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应链金融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300多家冷链食品龙头企业入驻,武汉玉湖冷链开业首日交易量3000吨!
长江日报· 2025-09-28 01:28
9月27日,玉湖冷链(武汉)交易中心在黄陂区正式开园。当天,美好、湾仔码头、双汇、亚洲渔港等300余家国内外冷链食品龙头企 业入驻园区,采购商、批发商、加工厂商和餐饮供应链服务商也纷至沓来,超百家商户成功实现采销对接,首日交易量达3000吨。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是玉湖冷链在华中地区布局的规模最大、标准最高、功能最全的国际化冷链食品集中交易基地,这里 将建成国内外冻品源头代采、报关报检、园内交割、销端直达的一站式现代化冷链市场枢纽。 在店铺里忙着接待顾客的恒峰水产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德平笑着说,自己在玉湖冷链租用了容量300吨的冷库,计划开展线上平台同步 销售。"我是武汉本地人,之前在白沙洲做水产生意,销售的水产品八成是国产,两成则来自进口。" 武汉鲜美达供应链有限公司董事长邵玄武的店铺内同样人声鼎沸。去年6月,他参观完玉湖冷链广州园区回到武汉后,主动找到玉湖 冷链(武汉)交易中心的招商团队,预订了店铺和冷库,开仓后第一时间入驻园区。 "这里不是传统市场,而是能连接全国客商的高起点平台,每月有订货会、每周都有直播,我要搭'这条船'把产品推向全国。"徐德平 充满信心。 玉湖冷链(武汉)交易中心俯瞰图 EX ...
石油化工B2B电商新趋势:数商云引领的产业重构与全球突围(2025深度解析)
搜狐财经· 2025-08-29 03:09
一、行业格局:万亿市场的结构性裂变与新增长极 截至2025年,中国石油化工行业正经历历史性转折。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行业市场规模突破4.19万亿元,其中精细化工占比从2024年的 29.8%跃升至31.2%,电子化学品、食品添加剂等高端领域年均增速超15%。然而,传统贸易模式的深层矛盾愈发凸显:企业平均库存周转率仅 4.2次/年,跨境贸易清关时效长达72小时,合规成本占交易总额的12%-18%。在此背景下,B2B电商成为破局关键,而数商云凭借"技术中台 +行业解决方案+生态协同"三维体系,已服务万华化学、兴发集团等300余家头部企业,推动行业交易效率提升40%,成本下降22%。 1.1 全球市场分化: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深耕" 全球石油化工市场呈现"成熟市场技术升级、新兴市场基建驱动"的分化格局: 1.2 垂直化平台崛起:从"流量竞争"到"产业穿透" 智能询盘:基于NLP技术构建的采购意图模型,可自动识别128个关键参数(如产品纯度、交付周期、认证标准),将询盘转化率从8% 提升至27%。某机械设备企业通过语义分析技术,将非结构化询盘转化为结构化需求,报价响应时间从4小时压缩至8分钟。 动态定价引擎:实时 ...
老生意迎来新机遇,兴业银行杭州分行让历史经典产业焕发新生
中国经济网· 2025-08-20 08:04
核心观点 - 兴业银行杭州分行通过金融创新支持浙江历史经典产业发展 包括杭白菊 白茶 丝绸和黄酒产业 提供差异化金融解决方案和综合服务模式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圈构建 [1][2][3][4][5][6] 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 - 历史经典产业面临生产周期长 资金占用大和抵押物不足等融资难题 [2] - 分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为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 [2] - 针对制造型产业提供最长10年期厂房贷 为种植类产业定制低息绿色金融贷款 [5] - 为非遗和老字号企业提供无形资产评估放贷 为出口型企业配套国际金融保障方案 [5] - 建立170多人金融特派员队伍长期驻点产业集聚区 协助企业对接政府政策和市场资源 [5][6] 具体产业案例 - 向桐乡春发菊业提供500万元贷款 用于购置加工设备和市场推广 [2] - 为安吉万亩茶园观光带项目提供2亿元项目贷款 支持土地流转和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带动1000多户茶农年均增收8000元以上 [2] - 支持湖州菱湖东方丝绸科技引进智能化设备 实现年产200万米高档真丝面料能力 成为国际奢侈品牌合作伙伴 [3] - 向绍兴老字号酒企提供3000万元贷款 支持高端化创新发展和黄酒小镇建设 小镇端午节游客达2.4万人次 [4] 服务模式创新 - 采用融资加融智综合服务模式 构建历史经典产业生态圈 [5] - 注重跨界合作 联合文化 旅游和科技机构构建产业生态圈 [6] - 坚持长期服务理念 对重要文化价值项目给予特殊支持政策 [6] - 截至7月末为浙江文旅等相关产业提供贷款超170亿元 [6]
盛业(06069.HK):业绩符合预期 期待电商等新行业增长
