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两重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加力扩大有效投资强化基建投资“稳定器”作用
证券日报· 2025-08-20 16:29
政策导向与投资方向 - 国务院会议强调加力扩大有效投资,发挥重大工程引领带动作用,适应需求变化更多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积极促进民间投资 [1] -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尽管近期投资名义增速有所回落,但伴随短期因素消退、扩投资政策效应显现,后期投资将转向加速 [1] - 当前强调扩大"有效"投资,意味着扩投资将坚持"有扶有控",主要指向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壮大经济增长新动能,以及弥补民生短板,强化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4] 投资数据与结构分析 - 1月份至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8229亿元,同比增长1.6%,比1月份至6月份回落,扣除价格因素,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在4%至5%左右 [2] - 投资名义增速回落背后有短期因素如高温暴雨影响项目工程施工,也有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内企业竞争加剧、投资收益下降的影响 [2] -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在创新驱动发展引领下和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继续为经济转型升级创造有利条件 [2] - 1月份至7月份水利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长12.6%,信息传输业投资同比增长8.3%,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2%,占全部投资比重达16.2%,拉动整个投资增长2.2个百分点 [3] 扩大有效投资的抓手 - 可借助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工具,为"两重"建设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和保障 [3] - 加快重大工程和项目建设进度,对已规划和在建的重大工程要加力推进,确保项目早竣工、早投用 [3] - 结合国家发展战略,提前谋划和储备一批新的重大项目,为未来投资提供持续动力 [3] - 加大对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新能源)和传统产业改造的投资,以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3] - 未来政策加力的主要措施可能包括上调大规模设备更新支持资金规模,重点支持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 [3] - 加发一定规模的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推动基建投资提速 [3] 重点投资领域 - "两重"建设项目、城市基础设施改造以及支持消费基础设施建设等,都将成为扩投资的重点领域 [4] - 今年基建投资的宏观经济"稳定器"作用会更加突出,也是后期加力扩投资的重点领域 [4] 政策实施与调整 - 要进一步提升宏观政策实施效能,深入评估政策实施情况,增强政策针对性有效性,及时回应市场关切,稳定市场预期 [5] - 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对现有政策的力度和节奏进行适时调整,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5] - 财政政策方面要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其促消费、扩投资效应充分释放 [5] - 货币政策方面当前的重点是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 [6] - 可持续激发消费潜力,加快培育壮大服务消费、新型消费等新的经济增长点 [6]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十四五”期间福建累计完成重点项目投资超3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18 11:32
投资规模 - "十四五"期间福建累计完成重点项目投资超过3万亿元 [1] - 2025年福建省重点项目总投资4.3万亿元 年度计划投资7150亿元 [3] - 上半年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733亿元 占年度计划52.2% [3] 投资结构 -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8%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增长16.2% [3] - 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新增项目数增长1.8% [3] - 中央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与地方专项债结合使用 [1] 投资成效 - "十四五"前四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较全国高0.9个百分点 [3] - 重点项目投资任务实现"双过半"目标 [3] - 重大项目作为经济增长压舱石和高质量发展引擎 [1]
2025年7月经济数据点评:政策仍需持续发力、适时加力
上海证券· 2025-08-18 08:16
工业生产 - 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环比增长0.38%,1-7月累计增长6.3%[12] - 三大门类中采矿业增长5.0%,制造业增长6.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供应业增长3.3%,除公共事业外均下滑[13] - 主要行业生产仅通用设备、其他运输设备、黑色金属冶炼增长,汽车生产增速小幅下降[15] 固定资产投资 - 1-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8.8万亿元,同比增长1.6%,增速较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12] - 基建投资下降1.4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下降1.3个百分点,受高温暴雨影响[20] - 房地产开发投资5.36万亿元,同比下降12.0%,降幅扩大0.8个百分点[21] 消费市场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8万亿元,同比增长3.7%,增速较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12] - 除金银珠宝、通讯器材、中西药品外,其余商品消费均回落,汽车消费由正转负[24] - 城镇消费增长3.6%,乡村增长3.9%,城乡均下滑[23] 政策与展望 - 专项债发行加速及"两重"建设推进有望支撑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将改善[20] - 房地产政策持续显效,投资有望筑底回稳[21] - 政治局会议部署积极财政政策与宽松货币政策,内需潜力释放将巩固经济回升势头[32] 风险提示 - 地缘政治、国际金融形势及中美政策变化可能带来不确定性[33]
筑牢经济底盘,夯实发展支撑——看中国经济之“重”
