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债券

搜索文档
国务院最新部署!财政政策五大重点任务→
第一财经· 2025-06-27 11:41
财政政策工作重点 - 加快政策落地,强化部门协同,多措并举帮扶困难企业,尽早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券等,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带动效应,支持做好"两重""两新"等工作,推动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惠民生等政策早见效、多见效 [1] - 今年合计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 [2] - 今年1—5月,已发行国债6.29万亿元,同比增长38.5%;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98万亿元,增长36.6% [2] -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力度为3000亿元,前2批共1620亿元资金已按计划分别于1月、4月下达,将在7月下达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 [2] - 截至6月27日全国已经发行新增专项债券2.16万亿元,今年全年新增专项债额度为4.4万亿元,后续还将有2.24万亿元待发 [2] - 今年新增专项债有望基本在前三季度完成发行,以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发挥资金稳投资促消费作用 [3] 民生支出与就业支持 - 强化民生导向,加大对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支持,落实好教育、养老、医疗、优抚、生育等方面的补助政策,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3] - 今年前5个月超14万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与民生相关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约2万亿元、教育支出约1.7万亿元、卫生健康支出约0.9万亿元,规模位居前三且保持较快增速 [3] - 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3] 地方债务风险防范 - 指导督促地方做好隐性债务置换、融资平台改革转型、违规举债查处问责等工作,强化"三保"动态监测和应对处置 [4] - 去年融资平台数量减少7000多家,债务利率平均水平下降超过2.5个百分点,预计这部分置换债券5年利息减少2000亿元以上 [5] - 地方政府前5个月发行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再融资债券1.63万亿元,完成今年2万亿元限额的81.5% [5] - 截至6月27日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及偿还拖欠企业账款的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约4648亿元 [5] 财税体制改革 - 一体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和财政科学管理试点,在零基预算改革、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完善转移支付体系等方面取得更多进展 [5] - 山东、黑龙江等地近期披露当地财政科学管理试点工作方案,探索财政科学管理的新路子 [6] - 今年零基预算改革在不少地方推开,打破现行预算编制"基数"观念和支出固化僵化局面 [7] 产业支持与发展 - 加强对教育、科技的支持,统筹运用专项资金、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政策,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壮大 [7] - 积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7]
收购存量商品房取得新突破,专项债发行19.2亿元!
36氪· 2025-06-11 08:40
政策突破与资金支持 - 2025年5月浙江、四川率先发行专项债收购存量商品房,债券总金额接近20亿元,为后续加速推进提供参考样本[1] - 央行2023年设立1000亿元"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2024年推出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利率1.75%[2] - 2024年10月财政部优化专项债券使用方向,支持通过收购存量房筹集保障性住房[3] - 2025年5月央行下调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利率降至1.5%[3] 资金来源比较 - 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最长30年,利率约2.95%(建行江西案例)[4] - 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期限最长5年(可展期4次),利率从1.75%降至1.5%[4][6] -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利率1.3%-2.13%,期限10-30年,成本最低且期限最长[4][9] 地方实施案例 - 广州黄埔使用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1.76亿元收购存量房作安置房[7] - 长沙邮储银行发放1亿元30年期贷款收购436套存量房作保障房[7] - 长春累计收购14个项目6837套房屋,已投入运营2908套[7] - 浙江发行17.5亿元专项债收购9个项目,占该省新增专项债3.2%[10] 收购模式特点 - 收购主体以地方国企为主(占比超85%),混合所有制和民企项目占少数[10] - 定价多采用备案价折扣方式,如湖州项目收购价约为备案价90%[11] - 房源主要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部分项目采用"先租后售"模式[11] 市场影响展望 - 专项债为去库存提供低成本长期资金,直接改善市场供求关系[12] - 浙江、四川案例为其他省市提供定价和运营模式参考[12] - 预计专项债"自审自发"试点地区将加速推进类似项目[12]
河南对营收增长超10%的重点企业给予奖补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07 00:37
财政收支与民生保障 - 一季度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0.2%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3.3% 民生支出占比72.3% [1] - 二季度出台"1+7"系列政策文件 确保财政为经济目标提供财力保障 [1] 消费与内需刺激 - 财政部预拨5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 第二批资金即将下达 [2] - 安排1.5亿元支持"乐购河南"消费券发放 含零售餐饮1.1亿元 文旅住宿4000万元 [2] - 推动专项债券发行 第一批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138亿元 一季度已发行364.5亿元 支持502个市政和产业园区项目 [2] 外贸与产业支持 - 对受美制裁外贸企业提供就业补贴等纾困政策 支持应对贸易摩擦 [3] - 奖励重点外贸企业扩规模 补贴国际展会参与 海外仓建设及汽车 农产品出口 [3] - 对关键设备 能源资源进口给予贴息支持 [3] 企业激励与债务管理 - 二季度对营收同比增长超10%的重点工业和服务业企业给予10万元奖补 资金直达企业账户 [4] - 加快清理拖欠企业账款 统筹债券资金 落实金融支持欠款清偿政策 [4] - 发行594.02亿元置换债券和156亿元专项债券化解地方政府债务 二季度计划发行剩余632.98亿元置换债券 [5] 基层财政与风险防控 - 2025年所有县区"三保"支出预算足额覆盖 一季度执行率27.8% 超序时进度2.8个百分点 [5] - 实施"三保"标识管理 月度调度等措施 确保基层财政稳定 [5] - 推进融资平台改革 6月底前完成50%以上平台退出 [5]
前4个月地方债激增84%,3.5万亿元花在哪里?
第一财经· 2025-05-05 14:05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与增速 - 2025年前4个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合计约35354亿元,同比增长约84%,创近年同期新高 [1] - 新增债券发行约1.5万亿元,同比增长54%;再融资债券发行约2万亿元,同比增长116% [2] 债券资金用途 - 新增债券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民生项目建设 [2] - 再融资债券用于偿还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金或置换隐性债务,其中前4个月1.6万亿元专项债用于置换隐性债务,占全年2万亿元额度的80% [2][4] - 新增专项债资金投向:31%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20%交通基础设施、9%棚户区改造、6%医疗卫生、6%土地储备 [5] 发债增长驱动因素 - 宏观经济形势需要发债筹资对冲风险,推动经济"开门红" [2] - 落实化债政策降低隐性债务融资成本,置换债券利率下降超2.5个百分点,预计5年利息减少2000亿元 [4] - 专项债管理机制优化及土地储备专项债重启增强地方政府依赖度 [4] 专项债发行趋势 - 6月底前多地计划完成全年专项债发行工作,后续发行将提速 [8] - 专项债聚焦"两重""两新"领域,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 [9] - 一季度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11.5%,专项债继续支撑基建投资增速 [6] 增量政策空间 - 下半年可能通过增发国债或特别国债补充财政资金 [10] - 增量政策或分阶段释放,包括扩大地方债规模、优化债券结构等 [10] - 历史增量政策包括增发普通国债、动用专项债结存额度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