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

搜索文档
民生银行青岛分行:深耕供应链金融 服务高质量发展
齐鲁晚报· 2025-06-25 12:05
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 - 企业经营布局从规模扩张转向构建智慧、绿色和负责任的供应链生态系统 [1] - 供应链金融业务在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实现长期价值创造中发挥重要作用 [1] 民生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 - 公司是首家成立供应链金融事业部的商业银行,创新先行者 [1] - 形成涵盖"供、产、销"的"民生E链"产品谱系,覆盖核心企业强增信、脱核供应链、小微泛供应链等 [1] - 提供结算、融资、供应链管理等一体化服务,推动业务规模快速增长 [1] - "民生E链"特色品牌初具市场影响力 [1] 民生银行青岛分行实践 - 依托"民生E链"产品谱系,通过科技创新和数字赋能聚焦客户旅程 [1] - 围绕企业管理、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提供账户结算、产业融资、资金管理等综合服务 [1] - 为家电、港口、轨道交通等行业龙头打造开放式、特色化、智能化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1] "民生E链"产品特点 - 针对不同企业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标准化与特色化相结合 [2] - 线上线下相结合,数据增信与风险决策相结合 [2] - 多渠道快速对接客户数据,减少网点交付环节 [2] - 基于大数据实现多维度客户画像,优化授信审批和放款流程 [2] - 实现风险控制和资金精准投放,简化企业操作并提升业务效率 [2]
供应链“反内卷”:车企缩短账期 美的“负9天”模式受挑战
新华社· 2025-06-25 06:48
美的集团运营模式分析 - 公司通过"负9天现金周期"实现"用供应商的钱做生意"的财务策略,2024年现金周期为负9天[1][2] - 2024年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达1188亿元,同比增长26.04%,远高于营收9.47%的增速[2] -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从2014年96.4天延长至2024年128天,延长31.6天[3][8] 供应商资金压力 - 宏海科技2024年对美的销售额2.5亿元占营收53.97%,应收款1.46亿元同比增长95.95%[3][4] - 与美的结算周期约240天(8个月),2024年货币资金1785万元仅覆盖应付账款10.3%[4][5] - 多家供应商通过应收账款融资(费率3.5%-5%)缓解资金压力,但增加财务成本[5][6] 行业对比与趋势 - 2024年家电行业应付周转天数:TCL智家213.5天、格力170.5天、海信136.3天、海尔126.4天[8][9]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2025年3月达70.9天,同比增加4天[9] - 头部企业加速布局供应链金融平台(如美易单、迪链等),但存在账期管理问题[10] 政策监管动态 - 2025年5月央行等六部门发文规范供应链金融,要求核心企业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10] -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2025年6月实施,规定大型企业付款期限不得超过60天[11] - 17家车企集体承诺将供应商账期压缩至60天内,部分取消商业承兑汇票结算[11]
打破供应链挤压困局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济观察网· 2025-06-24 13:18
供应链资金压力现状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从2011至2021年累计增长168%,同期营业收入仅增长51.7% [2] - 2024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达26.06万亿元,同比增长8.6%,2025年3月末增至25.59万亿元,同比增长9.9% [2] - 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从2011年的49.5天延长至2025年3月的70.9天,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账期普遍从60天延长至90天以上 [2][3] 政策规范与核心企业行为约束 - 六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明确要求核心企业不得利用优势地位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或强制接受不合理付款期限 [1][3]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工信部提出链主企业应将账款支付期限设定为60天,以缓解中小供应商资金压力 [7] - 