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低碳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首个超稠油光热开发项目在新疆克拉玛依投产运行
央视新闻· 2025-09-12 11:34
项目概况 - 全球首个超稠油开采塔式光热替代示范工程项目在新疆投产 每年替代天然气392万立方米[1] - 项目位于新疆克拉玛依市新疆油田风城油田作业区 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 采光面积5.15万平方米[3] - 通过23712面轻型模块化小定日镜将太阳光反射至113米高集热塔 产出305℃高温蒸汽注入地下[3] 技术突破 - 定日镜追踪太阳光精度达1.2毫弧度 远高于商业电站普遍2.0的追踪精度水平[5] - 镜面太阳光反射效率超95% 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5] - 创新利用地下蒸汽腔进行热能存储 实现夜间无光照条件下持续加热油藏[3] 环保效益 - 年生产5.2万吨零碳过热蒸汽 实现"光尽其用、零碳采油"目标[3][8] - 替代天然气392万立方米 相当于2万户家庭一年用气量[8] - 项目建成前风城油田稠油热采年均消耗天然气近10亿立方米 原煤约30万吨[8] 行业背景 - 稠油全球储量占比超过70% 具有黏度高、流动性差特性[8] - 当前全球主要采用燃气或燃煤锅炉产生过热蒸汽进行热采 存在高能耗、高碳排放问题[8] - 风城油田是我国最大的整装浅层超稠油生产基地[8]
2025山东清洁能源产业博览会,看山东如何“向绿而行”
齐鲁晚报· 2025-09-12 10:3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殷婷 从昔日的传统能源大省,到今日的绿电先锋。在齐鲁大地上,数以万计的光伏板在滩涂上延伸,成排的 风机在碧海间旋转,一幅绿色低碳转型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能源结构历史性转变 在国家"双碳"战略深入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加速的关键阶段,2025山东清洁能源产业博览会将于9月15 日至17日在烟台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办。本届博览会以"发展清洁能源・共享低碳未来"为主题, 由山东省贸促会、烟台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并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五家国家级机构鼎力支持。 2024年11月,山东省能源局发布消息: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0642.6万千瓦,占总装 机容量的比例达到46.9%,历史性超过煤电(46.88%),成为山东的第一大电源。至此,煤电大省告 别"一煤独大"的能源结构,向绿而行的道路上实现历史性突破。 截至今年7月底,山东新能源装机达1.2324亿千瓦,其中光伏装机9130万千瓦,风电装机2749万千瓦, 公用电网绿电占比40%,新能源已成为山东新增电源装机和新增发电量的主体。 五大展区聚焦前沿 行业巨头齐聚烟台 在这一绿色转型的重要节点,2025山东清洁能源产业博览会 ...
用好“环境粮票”,碳市场才能更高效
搜狐财经· 2025-09-12 09:25
你是否想过,未来工厂的"粮票"不是面粉米袋,而是环境粮票?这是一种听起来很虚拟,却关乎真金白银的低碳货币。所谓"环境粮票",其实就 是碳排放配额。企业碳排放少了,手里的"票"能卖钱;超标了,就得自掏腰包去补票。最近发布的《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 的意见》明确,到2030年,全国碳市场要基本建成"总量控制+市场交易"的新规则,这意味着碳市场正式告别"拼强度",转向"看总量"。从强度控 制到总量控制:减排更精准过去,我们的碳配额是按照"强度"分配的,类似于管车速但不管车程,短期能确保经济增长,但难以长期有效控制总 排放。而如今,总量控制的方式,让每家企业的排放都在"账本"上,有了明确的目标和约束,避免了"排得多、赚得多"的逻辑,让减排任务更具 操作性。免费配额到有偿配额:动力与压力并存最让人兴奋的转变是,从"免费配额"到"有偿配额"的过渡。虽然免费配额能减轻企业负担,但它 的减排激励不足,市场活力低下。未来,有偿配额将激励企业主动减排,正如欧盟的经验,它不仅给财政带来了1800亿欧元的收入,还稳定了市 场价格。在我国,通过逐步提高有偿配额比例,企业面临"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市场压力,同时避免 ...
