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

搜索文档
华夏银行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95%至114.70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8-28 14:3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455.22亿元 同比下降5.86% 较一季度降幅收窄11.87个百分点 [2] - 归母净利润114.70亿元 同比下降7.95% 较一季度降幅收窄6.09个百分点 [2] - 资产利润率0.26%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42% [2] 资产负债规模 - 总资产45,496.25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3.96% [2] - 贷款总额24,170.95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15% [2] - 存款总额23,231.59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7.99% [2] - 存款占比51.06% 较上年末上升1.90个百分点 [3] 信贷结构优化 - 科技型企业贷款增速高于总贷款增速30.00个百分点 占比上升2.08个百分点 [3] - 绿色贷款增速高于总贷款增速14.48个百分点 占比上升1.79个百分点 [3]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总贷款增速1.90个百分点 占比上升0.15个百分点 [3]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增速高于总贷款增速12.13个百分点 占比上升0.39个百分点 [3] 负债成本管理 - 活期存款占比32.95% 较上年末上升0.56个百分点 [3] - 发行科技创新债券100亿元 [3]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1.60% 与上年末持平 [4] - 拨备覆盖率156.67% 较上年末下降5.22个百分点 [4] - 贷款拨备率2.51% 较上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 [4]
2025中国民企500强公布!这些化工企业上榜→
中国化工报· 2025-08-28 10:40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概况 - 京东集团、阿里巴巴、恒力集团、华为投资控股、比亚迪位居前五,营业收入均超过7700亿元[1] - 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营业收入总额达43.05万亿元,净利润合计1.80万亿元[2] - 纳税总额1.27万亿元,资产总额51.15万亿元,其中97家企业资产超千亿元[2] 石油化工行业表现 - 石油化工企业70余家上榜,占榜单份额超10%,18家进入前100强[1] - 营收超千亿元化工企业18家(较上年增6家),500-1000亿元企业21家[1] - 恒力集团(8715.21亿元)、浙江荣盛(6586.02亿元)、盛虹控股(5656.23亿元)位列化工行业前三[1][5] 区域分布特征 - 山东省以26家化工上榜企业领跑全国,浙江省15家(6家进入百强),江苏省10家,福建省6家[2] - 恒力集团(江苏)、盛虹控股(江苏)进入前十;浙江荣盛、恒逸集团(浙江)位列前十二[1][5] 研发与创新投入 - 500强企业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研发人员115.17万人,平均研发强度2.77%[3] - 研发费用超10亿元企业171家,超30亿元64家,超50亿元37家,超100亿元19家[3] 新兴产业布局 - 309家500强企业投资62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涵盖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2] 化工企业详细排名(部分) - 前20强化工企业包括:桐昆控股(2001.66亿元,浙江)、利华益集团(1590.33亿元,山东)、东明石化(1550.04亿元,山东)[5] - 山东省化工企业占据榜单多数,如弘润石化(1508.10亿元)、万达控股(1506.78亿元)、京博控股(1030.01亿元)[5][6] - 福建省中景石化(1096.32亿元)、恒申控股(1068.74亿元)进入百强[5]
未来几个月的就业市场数据将成为美联储决策的关键|宏观晚6点
搜狐财经· 2025-08-28 10:04
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调整 - 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1] - 方案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快速布局一批学科专业点[1] - 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体系核心支柱和人才培养基础平台[1] 入境消费促进措施 - 商务部将加快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并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点[2] - 推动离境退税政策落实 优化退税商店布局并丰富商品供给[2] - 持续打造"购在中国"标志性活动 创新商旅文体健融合消费场景[2] 民营企业榜单发布 -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正式公布[3]
【财经分析】透视2025中国民企500强榜单背后:入围门槛提高 发展方式转变 创新活力更强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8 09:55
入围门槛与规模 - 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 较上年提高2.70% [1] - 制造业500强和服务业100强入围门槛分别达157.01亿元和307.75亿元 [1] - 营业收入总额达43.05万亿元 资产总额共计51.15万亿元 [2] - 营业收入超千亿元企业共105家 较上年增加8家 资产总额超千亿元企业共97家 较上年增加8家 [2] 企业贡献与社会责任 - 纳税总额达1.27万亿元 就业总人数1109.12万人 户均就业2.22万人 [2] - 汽车制造业就业人数达143.40万人 占比12.93% [2] - 72.80%企业投身乡村振兴 79.00%企业参与社会慈善捐赠 捐赠总额104.76亿元 [2] 数字化转型进展 - 64.20%企业已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 60.20%企业在管理层面进行数字化转型布局 [3] - 66.80%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 [3] - 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App数量超过46万个 [4] 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 - 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 研发费用超10亿元企业达171家 超100亿元企业19家 [5] - 有效专利72.16万件 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9948项 [5] - 309家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627个项目 涵盖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等领域 [5] 国际竞争力表现 - 出口总额1.77万亿元人民币 增长5.17% [5] - 境外营业收入总额3.19万亿元 增长14.74% [5] - 29家企业入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 [2] 行业标杆与产业升级 - 京东集团以11588.19亿元营收居榜首 [2] - 腾讯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深耕 华为在5G通信技术投入巨额资金 [6] - 特变电工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 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 [3]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出炉!京东(09618)、阿里巴巴(09988)、恒力位居前三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08:02
整体规模 - 2024年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 [1] - 营业收入总额达43.05万亿元 户均营业收入861.02亿元 较上年增长2.72% [1] - 营业收入超千亿元企业共105家 较上年增加8家 其中超5000亿元企业11家 较上年增加2家 [1] - 资产总额共计51.15万亿元 户均资产1023.09亿元 增长2.62% [1] - 资产总额超千亿元企业共97家 较上年增加8家 其中超5000亿元企业16家 较上年增加1家 [1] - 29家企业入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 [1] 增长态势 - 361家企业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 其中237家增幅超5% 161家增幅超10% [2] - 105家千亿营收企业中 64家营收增幅超5% 44家增幅超10% 20家增幅超20% [2] - 380家企业资产较上年增加 其中262家增幅超5% 170家增幅超10% [2] - 97家千亿资产企业中 53家资产增幅超5% 33家增幅超10% 11家增幅超20% [2] 经营效益 - 净利润合计1.80万亿元 户均净利润36.05亿元 增长6.48% [2] - 净利润超50亿元企业70家 超100亿元企业34家 超200亿元企业19家 [2] - 70家50亿净利润企业中 34家净利润增幅超10% 28家增幅超20% [2] - 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61% 总资产周转率86.62% [2] 产业结构 - 72.00%企业属第二产业 66.40%企业为制造业 [3] - 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额29.63万亿元 增长7.66% 占500强比例68.84% [3] - 制造业资产总额24.67万亿元 增长7.92% 占500强比例48.23% [3] - 制造业净利润总额0.96万亿元 增长1.20% 占500强比例53.21% [3] - 制造业研发费用总额0.80万亿元 增长7.54% 占500强比例71.31% [3] 战略布局 - 309家企业投资62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涉及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 [3] - 64.20%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 60.20%企业在管理层面进行数字化转型布局 [3] - 66.80%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 [3] - 83.00%企业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主要采取应用绿色低碳技术与设备等措施 [3] 国际化发展 - 出口总额1.77万亿元人民币 增长5.17% [4] - 境外营业收入总额3.19万亿元 增长14.74% [4] - 年末境外资产总额2.44万亿元 增长8.14% [4]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 研发人员总数115.17万人 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77% [4] - 研发费用超10亿元企业171家 超30亿元企业64家 超50亿元企业37家 超100亿元企业19家 [4] - 研发人员占比超3%企业349家 超10%企业191家 [4] -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3%企业103家 超10%企业14家 [4] 知识产权 - 拥有72.16万件有效专利 增长8.23% 其中国内有效专利数量增长12.42% [5] - 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9948项 行业标准7568项 [5] - 国内有效商标注册量20.91万件 国外有效商标注册量6.00万件 其中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量1.07万件 [5] 公司治理 - 52.24%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 37.31%企业引入财务投资者 33.33%企业引入产业投资者 [5] - 73.86%企业引入民间资本 57.52%企业引入国有资本 32.68%企业引入境外资本 [5] - 194家企业实际控制273家A股上市公司 [5] 管理体系 - 90%以上企业设置监事会、法务、审计等内控合规机构 [6] - 57.40%企业设置风控与合规部门 48.20%企业设置内控部门 [6] - 48.60%企业设有职工董事、职工监事 83.80%企业设有工会 [6] - 52.60%企业制定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6] - 52.20%企业规范披露ESG信息 [6] 信用建设 - 90.00%企业建立完善内部信用管理制度 [6] - 52.40%企业委托信用服务机构出具信用评级报告 [6] - 76.00%企业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 13.40%企业为B级 [6] 社会贡献 - 纳税总额1.27万亿元 纳税额超10亿元企业240家 占比48.00% [6] - 纳税超50亿元企业62家 占比12.40% 超100亿元企业24家 占比4.80% [6] - 就业总人数1109.12万人 户均2.22万人 [7] - 就业人数超1万人企业240家 占比48.00% 超5万人企业48家 占比9.60% [7] - 汽车制造业就业人数最多达143.40万人 占比12.93% [7] 社会责任 - 72.80%企业投身乡村振兴 65.40%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 [7] - 79.00%企业参与社会慈善捐赠活动 捐赠总额104.76亿元 [7] 企业排名 - 京东集团以11588.19亿元营收位列第一 [9] - 阿里巴巴以9817.67亿元营收位列第二 [9] - 恒力集团以8715.21亿元营收位列第三 [9] - 华为投资控股以8620.72亿元营收位列第四 [9] - 比亚迪以7710.25亿元营收位列第五 [9]
权威数读|民企500强,最新榜单出炉!
