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土壤调理剂
icon
搜索文档
生物农化制品:绿色农业的新引擎
Wind万得· 2025-09-11 22:51
文章核心观点 - 生物农化制品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呈现高速增长趋势 受政策引导、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驱动 行业从传统化学投入品向绿色生物投入品转型 [4][7][10] - 中国生物农化制品领域在技术研发、应用推广和资本市场上表现活跃 政策目标明确 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 [11][12][13] 生物农化制品行业定义与分类 - 行业涵盖以生物技术为基础的农药、肥料、生物刺激素及土壤调理剂等产品 核心包括微生物菌剂、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和生物发酵制品 [4] - 细分领域按功能分为植物营养与促生、病害防控、土壤改良与修复 典型产品包括根瘤菌、苏云金孢杆菌、昆虫信息素及微生物修复菌剂等 [6] 全球政策环境与影响 - 欧盟有机农业面积2024年超1850万公顷占全球19% "Farm to Fork"战略目标2030年化学农药减量50% 化肥减量20% [7][8] - 美国EPA 2023年起实施生物农药监管豁免 简化注册流程并降低合规成本 [8] - 中国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科研投入支持行业发展 [9] 全球技术研发与应用现状 - 海外企业聚焦前沿技术:Tidal Grow AgriScience开发壳聚糖生物农药 Ascribe Bioscience探索RNA干扰技术智能农药 [10] - 巴西2023年生物农药施用面积超3000万公顷 2024年生物投入品使用率从34%跃升至73% 棉花作物生物肥料使用率从53%增至97% [10] - 中国农科院研发重金属钝化微生物菌剂 使稻米镉含量超标率下降逾30% 江苏协联生物开发土壤改良剂和生物刺激素产品 [11] 中国市场发展数据 - 2024年中国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面积13.9亿亩次 绿色防控率57.7% 政策目标2025年覆盖率超55% [12] - 2020-2024年新登记农药85个中生物农药占67.1% 生物肥料产品10781个 应用面积超5亿亩 [12] 资本市场动态 - IPO方面:丰倍生物2025年8月过会拟募资10亿元 广西田园年收入超18亿元 上海生农进入北交所辅导 [13] - 并购方面:先正达2025年4月收购诺华农用天然化合物库 富邦科技明确围绕农化助剂开展并购 [13] - 2025年发生多起融资事件:思威博B轮数千万人民币 圣地生物A轮2800万人民币 苏利宁夏战略融资1.62亿人民币 [16] 行业发展趋势 - 产品向功能性整合发展 结合有机质、微生物菌剂与特定养分实现"改土"和"营养生长"同步 [14] - 生物农化制品成为生物农业领域新兴热点 融资集中在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细分领域 [14]
生物农化制品:绿色农业的新引擎
来觅研究院· 2025-09-11 06:58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生物农化制品行业正成为现代农业投入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涵盖生物技术为基础的农药 肥料 生物刺激素及土壤调理剂等产品 [4] - 全球行业呈现由传统化学投入品向生物投入品过渡的趋势 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应用比例逐年上升 [4] - 政策引导是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欧盟有机农业补贴和美国EPA监管豁免显著提升市场准入效率 [5][6] - 中国政策支持力度强劲 农业农村部推出农药登记快速评审通道 目标到2025年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比例提升至30% [8] - 全球市场快速发展 巴西2023年生物农药施用净面积超3000万公顷 2024年生物投入品使用率从34%跃升至73% [9][10] - 中国市场快速增长 2024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实施面积13.9亿亩次 绿色防控率57.7% 生物农药登记数占新登记总数67.1% [11] - 资本高度活跃 多家企业冲刺IPO 并购整合频繁 2025年发生多起融资案例 [12][13][14] 细分领域及作用机制 - 生物肥料通过微生物生命活动固定氮素 活化磷钾养分或直接提供营养 典型产品包括根瘤菌 固氮螺菌等 [7] - 生物刺激素通过刺激植物生理活动改善土壤微环境 增强养分吸收效率 典型产品包括海藻提取物 腐植酸等 [7] - 生物农药(微生物源)通过微生物产生毒素 寄生等方式抑制害虫 典型产品包括苏云金孢杆菌 白僵菌等 [7] - 生物农药(植物源)利用植物次生代谢物质防治病虫害 典型产品包括除虫菌素 印楝素等 [7] - 生物农药(生物化学)通过信息素干扰害虫交配或激活植物免疫系统 