临港打造国际航运数字服务平台 绿色甲醇加注业务实现突破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09:21
航运服务数字化建设 - 国际航运数字船供服务平台实现船舶备件、配件、保税油、保税LNG、绿色甲醇等船供服务全流程电子化办理[1] - 平台通过智能调度和线上核销降低加注船舶空驶率30%以上[1] - 2025年1月至8月平台完成船舶备件供船451艘次,同比增长407%[1] 港口枢纽能级提升 - 洋山港国际中转和集拼箱量占比达19.2%,较去年同期稳步增长[2] - 外资班轮沿海捎带业务效应加快释放,增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资源配置能力[2] 绿色低碳转型突破 - 全国首单超低硫重质燃油和国产绿色甲醇加注业务相继落地[2] - 正在加快建设绿色甲醇船舶管理培训中心、燃料检测实验室和认证服务平台[2] - 构建燃料检测、认证、培训及风险管理一站式服务生态体系[2] 未来发展规划 - 推动数字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完善国际航运数字服务平台功能[2] - 探索建立航运碳排放监测体系,提供高效环保的航运服务[2] - 致力于打造智慧高效、绿色低碳的国际航运服务枢纽[2]
(活力中国调研行)临港打造国际航运数字服务平台 绿色甲醇加注业务实现突破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08:03
航运服务数字化建设 - 国际航运数字船供服务平台实现船舶备件、配件、保税油、保税LNG、绿色甲醇等船供服务的全流程电子化办理[1] - 平台通过智能调度和线上核销使加注船舶空驶率降低30%以上[1] - 2025年1月至8月通过平台完成的船舶备件供船达451艘次同比增长407%并成功开展首单邮轮医药直供业务[1] 港口枢纽能级提升 - 洋山港国际中转和集拼箱量占比达19.2%较去年同期稳步增长[2] - 外资班轮沿海捎带业务效应加快释放增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资源配置能力[2] 绿色低碳转型进展 - 全国首单超低硫重质燃油和国产绿色甲醇加注业务相继落地使该区域成为中国绿色船舶燃料商业化应用的重要实践区[2] - 正在加快建设绿色甲醇船舶管理培训中心、燃料检测实验室和认证服务平台以构建完善的绿色航运服务生态体系[2] 未来发展规划 - 将继续推动数字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完善国际航运数字服务平台功能并探索建立航运碳排放监测体系[2] - 致力于打造智慧高效、绿色低碳的国际航运服务枢纽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中国航运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2]
华谊集团:子公司上海能化吴泾基地装置实行永久性停产
新浪财经· 2025-09-12 07:39
停产背景 - 上海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吴泾基地装置因政府部门关于吴泾地区产业调整转型、工业碳达峰等相关要求实行永久性停产 [1] - 本次停产是落实政府要求的举措 符合国家双碳战略方向 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履行绿色发展社会责任 推动公司绿色低碳转型 [1] 生产基地情况 - 吴泾基地主要生产甲醇、醋酸、氢气、合成气等产品 装置建成时间较早 [1] - 2024年末该基地资产总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资产总额的7.9% [1] - 2024年度该基地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报表营业收入比例为5.9% [1] - 2024年该基地净利润为-12235.2万元 [1]
服贸会最新成果发布,倡导更多酒店开启“低碳住”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2 02:54
行业ESG倡议与标准建设 - 中国饭店协会在服贸会发布《住宿企业ESG管理体系要求》并启动《中国住宿企业可持续发展北京倡议》[1] - 倡议核心目标是推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发展 大力发展绿色饭店和数智化转型[1][3] - 住宿餐饮行业被定位为扩大内需、拉动增长、促进消费的重要领域[3] 企业低碳实践与成果 - 美团旅行作为ESG标准起草单位推出"低碳住"机制 消费者选择不使一次性用品可减少203.2克二氧化碳/订单[3] - 该平台已联合40万家酒店 实现257万次低碳住 累计减碳460吨[3] - 洲际酒店集团超70%国内门店及华住集团近9000家门店已接入低碳住计划[3] 行业转型方向 - 协会通过标准化引领高质量转型 重点提升行业含"绿"量和促进AI+新消费发展[3] - 数智化转型与ESG治理体系被列为住宿企业可持续发展核心路径[3][4] - 行业通过服贸会平台面向全球分享研究成果与合作项目[3]
数据之声|苗海涛:以数据为核心引擎 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2 02:29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9月12日电(张子轩)10日,由中国经济信息社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经社数研中心")举办的新华数字经济沙龙·2025年秋季研讨在 京举行,与会嘉宾围绕"做好中期评估充分释放数据要素叠加倍增效应"主题建言献策。河钢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钢数字")绿色低碳事业部 常务副总经理苗海涛表示,数据已成为驱动钢铁行业从传统高耗能模式向数字化、绿色化智能转型的核心引擎,在碳管理、产品创新和供应链协同等领域正 释放显著价值。 "作为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威赛博平台已实现 53 万台设备连接,部署3000余个工业APP和3400多个工业机理模型,具备强大的物联网数据 接入、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决策能力,为钢铁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底座。"苗海涛表示,在绿色低碳赛道,结合"基于智能数采的碳中和数字化 解决方案"来看,数据价值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其一,通过数据能够为企业勾勒精准碳画像,通过 5G、物联网等技术采集生产、能源等海量数据,清晰掌握企业当前问题现状,为精准决策提供依据; 其二,推动流程优化,利用算法模型对海量数据深度分析,预测能耗与碳排放趋势等,支撑企业精 ...
