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板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A股利好!吴清官宣,释放重要趋势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06:35
未盈利企业上市政策 -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提出"1+6"政策措施,旨在提升科创板制度包容性,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精准服务技术突破大、研发投入高、商业前景广的科创企业 [1][2] - "1"指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重启第五套标准,"6"包括引入专业机构投资者、试点IPO预审阅机制、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支持未盈利企业增资扩股等六项措施 [2][3] 第五套标准重启影响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打破A股盈利门槛约束,允许市值≥40亿元且具备核心技术的未盈利企业上市,已支持中芯国际、百利天恒等20家企业上市,当前在审企业5家(思哲睿、必贝特等)[3][4] - 行业预计政策细则完善后,未盈利企业上市将提速至每年15-20家,优先惠及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企业 [5][6] 第五套标准优化方向 - 现行标准要求企业取得阶段性成果且市场空间大,市场期待细化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的具体适用要求,如明确"技术优势""阶段性成果"等判定标准 [8] - 专家建议升级技术门槛(如医药企业需完成III期临床)、强化信息披露(披露临床进展等)、完善风险定价机制,但需避免过度量化导致企业套利 [9][10] 优质未盈利企业筛选维度 - 核心技术:需具备自主知识产权且符合国家战略(如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研发投入转化率、专利质量是关键指标 [12][13] - 市场潜力:评估行业规模与增长前景,商业模式需明确盈利路径 [12] - 资金管理:核查现金流储备能否支撑研发,融资渠道多元化程度及股东结构合理性 [15]
证监会主席吴清:科创板重启第五套标准 创业板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经济观察报· 2025-06-18 05:34
科创板改革 - 中国证监会将深化科创板改革 推出"1+6"政策措施 提升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 [1][2] - "1"指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于第五套标准上市 服务技术突破大 研发投入高 商业前景好的科创企业 [2] - "6"包括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 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领域 [2] - 支持在审未盈利科技企业增资扩股 完善再融资制度和战略投资者认定标准 增加投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 [2] 创业板改革 - 证监会将在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 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2] 上市公司发展 - 证监会强调上市是起点不是终点 融资是工具不是目的 将完善上市公司全链条监管制度 [3] - 推动"并购六条"和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落地 实施股份对价分期支付 重组简易审核程序等新举措 [4] - 研究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程序 提升便利性和灵活度 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 [4]
吴清,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6-18 03:57
