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新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3600点能否成为股市新台阶?
搜狐财经· 2025-08-09 00:09
往期观点回顾 - 上周策略建议短期关注政策推动的"反内卷"相关板块,中期关注成长性较强领域 [1] - 两市融资余额时隔十年重回2万亿上方,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支持新型工业化政策 [1] - A股预计在政策利好、经济复苏、中报验证和海外扰动下呈现震荡缓升格局,结构分化明显 [1] - 配置建议关注光伏产业链、军工、汽车等政策导向型行业,中期重点关注数字基建、智能装备等新兴领域 [1] 一周市场回顾及走势分析 - 本周市场冲高上行,成交量持续放大,筹码交换加快,未来指数或振荡后开启新一轮上行 [2] - 8月4日三大指数小幅上涨,超3800只个股上涨,军工股爆发,机器人概念走强 [3] - 8月5日沪指重回3600点创年内新高,PEEK材料概念爆发,银算力硬件活跃,医药股调整 [3] - 8月6日三大指数小幅上涨,超3300只个股上涨,PEEK材料、军工、人形机器人涨幅居前 [3] - 8月7日沪指再创新高,创业板调整,两市成交额1.83万亿,稀土永磁、半导体板块走强 [3] 市场整体表现 - 市场延续调整,普跌环境下需重个股轻指数,热点以轮动为主 [4] 宏观数据 - 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24.29万亿元,现价增速6.7%,占GDP比重18.01% [10] - 第一产业增加值9485亿元,占比3.0% [10] - 第二产业增加值10.05万亿元,占比41.4% [10] - 第三产业增加值13.30万亿元,占比54.7% [10] 下周市场展望及策略 - A股处于结构性行情中,科技成长板块和部分周期行业表现突出 [12]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人民币汇率企稳,外资回流可能性增加 [12] - 国内政策强调"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政治局会议释放多重政策信号 [12] 影响市场消息面 -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提供政策支撑 [13] - 美国7月非农数据低于预期,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升至94.4% [13] - 特朗普关税政策落地,对全球贸易和市场情绪造成扰动 [13] - 中国7月贸易顺差扩大,出口增速超预期,外汇储备增加 [13] 后市展望 - 消费板块受政策加码预期推动,宏微观数据呈现积极信号 [14] - 自主可控领域关注航空装备、医药、机械行业,细分赛道包括通信、机械设备 [14]
北交所定期报告20250807:七部门力推脑机接口产业,我国外贸韧性持续显现
东吴证券· 2025-08-07 15:12
资本市场新闻 - 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达242908亿元,同比增长6.7%,占GDP比重18.01%,同比提升0.43个百分点[13] - 前7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4.68万亿元,同比增长7.4%,占外贸总值57.1%,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14]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7.46万亿元,同比增长2.6%,占外贸总值29%[14] - 国有企业进出口3.49万亿元,同比下降8.8%,占外贸总值13.6%[14] 行业政策 - 七部门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发展,培育领军企业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 - 第十一批药品集采启动,涉及55个品种,医疗机构报量要求不低于2023-2024年平均用量的80%[18] - 上海计划2026年启动城中村整体改造,2027年完成小梁薄板房屋改造[19] 市场表现 - 2025年8月7日北证50指数持平,A股指数和上证指数均上涨0.16%,创业板指下跌0.68%[21] - 北交所成分股平均市值31.85亿元,单日成交额272.5亿元,环比增加17.82亿元[21] - 涨幅前三个股:倍益康(+17.75%)、奔朗新材(+15.59%)、阿为特(+11.45%)[22]
中国经济“新意”浓浓
证券日报· 2025-08-03 16:16
"三新"经济规模与增速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达242908亿元 同比增长6.7% 增速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2.5个百分点 [1] - "三新"经济占GDP比重达18.01% 较上年提升0.43个百分点 自2018年以来持续上升 [1] 新业态发展表现 - 全国网上零售额上半年达74295亿元 同比增长8.5% 网络购物成为新消费业态代表 [1] - 快递业务量上半年累计完成956.4亿件 同比增长19.3% 7月9日已突破1000亿件 较2024年提前35天 [2] 就业与产业联动效应 - 人形机器人 新材料 智能硬件领域二季度招聘职位数同比分别增长398.1% 72.1% 50.3% [2] - 第七批新职业发布包含17个新职业和42个新工种 体现新技术驱动 新消费孕育 新业态催化三大特点 [2] 政策导向与发展方向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培育国际竞争力新兴支柱产业 [3] - 需优化监管制度体系与营商环境 构建公平竞争秩序 促进"三新"经济产业落地生根 [3]
权威数读|一周“靓”数
新华社· 2025-08-02 09:46
