59] - 波动影响消费者信心 必须看如何发展[60] - 第三季度尚未看到销售影响 但看到消费者参与度有点起色[61] - 进入第四季度 看到多一点兴趣 但相当自信如果利率真的下降并保持在6%或以下 将看到市场真正的乐观情绪[61] 问题: 库存周转的上升空间和长期达到3倍的能力[65] - 库存周转真正表明是否专注于有效性和效率[66] - 有一个团队实际上更接近3倍库存周转[66] - 不要以3倍来衡量公司 因为这是一个相当难跨越的障碍[67] - 持续关注效率 不断调整或改进流程以推动该指标[68] - 所有这些都与现代技术相关联 随着这些技术发挥作用 效率将提高[69] 问题: 现金生成和使用 以及M&A环境更新[70][71] - 一切都在考虑之中 当然专注于 total shareholder return[71] - 有时通过如何增长和可能注入业务的M&A策略来定义[71] - 正在审视一切 同时专注于向股东返还资本[71] - 非常非常专注于驱动现金流[71] - Millrose之后有一个调整期 让各个部分完全协同工作需要一点时间[71] - 激光般专注于如何实现 total shareholder return 如何有效使用现金 如何有效驱动增长[71] - 没有季度间的策略变化[73] - 由于对 volume 的推动 现金流有点波动 今年Millrose是不寻常的一年[73] - 轨迹是真正保持对现金生成的关注 这肯定受益于所关注的效率[73] 问题: 第三季度交付略 miss 的原因[78] - 只是时间安排 以及销售发生时间 relative to 通过抵押贷款审批过程[78] 问题: 佛罗里达库存水平稳定[79] - 坦帕、奥兰多、I-4沿线市场 看到一些积累 但总体上同意 只看到一些稳定[80] - 整个竞争环境的库存规模是定义销售过程压力的重要部分[81] - 在佛罗里达 现有和新房市场的库存一直很高 一直在缓和 并开始建立更稳定的环境[81] 问题: 利率环境下去激励展望[84] - 现有房屋市场的停滞是相关的 因为随着现有房屋市场开始解锁一点 它使人们能够激活从首次购房到升级房再到二次升级房的过程[85] - 解锁房屋市场的其余部分具有飞轮效应 该效应为整个生态系统解锁大量活动[86] 问题: 取消环境[87] - 从第二季度到第三季度 order pace 和 cancellation pace 保持相当一致[88] - 第三季度没有看到利率下降的影响[88] - 直接与社区基础相关联 需要做什么来支持面临 affordability 挑战的客户[88] - 底线是保持相当一致[88] 问题: 年内至今来自Millrose的交付数量或百分比[92] - 大约25%左右[93] 问题: Millrose对毛利率展望的影响[94] - Millrose提供的低成本 越多从该工具交付 越有利于利润率[94] - 整个土地银行环境 专注于管理这些社区的期权成本[95] - 在土地银行世界内建立确定性的能力受益 这是关闭和执行的确定性 使能够在这些系统内维持更 moderated 的成本结构并实际降低成本[95] - 高度激励保持每个结构平稳有效运行 因为这是获得最佳成本结构从而生产 affordability 的方式[96] - 这是一个制造方法 意味着从始至终 even flow[97] - 土地进入土地银行 just in time 出来 可预测地 just in time 从土地银行到专注于降低周期时间和成本的生产团队[97] - 这是一个贯穿始终的生态系统[97] - 越有效这样做 越降低建筑成本 越有效在土地银行世界创造稳定性和可靠性 资本成本越下降[97] - 全部 laser focus 如何变得更高效、更耐用并为合作伙伴带来价值[97] - 即使有能力作为风险缓解者走开或做其他事情 整个战略专注于建立确定性并在整个土地银行系统中降低成本和期权成本以帮助 affordability 税率[98] - 当谈论Millrose的25%和优势成本时 问题是能否在整个 spectrum 获得更多优势成本[98] - 对Millrose和Darren以及那里的团队有极大的感情 并希望与他们做很多生意 但认为业务最好配置一系列提供低成本资本的参与者 使能够成为最好的自己[101] - 有了这种多样性的参与 认为得到了每个人的最好 并真正一直朝着建设、启用、参与行业解决方案而不是仅仅为 Lennar 的短视方案迁移[101]
今夜!大涨,创新高!
