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出海

搜索文档
医药行业周报:全球GLP-1市场稳定扩容,关注国内企业的授权机会-20250817
华鑫证券· 2025-08-17 09:34
投资评级 - 医药行业维持"推荐"评级 [1] 核心观点 全球GLP-1市场扩容 - 2025年上半年全球GLP-1销售额超过336亿美元,预计全年将突破600亿美元 [3] -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系列收入166.83亿美元,礼来替尔泊肽系列收入147.34亿美元 [3] -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获FDA批准脂肪性肝病适应症,将进一步扩大市场空间 [3] - 国内企业如歌礼制药ASC30在I期临床显示4周减重6.5%,具备BIC潜力 [3] 创新药出海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医药交易数量456笔,同比增长32%,交易总金额1304亿美元,同比增长58% [2] - 中国企业在全球创新药交易中贡献近50%金额和超30%数量 [2] - 恒瑞医药与GSK达成潜在120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成 [2] CAR-T技术突破 - 传奇生物与强生合作的Carvykti上半年销售额8.08亿美元,全年有望突破20亿美元 [5] - 博生吉医药CD7 CAR-T疗法PA3-17在I期临床显示84.6%客观缓解率 [5] - 全球25个在研CD7 CAR-T药物中20个来自中国企业 [5] CXO行业复苏 - 2025H1 License-out交易72笔,超过2024年全年一半,总金额同比增16% [7] - 药明康德2025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2%,在手订单同比增长37.2% [7] 医保谈判进展 - 2025年医保药品目录和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初步形式审查通过121个药品 [8] - 孤儿药和进口PD-1/L-1是主要通过审核品种 [8] 行业表现 市场表现 - 医药生物行业最近一月涨幅11.07%,跑赢沪深300指数6.51个百分点 [25] - 最近一周涨幅3.08%,跑赢沪深300指数0.7个百分点 [22] - 医疗服务子板块最近一月涨幅17.34%,表现最佳 [28] 估值水平 - 医药生物行业当期PE(TTM)39.94倍,高于5年历史平均估值31.83倍 [44] - 医疗服务子板块PE(TTM)40.03倍,中药子板块29.26倍 [32] 重点公司推荐 - 减重领域:众生药业、歌礼制药-B [9] - CAR-T方向:安科生物、科济药业 [9] - CXO领域:凯莱英、普蕊斯、百诚医药 [9] - 痛风领域:长春高新、一品红 [9]
财经聚焦 | 我国创新药发展透出哪些新动向?
新华社· 2025-08-16 13:37
研发进展与产业规模 - 2024年我国在研新药数量跃居全球第二位,产业规模不断壮大[1] - "十四五"以来获批上市的国产创新药超过110个,市场规模达1000亿元[3] - 上海张江药谷形成完整生态链,涵盖研发、生产、服务等环节,君实生物等多款创新药成功出海[1] 创新药出海与国际合作 - 2024年药企完成超90笔海外授权交易,总金额超500亿美元[5] -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对外授权首付款达33亿美元,总交易金额484.84亿美元,复宏汉霖PD-1单抗在近40国获批[2][7] -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60亿美元授权协议,恒瑞医药与葛兰素史克潜在交易125亿美元[7] 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 国产创新药在PD-1抑制剂、双抗、ADC、CAR-T等领域实现突破,填补儿童罕见病等临床空白[2] - 首个国产原研Bcl-2抑制剂利生妥获5项美国FDA孤儿药认证,惠及国内外患者[4] - 上半年43个创新药获批,同比增长59%,接近2024年全年数量[9] 政策与资金支持 - 创新药审批时限缩短至30个工作日,优先检验绿色通道加速落地[9] -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在医药领域投资271个项目,金额达100亿元[10] - 医保局推出16条举措支持创新药,研究首发价格机制并鼓励商业保险投资[11]
财经聚焦丨我国创新药发展透出哪些新动向?