新华社· 2025-08-28 07:17
核心观点 - 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京东集团、阿里巴巴和恒力集团位列前三,榜单显示民营企业整体规模扩大、经营效益提升、创新投入增强,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数字化转型及社会贡献方面表现突出 [1][3][9] 榜单排名 - 京东集团以11588.19亿元营收位列第一,阿里巴巴以9817.67亿元营收第二,恒力集团以8715.21亿元营收第三 [17] -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8620.72亿元营收排名第四,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7710.25亿元营收第五 [17][18] - 前十名企业还包括腾讯控股有限公司、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 [17][18] 资产规模 - 资产总额超过千亿元的企业共97家,较上年增加8家 [3] 经营效益 - 民营企业500强利润合计1.8万亿元,户均净利润36.05亿元,增长6.48% [5] - 净利润超过50亿元的企业70家,超过100亿元的企业34家,超过200亿元的企业19家 [5] 产业布局 - 企业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等领域 [9] - 加快向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发展,境外业务韧性凸显 [9] 研发创新 - 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研发人员总数115.17万人,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77% [12] - 涉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6个行业 [12] 公司治理 - 194家企业引入外部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实际控制273家A股上市公司 [15] - 90%以上的企业设置内控合规机构,90.00%的企业建立内部信用管理制度,76.00%的企业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 [15] 社会贡献 - 纳税总额1.27万亿元,纳税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240家 [16] - 就业总人数1109.12万人,72.80%的企业投身乡村振兴,79.00%的企业参与社会慈善捐赠,捐赠总额104.76亿元 [16] 区域分布 - 上榜企业覆盖全国多个省份,其中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和山东省企业数量较多 [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2][33][35][37][40][43][44][47][48][51][52][54][56][59][60]
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报告 营业收入总额达43.05万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05:50
整体规模 - 2024年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 [1][3] - 营业收入总额达43.05万亿元 户均营业收入861.02亿元较上年增长2.72% [1][3] - 营业收入超千亿元企业共105家较上年增加8家 其中超5000亿元企业11家增加2家 [1][3] - 资产总额共计51.15万亿元 户均资产1023.09亿元增长2.62% [1][3] - 资产总额超千亿元企业共97家较上年增加8家 其中超5000亿元企业16家增加1家 [3] - 29家企业入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 [3] 增长态势 - 361家企业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 其中增幅超5%企业237家 超10%企业161家 [1][4] - 105家千亿营收企业中 64家营收增幅超5% 44家超10% 20家超20% [1][4] - 380家企业资产较上年增加 其中增幅超5%企业262家 超10%企业170家 [1][4] - 97家千亿资产企业中 53家资产增幅超5% 33家超10% 11家超20% [1][4] 经营效益 - 净利润合计1.80万亿元 户均净利润36.05亿元增长6.48% [4] - 净利润超50亿元企业70家 超100亿元企业34家 超200亿元企业19家 [4] - 70家净利润超50亿元企业中 34家净利润增幅超10% 28家超20% [4] - 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61% 总资产周转率86.62% [4] 产业结构 - 72.00%企业属第二产业 66.40%企业为制造业 [5] - 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额29.63万亿元增长7.66% 占500强比例68.84% [5] - 制造业资产总额24.67万亿元增长7.92% 占比48.23% [5] - 制造业净利润总额0.96万亿元增长1.20% 占比53.21% [5] - 制造业研发费用总额0.80万亿元增长7.54% 占比71.31% [5] 创新投入 - 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 研发人员总数115.17万人 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77% [6] - 研发费用超10亿元企业171家 超30亿元企业64家 超50亿元企业37家 超100亿元企业19家 [6] - 研发人员占比超3%企业349家 超10%企业191家 [6] -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3%企业103家 超10%企业14家 [6] - 拥有有效专利72.16万件增长8.23% 