深化科创板改革 - 推出"1+6"政策措施,其中"1"是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于第五套标准上市,"6"包括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增资扩股、完善再融资制度和战略投资者认定标准、增加投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 [2] - 创业板将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3] 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 - 资本市场通过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激发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活力,支持科技巨头和科创新秀 [4] - 深化发行和并购重组改革,优化制度与产品供应,促进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 [4] 股债联动与REITs发展 - 强化股债联动优势,发展科创债并优化发行交易制度,推出科创债ETF及股债结合产品 [6] - 批复全国首批2只数据中心REITs注册,支持科技企业利用知识产权等新型资产开展证券化融资 [6] 中长期资金引导与退出机制 - 支持编制科技创新指数和开发科创主题公募基金,引导中长期资金参与科技企业投资 [7] - 推动基金份额转让业务试点转常规,优化股票实物分配和"反向挂钩"机制,畅通多元化退出渠道 [7] 上市公司监管与投资者保护 - 完善上市公司全链条监管制度,落实"并购六条"和重组管理办法,推动股权激励程序便利化 [8] - 严惩违法输送利益、内幕交易及操纵市场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8]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 加快落实2025年对外开放举措,包括优化QFII制度、拓展外资可交易期货期权品种至100个 [9] - 研究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及液化天然气期货期权,提升外资参与便利度 [9]
配套制度有序推出 典型案例渐次落地丨“科创板八条”一周年
证券时报· 2025-06-18 00:07
科创板八条改革成效 - "科创板八条"发布一周年,各项改革举措基本落地,配套制度有序推出,政策效应日益显现[1][2] - 8方面30余项改革举措涉及发行承销、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制度创新[4] 发行承销改革 - 科创板试点统一执行3%的最高报价剔除比例,减少网下投资者"搭便车"报高价冲动[4] - 15只科创板新股适用新报价规则,极端高价行为有所缓解[5] - 新增科创板新股网下认购须持有600万元市值要求,优化未盈利企业发行配售规则[5] 再融资与并购重组 - "轻资产、高研发"认定标准落地,9家科创板企业适用该标准拟融资近250亿元[5][18] - 并购重组制度优化:新增简易审核程序,完善控股股东限售期转让豁免情形[5] - 科创板新发布并购交易110单,合计金额超1400亿元;2024年新增50单,其中20单为重大交易[10][16] - 标志性案例包括首单"A控H"、"A吃H"等,交易机制创新如普源精电并购标的评估增值率超900%[11] 典型案例与市场动态 - 中科曙光与海光信息按1:0.5525比例换股吸收合并,为首单修订后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交易[9] - 12家科创板公司引入国有资本或产业资本成为控股股东[11][18] - 芯原股份等企业积极寻求产业链并购,提升产业协同效应[11] 未来改革方向 - 建议引入更多长期资金,推动与国际市场互联互通及纳入国际指数体系[14] - 支持未盈利"硬科技"企业融资,丰富再融资工具,强化长期研发型企业估值引导[14] - 上交所表示将深化发行承销、股债融资、并购重组等制度改革,增强制度包容性[14] 未盈利企业IPO进展 - 西安奕材(12英寸硅片厂商)、昂瑞微(集成电路设计)、上海超硅(半导体)等未盈利企业科创板IPO相继获受理[20]
“科创板八条”一周年: 配套制度有序推出 典型案例渐次落地
证券时报· 2025-06-17 18:15
科创板八条改革成效 - "科创板八条"发布一周年 各项改革举措基本落地 配套制度有序推出 典型案例渐次落地 政策效应日益显现 [1] 发行承销制度改革 - 科创板试点统一执行3%最高报价剔除比例 已应用于15只新股 极端高价行为有所缓解 [2] - 推出网下认购须持有600万元科创板市值规则 优化未盈利企业新股发行网下配售与锁定安排 引导长期投资理念 [2] 再融资与并购重组创新 - "轻资产 高研发"认定标准落地 9家科创板企业适用该标准披露再融资公告 合计拟融资近250亿元 [3] - 并购重组制度优化 新增简易审核程序 完善控股股东限售期转让股份豁免情形 [3] - 科创板新增受理22家再融资申请 并购交易新发布110单 [4] 并购交易市场表现 - 科创板新发布并购交易110单 已披露交易金额合计超1400亿元 今年以来新增50单 重大交易单数超过去5年总和 [5] - 首单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案例落地 中科曙光与海光信息按1:0.5525比例换股 [5] - 出现首单"A控H"、"A吃H"、"H控A"等标志性案例 估值与定价机制更市场化 [5] - 12家科创板公司引入国有资本或产业资本成为控股股东 [6] 未来改革方向 - 建议引入更多长期资金 推动与境外市场互联互通 促进优质科创企业纳入国际指数体系 [8] - 建议提升对"硬科技"企业再融资与并购重组的制度包容性 支持产业升级 [8] - 上交所表示将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定位 推进发行承销 股债融资 并购重组等制度深化改革 [8] 当前审核进展 - 芯联集成 华海诚科 思林杰等多单科创板重组项目审核有序推进中 [7]
科创板ETF产品数量和规模双突破 有效引导金融“活水”浇灌“硬科技”
证券日报· 2025-06-17 16:13