新华网· 2025-08-16 13:25
研发进展与产业规模 - 2024年我国在研新药数量跃居全球第二位,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3] - "十四五"以来获批上市的国产创新药超过110个,市场规模达1000亿元 [6] - 2024年上半年批准创新药43个,同比增长59%,接近2024年全年批准总量 [13] 创新药出海与国际合作 - 2024年药企完成超90笔海外授权交易,总金额超500亿美元 [7] -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对外授权首付款达33亿美元,总金额484.84亿美元 [10] - 三生制药与辉瑞签订60亿美元双抗授权协议,恒瑞医药与葛兰素史克达成125亿美元潜在交易 [9] - 国产Bcl-2抑制剂利生妥获5项美国FDA孤儿药认证 [7] 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 从PD-1抑制剂到双抗、ADC、CAR-T疗法,行业完成仿制向创新的转型 [5] - 上半年多款创新药填补临床空白,如芦沃美替尼片(儿童罕见病)、硫酸艾玛昔替尼片(强直性脊柱炎) [5] - 君实生物、复宏汉霖等企业通过张江药谷生态链实现多款创新药出海 [4] 政策与资金支持 - 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时限缩短至30个工作日,开通优先检验绿色通道 [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营企业联合基金设立,恒瑞医药等首批加入 [15] -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在医药领域投资271个项目,金额达100亿元 [15] - 医保局推出16条举措支持创新药,包括首发价格机制和商保扩容 [15] 产业生态与临床实践 - 上海张江药谷聚集上千家生物医药企业,形成靶点发现至商业化全链条 [4]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临床试验中国产新药占比超50% [1] - 复宏汉霖抗PD-1单抗H药在近4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 [4]
万家基金杨坤:港股仍是全球估值洼地 看好红利、科技和创新药三个方向
智通财经· 2025-08-15 11:30
港股市场整体展望 - 港股估值在全球市场偏低且具备高性价比 上涨趋势持续 无估值泡沫担忧 [1][2] - 市场在2024年呈现明显见底信号 基本面 技术面 流动性和政策维度发生重大转变 [1] - 流动性充裕 南向资金和香港市场自身流动性强劲 叠加外部美元流动性 部分资金从美国撤出投向港股 [1] - 中长期趋势未现逆转信号 港股趋势预计持续 [1] 投资方向与板块机会 - 长期看好红利资产 互联网科技和创新药三大方向 [1][2] - 科技类核心资产是港股市场最核心和最具代表性的板块 在新科技周期背景下至关重要 [2] - 创新药出海优势显著 港股自2018年后允许未盈利无收入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融资场所 [2] - 港股在提供高分红稳定回报 新消费结构性机会主线 AI科技与创新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2]
恒生生物科技ETF(159615.SZ)涨2.19%
搜狐财经· 2025-08-15 07:50
8月15日,A股市场小幅上涨,港股恒指下跌1.29%,综合、建筑材料、房地产板块涨幅靠前。截至10点40分,恒生生物科技ETF(159615.SZ)涨2.19%。 长江证券展望来看,生物科技板块方面,全球流动性宽松预期升温,美联储潜在降息有望降低创新药企融资成本,加速研发管线推进,叠加南向资金持续增 配港股,板块估值修复动力增强。AI技术与生物科技的深度融合(如AI药物筛选、基因编辑优化)正重塑行业研发效率,打开长期成长空间。政策端,国 内创新药械审批提速及医保支付改革深化,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创新转型,头部企业竞争优势凸显。需求端,人口老龄化与消费升级驱动医疗需求刚性增长, 全球产业链转移背景下,中国创新药出海逻辑持续强化。行业经历估值调整后,具备技术创新能力及国际化潜力的生物科技企业配置性价比突出,建议关注 恒生生物科技ETF(159615.SZ)的布局机遇。 a 4 - 1 - 1 18 1111111 r the for r referrer 11 fre t t research of the read of the see of the see and the see and the see and ...