《通知》鼓励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提升风控能力,同时加大对恶意拖欠账款的惩处力度 [5] 技术创新与供应链管理模式 - 数智化供应链通过信息流、商流、物流和资金流协同实现业采融合,京东慧采平台实现全流程可视化管理和实时数据共享 [4][8] - 平台化趋势推动供应链从单一企业竞争转向系统协同,头部企业构建整合上下游资源的产业生态系统 [5] - 一体化智慧供应链平台(如京东政企业务)帮助政企采购部门实现成本控制与绿色采购等多领域协同 [8] 行业协同与发展方向 - 新能源汽车行业获政府支持,目标2030年占新车销售50%,为供应链创造市场空间 [6] - 汽车产业链中账期延长问题突出,规范支付行为将增强产业链稳定性并提升国际竞争力 [7] - 供应链金融需政府完善政策、企业推动数智化转型、金融机构创新融资产品三方协同 [8][9] 转型趋势与长期价值 - 供应链资金效率直接影响制造业竞争力,政策落地和技术应用推动体系向高效公平方向发展 [9] - 未来需完善供应链金融基础设施,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科技支撑的良性发展格局 [9]
执金融之笔 书写润泽民营经济的“浦发答卷”
中金在线· 2025-06-24 03:12
民营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 -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新设民营企业197.9万户,同比增长7.1%,超过过去三年平均增速 [1] - 浦发银行通过加大信贷投放、精准配置资源、提升服务质效支持民营企业,激发企业活力 [1] - 浦发银行郑州分行为思念食品提供超3亿元资金支持,用于生产设备更新和原材料采购 [4] - 浦发银行郑州分行为思念食品上游供应商提供"浦链通"服务,为超过20户供应商提供授信超10亿元 [5] - 浦发银行郑州分行为思念食品下游经销商配套"惠链贷"等创新产品,促进产业链建设 [5] 食品行业智能化转型 - 思念食品在全国拥有6大生产基地,年生产能力超90万吨,机械化程度达90%以上 [4] - 郑州速冻食品行业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超60%,是全国最大速冻食品生产、研发基地和物流中心 [2] - 思念食品实现传统制造业数智化转型,供应链管理投入增加 [4] 绿色金融与竹产业发展 - 四川环龙新材料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竹纤维生物基材料研发,旗下斑布品牌是中国本色竹纤维生活用纸代表 [6] - 环龙集团培育的"斑布1号"竹种亩产提升6-8倍,具有环境价值和竹林碳汇价值 [8] - 浦发银行2005年首次支持环龙集团700万元,后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助力企业智能化转型 [8] - 浦发银行计划为环龙集团提供定制化绿色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赋能上下游客户 [8] 水产业转型升级 - 浙江海士德食品是浙江省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专注高值化特色海洋食品研发 [9][10] - 海士德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出口创汇超1800余万美元 [12] - 浦发银行2013年为海士德提供普惠小微贷款500万元,目前授信规模达1000万元 [12] - 浦发银行计划围绕水产企业拓展跨境贸易、供应链业务,助力全产业链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12]
金融赋能新能源:兴业专家在长三角产业对接会深度分享
江南时报· 2025-06-23 23:35
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活动 - 长三角"三省一市"超120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企业、科研服务及金融机构代表参与活动,共同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1] - 兴业银行专家分享供应链金融与ESG领域的前沿理念,展示与常州市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的合作成果 [1] - 兴业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剖析新能源汽车产业在ESG方面的机遇与挑战,通过案例展示ESG实践带来的品牌价值提升和资本市场认可 [1] - 兴业银行总行交易银行部详细介绍"兴享E"供应链产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融资+融智"的创新成果 [1] 供应链金融创新实践 - 兴业银行常州分行与常州市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系统对接,上线首日为2户核心企业供应商融资超千万元 [2] - 该平台是国内首个地市级政府主导建设的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首创"供应链金融+"模式,采用大数据验证和风险共担机制 [2] - 兴业银行完成首单应收账款电子凭证多层级融资业务,核心企业信用传导至产业链末端,融资效率提升至"T+0",利率下降约40% [2] - 目前兴业银行常州分行供应链融资余额达60.62亿元,打造十余条规模化供应链,服务125个上下游客户 [3] 未来发展规划 - 兴业银行计划进一步拓展供应链金融业务覆盖范围,深度服务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重点客群 [3] - 将应用"技术流"评价体系发起主动授信,持续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3] - 兴业银行有望凭借供应链金融和ESG领域优势,助力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构建更具韧性与竞争力的生态体系 [3]