科创板指数与ETF发展 - 汇添富上证科创板新材料ETF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为市场提供精准锚定新材料领域的投资工具 [1] - "科创板八条"政策推动下 科创板ETF产品数量和规模双突破 新增57只ETF 总数达88只 总规模超2500亿元 较政策前增长近60% [1][4] - 科创板指数体系加速扩容 新增13条指数 总数达29条 形成宽基、行业主题、区域主题、策略指数等多元化结构 [2][3] 产品生态与市场参与 - 科创板宽基ETF规模超2000亿元 覆盖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科创综指 形成完整产品链 [5] - 行业主题ETF覆盖人工智能、新能源、芯片设计等新质生产力关键领域 基金公司参与主体达27家 较政策前增加13家 [4][5] - 人工智能ETF规模较发行时增长超3倍 为相关企业研发和产能扩张提供资金支持 [6] 政策与制度优化 - 上交所制定《指数业务三年行动方案》 修订科创板100和200指数编制规则 将新股纳入时间延长至上市超12个月 [3] - 推动科创板ETF纳入基金通平台 研究优化做市商机制和盘后交易机制 引导资金流向新质生产力领域 [7] - 专家建议优化指数编制规则 推动ETF互联互通 加强投资者教育 构建券商、基金与指数机构协同生态 [7] 市场影响与未来方向 - 形成"指数扩容—资金流入—企业发展—指数优化"的良性循环 赋能新质生产力领域企业成长 [6] - 上交所将持续丰富科创板指数及ETF体系 提供多样化配置工具 引导创新资本向科技产业集聚 [5][7] - 科创板已成为A股指数化投资比例最高的板块 全方位多层次产品生态初步形成 [4][5]
“科创板八条”落地一周年的实践与成效:制度创新引领 科创板助硬科技企业加速腾飞
证券日报· 2025-06-16 16:38
科创板再融资进展 - 6月以来已有7家科创板公司更新再融资进展 审核状态涉及提交注册 已受理等 [1] - 近一年科创板再融资新增受理19家 上市委审议通过7家 报会注册20家 注册生效21家 [2] - 9家公司按"轻资产 高研发投入"标准申请再融资 合计拟融资近250亿元 投向创新药或芯片研发项目 [2] "科创板八条"改革成效 - 政策发布一周年 科技企业资本市场工具箱持续扩容 增强对科技创新包容性适配性 [1] - 落地"轻资产 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 提高股权激励精准性 并购重组估值包容性 科创债"绿色通道"等创新制度 [1] - 为硬科技企业构建适配资本环境 引导资源流向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链整合 [1] 再融资创新案例 - 芯原股份18.07亿元定增项目注册生效 加速Chiplet技术在AIGC和智驾系统布局 [2] - 晶合集成高效注册20亿元科创债 中国通号申报科创债 合计拟融资45亿元 [3] - 迪哲医药等创新药企受益于"轻资产"认定标准细化 提升融资效率 [3] 并购重组动态 - 政策落地后新增106单并购交易 披露金额超1400亿元 多为产业并购 [6] - 2024年新增45单并购交易 其中20单为发行股份或可转债购买资产 超过去五年总和 [6] - 涌现海光信息换股吸收合并 晶丰明源"发股+可转债+现金"收购等创新案例 [6] 控制权市场与产业链整合 - 12家科创板公司引入国有或产业资本控股 如科大国盾获中电信量子集团入主 [7] - 芯原股份等公司积极关注产业链并购机会 推动产业生态建设 [7] 股权激励制度 - 433家科创板公司发布761单股权激励计划 板块覆盖率74% [8] - 艾为电子高管承诺延长锁定期 佰维存储设置市值管理目标考核 [8] 未来改革方向 - 上交所将持续推进"科创板八条"落地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配性 [9] - 企业建议吸引耐心资本 提升硬科技企业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包容性 [9]
“科创板八条”一周年,多位科创板公司掌门人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6-15 11:34
科创板八条改革成效 - "科创板八条"发布一周年,绝大部分举措已完成或取得阶段性进展,改革成效初步显现 [1] - 多位科创板公司掌门人对进一步深化科创板改革提出建议,包括流动性、国际化、持续监管机制等方面 [1][2][3] 公司案例与政策响应 艾力斯 - 公司积极响应"科创板八条",开展"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加大研发投入和对外合作,引进新品种 [1] - 作为首批探索New-Co模式实现产品海外授权的企业,持续推进伏美替尼全球化工作 [1] - 建议科创板引入更多长期资金,推动与境外市场互联互通,促进优质科创企业纳入国际指数体系 [1] 百利天恒 - "科创板八条"提升了对未盈利企业的包容性,公司于2024年启动A股定增,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创新药研发 [2] - 制度突破使公司在未盈利阶段上市,为肿瘤治疗领域创新药物研发和国际化合作提供支撑 [2] - 建议优化未盈利企业持续监管机制,丰富再融资工具,强化对长期研发型企业的估值引导 [2] 晶合集成 - "科创板八条"助力公司提高融资效率和创新激励机制,2024年注册20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2] - 