格隆汇· 2025-08-20 03:57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405百万元,同比小幅下降7 1% [1] - 2025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03百万元,同比增长23% [1] - 经调整净利润203 5百万元,同比增加22 6% [1] 业务结构 - 轻资产战略导致收入阶段下滑,平台科技服务收入210 6百万元,同比增长37 0%,占比52%,同比提升14pct [1] - 数字金融解决方案收入194 02百万元,同比下滑29 5% [1] - 供应链资产余额264亿元,同比增长10 5%,其中自营占比12%,撮合占比88% [2] 平台运营 - 平台累计客户数19 128个,相比2024年底增加1 015个 [2] - 平台累计帮助客户解决资金周转2 780亿元,相比2024年底新增290亿元 [2] - 资金合作方181家,同比增长31%,授信额度38 497百万元,同比增长28% [2] 行业拓展 - 电商业务累计放款超28亿元,覆盖shopee、shein、抖音、得物、快手及微信视频号等平台 [2] - 与斯坦德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聚焦供应链服务、海外销售合作、AI应用三大领域 [2] - 斯坦德为全球前五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在3C、汽车领域出货量位列第二 [2] 未来展望 - 公司深耕供应链金融及金融科技服务,业绩有望持续快速增长 [3] - 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下调至497 43/655 01/821 54百万元 [3]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2/17/14倍 [3]
为制造业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
经济日报· 2025-08-14 22:08
工业生产与制造业增长 - 上半年工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良好 [1]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7% 上半年增加9207亿元 [1][2] 中长期流动资金贷款发展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中流动资金贷款期限最长可至5年 突破传统1年期限限制 [2] - 工商银行北京分行为北京同仁堂科技发放1亿元流动资金贷款 期限3年 [2] - 中长期流贷匹配企业生产周期和回款周期 支持提前采购和储备原材料 [3] - 还款方式灵活 可分期或到期一次性还款 支持多次提款和循环使用 [3] 股权与债权综合服务 - 工商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5万亿元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持续提升 [2] -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 [4] - 试点范围由上海扩至18个城市 发起主体扩展至全国性商业银行 [4] - 工商银行北京分行联合工银投资完成华龛生物股权投资 股权加债权授信超1亿元 [4] - 采用"受让老股+投资新股"模式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领域 [5] - 银行评估标准从"看资产、担保、盈利"转向"看技术、团队、成长" [5] 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 - 供应链融资以应收账款质押为主 但覆盖范围有限且依赖核心企业确权 [6][7] - 探索供应链"脱核"模式 摆脱核心企业担保直接为上下游企业发放贷款 [7] - 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采用"银行评分+链属规模评分"模型 为上游企业提供299万元预授信 [8] - 与鸿蒙智行合作探索汽车产业链"脱核" 累计支持经销商12户 投放贷款1.31亿元 [8] - 通过资金流、物流、信息流数据交互 实现线上化批量化金融支持 [8]
民企获得更多金融“活水”
新华网· 2025-08-12 06:19
民营企业贷款增长 - 截至6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民营企业贷款余额58.2万亿元 同比增长11.4% [2] - 有贷款余额民营企业户数达8347万户 同比增长11.4% [2] - 上半年新发放企业类贷款中民营企业占比53.5% 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 [2] 融资成本与结构优化 - 新发放民营企业贷款年化利率4.74% 同比下降0.57个百分点 [2] - 民营企业信用贷款余额9.8万亿元 同比增幅达28.7% [2] - 银行配置低成本资金推动贷款利率下降 [2] 金融支持政策落实 - 银行业为149.6万户中小微企业办理延期还本付息 涉及金额3.33万亿元 [3] - 对困难行业不良贷款容忍度提高不超过3个百分点 [5] - 金融机构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升服务效率 [3]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供应链业务服务超6000户企业 贷款余额近300亿元 [4] - 保险机构推出"乐享"系列产品覆盖财产损失、顾客损失等风险 [4] - 鼓励银行提供中期流动资金贷款及项目融资等长期限金融产品 [6] 监管导向与政策延续 - 央行要求保持贷款平稳增长 加快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落地 [6] - 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 鼓励发放信用贷款 [6] - 推动金融系统继续向实体经济让利 稳定企业贷款利率 [6]
2025年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金融科技现状 技术和场景创新有利于供应链企业高质量发展【组图】
前瞻网· 2025-08-08 04:11