典型产品包括昆虫信息素 植物诱抗剂等 [7] - 土壤修复剂通过添加有机质或微生物降解农药残留 钝化重金属 改善土壤结构 典型产品包括有机肥 微生物修复菌剂等 [7] 全球发展现状 - 海外发达国家在研发层面持续推进 如美国Tidal Grow AgriScience开发基于壳聚糖的生物农药 Ascribe Bioscience探索RNA干扰技术 [9] - 巴西是全球生物防治技术应用率最高国家 2023年生物农药施用净面积超3000万公顷 [9] - 中国在技术落地方面取得突破 中国农科院研发微生物菌剂使稻米镉含量超标率下降逾30% 江苏协联研发土壤改良剂在盐碱地治理效果显著 [10] 资本动态 - IPO市场活跃 丰倍生物2025年8月IPO过会拟募资10亿元 广西田园2025年6月完成深交所主板辅导年收入超18亿元 上海生农2025年4月进入北交所辅导期 [12] - 并购整合频繁 先正达2025年4月收购瑞士诺华农用天然化合物和菌株库 富邦科技2025年5月明确围绕农化助剂与特种肥料开展并购 [12] - 一级市场融资案例集中 2025年发生多起融资 包括思威博B轮数千万人民币 科氏帛生物A轮未披露 美奥博特Pre-A轮未披露等 [14]
金正大跌2.26%,成交额1.1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59.9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3 05:4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3日盘中下跌2.26%至1.73元/股 成交1.19亿元 换手率2.06% 总市值56.8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59.97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435.61万元 大单净买入175.63万元 [1] - 年内股价下跌11.73% 近5日涨0.58% 近20日持平 近60日跌1.70% [1] 资金流向分析 - 特大单买入803.34万元占比6.74% 卖出1238.95万元占比10.40% [1] - 大单买入3969.94万元占比33.31% 卖出3794.31万元占比31.84% [1] 公司基本情况 - 位于山东省临沭县 1998年8月成立 2010年9月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复合肥 缓控释肥 水溶肥 生物肥 土壤调理剂等全系产品及种植解决方案 [1] - 收入构成:常规复合肥37.84% 磷肥24.73% 新型肥料20.86% 原料化肥及其他16.38%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6.96万户 较上期减少3.60% [2] - 人均流通股47179股 较上期增加3.74% [2] - 香港中央结算公司持股1943.37万股 较上期增加897.89万股 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7.99亿元 同比增长4.81%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7831.44万元 同比减少146.50% [2]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27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0元 [3] 行业分类与概念板块 - 申万行业分类:基础化工-农化制品-复合肥 [1] - 概念板块包括:水泥 低价 农村电商 生态农业 山东国资等 [1]
【行业深度】一文洞察2025年中国土壤调理剂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26 05:46
行业背景与问题 - 全国多地土壤酸化、盐渍化、连作障碍、土传病害、缺素和有机质缺失等问题严重 影响作物品质和生产效益 [2] - 土壤调理剂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手段改善土壤结构、调节酸碱度、修复污染 属于功能性产品 [2] - 政府加大对土壤污染整治力度 对盐碱地改良、酸化土壤治理等项目给予财政倾斜和贴息贷款试点支持 [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土壤调理剂行业市场规模达73.32亿元 同比增长15.6% [2] 产品功能与分类 - 土壤调理剂可改善土壤物理性 促进养分吸收 但不直接提供植物养分 [3] - 具有保墒增温作用 使作物生育期提早2-7天 土壤湿度提高5%左右 [3][4] - 适用于北方干旱、半干旱、积温不足地区及土壤结构差的旱地、坡沙地、盐碱地 [4] - 分为四大类:矿物源(富含钙、镁、硅、磷、钾矿物质)、有机源(无害化有机物料)、化学源(化学制剂)、农林保水剂(吸水性树脂聚合物) [6] 具体作用机制 - 改变土壤物理性状:增加毛管孔隙和非毛管孔隙 减小容重 提高通气度和导水率 [5] - 改良化学性状:增加有机质 调节酸碱度 增强缓冲能力 [5] - 增强抗水蚀能力:通过高分子聚合物增加水稳性团粒含量 减少水土流失 [5] - 提高离子交换率:改良盐碱地并吸附重金属 [5] - 增加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抑制真菌、细菌等有害微生物 减少土传病害 [5] - 