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化
icon
搜索文档
安徽合力(600761):公司简评报告:海外销量高增长,带动营收创新高
东海证券· 2025-08-27 10:0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核心观点 - 海外销量高增长带动营收创新高 海外业务营收达40.16亿元 同比增长15.20% 海外收入占比达43% 海外整机出口7.36万台 同比+23.08% [6] - 电动化产品占比持续提升 上半年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28% 占比升至68% 较上年末提高2.5pct [6] - 智能物流战略业务快速增长 上半年智能物流板块同比增长59.1% 与华为成立"天工实验室" 与江淮技术中心成立"天枢实验室" [6] - 公司上调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38/15.98/17.91亿元(原预测为13.84/15.42/16.78亿元) [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93.90亿元 同比增长6.18% 归母净利润7.96亿元 同比下降4.60% [6]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183.95亿元 同比增长6.17% 2026年202.54亿元 同比增长10.11% [6]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4.38亿元 同比增长8.97% 2026年15.98亿元 同比增长11.15% [6]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31/11.07/9.88倍 [6] 业务发展 - 2025年上半年叉车行业销量73.93万台 同比+11.66% 公司销量20.42万台 同比+17.23% 行业占比高达27.62% [6] - 公司设立首个海外制造工厂 优化国际化布局 现有300多家海外代理商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6] - 战略业务板块表现突出 零部件同比增长16.4% 后市场同比增长15.3% 智能物流同比增长59.1% [6] - 公司开展最大吨位级电动平衡重式叉车研发 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G2系列"锂电专用车成为爆款产品 [6] 市场表现 - 收盘价19.87元 总股本89,069万股 市净率1.55倍 净资产收益率7.43% [1] - 12个月内最高价23.90元 最低价14.31元 [1]
华域汽车: 华域汽车关于收购上海上汽清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49%股权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09:20
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20,589.69万元人民币收购控股股东上汽集团持有的上海上汽清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49%股权 [1]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但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且未达到股东会审议标准 [1][2] - 交易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并采用全额一次付清方式在交割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支付 [2] 交易标的情况 - 上汽清陶成立于2023年11月注册资本100,000万元主要产品为半固态电池和全固态电池客户主要为上汽乘用车等整车企业 [4][6] - 交易标的产权清晰无抵押质押及权属限制问题 [4] - 截至审计基准日上汽清陶资产总额40,221.14万元所有者权益31,891.33万元2024年营业收入0元净利润-6,334.67万元 [6] 定价依据 - 评估机构采用资产基础法确定上汽清陶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42,019.78万元较账面值28,764.99万元增值46.1%主要因未入账专利及软件著作权纳入评估 [6][7] - 交易价格以评估值为基础协商确定为20,589.69万元对应49%股权 [6][7] 战略影响 - 收购标志着公司首次进入固态电池领域补全"智能动力"平台产品矩阵实现与电驱动热管理等业务的协同发展 [10] - 交易完成后上汽清陶拟更名为清陶动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公司将通过中性化市场策略拓展客户结构加速半固态及固态电池战略落地 [10] 审批程序 - 董事会以6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3票回避表决的结果通过议案关联董事已履行回避义务 [2][11] - 交易无需提交股东会审议且过去12个月内同类关联交易金额未达净资产0.5% [1][3]
德赛西威(002920):中报业绩亮眼,出海布局加速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27 09:18
