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能源体系

搜索文档
国家能源局发布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支持民企投资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4-28 09:54
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支持 核心观点 - 国家能源局发布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参与能源基础设施、新技术新业态投资,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并鼓励参与国际绿色能源合作 [2][4][5][8][10] 政策支持方向 1 基础设施与新业态投资 - 支持民营企业参股核电、投资"沙戈荒"大基地、光热发电、生物质能等项目 [5] - 加快发展虚拟电厂、绿电直连、智能微电网,推动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 [2][5] - 鼓励民营企业投资新型储能、充电基础设施等新技术领域 [2][5] 2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能源科技重大专项,与国家实验室协同攻关 [5] - 鼓励风电场、光伏电站构网型技术改造,应用"人工智能+"提升效率 [5] - 推动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技术,提高资源效率 [5] 3 市场准入与公平竞争 - 推进油气管网运销分离,优化电力设施许可管理 [6] - 拓展160千瓦及以下民营用电企业低压办电"零投资"服务 [7] - 规范能源市场秩序,整治不正当竞争和行政干预行为 [7] 4 国际化与"一带一路"合作 - 鼓励民营企业参与风电、光伏、氢能、储能等国际绿色能源项目 [8][10] 政务服务优化 - 简化能源项目审批流程,推行"一站式"服务 [8] - 健全政企沟通机制,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9] (注:未包含风险提示、免责声明等非核心内容)
国家能源局:支持民企投资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微电网等创新技术和模式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4-28 08:14
一季度全国能源形势 - 能源生产稳步增长:一季度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亿吨同比增长8.1% 3月份增速达9.6%日均超1400万吨 原油产量5409万吨同比增长1.1% 天然气产量66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3% [3] - 发电装机容量达34.3亿千瓦同比增长14.6% 3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增速较1-2月提高3.1个百分点 [4] - 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提升:风电光伏合计装机历史性超过火电达14.82亿千瓦 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 消费占比提升1.5个百分点 [4][5] - 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2.3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 3月份用电增速回升至4.8% 天然气消费增长但汽柴油消费延续降势 [4] - 能源价格下行: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价676元/吨同比降165元 布伦特原油均价74.7美元/桶同比跌7美元 [4] - 能源投资快速增长:前两月全国能源重点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2.9% 海上风电/新型储能/电网/核电等领域投资加速 [4] 可再生能源发展 - 新增装机占比90%: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 其中光伏新增5971万千瓦占比78% [5] - 总装机达19.66亿千瓦占比57.3%:水电4.38亿千瓦 风电5.35亿千瓦 光伏9.46亿千瓦 生物质0.46亿千瓦 [5] - 发电量占比突破20%: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8160亿千瓦时占比35.9% 风电光伏发电量53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1%占全社会用电量22.5% [6] - 细分领域表现: - 水电新增213万千瓦 累计装机4.38亿千瓦 发电量2233亿千瓦时 [6] - 风电新增1462万千瓦 累计装机5.35亿千瓦同比增长17.2% 发电量30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2% [6] - 光伏新增5971万千瓦 累计装机9.45亿千瓦同比增长43.4% 发电量23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9% [6] 能源领域民营经济支持政策 - 投资领域扩展:支持民营企业参股核电 投资油气储运设施/油气管网/"沙戈荒"大基地 鼓励布局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微电网 [7][8] - 市场准入优化:推进油气管网运销分离 将低压办电"零投资"服务拓展至160千瓦以下民营企业 加强电网/油气管网信息公开 [8] - 审批服务改进:对"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提供"一站式"服务 健全政企沟通协商制度 完善权益维护机制 [8] 氢能产业发展 - 政策体系完善:全国累计发布氢能专项政策超560项 《能源法》明确推进氢能开发利用 [9] - 产业规模全球领先:2024年氢能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居世界第一 全球可再生制氢产能超25万吨/年中国占比超50% [9] - 技术应用突破:建成加氢站超540座 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约2.4万辆 F级燃气轮机完成30%掺氢试验 兆瓦级纯氢燃气轮机完成验证 [9] 充电基础设施布局 - 建设规模扩大:截至2025年3月底充电基础设施达1374.9万台同比增长47.6% 高速公路服务区覆盖率98% 县域覆盖率97.31% [10] - 试点示范推进:选取9个城市和30个双向充放电项目开展车网互动试点 重点布局高速公路服务区大功率充电设施 [10]
2025年建成兆瓦级新型储能电站60座、装机超1GW!合肥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发布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4-27 09:41
文 | 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4月25日, 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合肥市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 ,方案指出, 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大幅提升,达750万千瓦以上,集中式光伏、风电装机 规模达330万千瓦以上,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到15%。 展望到2027年底,全市 新能源装机规 模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力争达到1200万千瓦。 开展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行动。大力推动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 重点 发展百兆瓦级电网侧独立储能 ,支持符合条件的电源侧储能电站转为电网侧储能电站,支持各 类企业通过合同能源管理、共享共建等方式建设用户侧储能电站,探索构网型新型储能技术研 发与工程示范, 开展分布式光伏配储研究及试点应用。 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建成兆瓦级新 型储能电站60座、装机总规模超100万千瓦,其中建成百兆瓦级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5座。 开展"光伏+"综合应用示范行动。聚合全市新能源场景资源,制定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 计划,大力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光伏+智慧农业" "光伏+储能""光储充检换 "一体化充 电桩等"光伏+"综合应用场景,持续拓展新型 ...