提高地温和肥力:改善作物品质和产量 [5] 政策支持 - 2021年农业农村部提出在酸化、盐碱化严重区域推广土壤调理剂等治理措施 [7][8] - 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支持土壤污染源头防控类项目 [8] - 2024年生态环境部要求建立农药、焦化企业腾退地块清单并管控污染 [8] - 2025年国务院办公厅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 加强农用地重金属污染整治 [8] 产业链结构 - 上游:有机物、矿物质、人工高分子聚合物等原材料 [9] - 中游:土壤调理剂生产制造 [9] - 下游:农业领域应用 改善土壤板结和酸碱失衡 提高作物抗逆性和产量 [9] 相关企业 - 上市企业包括富邦科技、永清环保、六国化工、圣泉集团、芭田股份、司尔特、史丹利等 [2] - 非上市企业包括广东大众农业科技、北海夏氏蓝得生物、北京飞鹰绿地科技等 [2]
耕地调酸新科技“出招” 助力优质农产品“丰收满仓”
中国经济网· 2025-08-21 02:15
核心技术方案 - 团队运用ICP-MS等设备对土壤23项指标进行毫厘级分析并构建数字化土壤画像[1] - 通过农业大数据平台进行AI智能组方为每块田定制专属调理套餐精准匹配有机质改良剂微生物菌剂及中微量元素[1] - 引入水肥一体化系统将传统化肥用量减少40%并在关键生长期追施叶面阻控剂[1] - 技术传承"火土灰"工艺挑选十几种矿物质进行高温煅烧活化后与有机肥和菌剂复配制成具有缓释效应的土壤调理剂[2] 应用成效 - 示范田土壤pH值上升1.2稻谷亩产相较于常规施肥对照田提升31.06%[2] - 增产得益于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等关键经济技术指标实现全面提升[4] - 该技术为全县85万亩水田增产增收提供有效路径并能助力8万亩黄斑区安全高效利用[4] 行业意义 - 技术打破土壤酸化作物低产农产品品质差恶性循环实现全方位诊断和针对性治理[4] - 为破解南方耕地酸化退化难题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探索出切实可行新路径[4] - 团队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试点与推广工作持续优化调酸增产技术[4]
研判2025!中国土壤调理剂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分析:土壤修复热潮下,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73.32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0 01:19
行业背景与问题 - 全国土壤酸化、盐渍化、连作障碍、土传病害、缺素和有机质缺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作物品质和生产效益 [1][13] - 土壤调理剂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手段改善土壤结构、调节酸碱度、修复污染,市场需求激增 [1][1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土壤调理剂行业市场规模达73.32亿元,同比增长15.6% [1][13] - 政府加大对土壤污染整治力度,对盐碱地改良、酸化土壤治理给予财政倾斜和贴息贷款试点支持 [1][13] 政策支持 - 2021年《关于做好2021年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提出在耕地问题严重区域推广土壤调理剂等治理措施 [6] - 其他支持政策包括《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计划》《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等 [6] 产品分类与功能 - 土壤调理剂分为矿物源、有机源、化学源和农林保水剂四类 [5] - 功能包括改善土壤物理性、促进养分吸收、保墒增温、提高土壤湿度5%、提早作物生育期2-7天 [3] - 适用于干旱、半干旱、积温不足地区及土壤结构差的旱地、坡沙地、盐碱地 [3]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有机物、矿物质、人工高分子聚合物等原材料 [9] - 中游为土壤调理剂生产制造 [9] - 下游应用于农业领域,改善土壤板结、酸碱失衡等问题,提高作物抗逆性和产量 [9] 竞争格局 - 行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产品同质化严重 [15] - 部分企业专注于细分或区域市场,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 [15] - 主要企业包括北海夏氏蓝得、北京飞鹰绿地、山西东大土壤、湖北茂盛生物、陕西赛众生物等 [15] 重点企业分析 - 北京飞鹰绿地专注盐碱地改良与土壤修复,可将重度盐碱地改良周期从3-5年缩短至1年,降低化肥农药用量30%以上,增产15%-30% [16] - 山西东大土壤以矿物源多功能调理剂为主,产品出口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拥有330多个代理商 [18] - 陕西赛众生物年产土壤调理剂40万吨,集采矿、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 [15] 行业发展趋势 - 向一品多效方向发展,整合土壤改良、养分载体、螯合元素、保水松土及防治害虫等功能 [21] - 个性化需求增加,企业需针对不同土壤类型和作物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和服务 [22] - 技术创新推动发展,如纳米土壤调理剂提高土壤肥力、修复受损土壤 [24] 资金投入情况 - 土壤污染防治资金2020年达40亿元,2023年降至30.8亿元,2024年增长至44亿元,2025年保持44亿元 [11] - 资金投入受财政压力影响,但未来预计增长以支持土地污染防治 [11]