行业现状与挑战 - 供应链金融科技落地产业、拓展服务范围面临诸多困局 但数字技术赋能、平台支持、政策催动及产业数字化转型为其提供破局路径 通过技术创新、价值跃迁、模式创新等途径推动高质量发展 [1] - 2023年供应链金融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57%的企业创新程度较低 13%几乎无创新 仅28%具备一定科技创新系统 [2] 技术应用与创新 - 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成为关键手段 通过整合供应链资源对接金融产品 提升中小企业协同能力与供应链竞争力 [4] - 数字技术具体作用包括: - 物联网实现实物资产全流程管理 自动同步交易数据 [5] - 区块链建立分布式信任机制 支持信用拆分传递 [5] - 隐私计算实现数据共享 优化风控与运营环节 [5] - 大数据+AI提升数据处理与预测能力 覆盖营销、风控等场景 [5] - 云计算降低中小企业使用门槛 5G保障工业数据传输效率 [5] 产品与场景创新 - 技术创新驱动供应链金融产品双维度升级 提升融资能力、资金管理效率 降低企业成本并稳定产业链 [7] - 场景创新通过扩展生态体系 实现服务向多产业跃迁 构建更具韧性的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 提供更全面高效服务 [9]
(活力中国调研行)浙江湖州:金融“含绿量” 持续赋能绿色发展“含金量”
中国新闻网· 2025-08-07 18:13
绿色金融发展 - 湖州作为全国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率先开展区域ESG评价、可持续信息披露、转型金融等改革实践 [3] - 湖州出台28项绿色金融标准,建立ESG、碳账户等数字化评价系统,引导金融机构构建绿色专营模式 [3] - 湖州创新"绿色项目贷""绿色企业贷""绿色园区贷"等150多款绿色金融产品 [3] - 湖州绿色信贷余额年均增速超40%,绿色信贷余额占比超33%,高出全国平均近20个百分点 [3] - 湖州绿色金融创新实践3次入选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典型案例 [3] 转型金融改革 - 2022年湖州率先探索转型金融改革,2024年获批全省唯一转型金融改革创新试点 [4] - 湖州制定全国首个区域性《转型金融支持活动目录》,动态编制转型企业、项目和技术"三张清单" [4] - 湖州引导金融机构为317家转型企业及项目授信590亿元 [4] - 湖州出台转型贷款补助等31条政策,联动金融机构在额度、利率、审批上给予低碳转型企业和项目专项支持 [4] 企业案例 - 浙江明境环保科技集团年危废处置能力达18.68万吨,一般固废10万吨,90%以上的危废转化为再生产品 [2] - 明境环保通过绿色金融支持,电耗降低15%,处置成本下降20%,年带动相关产业增值超2亿元 [2] - 湖州银行为明境环保"危险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授信1.4亿元,解决设备采购、基地建设资金难题 [2] - 湖州银行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解决上下游企业资金周转问题 [2] 行业影响 - 湖州化纤、纺织等传统行业在转型金融支持下加速低碳转型 [4] - 湖州通过绿色金融精准支持企业绿色发展,实现全社会减排减碳 [2][3] - 湖州绿色金融实践推动更多企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2][3]
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等四部门联合开展专项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财经· 2025-08-04 07:02
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联合多部门推出专项行动 将科技金融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 养老金融 数字金融系统融入乡村振兴领域 深化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吉林实践" [1] 科技金融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 - 探索"贷款+外部直投"和知识产权质押等科技金融措施在农业科技中的应用 [2] - 深化推广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贷款 探索建立价值评估和流转体系 [2] - 深入对接农业"科技小院"金融需求 促进农业科技与乡村产业结合 [2] 绿色金融助力乡村生态宜居 - 对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融资项目储备库 扩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长期贷款 [2] - 支持推广绿色生产技术 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 [2] - 探索排污权 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抵质押贷款业务 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等货币政策工具 [2] 普惠金融促进增收致富 - 支持以人参产业为代表的乡村富民产业 推广存货动产 农业设施 林权等抵质押贷款 [2] - 加大农村地区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宣传和实施力度 [2] - 支持"吉农金服"平台建设 提升便民服务能力 加强边境县村产业信贷支持 [2] 养老金融发展 - 创新设计简洁 便捷 实惠的养老金融产品 [2] - 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适老化改造项目金融支持 [2] - 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站功能 为老年客户提供一站式便捷金融服务 [2] 数字金融提升服务水平 - 运用科技手段整合涉农经营主体信息 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2] - 加强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应用 [2] - 探索智慧政务 数字政务与农村普惠金融结合 强化与"动监e通""信贷直通车"系统对接 [2] 工作机制保障 - 建立由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等四部门构成的综合服务工作机制 [3] - 横向联动四部门20余个专业处室 纵向贯通市县两级 推进县域金融与乡村振兴服务 [3] - 明确成员单位责任分工 压实市县工作责任 建立问题收集 协同处置 跟踪问效闭环 [3]
