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理念

搜索文档
赵一德在西安市调研城市工作时强调以内涵式发展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让城市更有温度群众生活更加幸福
陕西日报· 2025-08-28 23:19
城市发展战略 - 强调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 推动结构优化 动能转换 品质提升 绿色转型 文脉赓续和治理增效 [2] - 要求发挥规划导控作用 锚定城市核心功能定位 通过理念引领 技术支撑 实施完善和制度保障增强规划科学性 指导性和严肃性 [2] - 以"功能区+片区"方式统筹规划编制实施 结合城市体检评估与民生需求反馈推动城市有机更新 [2] 城市规划与要素配置 - 需打通规划执行堵点卡点 结合自上而下统筹与自下而上反馈 引导人口 资源 产业 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要素高效合理配置 [2] - 优化生产空间 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 持续营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城市环境 [2] - 详细询问重点片区开发实施规划 地块详细规划和单元具体规划 [2] 社区治理与物业服务 - 完善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居委会 业委会 物业企业协调运行机制 深化物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3] - 提升物业服务便利化品质化水平 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3] - 察看小区环境和配套设施 询问物业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 [3]
以更大力度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和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龚正调研为民办实事项目
第一财经· 2025-08-28 11:47
为民办实事项目总体进展 - 上海为民办实事项目整体进度符合预期 预计年底前全面完成[1] - 累计实施1100余项实事项目 今年共十大类34项47小项[1] - 持续开展近40年 聚焦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1] 公园城市建设与生态空间 - 西岸自然艺术公园成为上海第1000座公园 融合城市生境与全龄体验[4] - 推动从数量增长向品质跃升转变 提供休闲运动观景教育一体化生态空间[4] - 建设环城生态公园带 推进千园之城建设[4] 教育设施升级改造 - 全市中小学校普通教室实现空调能装尽装 完成学校电力扩容改造[7] - 汇师小学文定路校区已落实教室空调及配电设施运行[7] - 在新学期开学前完成全部安装工作[7] 城市建设者居住保障 - 共和新路街道联寓公寓提供1310张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10] - 配备宿舍公共空间党群服务站及社区长者食堂[10] - 探索可持续建设运营模式 服务保障城市建设者多方面需求[10] 民生服务品质提升 - 坚持把最好资源留给人民 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4] - 针对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需求 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4] - 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完善后续运维管理[7][10]
深入开展高质量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陈吉宁主持召开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
第一财经· 2025-08-28 11:01
上海未来发展战略规划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并深入谋划重大战略命题 [4] - 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4][8] - 未来五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需谋划"十五五"发展 [8] 五个中心建设 - 深化"五个中心"建设战略定位 [4][5] - 发挥"五个中心"建设先手棋作用落实国家战略 [8] - 聚焦"五个中心"建设中的裉节问题开展田野调研 [10] 学术智库支持 -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需开展高质量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 [4] - 专家就前沿布局/改革开放/规则创设等提出实施建议 [5] - 要求相关部门研究吸收专家建议提供智力支撑 [5] 城市发展重点领域 - 构建战略产业生态与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5] - 数智赋能城市治理与激发文化创新活力 [5] -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低碳转型 [5][8] 战略方向部署 - 关注百年变局/科技产业变革/绿色低碳三大趋势 [8] - 坚持"四个放在"与胸怀"国之大者"保持战略主动 [8] - 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 [8]
任平:党的创新理论如何内化为取之不竭的营养
人民日报· 2025-08-28 00:14
城市发展理念与政策导向 - 党中央时隔10年于2025年7月再次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提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2][3] - 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 城镇化率已达9.4亿常住人口[3][16] -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人民城市理念 以"现代化"赋能城市发展价值旨归[2] 城市发展战略框架 - 发展要求从"一个尊重、五个统筹"演进为"一个优化、六个建设" 涵盖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六大目标[3][7] - 强调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六大重点任务[8] - 坚持"五个转变、五个更加"方法论 注重集约高效和特色发展 避免同质化竞争[14][15] 城乡融合发展模式 - 中国采用城镇化而非城市化路径 旨在促进城乡融合 避免西方城市贫民窟问题[10] - 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为全球城市发展提供中国方案[10] - 全国690多座城市协同发展 破解"一边繁荣城市、一边凋敝农村"的现代化困境[10][16] 城市治理与实践要求 - 强调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 需统筹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安全等多维度[8] - 要求转变重面子轻里子的政绩观 加强下水道等基础设施建设[13] - 注重延续城市文脉 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人本理念[16]