投资评级 - 增持评级,目标价138.61元 [5][12]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收入同比增长25%至146.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6%至12.2亿元 [12] - 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业务通过产品迭代与定点获取双轮驱动,第五代智能座舱平台获理想汽车订单,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实现规模量产 [12] - 海外布局加速,已完成德国、法国、西班牙、日本、新加坡等分支机构建设,印尼产能开始贡献,墨西哥工厂实现量产,西班牙工厂预计2026年量产 [12] 财务表现 - 2025年预计营业总收入340.09亿元(同比+23.1%),归母净利润28.49亿元(同比+42.1%) [4] - 2025-2027年每股收益预测分别为5.13元、6.33元、7.97元,净资产收益率预计提升至26.0%-27.2% [4][12] - 当前市盈率24.33倍(2025年预测),低于2024年的34.57倍 [4] 业务进展 - 智能座舱业务推出第五代旗舰平台,获多家全球顶级主机厂关注 [12] - 智能驾驶域控多款产品实现规模量产 [12] - 海外供应链能力强化,印尼、墨西哥工厂已贡献产能,西班牙工厂计划2026年量产 [12] 市场表现 - 总市值693.13亿元,股价52周区间85.30-140.19元 [6] - 近12个月股价绝对涨幅41%,相对指数涨幅-11% [10] - 当前市净率7.2倍,每股净资产17.37元 [7] 行业对比 - 2025年预测市盈率24.33倍,高于可比公司科博达(23倍)、华阳集团(19倍)、均胜电子(19倍) [4][14] - 目标估值给予2025年27倍PE,高于行业平均 [12]
恒立液压(601100):归母净利创单季新高,主业复苏+新业拓展下坚定看好公司未来成长性
招商证券· 2025-08-27 00:00
投资评级 - 强烈推荐(维持)[5][9] 核心观点 - 公司归母净利润创单季新高,主业复苏与新业务拓展驱动成长性[1] - 挖机行业持续复苏带动液压件需求增长,公司产品份额提升且海外布局深化[2][4] - 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与成本控制措施[3] - 线性驱动器等新业务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成果显著,成为未来增长新引擎[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51.71亿元(同比+7%),归母净利润14.29亿元(同比+10.97%)[1] - 单Q2营业总收入27.49亿元(同比+11.24%),归母净利润8.12亿元(同比+18.31%)[1] - 毛利率41.85%(同比+0.33pct),净利率27.7%(同比+1.01pct)[3] - 期间费用率9.45%(同比-1.93pct),其中财务费用率受汇兑收益影响显著下降[3] 主业复苏与行业动态 - 挖机行业总销量12.05万台(同比+16.77%),内销同比+22.9%,出口同比+10.19%[2] - 公司挖机油缸销量30.83万只(同比+15%),泵阀在中大挖领域份额持续提升[2] - 紧凑液压阀、径向柱塞马达等产品收入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2] - 海外墨西哥工厂投产,开始向国际知名工程机械厂家批量供货[4] 新业务拓展 - 线性驱动器项目累计开发超50款新产品,全部实现量产并投放市场[4] - 新增建档客户近300家,采用直销与经销结合模式完善渠道[4] - 精密丝杠、直线导轨、电动缸等重点产品加速应用场景落地[4] 未来业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104.78/121.58/141.7亿元(同比+12%/16%/17%)[5] - 预计归母净利润27.62/32.55/38.37亿元(同比+10%/18%/18%)[5] - 对应PE 42.2X/35.8X/30.4X[5] 其他关键数据 - 总市值116.5十亿元,每股净资产12.2元,ROE(TTM)16.2%[5] - 资产负债率19.9%,流动比率4.1,速动比率3.6(2024年数据)[5][16]
通用硅谷招兵买马,保时捷暂停扩建电池生产线、澳拟推道路使用费|全球汽车十条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8-26 23:05
电动化 - 保时捷调整电池战略 聚焦电池单元与系统研发 停止扩建高性能电池生产线 因全球市场规模不足导致量产成本难以优化[6] - 保时捷在欧洲电动化率达57% 坚持混动 燃油和纯电并行策略 计划推出Taycan Macan Cayenne及718全电动车型[6] - 奔驰AMG GT XX概念车刷新电动车续航纪录 24小时行驶3405英里(约5480公里) 平均时速186英里(约299公里) 打破小鹏P7的2461英里(约3961公里)纪录[7][9] - GT XX搭载1341马力800V电驱系统和114kWh油浸式圆柱电池 支持850-900kW超快充 5分钟补充249英里(约401公里)续航[10] - 印度电子制造业产值从2015财年218亿美元增至2025财年1299亿美元 增长六倍 出口额从44亿美元增至376亿美元[13] - 印度PLI政策吸引14.9亿美元投资 创造13万直接就业岗位 推动汽车电子及电动车产能提升[13] 智能化 - Zoomcar与谷歌云合作整合生成式AI和机器学习 推出车主助手功能 将平均车辆入驻时长缩短30%[17] - 通用汽车在硅谷组建AI卓越中心 