旅游行业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达32.85亿 同比增长20.6% [1][2] 电影行业 -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含预售)超过63亿元 [1][3] - 抗战题材影片《南京照相馆》连续七天单日票房破亿 以超11亿元暂居暑期档票房榜第一名 [3] "三新"经济 - 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242908亿元 同比增长6.7% [1][7] - "三新"经济占GDP比重为18.01% 比上年提高0.43个百分点 [7] 以旧换新政策 - 今年以旧换新已带动商品销售额超过1.7万亿元 [4] - 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完毕 [5] - 10月份将下达第四批690亿元资金 完成全年3000亿元下达计划 [5] 文化及相关产业 -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1292亿元 同比增长7.4% [10] - 增速快于一季度1.2个百分点 [10] 就业数据 - 上半年各地通过以工代赈中央专项投资项目累计吸纳带动208万名低收入群众就近就业 同比增长32% [14] - 发放劳务报酬223亿元 同比增长34% [14] 建设项目 - 今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 [6]
“三新”经济动能澎湃 成为激活经济“新”引擎
央视网· 2025-08-01 06:56
核心观点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达242908亿元 同比增长6.7% 增速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2.5个百分点 占GDP比重为18.01% 较上年提高0.43个百分点 [1] - "三新"经济是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活动 近年来增加值数据逐年上升 2022年首次突破20万亿元 [1][2][3] - "三新"经济占比逐年增加说明经济系统内部结构优化进程加快 需求释放速度加快 供需匹配程度提升 [4][5] 三新经济构成 - 新产业指应用新科技成果和新兴技术形成的新型经济活动 包括新技术应用产业化直接催生的新产业 传统产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形成的新产业 以及技术推广应用推动产业分化升级融合衍生的新产业 [1] - 新业态是依托技术创新和应用 从现有产业领域衍生叠加的新环节新链条新活动形态 表现为互联网依托的经营活动 商业流程服务模式创新 灵活快捷的个性化服务 [2] - 新商业模式指整合重组内外要素形成高效独特商业运行模式 表现为互联网与产业创新融合 硬件融入服务 提供一站式消费娱乐休闲服务 [2] 发展意义 - 新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经济增长点 新业态成熟完善为新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广阔市场空间 新模式对新产业新业态具有重要牵引带动作用 [5] -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消费场景和选择 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 [5] - 成为各类新技术迭代升级的试验场和平台载体 对丰富技术应用场景 促进技术研发与实际需要匹配具有积极意义 [5] 发展重点 - 政府重点做好规则规制确定 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加强行业监管 市场要发挥资源配置作用 推动行业做大做强 [6] - 关键在三个维度集中发力:制定清晰行业标准为产品服务质量提供遵循依据 坚持不懈总结应用场景为优化业态模式提供参照 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快技术产业化进程 [6] - 加快传统产业提升改造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提质扩容 瞄准未来技术推动加快产业化 [6]
中国“三新”经济迅猛发展展现蓬勃活力 工业经济运行“向稳向新向优”
央视网· 2025-08-01 05:50
央视网消息:2024年中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突破18%,助力经济发展,催生新就业岗位,展现出了强大的活力。 中国香港 文汇网:中国"三新"经济迅猛发展 "三新"经济是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活动的集合。经核算,2024年中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242908亿元,比上 年增长6.7%,占GDP的比重为18.01%,占比逐年提高。"三新"经济催生了大量新就业岗位。中国日前发布第七批新职业与新工种,包括17个 新职业、42个新工种信息,其中人工智能、无人机及新消费领域的就业带动效应显著。 中国香港 中评网:工业经济运行"向稳向新向优" 面对更加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的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呈现出"向稳、向新、向优"的特点。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推进,截至今年 6月底,中国已建成3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41家中试平台纳入重点培育库。人工智能赋能作用持续加强,中国培育并开源人工智能大模 型,加快在电子、原材料、消费品等行业应用,形成了一批新模式新业态。接下来中国还将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实 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形机器人、元宇宙、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
增长、上升、突破……多维数据勾勒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发展“新”图景
央视网· 2025-08-01 03:42