创新药出海的“抱薪者”华检医疗:颠覆性创新源于“利国利民”
格隆汇· 2025-08-15 07:09
中国创新药行业2025年发展态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企业BD交易数量达120笔 较2024年同期增长50% [1] - 交易总金额超600亿美元 含多笔单笔超30亿美元重磅合作 [1] - 交易涉及肿瘤 自身免疫性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等前沿治疗领域 [1] 政策支持与战略导向 - 国家医保局与卫健委2025年7月联合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2] - 政策明确"促进创新药全球市场发展"目标 鼓励搭建全球创新药交易平台 [2] - 支持借助香港澳门优势推动创新药出海 重点面向东南亚中亚及一带一路国家 [2] 华检医疗战略转型 - 公司从传统医疗检测服务商转型为全球创新药资产数字化交易平台运营商 [5] - 核心战略是以Web3技术重构创新药资本流通体系 聚焦医药+区块链跨界模式 [5] - 依托香港资本市场优势对接国际资本 利用成熟金融体系与法治环境提供跨境交易渠道 [6] 创新药交易平台建设 - 构建「ivd.xyz交易所」精准响应政策中搭建全球创新药交易平台的导向 [5] - 与华大共赢合作设立全球首只创新药知识产权代币化基金 [7] - 将ADC药物 基因疗法专利等临床阶段资产通过RWA技术转化为可分割交易数字凭证 [7] 三位一体战略模式 - 采用NewCo+RWA+稳定币模式构建创新药交易生态 [7] - 申请香港和美国稳定币牌照以保障交易所稳定运行 [7] - 使用稳定币结算规避汇率风险 提高交易效率并降低跨境交易成本 [7] 产业价值与国家战略契合 - 平台推动创新药出海提升中国医药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 [9] - 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 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9] - 通过License-In模式加速全球先进医药技术在国内应用 [10] 社会效益与民生影响 - 创新药生产多数落地中国 提升国产药层次 [10] - 丰富患者治疗选择 提高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10] - 研发成本通过平台分摊回收 有望推动更多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 [10]
渤海证券研究所晨会纪要(2025.08.15)-20250815
渤海证券· 2025-08-15 03:15
市场回顾 - 近5个交易日(8月8日-8月14日),上证综指收涨0.74%,创业板指收涨5.41%,沪深300收涨1.43%,中证500收涨1.46% [2] - 两市成交额显著放量,统计区间内成交9.85万亿元,日均成交额达1.97万亿元,较前五个交易日增加3192.65亿元 [2] - 申万一级行业涨多跌少,通信、电子、电力设备涨幅居前,银行、纺织服饰、国防军工跌幅居前 [2] 数据方面 - 2025年7月社融同比多增3864亿元,政府债券融资为主要支撑项,但人民币贷款负增500亿元,为2005年8月以来首次负增 [2] - M1和M2同比增速均小幅上行,M1受低基数及存款活化推动,M2因非银存款增加 [2] - 社融数据强而信贷偏弱,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有待提振,存款活化为权益市场提供增量来源 [2] 政策方面 - 财政部等部门推出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相当于针对消费领域结构性降息 [3] - 定向降息叠加育儿补贴、免费学前教育等保障制度完善,政策合力有望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及能力 [3] 策略方面 - 中报业绩密集期或扰动短期行情,但市场仍延续流动性增量驱动特征 [3] - 外部贸易风险缓解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提升,外部流动性及风险偏好回升对A股有外溢影响 [3] - 国内流动性温和自我强化,政策强调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中期或维持温和上涨趋势 [3] 行业投资机会 - TMT板块(电子、通信、计算机)和医药生物行业受AI景气、创新药出海等催化 [4] - 金融板块受益于资本市场回稳向好态势巩固 [4] - 部分资源品因产能治理推进存在投资机会 [4]
国家基本医保310个目录外药品通过形式审查破纪录,科创100ETF华夏(588800)开盘冲高上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02:49