徐曙海主持召开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会议 更好发挥规划统筹引领作用 着力构建宜居美丽韧性城市
镇江日报· 2025-08-27 23:23
城市基础设施升级 - 镇江华润燃气调度抢险应急指挥中心承担生产调度、抢修调度、呼叫热线三大职能 构建全流程智能化燃气管理体系 [1] - 燃气公司需运用智能化技术手段保障全社会用气安全和企业生产用气需求 [1] - 解放桥桥下空间改造项目将闲置区域转化为集运动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体育场地 [1] 公共空间优化改造 - 向家门乐享园林项目新增健身步道及活动设施 通过绿化补植打造高颜值多功能城市公园 [2] - 公园改造需倾听群众意见 鼓励公众参与共同建设 [2] - 因地制宜激活城市边角料地块小微空间 满足居民文化休闲健身需求 [1] 环境治理工程 - 金山湖CSO溢流污染综合治理工程采用深层截流主干管+末端调蓄及生态处理技术方案 [2] - 项目协调解决多个片区排水防涝和水环境问题 具备消除溢流污染、调蓄、排涝多重功能 [2] - 治理项目保护金山湖段长江水质并改善古运河流域水质 [2]
党的创新理论如何内化为取之不竭的营养
人民日报· 2025-08-27 22:19
城市发展理念与政策导向 - 党中央时隔10年于2025年7月再次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提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 明确"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六大发展方向[2][3] - 城市发展面临"两个转向"重大判断: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 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3]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城市理念 以"现代化"赋能人民城市 实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在新时代的原创性突破[2] 城市发展战略与实践路径 - 城市工作坚持系统观念 要求统筹协调"六个建设":创新城市、宜居城市、美丽城市、韧性城市、文明城市、智慧城市[8] - 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 守住城市安全底线[8] - 强调内涵式发展主线 要求更加注重集约高效和特色发展 避免同质化竞争和粗放外延模式[15] 城乡关系与现代化进程 - 中国采用城镇化而非城市化路径 旨在促进城乡融合 避免西方城市贫民窟等"大城市病"[10] - 当前城镇化率达9.4亿城镇常住人口 覆盖690多座城市[16] - 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为全球城市发展提供中国方案[10] 发展模式转型与治理要求 - 转变旧有发展观念 从"一俊遮百丑"转向全面协调发展 注重城市有机生命体的多维特性[8] - 落实"五个转变、五个更加"要求 针对重面子轻里子、重物轻人等政绩观偏差问题[13][14] - 强调高效能治理 要求各城市打造核心竞争力 实现错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15]
赵刚在西安市调研城市更新工作时强调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有序推进城市更新 着力打造更加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
陕西日报· 2025-08-27 00:03
城市更新政策导向 - 强调内涵式发展和人民城市理念 坚持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1] - 以"一老一小"为重点 推进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1] - 要求做好活化利用和差异化发展 加强业态把控和创新运营模式[1] 城市更新实施重点 - 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加快老旧管线改造升级[2] - 加强老厂房 低效楼宇等存量房屋改造利用 完善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2] -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强化城市生态系统保护修复[2] 城市更新工作机制 - 坚持系统观念 尊重城市发展规律 发挥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2] - 坚持实事求是 因地制宜 尽力而为 量力而行原则[2] - 压实工作责任 强化协调配合 守牢底线红线[2] 城市更新案例实践 - 高陵区李鑫工贸小区完成老旧小区改造 重点提升道路管网照明等基础设施[1] - 未央区凤凰城社区建立党群服务中心 托育中心和社区食堂等多功能服务场所[1] - 雁塔区际华三五一一街区由老旧厂区改造为多业态社区商业中心[1]
上海市委常委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研究了这些重要事项
第一财经· 2025-08-22 12:43
对口援藏工作 - 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将对口援藏工作持续向纵深推进 [1] - 强化精准帮扶 加大向基层和民生的倾斜力度 深化教育医疗等组团式帮扶机制 [1] - 以促进就业为导向 帮助培育特色产业 培养专技人才 打响高原品牌 激发内生动力 [1] 十五五规划编制 - 充分吸收社会期盼 群众智慧 专家意见 基层经验到十五五规划编制中 [2] - 从落实国家战略 维护国家利益 保障国家安全高度集思广益编制上海十五五规划 [2] - 坚持问需问计于民 将人民群众金点子转化为规划编制金钥匙 [2] 防汛救灾工作 - 树立底线思维极限思维 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落实防汛防台工作 [2] - 加强风险预报预警 隐患排查整治 物资装备保障 完善工作预案和应急演练 [2] - 优化市区一体化调度机制 全面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2]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 持续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3] - 强化系统思维 坚持规划引领 深化科技赋能 加强精准施策提升治理效能 [3] - 推动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绿色低碳发展 [3]
在“五个中心”建设中坚定走好第一方阵 陈吉宁在静安区调研时要求把强化企业总部功能、提升专业服务能级作为重要突破口和关键抓手