湖南“四销四有”模式全国推广 金融闭环激活千亿消费帮扶平台
搜狐财经· 2025-06-23 11:42
核心观点 - 湖南省通过金融赋能消费帮扶的"四销四有"模式 累计销售脱贫地区产品超200亿元 形成"组委会机制+数据共享池"三大贯通机制[1][3] - 平台汇聚122个县区773家企业近4000款产品 总价值约1450亿元 实现银企闭环和供应链金融创新[3] - 湖南经验入选金融帮扶案例集 金融机构计划赴湘考察 各方就产业数据共享与风险共担生态闭环达成共识[4] 金融帮扶模式创新 - 独创"组委会机制+数据共享池" 实现工会福利政策与银行信贷协同 平台交易数据直通金融机构 物流信息纳入保险定价模型三大贯通[3] - 银企闭环模式在15个重点县形成"白名单→数据贷→订单质押→冷链建设"体系 "冷链贷"通过财政贴息和银行授信使冷库贷款审批效率提升40%[3] - 供应链金融+特色产业模式以"农小湘"品牌为链主 在湘西黄金茶产业创新"订单质押+价格指数保险"模式 茶农融资成本降低2个百分点 融资满足率提高35%[3] 平台运营成果 - 湖南省消费帮扶活动服务平台汇聚122个县区773家企业近4000款产品 总价值约1450亿元[3] - 国家发展改革委向全国推广湖南"四销四有"模式 累计销售脱贫地区产品超200亿元[3] - 湖南经验入选《金融帮扶特色产业案例集》 多家金融机构表示将赴湘考察[4] 生态合作机制 - 论坛与会各方就构建"产业数据共享-金融产品创新-风险多方共担"生态闭环达成共识[4] - 平台沉淀的产供销全链条数据成为金融协同的导航图[3]
银行助力种业振兴 筑牢农业强国根基
证券日报· 2025-06-22 15:11
种业振兴政策与金融支持 - 农业农村部强调推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和种源自主可控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支撑 [1] - 种业被定位为农业的"芯片" 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 [1] - 银行需为种业企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 包括中长期贷款支持研发 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保障生产 专项贷款建设种源基地 [1] 银行支持种业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 通过并购贷款支持种业企业兼并重组 提高产业集中度 [2] - 联合设立种业创新基金 聚焦关键技术研发和突破性品种培育 [2] - 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以植物新品种权和专利技术作为质押物 [2] - 运用供应链金融模式支持种业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2] 银行服务能力提升方向 - 加强种业行业研究分析 培养专业金融服务团队 [3] - 借助金融科技优化贷款审批流程 提高融资效率 [3] - 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协作 及时掌握政策动态 [3] 种业产业链协同发展 - 支持种业企业与农业种植大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2] - 促进种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2] - 构建完整的种业产业生态 [2]
“60天账期”,四个争议问题与解释
创业邦· 2025-06-21 00:54
核心观点 - 车企提出的"60天账期"倡议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较大解释空间,供应商的真实账期可能远超60天[5][6][8] - 车企支付方式多样(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供应链金融凭证),供应商实际现金回收存在折价和延迟[11][12][14] - 严格执行60天现金账期可能导致部分车企现金流断裂,但实际操作中可能采用"新账新办法、老账老办法"的过渡策略[18][19] - 供应链金融平台在政策鼓励下快速发展,已成为车企延长账期、扩大话语权的重要工具[22][24][26] - 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导致账期普遍延长,市场集中度下降引发价格战,供应链压力传导成为行业常态[40][44][45] 账期操作细节 - 账期计算起点存在多种标准(发货/开票/验收),整车厂可通过流程设计延长供应商真实账期[6][7] - 