搜狐财经· 2025-08-17 05:00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 - 云南农产品出口规模在西部地区领先,每年约70%的农产品销往国内150多个大中城市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云南咖啡和鲜切花出口额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咖啡优质品种率从8%提升至31.6% [1] - 云南已建设36个省级种业基地,在花卉、咖啡、蔬菜等作物育种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2] - 云南建成冷库7300余座、库容740万立方米,形成区域性冷链物流设施集群 [3] - 2024年云南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487.9亿元 [3] 农业科技与效率提升 - 玉溪市通海县示范基地通过传感器和一体化水肥设施实现精准种植 [2] - 临沧市茶园通过留养密度和绿色防控技术使新植荫发量提升,每亩综合效益增加400元 [2] - 陆良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率达100%,开远市花卉基地高效节水灌溉覆盖率达100% [2] - 文山州建立三七规范化种植流程和明确质量标准 [2] 全国经济与农业基础 - 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 [12][23] - 夏粮产量达2994.8亿斤,克服局部旱情实现稳产丰收 [30] - 谷物、肉类、花生、蔬菜、茶叶、水果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31]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6元,实际同比增长6.2% [36] -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2409亿元,同比增长4.9% [36] 外贸与外资表现 - 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 [39] - 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014家,同比增长11.7% [39] - "十四五"时期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7087.3亿美元 [39] - 浙江宁波辉格公司出口额突破2.75亿元,同比增长17% [38] 重大工程与基础设施建设 - 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8个百分点 [43] - 滇中引水工程作为西南最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取得新进展 [42] - "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预计年底前全部完成目标 [23][44] - 国家近期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 [44] 绿色发展与雄安新区建设 - 雄安新区累计造林48.1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1%提升至35% [6] - 新区新建楼宇5000多栋,高层级绿色建筑占比100%,实现减碳140多万吨 [7] - 雄安站屋顶光伏累计发电2878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2.23万吨 [7][18] - 中国中化大厦光伏年发电量超45万千瓦时,可解决全年45%照明用电 [7]
筑牢经济底盘 夯实发展支撑
人民日报· 2025-08-16 22:03
农业经济 - 2024年粮食总产量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夏粮产量达2994.8亿斤,实现稳产丰收 [1][6]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6元,实际同比增长6.2%,村集体经济收入显著提升 [7] -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2409亿元,同比增长4.9%,县乡市场规模占比提升0.1个百分点 [8] 对外贸易 - 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0014家,同比增长11.7% [10] - 辉格公司出口额突破2.75亿元,同比增长17%,自主研发产品精准匹配欧美市场需求 [10] - "十四五"时期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7087.3亿美元,提前完成引资目标 [10][11] 重大工程建设 - 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8个百分点,拉动投资增长1.0个百分点 [14] - "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预计年底前全部完成,国家发改委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第三批"两重"项目 [14][15] - 滇中引水工程等"两重"项目进展顺利,香炉山隧洞主洞掘进突破1万米 [14][15] 城乡发展与开放政策 - 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新增2000多亿元消费需求和万亿元投资需求 [8] - 海南自贸港将于12月18日全岛封关运作,实施"零关税"等高水平开放政策 [12][13] - 外资准入限制持续放宽,制造业全面开放,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试点扩大 [12]
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下达完毕
央广网· 2025-08-16 02:17
政府投资规模 - 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1] - 前7个月全国项目中标金额累计同比激增31.9%[1] - 2025年8000亿元资金将精准投向1459个项目[1] 区域投资分布 - 7月江苏、广东、浙江、四川、山东项目中标金额占全国总金额近40%[1] 基础设施投资领域 - 交通、能源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年投资规模保持在3万亿元左右[1] - 城市更新行动预计每年带动7万亿元投资需求[1] - 投资覆盖长江生态修复、西部陆海新通道、"三北"工程、城市地下管网等关键领域[1]
扩投资,多方发力显成效
新华网· 2025-08-12 05:55
重大项目投资进展 - 全国多地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实施 内蒙古荣信化工年产80万吨烯烃项目总投资98.3亿元 投产后年新增产值67亿元[1][2] - 内蒙古已谋划储备2025年实施重大项目3352个 总投资3.6万亿元 年度计划投资达万亿元[2] - 四川阿坝红原安曲一期光伏项目年发电量达4.5亿千瓦时 一季度810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455.3亿元 年度投资完成率31%[2] - 深圳一季度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70亿元 全国首个融合空域运行示范基地开工布局低空经济服务领域[2] 投资增长数据表现 - 一季度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7.4% 增速高于全部投资3.2个百分点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4.2个百分点[3] -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8% 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36.8% 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25.9%[4]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9% 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4.8个百分点 