中国基金报· 2025-09-18 16:14
【导读】美股又新高了 中国基金报记者 泰勒 大家好,今晚继续关注海外市场的表现。 纳指新高 9月18日晚间, 在美联储降息并释放后续仍将继续降息的信号后,投资者重返科技股,今晚美股攀升至历史新高。 美股三大指数继续上涨,道指微涨,纳指涨近1%,标普500指数涨约0.5%。 三大股指在盘初均创下新的历史纪录。 英伟达宣布向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带动这家此前低迷的芯片商飙升近30%,创近40年来最大单日涨幅,英伟达大涨超 3%。在降息环境下往往表现更佳的其他大型科技股同样走强:美光科技涨约5%,阿斯麦涨超7%。 | 了 筛选 | 最新价 = | 涨跌幅 = □ | | --- | --- | --- | | 英特尔 | 32.09 | +28.86% | | US INTC | | | | 阿斯麦 | 935.77 | +7.28% | | US ASML | | | | 美光科技 | 168.03 | +5.03% | | us MU | | | | 英伟达 | 175.73 | +3.19% | | US NVDA | | | | 赛富时 | 246.66 | +1.86% | | us CRM | | | ...
如何看待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下行
新浪基金· 2025-09-18 08:33
货币基金收益率现状 - 截至2025年9月17日,全市场359只货币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仅1.1%,其中251只跌破1.2%、182只跌破1.1%、78只跌破1% [1] - 六大国有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05%,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0.95% [1] - 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下行已成为行业新常态,但其作为闲钱理财管理工具的定位愈发清晰 [1] 收益率历史对比 - 2013年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一度突破6%,引发全民投资热潮 [2] - 2023年末和2024年末货币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分别为2.34%和1.46%,下降趋势明显 [2] - 2024年已有货币基金收益率"破1"的零星案例 [2] 货币基金收益构成 - 主要收益来源包括:存款利息(银行同业存款)、债券投资收益(短期国债、金融债)、票据收益(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逆回购收益(买入返售资产) [3] - 2025年二季度末货币基金资产配置结构:债券占比54.0%、银行存款27.0%、买入返售资产18.6%、其他资产0.4% [3] - 以短期债券和银行存款为主的资产结构使收益率与货币政策及市场利率水平高度相关 [3] 货币政策影响 - 2024年2月:1年期LPR为3.45%(持平),5年期以上LPR为3.95%(下降0.25个百分点) [5] - 2024年7月:1年期LPR为3.35%、5年期以上LPR为3.85%(均下降0.1个百分点) [5] - 2024年10月:1年期LPR为3.10%、5年期以上LPR为3.60%(均下降0.25个百分点) [5] - 2025年5月:1年期LPR为3.00%、5年期以上LPR为3.50%(均下降0.1个百分点) [5] - 政策利率阶梯式下调通过利率传导机制压低了货币市场收益率 [6] 市场利率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末,6个月期国债收益率跌破1.4%,AAA级1个月期同业存单收益率降至1.45%左右,均处于历史低位 [6] - 2024年11月底监管政策规范非银同业存款利率并引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在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的同时压缩了货币基金通过同业存款获取超额收益的空间 [6] 规模与配置价值 - 截至2025年7月底货币基金资产净值达14.23万亿元,较年初增加超5365亿元(2024年12月底为13.69万亿元) [7] - 与活期存款利率相比,货币基金收益率仍具明显优势 [7] - 投资便捷性突出:1元起投、支持T+0或T+1快速赎回、部分产品深度嵌入消费支付场景(如余额宝可直接用于线上支付) [7] - 在稳健性和流动性方面的核心价值仍是其他类基金产品难以完全替代的 [7] 行业发展趋势 - 低利率现象是全球经济复苏期的共性特征 [8] - 依靠单一低风险产品"轻松投资"的市场空间持续收窄 [8] - 建议通过多元化配置优化整体收益,例如根据风险承受能力配置短债基金、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等低波动产品 [8]
浅析低利率环境下资管行业的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9-18 02:33
第二类是整合类投资。比如收购A轮、B轮、C轮的同行业企业,对企业重新整合后增强整体竞争力, 几年后也可实现盈利。 第三类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优质资产,可以联合中国CEO做管理层收购,例如通过期权产品融资后直接 收购公司股权,转身"从打工人变成老板"。值得注意的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公司应保留销售总监和技 术总监,以保障收购后企业的盈利。 作者:申轩阳,本名申朋,凤凰网财经研究院副秘书长、北京物资学院MBA校外导师(兼) 近年来,我国利率下行趋势明显。相关金融专家曾公开表示,"我国利率正处于长期下行通道,形成持 续期较长的低利率环境"。对此,资管行业应当如何发展?希望下文可以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考。 人民币私募基金从2008年发展壮大以来,目前规模已接近20万亿元,但投入资本分红率(DPI)只有 0.3%。因为过去20年,人民币基金主要通过Pre-IPO赚取差价。但现在IPO排队上市的企业高达300多 个,很多IPO都被撤回。即使能够上市的企业,估值也出现倒挂,部分企业市盈率只有3到5倍。这种情 况下,私募基金套现渠道被堵死。创业前期企业家大量"烧钱",导致A轮、B轮、C轮融资估值虚高,后 进入的投资人不甘心被割"韭菜 ...