咱这儿的碳汇能生金(美丽中国)
人民日报· 2025-07-29 22:22
单株碳汇项目模式 - 贵州从江县试点单株碳汇项目 通过科学计量方法测算每棵树生长周期内固定的二氧化碳量并赋予市场价值 实现生态价值转化 [2] - 每棵胸径5厘米以上的乔木每年产生3元碳汇收益 资金直接打入农户账户 2019年覆盖7个村 截至2024年底参与农户达7962户 累计获得碳汇资金近1200万元 [2][3] - 贵州金元茶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出资15万元采购110户农户碳汇 将自发绿电与碳汇捆绑销售 既抵消部分碳排放助力碳中和 又拓展客户服务范围 [2][3] 农业土壤碳汇实践 - 福建惠安县通过土壤改良形成碳汇 使用土壤调理剂解决酸化板结问题 试验田甜瓜亩产比其他地块高400-500斤 同时减少氧化亚氮排放(排放1千克相当于298千克二氧化碳当量) [4] - 玛塔生态科技免费提供土壤调理剂 农户无需额外投入 改良后碳汇权益归企业所有 2024年底通过出让酸性土壤改良形成的碳汇获益10万元 二期项目正在泰宁县等地试点 [5] - 农业碳汇通过减少化学品投入 土壤改良等措施提升土壤碳储量 但计量方法存在差异 目前交易多处于碳普惠体系 具有较强社会公益属性 [5] 海洋碳汇金融创新 - 山东长岛推行"固藻集鱼"养殖模式 投放12余万空方人工鱼礁和50万株海草 形成年固碳量超280吨的海草床生态系统 [6] - 长岛农商银行推出"海草床 海藻场碳汇贷" 以远期碳汇收益权作为质押融资 解决海洋牧场提质升级的资金缺口 [6] - 东源海洋牧场通过碳汇贷款进行智能化改造 投放80万尾褐牙鲆鱼苗存活率提升30% 年捕捞量增至1000吨 村集体累计获分红754.6万元 带动户均年增收约8000元 [7]
因地制宜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咱这儿的碳汇能生金(美丽中国)
人民日报· 2025-07-29 21:55
碳汇项目发展现状 - 贵州从江单株碳汇项目通过科学计量方法测算树木固碳量并赋予市场价值,2019年在7个村试点,盘活林地资源[2] - 项目面向脱贫户,胸径5厘米以上乔木可纳入,每棵树年碳汇收益3元,资金直达个人账户[2] - 2024年贵州金元茶园发电公司出资15万元与110户签约采购碳汇,农户吴学勇凭450株树获1350元收益[3] - 截至2024年底从江县参与农户达7962户,累计获得碳汇资金近1200万元[3] 农业碳汇实践案例 - 福建惠安采用土壤调理剂改良酸化土壤,甜瓜试验田亩产比其他地块高400-500斤[4] - 土壤改良减少氧化亚氮排放(1千克相当于298千克二氧化碳当量),形成碳汇权益归企业所有[4] - 玛塔公司通过出让改良土壤碳汇权益获益10万元,二期项目正在三县试点预计9月后产生碳汇[5] - 农业碳汇通过减少化学品投入/土壤改良/保护性耕作等措施提升土壤碳储量[5] 海洋碳汇创新模式 - 山东长岛推行"固藻集鱼"模式,投放12万空方人工鱼礁和50万株海草,年固碳量超280吨[6] - 长岛农商银行推出"海草床碳汇贷",以远期收益权质押贷款解决海洋牧场升级资金缺口[6] - 东源海洋牧场改造后褐牙鲆鱼苗存活率提升30%,年捕捞量增至1000吨[7] - 项目累计为村集体带来754.6万元分红,户均年增收约8000元[7] 碳汇价值实现路径 - 单株碳汇项目实现"生态-经济"双赢,企业购买碳汇抵消排放同时拓展绿电捆绑销售服务[2] - 农业碳汇交易具有公益属性,目前多处在碳普惠体系,精准计量方法仍在探索[5] - 海洋碳汇通过量化海草床固碳价值进行融资,形成"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循环[7]
金正大:5月15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5-16 10:40
公司战略与全球推广 - 公司提出"全球缓控释肥引领者"发展定位,启动全球推广行动,采用"技术授权+本地化生产+服务输出"三位一体出海模式,向欧洲、东亚、东南亚、非洲等地输出技术和产品 [2] - 已在荷兰建成首个以中国技术为主导的海外缓控释肥工厂,并与印尼AgriAKU签署战略协议,计划下半年在中东欧、越南、日本、非洲等地开展合作 [2] - 计划在印尼首批建设200块示范田,覆盖油棕、水稻等作物 [9]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是中国缓控释肥首倡者,拥有158项发明专利,主导制定行业/国家/国际标准,3次获国家科技奖,建成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 开发"土、肥、水、叶、液、生"全系产品线,包括复合肥、水溶肥等10大类产品,形成5大技术方案 [2] - 