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电动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阿尔特成立智能机器人科技公司 已启动多个机器人项目研发工作
证券时报网· 2025-06-08 12:53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正式进军机器人产业,成立北京阿尔瑞特智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标志着开辟机器人新赛道 [1] - 新公司由阿尔特联合云视科技、上海乙蜂共同投资,已完成注册并举行成立庆典 [1] - 公司组建行业顶尖人才团队,扩大专业技术团队规模,积极促成与专业院校合作,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 [1] 机器人业务规划 - 阿尔瑞特主要业务为一体化设计研发平台,基于汽车工程技术提供定制化机器人解决方案,开发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内的多种机器人品类 [1] - 新公司已启动轮式机器人、水下机器人、钻井机器人、宠物洗澡机器人等多个项目的研发工作 [1] - 公司将建设由NVIDIA Isaac技术加持的一体化仿真训练平台,为机器人开发提供从仿真、测试到优化的全周期技术支持 [2] 产业生态与合作支持 - 新公司选址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该区域自2023年起重点布局机器人产业,已聚集大量机器人及上下游企业 [2] - 云视科技作为合资方,其视觉识别技术将为机器人开发提供重要支撑 [2] - 公司作为NVIDIA合作伙伴,获得NVIDIA全力支持 [2]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为A股唯一一家独立汽车设计公司,主营整车及整车平台全流程研发、新能源智能化平台开发、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 [3] - 在汽车设计业务方面,公司承接整车开发项目,涵盖产品定义、造型设计、整车工程、软件开发等环节 [3] - 在核心零部件业务方面,已形成涵盖动力系统、新能源车高压电系统、汽车电子等领域的产品型谱 [3] 海外业务与AI应用 - 公司通过研发设计、产线设计、技术授权等多种服务模式实现海外业务落地 [3] - 公司将AI大模型和数字化研发工具应用到造型、工程、仿真建模分析测试等研发业务链环节 [3] - 公司已为国内外80余家客户开发近500款车型,包括理想one、东风本田e:NS1、广汽本田e:NP1等 [3] 近期大额订单 - 公司与某全球知名企业(客户Z)签署技术开发合同,研究开发某新能源车型整车开发项目,费用不含税金额约为2.14亿元 [4] - 公司与未来能源签署《大型重卡EV套件开发委托合同》和《采购合同》,总金额为68亿日元(约3.37亿元人民币) [4] - 与客户Z的合作将提升公司海外新能源整车研发设计市场份额,实践"技术+供应链"国际化战略 [4]
【重磅招募】2025长安汽车前瞻技术交流盛会 · 7月专场。「长安汽车官方主办,年度性供应商交流合作平台 」→附重点采购方向清单
半导体芯闻· 2025-06-05 10:04
公司概况 - 长安汽车是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之一 拥有163年历史底蕴和40余年造车经验 全球布局12个制造基地 22个工厂 16个研发中心 研发人员超1.8万人 [3] - 实施新能源"香格里拉" 智能化"北斗天枢" 全球化"海纳百川"三大战略 旗下涵盖长安品牌三大序列 深蓝汽车 阿维塔三大品牌及多家合资企业 [3] - 2024年总销量268.3万辆(同比+5.1%) 自主品牌销量223万辆(同比+9.4%) 新能源车销量超73万辆 海外销量超53万辆 [3] - 2025年目标为总销量300万辆 新能源100万辆 海外100万辆 重点推进智能电动转型和全球化发展 [3] 研发实力 - 全球研发中心占地1000亩 总投资43亿元 涵盖7大功能 12大领域 180个实验室及云数据中心 协同五国九地研发网络 [4] - 研发体系覆盖仿真分析 噪声振动 被动安全等核心技术领域 以及混合动力 空调系统等实验室集群 [4] 行业活动 - 举办"前瞻技术与生态链合作展示交流会" 聚焦智能电动化转型 已累计吸引300余家产业链企业参与 [7] - 2025年活动将围绕长安研发采购需求升级 强化整零协同 覆盖智能驾驶 智能座舱 三电技术等10+主题论坛 [30] - 设置开幕式 产品展示 前瞻技术论坛 供需对接 参观互动五大板块 定向邀请100+供应链头部企业参展 [21][27] 技术采购方向 - **智能系统**:涵盖自动驾驶感知系统(雷达/视觉传感器) 域控制器 汽车芯片 智能座舱(HUD/多屏交互/车载XR)等43项细分领域 [43] - **动力系统**:包括纯电/混动/氢能三电技术 热管理集成模块 电控元器件等 涉及电池热管理 压缩机系统等26类部件 [46] - **底盘系统**:聚焦线控技术(制动/转向/悬架) ADAS关联技术(AEB/ACC)及轻量化部件等18项关键技术 [48] - **新型供应链**:覆盖智能车门 轻量化材料 工业软件(数字孪生/AI仿真)等数字化技术及通用零部件 [53] 合作模式 - 构建"链主"驱动生态 联合学会 科研院校(清华/重大等)及供应链企业开展联合研发 闭门论坛定向邀请50家核心单位 [30][34] - 采购对接覆盖长安10+部门(深蓝/阿维塔/前瞻院等) 重点交流车型规划 供应链策略及技术解决方案 [36] - 提供新品应用 协同开发的一站式平台 强化现有供应商优化与潜在供应商储备 [13][14]