上证科创板100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5日10点02分,上证科创板100指数上涨0.71% [1] - 成分股中珠海冠宇上涨6.42%,博众精工上涨5.88%,孚能科技上涨4.42%,南微医学上涨4.27%,华曙高科上涨4.24% [1] - 科创100ETF华夏(588800)上涨0.62%,最新价报1.13元,近1周累计上涨2.55% [1] - 科创100ETF华夏(588800)盘中换手1.53%,成交5032.66万元,近1年日均成交2.65亿元 [1] - 科创100ETF华夏最新规模达32.72亿元,创近1月新高,近1周份额增长1.48亿份 [1] - 科创100ETF华夏最新资金净流入5941.78万元,近5个交易日内有4日资金净流入,合计1.81亿元,日均净流入3615.82万元 [1] 国家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 - 2025年国家基本医保目录共有534个药品通用名通过初步形式审查,其中目录外药品达310个,较2024年的249个大幅增加 [2] - 商保创新药目录共有121个药品通过形式审查,涵盖多款"明星药物"并出现唯一一款疫苗产品 [2] - 国内CXO行业经历调整阶段后,海外市场需求复苏,24年国内头部企业海外订单恢复性增长 [2] - 国内创新药资产进入临床中后期,临床数据通过概念验证,出海趋势明确,首付款及潜在里程碑成为资金重要来源 [2] - 港股市场活跃及科创板未盈利企业上市渠道再次开启,国内需求有望进一步恢复,带动CXO产业链进入新发展阶段 [2] 科创100ETF华夏跟踪指数 - 科创100ETF华夏(588800)紧密跟踪科创100指数,该指数是科创板第一只且唯一一只中小盘风格指数 [3] - 科创100指数聚焦高成长科创黑马,重点覆盖医药、新能源三大行业 [3]
东阳光药递交甘精胰岛素美国注册申请 加快布局美国百亿胰岛素市场
经济观察网· 2025-08-15 00:54
公司业务进展 - 东阳光药递交甘精胰岛素美国注册申请 有望成为首家在美国上市甘精胰岛素类似药的中国创新药企 [1] - 门冬胰岛素即将开展海外临床试验 [1] - 公司海外销售网络覆盖美、德、英等8个国家及地区 拥有70多个品种的250余个海外仿制药批文 [1] 市场机遇 - 美国胰岛素市场规模超过100亿美元 [1] - 甘精胰岛素成功获批将为公司打开巨大市场 [1] 研发优势 - 公司可能获得豁免Ⅲ期临床试验资格 将大幅缩短上市时间并降低研发成本 [1] - 现有国际化布局为创新药加速出海奠定基础 [1]
产业深观察|中国创新药的全球竞争力到底有多强?
新华网财经· 2025-08-14 02:26
行业概况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批准创新药43款 同比增长59% 接近2024年全年48个的批准量 [2] - 2018-2024年中国创新药管线对外授权交易呈爆发式增长 多个项目成为国际药企核心资产 [2] - 创新药审评用时从2017年420个工作日缩短至235个工作日 149种创新药被纳入医保目录 [5] 政策支持 - 罕见病药品审评审批加速 2025年上半年北海康成注射用维拉苷酶β等罕见病药获批 [5] - 药审中心实施滚动审评等机制 提升企业沟通效率 复星医药芦沃美替尼片通过突破性疗法资格缩短上市进程 [7] - 国家药监局优化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 医保局与卫健委出台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措施 [21] 研发进展 - 中国创新药临床开发周期跃居国际前列 从IND申报至获批平均天数缩短 [5] - 复星医药芦沃美替尼片实现"同类最优"技术 可推广至其他疾病研发 [8] - 百利天恒双抗ADC药物III期临床达主要终点 迪哲医药舒沃替尼片获FDA批准上市 [16] 国际化发展 - 三生制药将PD-1/VEGF双抗SSGJ-707授权辉瑞 恒瑞医药与GSK合作开发12款创新药 [11][12] - 恒瑞医药2018年以来完成15笔对外授权 潜在交易总额达265亿美元 [14] - 百济神州泽布替尼等药物获主流市场认可 中国企业初步建立国际化运营能力 [16] 企业战略 - 迪哲医药采用全球同步开发策略 与国际临床机构合作开展多中心研究 [18] - 行业从"创新种子"授权出海转向"创新产品"出海 需提升监管国际化水平 [24] - 中国加入PIC/S进程加速 有望简化国产创新药出海GMP检查流程 [25] 现存挑战 - 部分领域创新内涵仍落后全球顶尖水平 需加强原创靶点和新机制药物研发 [8] - 同质化竞争加剧 企业价格预期与医保支付能力存在落差 [23] - 全球商业化能力不足 需培养海外注册和国际市场准入复合型人才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