【行业前瞻】2025-2030年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发展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7-31 14:11
行业定义与核心概念 - 供应链金融是金融机构围绕核心企业为上下游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融资模式 旨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降低融资成本 减少供应链风险 属于产业金融的热门领域 [1] - 产业金融涵盖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为特定产业提供资金融通服务 供应链金融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3] 政策支持与监管动态 - 2023年以来金融监管总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在中小微企业 元宇宙产业 生活服务 农业 制造业等领域密集出台供应链金融支持政策 政策发布主体多 数量多 时间紧凑 显示其成为国家重点发展领域 [4] - 2023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要求银行业加大首贷和信用贷支持 积极开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 禁止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 [5] - 2023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意见推动供应链金融健康发展 拓宽中小微民企融资渠道 [5] - 2023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探索元宇宙产业供应链金融应用模式 围绕资产设备 订单数据开展服务 [5] - 2023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鼓励通过应收账款 票据 订单融资支持上游企业 通过银行承兑汇票 国内信用证支持下游企业 [5] - 2023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鼓励农业供应链核心企业通过白名单认证 应收账款确权等方式为上下游担保增信 [5] - 2023年4月银保监会要求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发挥供应链金融作用支持农业产业链 拓展"首贷户" [5] - 2023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支持前海合作区开展基于国际贸易的商业保理业务 联动香港开展融资租赁业务 允许接入征信系统 [5] - 2023年1月商务部支持跨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 鼓励供应链核心企业带动上下游使用人民币 [5] - 2024年4月金融监管总局深化制造业金融服务 通过应收账款 票据 仓单和订单融资促进产业链协同 [6] - 2024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 [6] - 2023年12月国家数据局推进产业链数据融通创新 支持第三方平台提供一站式采购和供应链金融服务 [6] - 2023年12月商务部鼓励金融机构运用数字化技术优化信贷流程 加大供应链金融支持力度 [6] 行业发展历程 - 供应链金融经历1.0到4.0四个阶段:1.0为中心化模式围绕单个核心企业服务N个企业 2.0整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实现线上化 3.0向平台化发展解决信息不对称 4.0进入数字化阶段实现实时定制小额化业务 借助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实现信息集成共享 [7] - 商业模式演变:1.0传统线下以核心企业信用支持 2.0通过ERP线上化 3.0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 4.0深度渗透细分领域定制化实时化去中心化 [8] - 参与主体扩展:从银行扩展到供应链参与者 平台搭建者 互联网金融等多元主体 [8] - 技术应用升级:从不动产抵押信用评价 到互联网技术动产质押 再到云技术数据风控 最终实现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数据质押 [8]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供应链金融资产规模反映行业发展水平和市场潜力 规模越高表明参与企业越多 融资需求越旺盛 [9] - 2018-2024年中国企业供应链基础资产总规模从20万亿元增长到40万亿元 2024年增速放缓但规模仍处高位 [9]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 代表性上市公司包括怡亚通(002183 SZ) 联易融(09959 HK) 浙江东方(600120 SH) 飞马国际(002210 SZ) 中信证券(600030 SH) 生意宝(002095 SZ) 中科金财(002657 SZ)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