解放日报· 2025-08-22 01:47
核心观点 - 市委书记陈吉宁在静安区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 按照市委全会部署要求 增强发展信心 锚定更高目标 坚定追求卓越 更好锻长板 扬优势 优布局 强功能 凝心聚力打好高质量发展主动仗 攻坚战 在全市大局中更好挑大梁 作贡献 在五个中心建设中坚定走好第一方阵 作出更大建树 [1] - 市领导深入区域一线下沉调度经济运行 聚焦稳增长 促转型 推动市区协同 同题共答 更好助力五个中心建设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1] 静安区文旅商体展联动发展 - 上海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静安区是核心承载区之一 陈吉宁实地察看静安推动文旅商体展联动发展的最新进展 深入了解综合商业体总体运营 主题IP打造 消费场景创新等情况 [2] - 就离境退税 首发首秀 夜间经济等方面政策举措推进落实情况 听取品牌企业 运营主体的意见建议 叮嘱区和相关部门同志要实时跟踪掌握政策措施执行效果和消费者感受度 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办理流程 提升跨境支付便利化水平 全力打造良好消费环境 [2] - 商业是静安的核心功能之一 要更加敏锐把握商业的脉搏 掌握商业的逻辑 因地制宜推动业态优化调整 丰富提升 充分做好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的大文章 [2] - 完善工作机制 加强行业引导 发挥龙头企业牵引带动作用 推动打造具有全球标识度和影响力的潮流风向标 消费新品牌 [2] 经济运行与转型升级 - 陈吉宁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静安区今年以来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与会同志结合部门工作谈了想法建议 [3] - 要正确认识当前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根据形势变化 识变应变求变 不断赋予原有优势新的时代内涵 [3] - 抓住用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窗口期 发扬钉钉子精神 按照市委工作部署 围绕推进转型升级 统一思想 主动作为 加紧作为 不断增强抓工作的敏锐性整体性有效性 奋力在全市发展大局中争创一流 走在前列 [3] 五个中心建设与产业发展 - 提高政治站位 勇担使命责任 把自身发展放到五个中心建设大局中思考谋划 深入研究工作的着眼点 切入点 发力点 进一步把准把牢工作方向 细化深化工作重点 在推动五个中心联动发展中努力打造成为重要承载区 [4] - 聚焦稳增长 促转型 用足用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强化绩效管理 提升投资效益 [4] - 把强化企业总部功能 提升专业服务能级作为助力五个中心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和关键抓手 主动探索 大胆试点 大力推动总部经济内涵式发展 更好打造高端专业服务高地 [4] - 进一步深化研究商贸商务优势 把握发展规律 明确目标定位 加快调整振兴 切实做深做透 不断提升商贸商务活力和引领力 [4] - 着眼产业生态构建 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高成长企业 更好发挥头部企业牵引带动作用 推动上下游企业集聚 活动集聚 产业集聚 [4] - 更好顺应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 着力推动商业 文化 科技深度融合 以科技创新赋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4] - 敏锐把握市场和消费结构变化 强化线上线下联动 持续丰富商业业态 [4] 城市更新与营商环境 - 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加快推进城市更新 更好实现均衡发展 [5] - 把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 结合两旧一村改造 有序实施不成套旧住房改造 [5] - 加快楼宇业态升级 功能升级 品质升级 [5] - 加大对各类园区和低效用地的整合力度 强化空间聚合度 产业集中度 推动园区特色化 专业化 集约化发展 积极打造新的增长动力源 [5] -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企业服务水平 把服务企业的主动性变为解决问题的实效性 让企业安心经营 深耕发展 [5]
郭永航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利用工作
广州日报· 2025-08-21 02:15
郭永航强调,广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 化利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州重要指示要求,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重要 内容。我们要深刻领悟总书记对广州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待,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责任,坚 定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紧扣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深刻汲取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问题教训,牢 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用好用足"绣花"功夫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 利用,推进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扎实推动超大城市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建设具有经典魅力和时 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要强化规划引领,全面落实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结合编制"十五五"规 划,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城市更新、基础设施、文旅发展等专项规划的统筹衔接,接续推进实 施名城保护五年行动计划,强化政策法规制度保障,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要坚持保护第一,结 合名城保护年度体检评估,建立完善历史建筑、街巷肌理、非遗传承场所等资源的数字化档案和实时监 测预警系统,加强城市风貌管控,坚持修旧如旧、突出岭南特色,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更多采用 微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