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扩大内需
icon
搜索文档
永安药业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76.19%
证券之星· 2025-08-28 22:5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3.67亿元 同比下降13.72% [1] - 归母净利润1249.57万元 同比下降76.19%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96亿元 同比下降14.38% 归母净利润1686.29万元 同比下降29.16% [1] - 扣非净利润228.53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93.65%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15.81% 同比减少40.14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2.33% 同比减少80.6个百分点 [1] - 每股收益0.04元 同比下降75.74% [1] - 历史净利率7.12% 产品附加值一般 [3] 成本与费用结构 - 三费总额4214.46万元 占营收比11.47% 同比增加1.25个百分点 [1] -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营销驱动 [3] 资产与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2.67亿元 同比增长10.5% [1] - 应收账款1.13亿元 同比下降34.67% [1] - 有息负债3352.69万元 同比增长67.63% [1] - 现金资产非常健康 [3] - 应收账款/利润比率达182.19% 需关注应收账款状况 [3] 投资回报表现 - 去年ROIC为2.86% 资本回报率不强 [3] - 近10年中位数ROIC为6.3% 投资回报较弱 [3] - 2023年ROIC为-1.42% 投资回报极差 [3] 现金流状况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7元 同比增长62.58% [1] - 每股净资产6.66元 同比下降1.65% [1]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对牛磺酸业务有深厚积累 研发生产销售团队经验超过20年 [3] - 牛磺酸应用场景广泛 在扩大内需政策下有良好前景 [3] - 自有品牌快消品是重点板块 已形成原料和配方独特优势 [4] - 计划同时发展主业和新业务 实现上下游协同效应 [4] 历史业绩特征 - 公司业绩具有周期性 [3] - 上市以来14份年报中亏损年份1次 [3]
随着镜头,品味消费活力
金融时报· 2025-08-28 02:32
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和民生幸福的晴雨表 激活消费市场能为经济发展持续注入动能并惠及千家万户[1] - 消费市场呈现加速回暖态势 通过光影记录的画面显示市场具有蓬勃气象[1] - 全国多措并举促消费扩内需 形成生动缩影[1] 区域消费特色案例 - 福建闽南古街夜市游人如织 老字号商铺排队与新潮文创店相映成趣[1] - 福建民俗文化村游客与国家级非遗发生古今交融的碰撞[1] - 湖北小龙虾池塘养殖呈现丰收景象 试验基地研发成果惠及全国[1] - 湖北"中国车谷"汇聚各大车企 智慧工厂开足马力生产[1] 消费促进策略 - 需从供需两端共同发力释放消费潜力 供给端提升质量优化环境增加新型供给让消费者乐于花钱[1] - 需求端需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保体系提升消费意愿让消费者敢于花钱[1] - 各地应依托特色资源如自然禀赋历史文化非遗资源民俗风情开展消费新业态[2] - 通过文旅+消费 人工智能+消费 IP+消费等形式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消费新场景[2] - 借助文创市集夜间直播等多样化形式实现多点开花以点带面多元发展的消费新格局[2]
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 ——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编
人民日报· 2025-08-27 21:48
经济增长与高质量发展 - 保持合理经济增速 统筹中长期目标和远景目标有效衔接 [1] - 充分发挥传统产业在维护产业链 供应链和市场完整性上的支撑作用 [1] -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1] -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打造新经济增长极 [1] - 深化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 [2]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 增加基础研发投入 有组织推进原创性基础性研究 [1][6] -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1][6] - 分行业开发垂类智能化大模型应用 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 [3] - 部署量子科技 脑机接口 生物制造 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重大科技项目 [6] - 推动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升级 开发智能服务机器人 [3] - 构建"关键金属研发+战略储备+循环利用"体系 实现关键金属自主可控 [19] 内需扩张与消费升级 - 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 [2] - 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夯实消费增长基础 [2][4] - 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 加大基本公共服务和保障性住房投入 [2] - 通过稳就业 稳岗政策提升消费能力 [4] - 提高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投入力度 提振消费意愿 [4] - 打造社会体验型消费场景 满足现代消费需求 [5] 数字经济与数据要素 - 充分发挥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赋能作用 [1] - 健全数据产权 交易流通 收益分配 安全治理等基础制度 [1] - 加快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 [1] - 推动企业间 行业间数据互联互通 实行数据开放共享 [3] - 探索建立国家级农业数据交易平台 完善数据要素规则 [10] 能源资源保障 - 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 [21] - 推进核能 新能源 储能关键技术突破 [21] - 推动新能源转化为绿氢 绿氨 绿醇替代化石燃料 [21] - 完善重要矿产资源评价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制度 [22] - 建立探产供储销全过程预测预警和应急保障机制 [22] 乡村振兴与农业发展 - 加大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推动乡村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10] - 积极推进"种业芯片"攻坚 实现核心种源自主可控 [10] - 发展定制农业 共享农场 农产品电商直供等新业态 [10] - 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 加强高技能数字新农人培训 [10] - 推广节水节肥节药智慧系统 发展农业碳汇智能监测与交易 [10] 教育资源配置 - 建立学龄人口动态监测机制 前瞻规划配置教育资源 [7] - 扩大优质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本科招生容量 [7] - 优化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提高教育优质均衡水平 [7] -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 适应国家战略需求 [8] 生态环境保护 - 设定PM2 5下降和二氧化碳排放控制作为约束性指标 [19] - 2030年全国PM2 5年均浓度保持"十四五"降幅 二氧化碳排放稳中有降 [19] - 推进蓝天 碧水 净土保卫战 建设美丽城市美丽乡村 [20] - 加强减污降碳扩绿 新污染物治理等领域核心技术攻关 [20] 国际创新合作 - 支持企业建设海外产业共性技术平台 加强国际产能合作 [22] - 引导企业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22] - 鼓励外资企业参与产业应用研究项目 优化海外人才引进流程 [23] - 完善与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相适应的多元化金融服务 [23]