在拉美市场重点开展高附加值的水溶肥、液体肥业务,暂未计划在当地建厂 [3]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3.48亿元(同比+19.67%),归母净利润880万元(同比-67.26%),毛利率11.93% [13] - 负债总额89亿元(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80.61%,有息负债46.87亿元,呈持续下降趋势 [8] - 通过债务重组协议、延长还款周期等措施化解风险,已与多家金融机构达成和解 [5] 产能与项目建设 - 2024年国内肥料销量238万吨,库存21.61万吨 [7][11] - 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进展:35KV变电站建成,主要设备完成招标采购 [5] - 马路槽磷矿处于"四通一平"施工阶段,审批进度受政策、地质等因素影响 [5][10] 营销与改善措施 - 将"营销突破、降本增效"作为2025年工作主线,重点推进产品转型、渠道升级等措施 [3][11] - 通过事业部改革、数字化经营提升效率,目标实现销量恢复性增长 [3] - 一季度收入增长主要来自销量提升,但产能利用率较低影响利润表现 [3]
金正大(002470) - 002470金正大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6
2025-05-16 08:48
缓控释肥全球推广规划 - 年初联合多单位启动缓控释肥全球推广行动并发布规划,依托“技术授权 + 本地化生产 + 服务输出”模式向多地输出技术和产品 [1] - 4 月初在欧洲荷兰开启推广并对子公司全面技术升级,建成海外缓控释肥工厂 [2] - 5 月初与印尼 AgriAKU 签署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协议,开启在印尼和东南亚的推广 [2] - 下半年加强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肥料工业协会合作,在中东欧、越南、日本、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开启推广和合作 [2] 产品与技术研发推广 - 发展愿景是成为受人尊重的种植业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提供一揽子种植业和作物全程营养解决方案 [2] - 是中国缓控释肥首倡者,建成首条生产线,成为全球最大生产企业之一,承担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成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 次获国家科技奖,拥有 158 项发明专利,主导制定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 [2] - 专注新型肥料研发生产,开发“土、肥、水、叶、液、生”全系产品,拥有全系植物营养产品线,开发 5 大技术方案,建立行业领先优势 [3] 拉美市场业务 - 在拉美国家有产品销售,通过欧洲子公司在南美的孙公司开展业务,主要开展附加值较高的水溶肥、液体肥及原料产品在经济作物细分市场的业务,将加大缓控释肥产品开拓 [4] - 暂无在拉美建厂计划 [4] 财务与业绩情况 - 2025 年一季度收入 23 亿,净利润 880 万,销量和收入恢复性双增长近 20%,与同行业相比产能利用率较低 [5] - 总营收 23.48 亿,归母净利润 800 万,公司正在努力提升业绩 [5] - 2024 年末负债总额 89 亿元,有息负债 46.87 亿元,资产负债率 80.61%,有息资产负债率 42.46%,呈持续下降趋势 [9] 项目建设进展 - 子公司磷酸铁锂电池正极前驱体材料项目建设有序推进,35KV 变电站完成建设具备投运条件,主要设备已完成招标采购,将根据市场行情调整投资策略和建设进度 [7] - 马路槽磷矿建设为井巷工程开工做“四通一平”施工和申办相关许可,受政策审批、地质条件、不可抗力等因素影响,公司将督促加快进度并做好监督 [7][10][11] 市场与业务拓展 - 重视市值管理,持续关注市场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将提高经营水平,增强综合竞争力,规范公司治理 [8][9][11] - 根据战略规划,在欧洲西班牙建有工厂,在东南亚建有营销网络,国际业务团队积极拓展欧洲及东南亚业务 [9] - 2024 年度国内肥料销售量约为 238 万吨 [9] - 截止 2024 年末,公司肥料库存量 21.61 万吨 [11] - 将联手 AgriAKU 公司在印尼首批建设 200 块示范田,覆盖多种作物 [10] 经营策略 - 2025 年将“营销突破、降本增效”作为全年工作主线,营销以稳大肥、促高端为目标,围绕产品转型、渠道升级、品牌提升、数字转型实现突破,调动资源从做实事业部、做专品类小组、做强市场中心协同发力,推进营销突破,全方位推动机制创新和经营数字化,强抓产供销协同,提升运营效率,降本增效,规范管理,稳健经营 [5][11] 债务和解情况 - 与各债权银行建立良好沟通机制,通过延长还款周期、签署债务重组协议及降低贷款利率等措施,已与多家金融机构达成和解或归还债务,尚有与广发银行、浦发银行的前期逾期借款暂未达成和解协议,将根据金融机构审批情况推进业务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