全球首个文化用纸期货期权上市 建发股份应邀出席并参与首批交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2 02:23
胶版印刷纸期货期权上市 - 全球首个文化用纸期货期权品种于9月10日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2] - 该品种是中国期货市场支持造纸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里程碑 [2] - 建发股份(600153 SH)参与首批交易并出席上市仪式 [2] 对行业的影响 - 提升浆纸产业链风险管理水平 [2] - 增强价格公开性、透明性和连续性 [2] - 为生产企业和终端客户提供有效的市场参考和风险管理工具 [2] - 与纸浆期货形成联动增强产业链企业操作灵活性和成本控制能力 [2] 建发股份的参与 - 公司拥有完善的交割网络 [2] - 旗下建发仓储和建发浆纸分别获批胶版印刷纸期货交割仓库及交割厂库资质 [2] - 此次上市将显著提升公司在大宗商品领域的服务能力 [2] - 公司将继续秉持专业高效稳健的经营理念严格遵守上期所相关规定 [3] - 确保交割业务安全规范高效运行持续推动纸浆纸张期货市场繁荣 [3]
我国天然气行业发展韧性足 深化改革仍是主线
中国能源网· 2025-09-12 02:21
全球天然气市场回稳与中国角色 - 2024年全球天然气市场在地缘冲突、价格波动与绿色转型挑战中逐步回稳 [1]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天然气进口国和消费市场之一 在消费增长、供应保障、基建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1] 消费增长与结构优化 - 2024年国内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7.3% 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提升至8.8% [2] - 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和发电用气三大板块协同发力 交通领域LNG重卡销量创新高 工业领域用气需求回升 气电装机容量年增量创历史新高 [2] 资源勘探与产量突破 - 国内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超1.6万亿立方米 产量达2465亿立方米 [2] - 非常规气产量首破千亿立方米 占比达44.5% 鄂尔多斯盆地深部煤层气、四川盆地深层页岩气等领域实现重大发现 [2]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中俄东线全线贯通 西气东输四线等重点工程投产 储气能力新增80亿立方米 [2] - LNG接收站和地下储气库建设稳步推进 系统调峰与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2] 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 - 超万米深地钻探技术、175兆帕电动压裂装备等重大装备实现国产化突破 [3] - 人工智能与油气产业融合加速 推动行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3] - "天然气+绿电""天然气掺氢"等多能协同模式在发电、工业等领域示范推广 [3] 市场化改革进展 - 上游矿业权竞争性出让制度深化 矿权登记企业数量增至70家以上 LNG进口主体数量较2017年翻倍 [4] - 国家管网集团成立后"全国一张网"架构基本建成 托运商数量大幅增长 省级管网融入国家管网取得实质性进展 [4] 价格机制改革 - 门站价格市场化范围扩大 多数气源实现市场化定价 终端销售价格联动机制逐步建立 [5] - 上海、重庆天然气交易中心交易规模持续扩大 LNG原料气线上交易等新模式不断探索 [5] - 《天然气利用管理办法》修订实施 引导天然气优先用于民生、高效工业和低碳领域 [5] 未来发展预期 - 2025年天然气消费量预计实现2%—3%同比增长 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 城市燃气和发电用气占比持续提升 [6] - 国内产量预计连续第九年增产超百亿立方米 非常规气占比继续提升 中俄东线管道气全面达产 [6] 深化改革方向 - 重点推进矿业权市场化流转、管网公平开放、省网融入国家管网、价格联动机制优化等改革 [6] - 推动天然气与电力市场衔接 探索调节性资源价格机制 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6] 绿色低碳转型 - CCUS、掺氢燃烧、生物天然气等技术将规模化应用 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模式创新 [7] - 基础设施智慧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成为提升运营效率和安全保障水平的关键 [7] -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天然气治理 推动长期协定签订和贸易多元化 增强国际资源掌控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