过去八个月从谷歌 Meta AWS引进近十位专家 研发工厂协作机器人和生成式AI工具[21] - 通用汽车二季度因关税导致运营利润减少11亿美元 AI技术旨在提升本土产能缓解成本压力[21] - Rivian宣布2026年底推出城市与高速点对点免手驾驶功能 计划进一步实现免眼驾驶[24] - 某知名车企联网车辆存在安全漏洞 黑客可远程控制车辆功能 追踪位置并查看车主个人及财务数据[27] 共享化 - BlueSG电动车由Tribecar接手 以Le Blu Frenchy品牌开展长期租赁 租期3个月至2年 取代短租服务[30] - Tribecar接收数百辆BlueSG电动车 两年期月租799新元(低于标准价89新元) 3个月月租958新元 低于新加坡市场普遍2000新元水平[30] 国际化 - Lyft与百度合作 2026年在欧洲启动Robotaxi服务 首批试点德国和英国 采用百度Apollo RT6电动车型[33] - Lyft以2亿美元收购FreeNow 获得覆盖9国180余城网络资源 百度提供自动驾驶车辆和技术方案[33] - 百度Apollo Go在全球15座城市运营超1000辆车 累计完成超1100万次出行订单[33] 新政策 - 澳大利亚拟推道路使用费替代燃油税 按行驶里程计费 年均费用300-400澳元 先以卡车试点再覆盖乘用车[37]
宇通客车 | 25Q2:业绩符合预期 海外增势强劲【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8-26 16:1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营收同比小幅下滑但净利润显著增长 利润分配方案每股派现0.5元 [2] - 2025Q2业绩符合预期 营收环比大幅提升 利润端表现优于营收 产品结构优化推动净利率提升 [3] - 公司作为客车出口龙头 海外市场份额达24.71% 新能源客车出口环比增长184.59% [4] - 国内公交车以旧换新政策落地 每车补贴最高12.2万元 有望拉动新能源公交车需求 [5] - 公司维持高分红传统 预计2025年股息率5.40% 未来三年业绩保持双位数增长 [6]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61.29亿元(同比-1.26%) 归母净利润19.36亿元(同比+15.64%) 扣非净利15.50亿元(同比+8.24%) [2] - 2025Q2营收97.12亿元(同比-0.08% 环比+51.33%) 归母净利润11.81亿元(同比+16.11% 环比+56.36%) [3] - 2025Q2毛利率22.94%(同比-3.16pct 环比+4.05pct) 净利率12.36%(同比+1.83pct 环比+0.32pct) [3] - 销售费用率2.95%(同比-5.36pct) 主要受会计准则变更影响 [3]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422.5/485.5/558.9亿元 归母净利45.5/53.0/59.8亿元 对应PE 14/12/10倍 [6][8] 业务运营 - 2025Q2销售客车12,310辆(同比-4.01% 环比+36.61%) [3] - 海外市场覆盖近60个国家 累计出口客车超11万辆 新能源客车超8,000辆 [4] - 2025Q2大中型新能源客车出口794辆(同比+8.77% 环比+184.59%) [4] - 行业大中客车出口15,828辆(同比+27.48% 环比+46.49%) 公司出口市场份额24.71% [4] 行业政策 - 新能源城市公交车更新每车补贴8万元 动力电池更换每车补贴4.2万元 [5] - 2025H1国内公交车销量7,182辆(同比+10.87%) 政策延续有望加速车辆更新换代 [5]
中国汽研 | 25Q2:毛利率同比高增 华东总部正式启航【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8-26 16:18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9.11亿元,同比下滑4.48%,归母净利润4.09亿元,同比增长1.84%,扣非归母净利润3.90亿元,同比增长3.31% [2] - 2025Q2营收10.24亿元,同比下滑10.15%但环比增长15.35%,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下滑2.84%但环比增长29.43%,扣非归母净利润2.24亿元同比微降0.28%但环比大幅增长34.94% [2][3] - 2025Q2毛利率达45.19%,同比显著提升3.87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22.52%同比提升1.69个百分点,主要因高毛利技术服务业务收入占比提升 [3] 业务调整与费用结构 - 收入同比下滑主因公司主动退出利润率较低的部分专用车业务,优化资源配置并加快产品结构调整 [3] - 2025Q2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动+0.26/+0.87/+1.05/+0.45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提升因项目投资建设导致利息收入减少 [3] 战略布局与产能建设 - 华东总部正式开园,总投资超23亿元,聚焦新能源、智能驾驶、通信软件及零部件研发测评 [4] - 基地覆盖"材料-芯片-零部件-整车"全链条研发测试体系,包含百余个先进试验室 [4] - 智能网联测试能力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及300多个运营商的通信网络及卫星信号模拟 [4] - 