月销量猛增50.3% 上汽新能源车正以“全能姿态”重塑市场格局
证券日报网· 2025-06-04 06:02
核心业绩表现 - 5月整车批售36.6万辆,同比增长10.2%,实现单月销量同比五连涨 [1] - 新能源车销量达12.5万辆,同比增长50.3% [1] - 海外市场销量达9.8万辆,同比增长11.2% [1] 技术突破与安全标准 - 电池系统安全标准高于国标30%,"魔方"电池累计交付超50万套,实现零自燃、零热失控纪录 [6] - DMH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突破46.3%,荣威D7 DMH实测续航超2200公里,百公里油耗低至2.49L [7] - 第二代全栈线控底盘将于2027年落地,L3级量产自动驾驶银河全栈4.0电子架构今年装车 [7] 品牌战略与产品矩阵 - 智己品牌定位科技先锋,首发灵蜥数字底盘2.0及IMAD3.0智驾系统 [8] - 荣威品牌定位国民生活伙伴,主打体面、超值、信赖三叉戟优势 [8] - MG品牌覆盖全球20国销量TOP10,主打年轻化定位 [8] - 产品线覆盖10万级至近百万级,累计推出超100款车型 [8] 生态协同与合作模式 - 与Momenta(算法)、地平线(芯片)、华为(全栈)、大疆(感知)深度协同开发智能驾驶全栈架构 [9] - 与华为联合发布"SAIC尚界"品牌,融合鸿蒙智慧生态 [9] - 与OPPO打通手机车机生态,与宁德时代合作提升电池技术,联合火山引擎赋能AI座舱 [10] - 与大众、通用进入合资合作2.0时代,技术共创优势互补(如别克"逍遥架构") [10] 全球化战略与成果 - 海外累计交付超550万辆,连续8年出口第一 [11] - 欧洲发达国家销量占比达25% [11] - 建立研发、制造、金融、二手车全产业链,拥有自营船队 [11] - 实施Glocal战略(全球+本土),推动从产品输出向标准输出转型 [12] 企业战略转型 - 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向用户型高科技企业转型 [5] - 通过技术护城河、品牌新势能、生态协同及全球布局四重引擎驱动 [5] - 基于9400万用户基盘与70年造车底蕴构建科技新势能 [13]
蔚来Q1实现营收120.35亿元,预计Q2销量为7.2万辆-7.5万辆
巨潮资讯· 2025-06-04 02:25
财务表现 - 2025年Q1收入总额为120.347亿元(16.584亿美元),同比增长21.5%,环比下降38.9% [2] - 2025年Q1毛利为9.196亿元(1.267亿美元),同比增长88.5%,环比下降60.2% [2] - 2025年Q1毛利率为7.6%,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4.1个百分点 [2] - 2025年Q1汽车销售额为99.393亿元(13.697亿美元),同比增长18.6%,环比下降43.1% [2] - 2025年Q1汽车毛利率为10.2%,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9个百分点 [2] - 2025年Q1经营亏损64.181亿元(8.844亿美元),同比增长19.0%,环比增长6.4% [2] - 2025年Q1经调整经营亏损59.472亿元(8.195亿美元),同比增长16.3%,环比增长7.3% [2] - 2025年Q1净亏损67.5亿元(9.302亿美元),同比增长30.2%,环比下降5.1% [3] - 2025年Q1经调整净亏损62.791亿元(8.653亿美元),同比增长28.1%,环比下降5.2% [3] 研发投入 - 2025年Q1研发费用31.814亿元(4.384亿美元),同比增长11.1%,环比下降12.5% [3] - 2025年Q1经调整研发费用29.144亿元(4.016亿美元),同比增长9.6%,环比下降11.5% [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主要由于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成本及人员成本增加 [3] - 研发费用环比下降主要由于新产品及技术开发费用减少,部分被人员成本增加所抵消 [3] 交付情况 - 2025年Q1汽车交付量42,094辆,同比增长40.1%,环比下降42.1% [4] - 其中蔚来品牌交付27,313辆,乐道品牌交付14,781辆 [4] - 2025年4月交付23,900辆,5月交付23,231辆 [5] - 截至2025年5月31日累计交付760,789辆 [5]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Q2交付量72,000至75,000辆,同比增长25.5%至30.7% [5] - 预计2025年Q2收入195.13亿元(26.89亿美元)至200.68亿元(27.65亿美元),同比增长11.8%至15% [5] 资金状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现金及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及长期定期存款为260亿元(36亿美元) [3]
雷军:小米汽车预计下半年实现季度盈利
第一财经· 2025-06-03 15:52