三新经济发展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达242908亿元 同比增长6.7% 占GDP比重18.01% 较上年提升0.43个百分点 [1] - 第三产业三新经济增速最快 同比增长7.7% [1] 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 - 2024年1至6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达328.2万个 同比上升99.2% [3] - 同期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587.8万辆 充电设施与汽车销量同步快速增长 [3]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横钦高速郁江特大桥合龙 标志全线土建完工 转入路面铺设阶段 [4] - 横钦高速全长166公里 连接南宁横州与钦州市 系西部陆海新通道高速公路网主通道 建成后将成为广西东部出海快速路 [6] 外资经济活跃度 - 浙江义乌外资经营主体突破1万户 总量居全国县级市首位 [7] - 投资覆盖全球160余国 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占比超80% 涉及贸易餐饮等14个行业 [7] 全球经贸环境 - 5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105 环比下降37.8% 仍处高位 [11] - 欧盟印度美国位列经贸摩擦指数前三 美国措施涉及金额连续11个月居首 [11] 科技前沿突破 - 中国科学家通过奋斗者号潜水器在万米海沟发现生命绿洲 观测到最深规模最大的化能合成生命群落 [8][10]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18.01%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1 01:47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记者潘洁)国家统计局7月31日发布数据,经核算,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 值为242908亿元,比上年增长6.7%(按现价计算),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增速高2.5个百 分点;占GDP的比重为18.01%,比上年提高0.43个百分点。 分三次产业看,"三新"经济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9485亿元,比上年增长6.7%,占比为3.9%;第二产 业增加值为100459亿元,比上年增长5.5%,占比为41.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32964亿元,比上年增长 7.7%,占比为54.7%。 [ 责编:金昱希 ] "三新"经济是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活动的集合。"三新"经济增加值衡量的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从事"三新"经济生产活动创造的增加值。 ...
占GDP比重再增加,“三新”经济增速说明什么?
央视新闻· 2025-08-01 01:36
"三新"经济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达242908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2.5个百分点 [1] - "三新"经济占GDP比重为18.01%,较上年提升0.43个百分点,自2017年15.7%以来持续上升 [1][2] - 2022年首次突破20万亿元规模,2024年占比突破18%,显示结构性优化加速 [2] "三新"经济定义与构成 - 新产业:基于新兴技术产业化形成的新型经济活动,包括技术应用催生的新产业、传统产业信息化升级衍生的新产业 [1] - 新业态:依托技术创新满足个性化需求,从现有产业衍生出的新环节/链条,如互联网经营活动、服务模式创新 [1] - 新商业模式:整合内外要素形成高效独特模式,包括互联网与产业融合、硬件服务化、一站式消费服务 [1] 经济影响与发展动力 - 需求释放与供需匹配加速,新产业提供经济增长点,新业态拓展市场空间,新模式牵引产业活跃度 [2] -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作用,丰富消费场景与供给,成为新技术迭代的试验场和应用平台 [2] - 技术创新主体需加快产业化进程,传统产业改造与新兴产业扩容是关键着力点 [5] 未来发展重点方向 - 政府需制定规则维护公平竞争,加强行业监管,市场需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行业壮大 [3] - 行业标准制定是可持续发展基础,需明确质量依据 [4] - 持续总结应用场景优化业态模式,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速技术产业化落地 [5]
占GDP比重再增加 “三新”经济增速说明什么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31 22:54
"三新"经济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达242908亿元 同比增长6.7% 增速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2.5个百分点 [1] - "三新"经济占GDP比重达18.01% 较上年提高0.43个百分点 [1] - 2022年"三新"经济增加值首次突破20万亿元 2017年占比为15.7% 2020年超过17% 2024年超过18% [3] "三新"经济定义与构成 - 新产业指应用新科技成果形成的新型经济活动 包括新技术应用产业化直接催生的产业 传统产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形成的新产业 以及产业分化升级融合衍生的新产业 [2] - 新业态是依托技术创新从现有产业衍生出的新环节新链条 表现为互联网经营活动 商业流程创新 个性化服务等 [2] - 新商业模式指整合企业内外要素形成的独特运行模式 包括互联网与产业创新融合 硬件融入服务 一站式消费娱乐服务等 [2] "三新"经济发展意义 - 经济系统内部结构优化进程加快 需求释放速度提升 供需匹配程度提高 [3] - 新产业提供更多经济增长点 新业态拓展市场空间 新模式带动产业活跃 [3] -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丰富消费场景和产品服务供给 促进技术迭代升级 [3] "三新"经济发展路径 - 政府需做好规则制定 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加强行业监管 [4] - 市场需发挥资源配置作用 推动行业做大做强 [4] - 重点发力行业标准制定 应用场景总结 技术创新推进 [5] - 加快技术产业化进程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 促进新兴产业扩容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