“十五五”规划的两条主线(国金宏观张馨月)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8-26 10:03
"十五五"规划宏观环境 -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 需推动经济年均增速保持在4.4%以上 其中2026-2030年GDP年均实际增速应不低于4.8% [4] - 外部环境面临大国竞争加剧 全球地缘政治风险指数中枢较"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抬升 内部主要矛盾是有效需求不足 居民消费率仅39.9% 大幅低于美国68%的水平 [7][9] - 人口结构加速老龄化 2024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5.6% 预计2030年将达18.3% 接近重度老龄化社会标准 城镇化进入稳定发展期 2024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7% [12][15] 扩大内需战略实施路径 -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当前中国劳动报酬占比52% 低于美国56.2%、欧盟57.2%和韩国58.9% 同时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长期保持在43%左右 [23] - 强化社会保障体系 重点补齐教育医疗养老民生短板 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均月领取养老金246元 农村居民消费倾向显著高于城镇 [29] - 服务消费占比46.1% 低于发达国家50%以上水平 "十五五"时期将通过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 推动服务消费占比跨越50%门槛 [30][31] - 建立促消费长效机制 计划将最终消费率提高5-8个百分点 当前中国最终消费率55%-57% 远低于发达国家75%-80%水平 [33] - 推动财税体制改革 将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 2024年消费税收入16532亿元 目前全部归属中央 [37] 新型城镇化释放内需潜力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计划从67%提升至70%以上 2.5亿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将释放消费潜力 2023年新市民人均消费支出较农村居民高约35% [16][39] - 发展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 加快县域商业设施建设 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扩大内需有效抓手 [40] 新质生产力发展重点 - 重点攻关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基础软件等产业链技术 金融政策将提供中长期融资支持 [43] - 2024年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 研发强度2.7% 但基础研发支出占比仅6.9% 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12%-15%水平 计划大幅提升该指标 [45] - 传统产业占比超80% 将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4.9% 计划保持合理比重 [49][52] - 培育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 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六大方向 [50][51]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 建立新型举国体制攻关核心技术 完善"揭榜挂帅"机制 提高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 [44] - 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为产业升级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造业综合成本 [49][54]
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 围绕“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进行大会发言王沪宁出席
新华网· 2025-08-26 08:01
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 - 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置于更突出战略位置 [2] - 提升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能力 以科技突破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动能 [2] - 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深度变革 推进乡村振兴 [2] 内需与消费体系 - 将全方位扩大内需作为规划战略基点 [2] - 多措并举提升消费能力 提振消费意愿 拓展消费场景 扩大消费供给 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2] 数字经济与产业智能化 -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2] - 加快产业智能化发展进程 [2] 教育与人力资源 - 统筹优化教育规模类型及层次结构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 [2] - 构建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 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可持续动能 [2] 乡村振兴与民营企业 - 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 发挥民营企业在城乡循环和共同繁荣中的作用 [2] - 推动农业生产要素高效重组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 能源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 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制度和市场体系 提升能源资源保障能力 [2] - 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2] 对外开放与创新协同 - 加大"走出去"和"引进来"力度 构建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协同发展新格局 [2]
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 围绕“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进行大会发言 王沪宁出席
新华社· 2025-08-26 05:28
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 - 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战略位置 [2] - 提升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能力 以科技突破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2] - 构建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协同发展新格局 加大"走出去"、"引进来"力度 [2] 内需与消费体系 - 把全方位扩大内需作为编制规划战略基点 [2] - 多措并举提升消费能力、提振消费意愿、拓展消费场景、扩大消费供给 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2] 数字经济与产业智能化 -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2] - 加快产业智能化发展进程 [2] 乡村振兴与农业变革 -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 推动农业生产要素高效重组和产业深度变革 [2] - 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 让民营企业在畅通工农城乡循环、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中发挥更大作用 [2] 教育结构与人才支撑 - 积极稳妥推进各级各类教育规模、类型及层次结构的统筹优化和动态调整 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 [2] - 构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体系 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可持续动能 [2] 资源循环与能源保障 - 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制度和市场体系 [2] - 提升我国能源资源保障能力 [2] 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 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全面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2]