小米汽车业务进展 - 公司预计2025年第三、四季度实现汽车业务盈利 亏损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7亿元收窄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5亿元 [1] - 2025年第一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创新业务总收入达186亿元 占总收入16.71% 其中汽车业务收入181亿元 环比增长10.7% [1] - YU7车型研发总预算达35亿元 汽车芯片研发进入后期阶段 机器人技术已应用于汽车工厂 [1] YU7车型动态 - 新车定位豪华高性能SUV 预计7月量产 当前仅能静态展示 正式售价未定(网传23.59万元被否认) 特斯拉Model Y竞品定价区间26-31万元 [1][2] - 5月销量维持2.8万辆 与4月持平 但SU7 Ultra车型因碳纤维部件宣传问题引发车主投诉 [2] 行业监管动态 - 监管部门加强辅助驾驶宣传规范 重点整顿隐藏式门把手、动力电池等新功能标准 [3] - 行业面临反内卷政策导向 公司明确不打价格战策略 [3]
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上涨0.1%,前十大权重包含立讯精密等
金融界· 2025-06-03 14:14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低开高走 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上涨0.1%报3119.44点 成交额306.95亿元 [1] - 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近一个月下跌0.08% 近三个月下跌9.91% 年至今下跌0.34% [2] 指数构成 - 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选取主营业务涉及智能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感知系统 决策系统 执行系统 通讯系统 整车生产以及汽车后市场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2] - 指数以2014年12月31日为基日 以1000.0点为基点 [2] 权重分布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比亚迪(18.67%) 宁德时代(14.52%) 立讯精密(6.34%) 汇川技术(5.06%) 韦尔股份(4.39%) 长城汽车(4.05%) 科大讯飞(3.21%) 三花智控(2.78%) 亿纬锂能(2.67%) 拓普集团(2.37%) [2] - 按市场板块分布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72.55%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26.72% 北京证券交易所占比0.73% [2] - 按行业分布 可选消费占比36.33% 工业占比34.99% 信息技术占比21.34% 原材料占比6.61% 通信服务占比0.73% [2] 指数调整规则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3]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特殊情况下将对指数进行临时调整 [3] - 样本退市时将从指数样本中剔除 样本公司发生收购 合并 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3] 跟踪基金 - 跟踪基金包括华宝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联接A 华宝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联接C 泰康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 华宝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 易方达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 浦银安盛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 [3]
不可能23.59万!雷军回应小米YU7定价
搜狐财经· 2025-06-03 13:43
6月3日,在小米投资者大会上,雷军针对网传小米YU7的售价一事进行了回应。雷军表示,小米YU7的售价不可能是网传的23.59万元,正式的价格要到 开售一至两天前才能确定。 小米YU7是小米汽车第二款车型,于上月22日亮相,新车定位中大型轿跑SUV,将在今年7月正式上市。 新车外观延续小米家族设计语言,前脸采用封闭式设计,两侧搭配与小米SU7类似的水滴状大灯组,使得车辆整体看起来运动气息浓郁。车身侧面采用溜 背造型风格,配备黑色轮眉,极具运动感。尺寸方面,小米YU7长宽高分别为4999/1996/1600(1608)mm,轴距为3000mm。内饰方面,走的是简洁风 格,搭载集成小米澎湃OS车机系统,支持三界面分屏操作,座椅方面采用5座布局。动力方面,新车提供单电机与双电机(高/低功率)车型。其中,单 电机车型最大功率为235千瓦;双电机车型(低功率)前电机最大功率为130千瓦,后电机最大功率为235千瓦;双电机车型(高功率)前电机最大功率为 最大功率为220千瓦,后电机最大功率为288千瓦。 实际上,关于小米YU7的售价此前雷军也曾透露,小米YU7对标Model Y的配置,没有三十几万绝对下不了台的,不可能是网 ...