其中国内有效专利数量增长12.42% [7] - 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9948项 行业标准7568项 [7] 数字化转型 - 64.20%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 60.20%企业在管理层面进行数字化转型布局 [5] - 66.80%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 [5] - 83.00%企业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5] 境外业务 - 出口总额1.77万亿元人民币增长5.17% [6] - 境外营业收入总额3.19万亿元增长14.74% [6] - 年末境外资产总额2.44万亿元增长8.14% [6] 公司治理 - 52.24%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 37.31%企业引入财务投资者 33.33%企业引入产业投资者 [7] - 73.86%企业引入民间资本 57.52%企业引入国有资本 32.68%企业引入境外资本 [7] - 194家企业实际控制273家A股上市公司 [7] - 90%以上企业设置内控合规机构 57.40%企业设置风控与合规部门 48.20%企业设置内控部门 [8] - 52.60%企业制定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52.20%企业规范披露ESG信息 [8] 社会贡献 - 纳税总额1.27万亿元 纳税额超10亿元企业240家占比48.00% 超50亿元企业62家占比12.40% 超100亿元企业24家占比4.80% [8] - 就业总人数1109.12万户均2.22万人 就业人数超1万人企业240家占比48.00% 超5万人企业48家占比9.60% [9] - 汽车制造业就业人数达143.40万人占比12.93% [9] - 72.80%企业投身乡村振兴 65.40%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 [9] - 79.00%企业参与社会慈善捐赠 捐赠总额104.76亿元 [9]
同方股份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1008.99%,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27 22:5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56.67亿元,同比下降10.09%,归母净利润-2.56亿元,同比下降1008.99%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36.48亿元,同比上升8.29%,归母净利润3151.13万元,同比下降83.17% [1] - 毛利率29.41%,同比增11.94%,净利率-4.76%,同比减701.08% [1] - 三费占营收比24.0%,同比减9.9%,每股收益-0.08元,同比减900.0% [1] - 应收账款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达4431.61%,货币资金52.79亿元,同比减2.64% [1] - 有息负债141.72亿元,同比减12.90%,每股净资产5.06元,同比增15.59% [1] 业务运营与战略 - 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4年整体研发投入13.09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整体研发投入2.07亿元 [4][5] - 搭建"三科两院"研发体系架构,新获批省部级研发平台,4家单位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5] - 核技术应用领域智能安检系统落地香港机场,航空集装箱CT获民航局认证,毫米波人体安全检查仪通过新版标准认证 [5] - 数字信息领域华知大模型成为央企首批通过国家"双备案"的大模型之一 [5] - 智慧能源领域新疆喀什零碳智慧园区投入运营,大温差换热机组落地山东荣成核能供热 [5] 行业定位与发展 - 公司作为中核集团数字信息产业发展平台、核技术应用产业牵头单位,积极推动产业改造升级 [6] - 同方威视坚持安检业务和核技术应用业务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在矿石分选、新能源电池检测等方面进行业务拓展 [7] - 智能矿选设备已在玻利维亚、墨西哥和国内多个省份实现销售,工业CT无损检测产品应用于新能源设备安全检测 [7] - 榴莲品质CT检测系统在马来西亚投入使用,能够无损透视榴莲内部,精准识别虫洞与虫卵 [8] - 同方威视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布局较早,具备导航控制系统、机械臂控制技术,已在智慧仓储、智能产线等多个场景落地应用 [9] 未来规划与前景 - 同方数科制订"十五五"战略发展规划,以全面建成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双轮驱动的世界一流数智科技公司为目标 [10] - 聚焦数据要素、知识服务、人工智能、工业软件四大主业,努力发展成为国内数据要素龙头和人工智能产业化引领者 [10] - 通过技术引领升级、场景落地、保障机制三角支撑机制确保战略规划实现 [11] - 数据要素是公司数字信息产业战略核心赛道之一,依托政策红利构建全链条产品基础和服务能力 [13] - 已形成数字化、知识化、智能化的完整技术体系,能够提供从数据采集到价值实现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14]