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
新华网· 2025-08-26 05:24
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 - 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核心战略方向 [2] - 提升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能力以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2] -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农业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深度变革 [2] 内需与消费体系 - 将全方位扩大内需作为规划战略基点 [2] - 多措并举提升消费能力、提振消费意愿、拓展消费场景、扩大消费供给 [2] - 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以支撑经济增长 [2] 数字经济与产业智能化 -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2] - 加快产业智能化发展进程 [2] 教育与人才结构 - 统筹优化教育规模、类型及层次结构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 [2] - 构建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可持续动能 [2] 乡村振兴与城乡循环 - 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发挥民营企业在城乡循环中的作用 [2] -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农业变革 [2] 文化与社会治理 - 强化中华文化主体性推动文艺创作高质量发展 [2] - 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确保社会安定有序 [2] 生态保护与资源循环 - 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2] - 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制度和市场体系提升能源资源保障能力 [2] 开放创新与国际合作 - 加大"走出去"和"引进来"力度构建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协同发展新格局 [2]
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 围绕“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进行大会发言
新华社· 2025-08-26 05:12
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 - 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置于更突出战略位置 强化科技突破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动能[2] - 提升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能力 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深度变革[2] - 构建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协同发展新格局 加大"走出去"和"引进来"力度[2] 内需与消费体系 - 将全方位扩大内需作为编制规划战略基点 培育完整内需体系[2] - 多措并举提升消费能力 提振消费意愿 拓展消费场景 扩大消费供给[2] 数字经济与产业升级 -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加快产业智能化发展进程[2] - 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 发挥民营企业在畅通工农城乡循环中的作用[2] 能源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 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制度和市场体系 提升能源资源保障能力[2] - 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2] 教育与社会治理 - 统筹优化教育规模类型及层次结构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2] - 健全社会治理体系 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 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安定有序[2] 文化发展与人口支撑 - 强化中华文化主体性 推动文艺创作从高原跃上高峰[2] - 构建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 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可持续动能[2]
活力中国调研行|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活动启动
搜狐财经· 2025-08-25 23:02
活动背景与安排 - 中宣部组织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活动于8月25日在武汉启动 [1][3] - 活动聚焦"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 展示经济社会发展显著成就并探寻新时代中国发展内生动力 [3] - 中央及湖北主要媒体130余名记者分南北两线赴武汉 鄂州 潜江 天门 荆州 宜昌 孝感 随州 襄阳 十堰开展为期一周集中采访 [3] 湖北经济表现 - 湖北省经济总量先后站稳4万亿 跨越5万亿 迈上6万亿 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 [4] - 2025年上半年全省GDP增长6.2% 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全国靠前 中部领跑 [4] - 湖北承东启西 联南通北 在中部地区区位优势突出 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地位重要 [4] 发展战略与政策 - 湖北省坚持以支点建设统领全局 谋划实施"七大战略" 整体提升"七个能力" 系统构建"1+7+N"政策保障体系 [4] - 活动重点围绕提振消费 科技创新 扩大开放 改善民生等领域调研创新实践和经验启示 [3]
百年老街焕新、“甜蜜经济”上新,看厦门如何激活消费新活力?
搜狐财经· 2025-08-25 07:31
文旅消费新业态 - 全球首个闽南文化主题景区"屿见闽南·时光幻境"还原四大生活场景 深度植入83项非遗技艺 带动景区综合消费超4500万元[8] - 创新沉浸式文旅体验 通过影音互动、全息投影等技术呈现《千年回响》舞台剧 实现文化元素从抽象符号向实体场景转化[4][8] - 鼓浪屿婚姻登记中心为全国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地"全球通办"婚姻登记场所 通过挖掘闽南婚庆文化打造"爱情地标"[10][12] 传统街区改造与消费激活 - 中山路骑楼街区融合AR技术、元宇宙数字街区等现代科技 实现历史风貌与数字消费体验结合 全年举办12大主题70项重点活动[14][16] - 街区通过老字号节、文创市集等8场大型促消费活动带动人气 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5% 网络零售额增长19.2%[19] - 百年骑楼采用"业态体验化+场景沉浸化"模式 将街区转化为艺术科技融合的秀场与舞台[16] 便民生活圈建设 - 深田社区作为全国首批试点 生活圈内聚集近2000家业态商铺 配套养老服务、医疗等基础设施 形成10处改造提升的服务空间[23] - 莲兴社区构建"儿童发展支持+老年终身教育"全龄教育生态圈 配备自习室、VR科普安全站等教学空间[23] - 厦门市已建设61个试点社区 覆盖98万居民 包含21247个商业网点 形成"试点先行、标准引领、全域提质"的标准化经验[25] 文旅消费整体表现 - 上半年厦门接待游客6376.11万人次 同比增长12.95% 游客总花费923.42亿元 同比增长14.02%[12] - 市政府通过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优化城市功能 将消费提振与民生需求结合 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