中国汽车市场一周行业信息快报——2025年5月第5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03 08:56
别克品牌里程碑与促销活动 - 昂科威家族第180万台整车下线 6个月内实现10万辆销售增速 连续数月同比高速增长 [2][4] - 君越车型第130万台整车下线 近20年历经四代产品进化 [2][4] - 推出限时礼遇 昂科威Plus起售价16.99万元 君越起售价15.99万元 活动持续至6月18日 [2] 小米汽车业务表现 - 2025年Q1交付新车75869辆 总营收181亿元 毛利率23.2% [5][7] - 毛利率从2024年Q2的15.4%持续提升至23.2% 经营亏损缩窄至5亿元 [7] - SU7系列累计交付突破25.8万台 连续6个月单月交付超2万台 线下渠道覆盖65城235家门店 [7] 岚图FREE+智能座舱升级 - 搭载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 支持五屏联动与跨设备任务流转 [8][10] - 配备15.6英寸2K超清屏 后排MagLink拓展坞兼容多品牌平板 [10] - 全系标配四门电吸门 7L冷暖箱 三温区独立空调 语音助手支持学习用户习惯 [10] 蔚来能源换电网络扩张 - 天津实现换电县县通 建成56座换电站覆盖16个区 京津冀高速换电站平均每110公里一座 [11][13] - 全国换电站达3337座 覆盖超1000个区县 高速换电网络布局近1000座 平均每180公里一座 [13] - 计划2025年6月30日前实现充电桩覆盖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 年底完成27个省级行政区换电站全覆盖 [13] 理想汽车财务与交付数据 - 2025年Q1净利润6.466亿元 连续10个季度盈利 现金储备1107亿元 [14][16] - 交付量92864辆 同比增长15.5% 预计Q2交付12.3万-12.8万辆 营收325亿-338亿元 [16] - 研发费用25亿元 聚焦人工智能技术 北京工厂加速提升MEGA产能至2500-3000辆/月 [16] 尊界S800高端车型发布 - 售价70.8万-101.8万元 基于途灵龙行平台 搭载HUAWEI ADS 4与鸿蒙ALPS座舱2.0 [17][19] - 车身尺寸5480x2000x1536mm 轴距3370mm 配备76英寸抬头显示与36个传感器 [19] - 提供纯电与增程动力 增程版含三电机版本 标配双腔空气悬架与多轮转向控制 [19] 东风猛士M817产品细节 - 座舱采用硬朗机甲风格 软包面积32㎡占比91.2% 配备Nappa真皮座椅与18扬声器丹拿音响 [20][22] - 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系统 支持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 鸿蒙座舱5实现一键投屏 [22] - 空间可变形为1.7米双床或2.1米大床 后备厢容积828L 最大扩展至2112L [22]
鸿蒙智行“五界”首次齐聚!负责人畅谈与华为合作感受,余承东:“五界”都能崛起但需要时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31 11:24
鸿蒙智行"五界"发展现状 - 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表示鸿蒙智行已形成"五界"(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并认为品牌扩张将止步于此,因运营五个品牌难度极高 [1] - 余承东强调五个品牌需时间培育规模,需经历市场磨合与产品线建设过程,类比问界早期发展路径 [1] - 鸿蒙智行"五界"首次集体亮相,各合作车企负责人分享与华为的合作模式与战略价值 [1][4] 车企合作模式与战略 - 