东京房地产投资创历史新高 海外资本大举涌入推动日本楼市火热
华尔街见闻· 2025-09-13 04:13
投资规模与增长 - 2025年上半年日本房地产投资额达3.19万亿日元 同比增长22% 创2007年统计以来上半年历史新高[1] - 全年投资额预计接近6万亿日元 金融机构积极放贷提供支撑[1] - 全球房地产投资额同比增长21%至3580亿美元 日本增长推高亚太地区整体增幅[6] 区域市场表现 - 东京以160亿美元投资额位居全球城市首位 超越纽约和达拉斯[1] - 东京都心5区(千代田区、中央区、港区、新宿区、涩谷区)投资占比达56% 为2018年上半年以来首次超过50%[2] - 千叶、埼玉、神奈川3县凭借写字楼和物流设施占据11%投资份额 较上年同期提升3个百分点[2] - 大阪圈投资占比从21%降至10% 世博会相关酒店投资热潮告一段落[4] 资产类别分布 - 写字楼投资占整体投资额53% 占据主导地位[2] - 东京都心5区A级写字楼投资回报率维持在2.0%至2.5% 利率上升可能带来回报率提升[3] 投资主体结构 - 海外资本投资额激增3.7倍至1.09万亿日元 占整体投资额34%[1][3] - 黑石集团以4000亿日元收购东京花园露台纪尾井町 成为大型海外资本典型案例[1][3] 驱动因素分析 - 低利率环境和租金上涨预期刺激投资者对东京都心写字楼需求[1][3] - 企业资产重组活跃 三菱地所分拆收购赤坂公园大厦、华歌尔出售京都大楼等大型交易涌现[2] - 借贷成本降低推动全球投资扩大 尽管特朗普关税政策对部分物流设施交易造成观望[6]
ETF总规模近一个月增长近10%
证券日报· 2025-09-11 16:15
ETF市场总体表现 - 近一个月ETF总规模增长4588亿元达到513万亿元增幅近10% [1] - 总份额增加1154亿份达到29万亿份 [1] - 新发行16只产品使市场产品总量达1288只 [1] 规模增长突出的产品类别 - 10只产品规模增长超100亿元其中多只宽基产品增长超200亿元 [1]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长243亿元 沪深300ETF易方达增长216亿元 [1] - 嘉实沪深300ETF和沪深300ETF华夏等宽基产品规模增长约150亿元 [1] 主题ETF表现 - 国泰证券ETF和易方达创业板ETF等主题基金规模增长超100亿元 [2] - 鹏华化工ETF规模增长超140亿元申赎净流入134亿元 [2] - 易方达人工智能ETF增长56亿元其净值涨跌贡献42亿元 [2] - 国泰通信ETF增长近70亿元申赎净流入达54亿元 [2] 跨境ETF发展 - 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规模增长198亿元申赎净流入超134亿元 [3] - 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增长82亿元申赎净流入近54亿元 [3] - 跨境型ETF成为资金布局港股的重要通道 [3] 行业与主题资金流向 - 金融行业ETF份额增加最大有24只基金跟踪 [1] - 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份额增加最大有4只基金跟踪 [1] - 港股通互联网指数标的份额增加最大有4只基金跟踪 [1] - 通信设备指数标的收益最高有1只基金跟踪 [1] 市场驱动因素 - 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使ETF成为资金配置最佳选择 [1][2] - 化工行业供需格局改善 人工智能技术突破推动主题热度 [2] - 港股估值修复预期增强 科技与金融板块吸引力上升 [3] - 互联网监管政策优化及港股通扩容提升行业景气度 [3] - 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叠加低利率环境增强大盘蓝筹股配置需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