如何持续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政策问答·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人民日报· 2025-04-22 21:52
截至2024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18.89亿千瓦,同比增长24.6%,装机占比连续两年超过一 半。同时,一批重大水电项目核准建设,核电在运在建规模升至世界第一,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转 型变革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今年的《政府 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也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 "2025年和'十五五'时期是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的关键时期。"王 宏志说,能源工作将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体制改革为动力、安全充裕为前提、经济可行为基础,推 动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取得更大成果。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23日 01 版) 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介绍,坚持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动能源结构优化调整,2025年将重点做好以下 工作: 大力推进风电光伏开发利用。积极推进第二批、第三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加快发展 海上风电。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抓好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普 查试点,统筹 ...
成都市温江区探索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建设高质量一流电网
搜狐财经· 2025-03-24 13:16
合作框架 - 成都市温江区与国网成都供电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能源绿色转型深化合作 [1] - 合作以共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服务能源绿色转型为统领 涵盖"源—网—优—储—助—治—促"7个细分维度 [3] - 通过科学构建"1+5+24"源网结构与布局 建设高质量一流电网 [3] 电网建设现状 - 已建成500千伏变电站等重点电力设施 形成"1524"电网站点布局 [3] - 当前220千伏变电站容量达108万千伏安 110千伏变电站容量达110.1万千伏安 [3] - 2024年全区总售电量达36.75亿千瓦时 [3] 发展规划 - 探索构建具有温江特色的新型能源体系 加快建设区域虚拟电厂 [5] - 积极打造10万千瓦级新型储能应用 服务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5] - 助力温江区"3+6"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用电保障 [3][5] 区域经济背景 - 温江区以"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为主线 系统重塑"四大战区"经济地理 [5] - 聚力"七个一批"推进"立园满园" 着力构建"3+6"现代化产业体系 [5] -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为国网成都公司提供更优质服务和发展环境 [5]
A股,年内首单主板IPO来了!
证券时报· 2025-03-14 12:05
文章核心观点 3月14日华润新能源主板IPO申请获深交所受理,作为华润电力全资子公司,其专注新能源发电业务,业绩稳健增长,此次募资拟扩大新能源项目建设,顺应行业发展趋势 [1][2][3][4] 公司情况 - 公司为华润电力全资子公司,肩负集团清洁能源转型重任,专注风力、太阳能发电站全周期运营,业务覆盖全国30个省,在各业务阶段积累丰富经验,盈利能力居行业前列 [2] - 截至2024年9月末,控股发电项目并网装机容量达2,820.69万千瓦,其中风力发电2,156.64万千瓦,太阳能发电664.05万千瓦,新能源发电装机及发电量规模均位于行业前列 [3] - 2021 - 2024年1 - 9月,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71.34亿元、181.98亿元、205.12亿元、171.50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65.76亿元、64.58亿元、84.59亿元、63.49亿元,业绩量质齐升 [4] - 公司预计融资金额245亿元,保荐机构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 行业情况 - 我国正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3] - 2024年全国新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4.5亿千瓦,首次超越火电装机量,预计2025年新增新能源装机超3亿千瓦,行业发展空间持续扩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