赛力斯董事长张兴海称与华为合作产生"化学反应",推动智能电动车指数级发展,入股引望项目实现"亲上加亲"的资源协同 [1] - 奇瑞董事长尹同跃提出合作决策原则:与华为意见分歧时服从华为,一致时执行奇瑞方案,承认未遵循华为建议导致智界发展受阻 [1] - 北汽新能源董事长张国富强调持续向华为学习运营方法论,江汽集团项兴初描述合作基于战略共识与华为文化吸引力 [4] - 上汽总裁贾健旭指出鸿蒙智行质量体系与上汽制造能力结合可打造超可靠产品,垂直整合加速市场渗透 [4] 行业竞争格局与趋势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工信部倡议抵制价格战,指出恶性竞争威胁行业可持续发展 [4] - 北汽新能源张国富警示行业盈利困境,反对将汽车降级为快消品,强调质量底线与信任体系维护成本 [5] - 奇瑞尹同跃主张通过技术创新与品牌向上突破市场空间,反对低水平内卷 [5] - 余承东以问界M9均价55万元为例,验证高端化趋势,呼吁良性竞争驱动行业发展 [6]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余承东透露问界M8/M9均价分别为40万/55万元级别,确立高端产品矩阵定位 [6] - 张国富提出"白菜价买不来金丝楠木"理论,断言低端竞争无出路,高端突破才是正道 [6]
尊界S800正式上市:售价70.8万元起 8月中旬批量交付
中国经济网· 2025-05-31 08:04
产品发布与定位 - 尊界S800于5月30日正式上市,售价70.8-101.8万元,6月26日开始限量交付599台,8月中旬开始批量交付 [1] - 该车型定位为中国智造高端化开端,汇聚中国汽车工业顶尖力量 [1] - 采用天地人和设计理念,融合尖端科技与美学 [1] 设计与工艺 - 双百万像素星河大灯采用车规级水晶设计,历经近百道工序手工打磨 [1] - 星云画卷尾灯运用多层映射技术,呈现动态成像效果 [1] - 车身风阻系数最低0.206Cd,采用6C4B车漆工艺,历经170+道工序,漆膜厚度230μm,镜面指数96.3% [1] - 提供6款专属车身配色和5种内饰配色 [2] 智能科技配置 - 创新智慧电动门联动毫米波雷达与固态激光雷达,最大开门角度77°,支持隔空手势开关 [2] - 采用华为星闪连接技术,定位精度较蓝牙提升5倍,解闭锁精准度提升6倍 [2] - 配备76英寸华为临境抬头显示系统,可选装智能电子外后视镜 [2] - 首发智能可变星空顶,前风挡紫外线阻隔率大于99% [2] 座舱与舒适性 - 车身尺寸5480×2000×1542mm,轴距3370mm,配备3.4m纯平地板 [2] - 行政四座采用行业首个轿车后排双零重力座椅布局 [3] - 五座配备通风、加热与16点按摩功能,门板扶手等部位三档可调温 [3] - RNC主动降噪技术使60km/h粗糙路面噪音低至56.7dB [3] 动力与性能 - 纯电双电机零百加速4.3s,增程三电机4.7s,增程双电机4.9s [4] - 百零制动距离34.5m,涉水深度500mm [4] - 增程双电机CLTC综合续航1333km,纯电续航400km [4] - 增程三电机CLTC综合续航1200km,纯电续航365km [5] - 800V高压纯电平台CLTC综合续航702km,支持5C超充,10%-80%充电12分钟 [5] 安全技术 - 采用玄武车身架构,热成型钢占比超24%,超高强钢与铝含量占比超92% [5] - 整车扭转刚度达53300N·m/deg,侧车顶最大承压16吨 [5] - 首发天使座主动安全防护,可在碰撞前后自动调节座椅姿态并拨打救援 [5] - 配备华为巨鲸电池平台2.0,底部五层防护,降温速率提升2倍 [6] 智能驾驶 - 首发搭载HUAWEI ADS 4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采用全新WEWA技术架构 [4] - 全向立体融合感知系统搭载36个传感器 [4] - 首创智驾爆胎稳定控制辅助和智驾无感爆胎控制辅助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