2025年成功落地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利用科创板限制性股票等工具激励核心团队和吸引高端人才 [2] - 自主研发的40nm工艺OLED显示驱动芯片已量产,正推进28nm工艺产品研发及量产 [3] 天岳先进 - 公司为全球宽禁带半导体领域引领者,2024年11月推出全球首枚12英寸碳化硅衬底 [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3] - 建议提升对硬科技企业再融资、并购重组的制度包容性,支持产业升级 [3] 芯原股份 - "科创板八条"支持"轻资产、高研发投入"企业再融资,公司再融资项目2025年2月通过交易所审核,3月获证监会批文 [4] - 再融资将加速Chiplet技术和AIGC、智驾系统赛道布局 [4] - 公司适合做产业链上下游并购,可依托平台化优势推进产业生态建设 [4][5] 行业影响与建议 - 科创板改革为"硬科技"企业提供更好融资环境,支持未盈利企业上市和研发投入 [1][2] - 行业期待更多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关注科创板上市公司 [3] - 建议优化国际化、流动性、持续监管等机制,进一步提升科创板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1][2][3]
上交所发声!事关“科创板八条”
证券时报· 2025-06-15 05:31
科创板改革进展与成效 - 上交所扎实推进"科创板八条"落地 一体推进发行承销、股债融资、并购重组、交易机制等制度改革[1] - 科创板已支持588家科创企业上市 IPO募资额超9200亿元 再融资募资额超1800亿元 合计支持资金超万亿元[1] - 科创板年均研发强度保持在10%以上 累计形成发明专利超12万项[1] 制度与规则建设 - 深化发行承销改革 调整未盈利企业网下限售及配售安排 明确更高锁定比例和更长锁定期投资者配售比例更高[3] - 持续评估高剔比例3%及新股市值配售规则 报价定价总体审慎合理 发行总体平稳[3] 市场数据表现 - "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 IPO新增受理9家 再融资新增受理19家 新披露并购交易106单 交易金额累计突破1400亿元[4] - 科创债试点累计服务超300家企业发行科创债1.17万亿元 存量1.11万亿元 中长期科创债发行规模占比约60%[4] - 科创板指数达29条 新增48只科创板ETF上市 68只科创板ETF获批 上市数量较改革前增长近2倍[4] 未来发展方向 - 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定位 增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 提升服务科技创新及新质生产力发展质效[6] - 深化科创债产品和机制创新 支持市场主体用好科创债 引导社会资金服务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6] - 加大低波动型产品创新力度 丰富科创板指数及ETF体系 引导创新资本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6] - 强化新兴产业研究服务和企业挖掘 推动技术攻关和产业化 形成全周期服务的资本市场培育新生态[7]
科创板“试验田”观察|畅通融资通道 为硬科技量身定制“加速器”
搜狐财经· 2025-06-13 08:41
科创板改革成效 - 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配套政策相继落地,成效初显 [1] - "科创板八条"发布一年来,新受理9家企业IPO申请,14家企业完成首发上市,覆盖半导体、新材料、高端装备等行业 [1] - 科创板2024年全年研发投入总额达1680.7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12.6%,领跑A股各板块 [2] 轻资产高研发企业支持政策 - 上交所2024年10月发布新规,细化"轻资产、高研发投入"企业认定标准,鼓励加大研发投入 [2] - 9家科创板企业适用该标准披露再融资公告,合计拟融资近250亿元,聚焦生物医药、半导体行业 [2] - 迪哲医药、芯原股份等案例落地,带动市场积极性提升 [2] - 迪哲医药调整再融资规模,聚焦核心项目推进,解决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资金瓶颈 [2][3] 科创债融资创新 - 晶合集成、中国通号申报科创债并适用审核绿色通道,合计拟融资45亿元 [4] - 中国通号发行25亿元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受理至注册生效仅35个工作日,票面利率创同期限品种最低 [4] - 晶合集成拟募集20亿元用于偿债及补充流动资金,优化债务结构 [4] - 中国通号实现"科创板+科创债"双融资通道,解决研发投入与资金周转矛盾 [4][5] 政策影响与专家建议 - 科创板政策提高再融资审核效率,引导资金流向科创实力强的企业 [5] - 专家建议进一步细化"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优化审核流程,适应不同类型企业需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