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搜索文档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兴林谈车企账期: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需保障产业链企业合理利润空间
中国经营报· 2025-06-13 06:19
车企压降账期行动 - 17家重点车企承诺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包括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长安汽车、广汽集团、上汽集团、北汽集团、吉利汽车、奇瑞集团、江汽集团、长城汽车、比亚迪、蔚来汽车、小鹏汽车、零跑汽车、理想汽车等 [1] - 中汽协表示此举是响应国务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及国家部委干预的结果 [1] - 上汽集团明确表示不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等增加供应商资金压力的结算方式,成为首个作出该表态的车企 [4] 行业背景与问题 - 整车企业在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长期占用零部件和原材料企业资金,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2] - 国内12家上市车企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平均达171.6天,远超国际车企(奔驰37.91天、大众41.18天、宝马42.45天等) [3] - 汽车行业"价格战"和"内卷"导致产业链利润空间被挤压,中汽协5月31日发布倡议抵制恶性竞争 [2] 政策与行业影响 - 工信部、国资委等部委此前已部署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2] - 工信部肯定车企承诺缩短账期是践行社会责任的表现,对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5] - 账期从170多天压降至60天将倒逼车企寻求高质量发展路径 [5] 上游供应商现状 - 钢铁协会指出汽车板等产品已基本无毛利,车企仍要求降价并通过延长账期转嫁融资压力 [4] - 部分车企延迟数月支付货款,采用企业汇票方式加重供应商资金压力 [4] - 汽车行业占钢铁行业高端钢材消费重要份额(如汽车板、硅钢) [4]
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7家重点车企承诺“支付账期不超60天”
央视网· 2025-06-12 07:17
行业动态 - 17家重点汽车企业包括一汽、东风、广汽、赛力斯等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 [1] -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车企承诺对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 汽车企业主动承诺是响应国家号召、践行社会责任与企业担当的体现 [1] 产业链现状 - 产业链供应链是汽车产业的"筋骨血脉"和转型升级关键环节 [3] -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压力向产业链传导 [3] - 出现供应商货款支付账期加长、资金周转困难等现象 [3] - 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供应商货款支付周期加长 [5] - 车企延长账期原因包括缓解资金压力、自身周转困难、供应链优势地位 [5] 政策支持 - 国务院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规定大型企业支付工程款最长不得超过60日 [7] - 该条例有助于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和营商环境 [7] - 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整车企业践行承诺 [5]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继续引导整车企业与供应链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5] 行业展望 -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 [5] - 工业和信息化部希望企业加强行业自律 [5] - 呼吁社会各界共同抵制网络乱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5] - 17家车企承诺和工信部表态将对产业健康发展带来积极意义 [7]
【中国制造新观察】打造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经济日报· 2025-05-27 09:17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战略 - 核心目标是在国家安全领域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生产供应体系,确保极端情况下经济正常运转[2][4] - 强调通过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提升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等关键领域竞争力[4] - 重点聚焦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工业软件等产业链全链条技术攻关[4] 产业链现状与国际地位 - 中国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量全球第一,2023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30%[3] - 产业链存在"大而不强""全而不精"问题,需从长度优势转向韧性建设[3] - 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已形成国际领先优势[5] 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 - 新兴产业培育重点包括5G、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等方向[5] - 未来产业布局聚焦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赛道[5] - 通过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化产业链布局[5] 技术突破方向 - 需锻造"撒手锏"技术提升全球产业链话语权[2][5] - 强调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等领域的全链条创新机制[4] - 应用场景驱动模式推动新技术商业化落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