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64.6%[4] - 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4% 其中民间项目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增长6% 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9.7% 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9.3%[5] 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 - 一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量近1万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3.7%[4] - 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使用加快 推动"两重"项目开工建设[4][8] - 河南省计划上半年实施设备更新项目1500个 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500亿元[7] - 金融机构将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 重点支持"两新""两重"领域融资[7] 未来投资方向 - 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扩大有效投资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1] - 完善消费基础设施 提振民间投资积极性[7] - 推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促进投资合理增长[8]
国家发展改革委解读当前经济热点
新华网· 2025-08-12 05:55
"两重"建设投资安排 - 2024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7000亿元支持沿长江交通基础设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标准农田等重大项目 [1] - 2025年已安排近5000亿元资金用于城市地下管网和"三北"工程等建设 [1] - 力争6月底前下达完毕今年全部"两重"建设项目清单 [1] "两新"政策实施成效 - 五大类产品带动销售额约8300亿元 包括汽车、家电、数码产品、家装厨卫和电动自行车 [1] - 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300万份 [1] - 消费者购买12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过5500万台 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超过4100万件 [1] - 超过1.2亿人次以优惠价格购买产品 [1] - 将尽快完成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清算并下达后续资金额度 [2] 营商环境优化措施 - 启动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重点清理不合理规定和做法 [2] - 概括十五种准入壁垒情形并向社会公布 [2] - 建立四级政府联动工作机制和新闻媒体监督机制 [2] - 印发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通知 以"信用代证"为企业减负 [2] - 要求各地方于2025年9月底前全面开展"信用代证"工作 [3] 整治"内卷式"竞争 - 要求各地区不得突破国家规定红线违规实施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4] - 以市场化方式促进兼并重组 遏制落后产能无序扩张 [4] - 加快淘汰炼油、钢铁等行业低效落后产能 [4] - 科学论证煤化工、氧化铝等行业新增产能项目 [4] - 引导新能源汽车、光伏企业注重技术研发 [4] - 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和价格违法行为 [4]
“两重”建设刷新进度 多领域投资加快推进
新华网· 2025-08-12 05:42
从重大水利工程到城市地下管网,今年以来,"两重"建设加速推进。记者了解到,今年8000亿 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共支持1459个项目。"两重"建设对拉动有效投资发挥重要支撑 作用,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8个百分点。"两重"建设带动下,相 关领域上下游产业链也迎来新的增长空间。 7月18日,随着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5号支洞的最后一次爆破完成,香炉山隧洞5号施工支洞顺 利贯通。滇中引水这一"两重"水利项目,也是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水资源配置工程,迎来建设新节 点。 "两重"是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涉及资金规模大、覆盖面广,是基础设施投 资的重要支撑。目前,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共支持1459个项目,涉及长 江流域生态修复、长江沿线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标准农田、重大水利工程、城市地 下管网等。 记者了解到,在"两重"项目牵引下,多地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正加快推进,带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 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既事关安全又涉及民生,是今年"两重"建设的另一项重要任务,主要包括城 市燃气、供排水、供热等管网建 ...
“两重”建设稳投资优结构促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8-10 23:11
国家"两重"建设项目投资分析 核心观点 - 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年安排8000亿元支持1459个"两重"建设项目(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其中第三批超3000亿元已下达,标志着全年清单全部落地[1][2] - 项目通过"硬投资"(基建)与"软建设"(机制创新)协同推进,形成高质量发展支撑,预计直接拉动固定资产投资1.6万亿元,对冲房地产下行压力[2][4][6] - 投资聚焦长江流域生态修复、西部陆海新通道、城市地下管网等战略领域,短期形成实物工作量,长期优化产业结构与区域布局[2][4][6] 投资规模与领域 - 2025年总投资8000亿元覆盖1459个项目,包括长江沿线交通基建、高标准农田、"三北"工程等7大重点领域[2] - 西部陆海新通道成效显著:重庆上半年经该通道完成货运量15.46万标箱(+28%)、货值283.32亿元(+22%)[2] - 8000亿元特别国债叠加地方配套资金,预计拉动基建投资增速达6%-7%,对GDP贡献0.7-0.9个百分点[4] 实施机制与效果 - "软建设"同步推进:优化长江铁路投融资模式、完善物流枢纽布局等机制创新破解传统障碍[3] - 项目审批采用"周调度、月通报"节奏,建立资金替换"绿色通道"确保进度与质量[7] - 当前存在高标准农田设施闲置等问题,需建立技术导则和绩效评价体系强化监管[7][8] 经济影响分析 - 短期:锁定建筑、钢铁、装备制造等行业订单,提升产能利用率并带动就业[5] - 长期:形成优质资产积累,促进区域要素再平衡,提升全要素生产率[4][6] - 专家建议建立全国统筹机制,强化安全/韧性/绿色等强制性标准确保长效作用[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