极端案例显示:3月发货9月开票11月付款,会计账期60天但实际账期达8个月[8] -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与供应商实际回款周期存在本质差异[16] 支付方式分析 -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损失约1%,商业承兑汇票约3%,供应链金融凭证损失可能达50%[12] - 国内车企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与票据使用比例呈负相关:周转天数越长,供应链金融使用越多[14] - 供应链金融凭证未转移支付义务,会计上不终止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计算[12] 车企财务影响 - 特斯拉、广汽、理想货币资金覆盖应付账款,财务安全性较高[19] - 比亚迪通过迪链平台实现快速扩张:2021-2023年应付规模从500亿增至4000亿,同期产能从60万辆增至430万辆[28][29] - 比亚迪财务特征:存货周转天数缩短50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缩短103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延长45天[33][34] 行业竞争格局 - 新能源汽车品牌数量从2018年480家缩减至当前不足40家[45] - 前五大车企市场份额从74%降至55%,市场分散化加剧竞争[40] - 上汽集团账期从50天延长至110天,票据结算占比从6.9%升至超30%[40] 供应链金融发展 - 国内前十大车企中至少8家已运营供应链金融平台[24] - 全行业供应链平台超500家,年确权规模4-5万亿元[26] - 典型案例:比亚迪迪链、长城链、上汽安吉链等(详见表格)[25][27]
供应链金融,被玩坏的工具
36氪· 2025-06-20 07:42
车企供应链金融现状 - 17家车企承诺将供应商账期缩短至60天,但供应商对供应链金融产品是否计入账期存在疑问 [1] - 车企常用供应链金融产品包括银行承兑、商业承兑和车企自创的"链",其中银行承兑接受度最高,商业承兑次之,"链"接受度最低 [1] - 部分车企的"链"被供应商视为类似恒大商票的存在,因其完全依赖企业信誉且流通性差 [1] 供应链金融产品比较 - 车企"链"是车企通过旗下金融平台开出的应付账款电子凭证,如比亚迪迪链、上汽安吉链等 [2] - 银行承兑由银行签发,信用度高,供应商接受度高;商业承兑由车企签发,接受度较低 [2][3] - "链"与商业承兑类似但流通性更差,因需审核交易真实性且只能在车企供应链内部流通 [3] 供应链金融运作机制 - 供应商可通过第三方保理或车企金融平台提前兑付"链",但需支付5-10个点的贴息,高于银行承兑的3-5个点 [4] - 银行可通过将"链"作为质押物以贷款形式提前兑付 [4] - 供应商也可将"链"转让给上游供应商传导资金压力,但存在被拒风险 [5] 供应链金融争议 - 供应链金融可缓解车企现金流压力并淘汰弱势供应商,但实际账期可能延长至10-12个月 [6][7] - 价格战下车企将成本压力传导至供应商,导致其利润微薄还需支付高额贴息 [6] - 欧美车企供应链金融更规范,因有强势工会制约,而国内缺少此类机制 [8] 行业监管动向 - 国务院颁布《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汽车工业协会发起行业健康发展倡议 [8] - 车企60天账期承诺是遏制粗放竞争的开端,而非整顿供应链的终点 [8]
供应链科技革新赋能实体 万亿“沉睡”资产唤醒进行时
搜狐财经· 2025-06-19 11:17
政策推动与行业变革 - 监管持续推动动产融资以盘活企业存量资产,拓宽融资渠道,为实体经济注入新活力[1] - 202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发布通知,鼓励商业银行利用供应链"数据信用"和"物的信用"支持中小企业开展动产质押融资业务[1] - 存货融资从"货权模糊"向"秒级融资"转变,法律法规和基础设施完善推动行业变革[1][3] 市场发展数据 - 2021至2023年6月末,62家银行动产和权利融资授信客户数从14.14万户增至19.22万户,增幅35.96%[4] - 同期授信余额从5.07万亿元增长至5.61万亿元,增幅10.76%[4] - 中仓登服务覆盖全国20余省市特色产业,截至2025年6月已服务超600家企业[8] 技术创新与应用 -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区块链存证等技术嵌入货权管理全流程,实现货物状态、权属、价值的实时在线化[6] - 中仓登2024年推出全流程货权管理解决方案,融合工业互联网标识、区块链、物联网技术,从物、价、权三维度构建信用体系[7] - 人工智能自动化校验证据点,提升审核效率并降低人为错误风险[7] 企业实践与成效 - 中仓登模式使企业融资成本降低3-5个百分点,接近中小企业净利润水平[6] - 通过货权管理系统与价格监控平台联动,成功盘活农产品存货价值[6] - 技术驱动的存货融资模式在地方特色产业中初见成效[5] 风控体系构建 - 存货融资风控核心四维度:货物真实性、权属清晰性、价格可追溯性、处置有效性[9] - 工业互联网标识与物联网结合实现实时监控,区块链存证与司法鉴定所保障权属合法有效[9] - 地方政府深度介入产业数据整合,提供价格评估依据并推动数据标准化[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