隆达股份: 国联民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关于江苏隆达超合金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募投项目延期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27 10:29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6171.4286万股 每股发行价格39.08元 募集资金总额2411.79百万元 扣除总发行费用210.52百万元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2201.27百万元 [1] - 募集资金到位情况经中汇会计师事务所审验 并于2022年7月15日出具验资报告 [1]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451.38百万元 投入比例56.42% [2] - 公司于2024年调整募投项目规模 将变形高温合金原设计产能由6000吨调整为3000吨 对应投资金额由855.46百万元调整为657.07百万元 影响投资金额198.39百万元 [2] 募投项目延期具体情况 - 公司对新增年产1万吨航空级高温合金技术改造项目及新建研发中心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进行调整 均延长至2027年12月 [2][3][4] - 延期仅涉及实施进度变化 未改变募投项目的实施主体 投资用途和投资规模 [3][10] 项目延期原因 - 新增年产1万吨航空级高温合金技术改造项目延期主要涉及2000吨变形高温合金棒材产线 因宏观环境 市场需求及工艺稳定性等因素放缓投入节奏 [3] - 截至2025年7月31日 该项目产能利用率52.87% 处于爬坡期 公司预计年内实现3000吨新增变形高温合金产能落地 [3] - 新建研发中心项目因使用政府专项资金及研发场所建设限制 导致募集资金使用进度放缓 [4] 研发中心项目重新论证 - 公司对新建研发中心项目进行重新论证 认为项目符合战略规划 具备必要性和可行性 [4] - 研发中心建设有助于突破高温合金技术壁垒 满足国家战略需求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5][6] - 公司目前在研项目30多项 研发资源紧缺 存在中试平台 测试分析及应用验证等技术瓶颈 [6]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高温合金是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关键材料 直接影响发动机推力 寿命和可靠性 [5] -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将高温合金列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领域 [7][8] - 全球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市场持续增长 中国市场进入快速迅猛增长阶段 [8] 公司技术基础 - 公司构建高温合金技术研究院 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9] - 配备国际先进检测设备 包括碳硫分析仪 氧氮氢分析仪及高分辨辉光放电质谱仪等 [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在高温合金方面累计申请专利100项 其中发明专利92项 授权专利40项 参与制定国家标准8项 [9] 项目延期影响及审议程序 - 项目延期不会对公司正常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符合长期发展规划 [10] - 公司于2025年8月26日召开董事会及监事会 审议通过部分募投项目延期议案 [10]
国家统计局:2024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保持较快增长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08:20
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总体表现 - 2024年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达136.0 同比增长14.2%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成长[1] 经济活力表现 - 经济活力指数130.9 同比增长14.5% 全年新设经营主体2737万户 日均新设企业2.4万户[2] -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8.0% 快于全部投资4.8个百分点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7.0%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10.2%[2] - 快递业务量达1751亿件 业务收入14034亿元 助力新型消费增长[2] 创新驱动发展 - 创新驱动指数138.5 同比增长13.2%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3.6万亿元 增长8.3%[3] - 基础研究经费2497亿元 增长10.5%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达1.46万家[3]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4件 同比增加2.2件 技术合同成交金额68354亿元 增长11.2%[3] 网络经济引领作用 - 网络经济指数142.4 同比增长16.2% 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3376亿GB 增长11.6%[4] - 5G基站达425万个 占移动基站总数33.6% 同比提升4.5个百分点[4] - 全国网上零售额15.2万亿元 增长7.2%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个百分点[4] - 跨境电商出口额2.15万亿元 增长16.9%[4] 产业转型升级进展 - 转型升级指数127.8 同比增长12.5%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 快于规模以上工业3.1个百分点[5] - 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升至16.3% 非化石能源占比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5] - 电动汽车出口突破200万辆 锂电池出口量超39亿个创历史新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