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测试涵盖电机、电控、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及充电系统全项测评 [4] 政策驱动机遇 - 2025年6月《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涉及运动控制、驾驶员监测、系统安全性等技术要求 [5] - L2强检政策落地有望为行业打开全新增量空间 [5] 行业定位与增长预期 - 公司作为汽车检测行业优质稀缺标的,具备资产和资质双重壁垒 [6] - 业绩与汽车销量脱钩,受益于新车推出加速及产品升级驱动 [6]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48.54/55.70/63.81亿元,归母净利润10.66/12.89/15.40亿元,对应EPS为1.06/1.29/1.54元 [6][9] - 以2025年8月26日股价19.15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18/15/12倍 [6][9]
福耀玻璃(600660):2025Q2业绩超预期 产能释放进入快车道
新浪财经· 2025-08-26 12:2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14.47亿元,同比增长16.95%,归母净利润48.05亿元,同比增长37.33%,扣非归母净利润47.07亿元,同比增长31.61% [1]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营收115.37亿元,同比增长21.39%,环比增长16.42%,归母净利润27.75亿元,同比增长31.45%,扣非净利润27.20亿元,同比增长32.17% [1]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37.06%,同比下降0.23个百分点,净利率22.42%,同比上升3.33个百分点,高于预期 [1] 业务结构 - 2025年上半年汽车玻璃营收195.38亿元,同比增长16.16%,占主营业务比重92.52% [1] - 2025年上半年浮法玻璃营收30.96亿元,同比增长11.18%,占主营业务比重14.66% [1] - 2025年上半年其他业务营收22.55亿元,占主营业务比重10.68% [1] 行业趋势 - 电动化和智能化是汽车玻璃市场扩容的重要催化剂,打开增量空间 [2] - 汽车玻璃从"车窗"进化为"智能终端",延伸出隔热、隔音、可加热、增水、调光、天线、轻量化、HUD前挡以及全景天幕等功能 [2] - 全景天幕新能源汽车标配装配率近30%,从高端旗舰车型向普惠经济车型扩展 [2] - HUD渗透率提升至2024年的15.58%,公司采用楔形膜和镀膜两种工艺 [2] - 调光玻璃作为全景天幕的升级配置开始规模化应用 [2] - 玻璃天线为汽车智能化提供支持条件,公司成功研发5G天线玻璃 [2] 产能布局 - 公司新建安徽合肥生产基地,投资57.5亿元,规划产能2619万平方米 [2] - 公司新建福建福清生产基地,投资32.5亿元,规划产能2050万平方米 [2] - 公司扩产美国伊利诺伊生产基地,投资4亿美元 [2] - 国内两个项目预计2025年9月前各有100万套产能建成,剩余产能预计2025年底建成,增强区域配套能力和全球化交付能力 [2] 增长驱动因素 - 国内出台和落地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新能源汽车下乡等一系列刺激汽车消费政策,带动汽车玻璃销量向上 [1][3] - 国内外产能加速释放,区域配套能力和全球化交付能力增强 [2][3] - 智能全景天幕玻璃、可调光玻璃、头显示玻璃、超隔绝玻璃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带动ASP增速上行 [3] 业绩展望 - 预计公司2025年营收464亿元,2026年531亿元,2027年608亿元 [3] - 预计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91.27亿元,2026年102.61亿元,2027年113.97亿元 [3] - 预计公司2025年EPS 3.5元/股,2026年3.93元/股,2027年4.37元/股,对应PE 18.5倍、16.46倍、14.81倍 [3]
申华控股: 申华控股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1:0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15亿元,同比增长3.13%,但净利润亏损5931.35万元,同比扩大52.37%,主要受汽车市场下滑及未获主机厂返利影响[2][5] -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汽车消费服务、新能源、房地产及类金融四大板块,其中宝马品牌汽车销售是核心业务,拥有13家宝马4S店,是宝马在国内合作最早、规模最大的经销商集团之一[2][4] - 面对宝马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滑15.5%的不利局面,公司通过精准市场预判、调整销售节奏、强化服务等措施稳定销售规模,并在新能源电站运营、汽车文化产业园招商等方面取得进展[3][4]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3.15亿元,同比增长3.13%;营业成本22.47亿元,同比增长6.06%[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31.35万元,同比减少52.3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179.67万元,同比改善4.8%[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32.94万元,同比减少80.74%;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89.12万元,同比改善8.95%[2][5] - 总资产29.8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9.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61亿元,减少7.33%[2] 业务板块表现 - 汽车销售业务:在宝马品牌中国市场销量下滑15.5%的背景下,通过调节奏、强服务、扩渠道等措施稳定销售规模[3][4] - 汽车文化产业园:渭南汽博园累计落地品牌35家,开业30家,报告期新增4个品牌;开封汽博园推进土地盘活[3] - 新能源业务:楚雄长翔光伏电站上网电量903.52万千瓦时[4] - 房地产业务:洪江项目商铺去化率28%,车位去化率41%;西安项目车位去化率达95%[4] - 物业租赁:申华金融大厦通过优化服务实现营收利润超预期[4] 资产与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2.63亿元,较年初减少31.25%,主要因偿还融资借款[6] - 存货7.43亿元,减少13.26%,因加强库存管理提高周转效率[6] - 短期借款3.66亿元,减少25.93%,因优化融资结构压缩银行借款[6] - 长期借款7.33亿元,较年初减少1.84%[6] - 受限资产合计15.42亿元,包括票据保证金、抵押、质押资产[6] 投资情况 - 证券投资:持有金杯汽车120.92万元、第一医药693.59万元,报告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87.35万元[6] - 主要子公司:上海申华晨宝汽车亏损462.85万元,宣城宝利丰亏损262.26万元,重庆宝盛盈利28.96万元[7] 公司治理 - 董事会完成换届选举,高新刚当选董事长兼总裁,新增都波、范凯为董事,金永利、李卓、俞奕鉴为独立董事[8] - 取消监事会,其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8] - 报告期内无利润分配预案[8] 重大事项 - 与华晨汽租、陆金申华的担保诉讼经调解结案,确认华晨汽租欠付2338.28万元,申华控股对2217.95万元承担连带担保责任[9] - 与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签署长期租赁合同,出租申华金融大厦部分办公用地(2025年4月至2040年12月)[11] - 批准使用不超过2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11]
崔东树:7月份新能源皮卡销量表现亮眼 同比增长182%达0.4万辆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09:40
皮卡市场总体表现 - 2025年7月皮卡市场销售4.1万辆,同比增长2%,环比下降15%,处于近5年中位水平[1][6] - 2025年1-7月皮卡市场累计销售34.8万辆,同比增长11%[1][6][7] - 皮卡市场呈现前低中高走势,春节后3-4月进入旺季,受房地产和工程项目需求驱动[5] 新能源皮卡发展 - 2024年全国新能源皮卡销量2.1万辆,同比增长170%[2][15] - 2025年7月新能源皮卡销量0.4万辆,同比增长182%,环比下降41%[2][15] - 2025年1-7月新能源皮卡累计销量4.6万辆,增长702%,走势强于燃油皮卡[2][14][15] - 比亚迪以1,814辆领跑7月新能源皮卡销量,雷达新能源汽车(1,430辆)和长安汽车(555辆)紧随其后[2] 皮卡出口表现 - 2025年7月皮卡出口2.3万辆,环比下降13%,同比增长13%[3][9][10] - 2025年1-7月皮卡出口18.1万辆,同比增长37%[10] - 皮卡出口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占总销量45%,2025年7月达到56%,1-7月达到55%[3][10] - 长城汽车、上汽大通、长安汽车、江淮汽车和北汽福田出口表现突出[3][9][28] 区域市场特征 - 西南和西北地区是皮卡主力市场,2025年7月合计占比45%[1][16] - 西部市场受经济活跃和降雨量增加带动保持稳定,东部地区需求回落[16][17] - 深圳、广州等广东地区新能源皮卡增长强劲,县乡市场表现走强[1][17][18] - 重庆、乌鲁木齐、成都、北京和深圳是2025年7月皮卡销量前五大城市[30] 市场竞争格局 - 长城汽车保持绝对领先地位,7月内销份额近50%,在西北和华北地区优势突出[22][25][31] - 国内形成"一超三强"格局(长城汽车、江铃汽车、郑州日产、江西五十铃),合计份额近80%[1][24][32] - 江铃汽车在华东和长江流域表现较强,郑州日产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占据优势[31][32] - 新能源皮卡领域,比亚迪、雷达新能源汽车和长安汽车推动私人消费走强[2][13][32] 产品与需求变化 - 皮卡需求主要来自工程建筑、市政电力、农林牧渔等传统领域,以及高端化、乘用化和越野玩车新需求[32] - 电动化和乘用化趋势改善皮卡市场空间,华南地区表现尤为突出[17][32] - 农民工老龄化及回乡趋势带动小城市和县乡市场恢复[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