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

搜索文档
连年巨亏冲科创板 蓝箭航天成色如何?
上海证券报· 2025-08-03 04:23
公司概况 - 蓝箭航天成立于2015年6月1日,注册资本3.6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张昌武,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2][3] - 公司是国内最早取得全部准入资质的民营火箭企业,致力于构建以中大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为中心的研发、制造、试验、发射全产业链条 [2] - 控股股东为张昌武及其控制的淮安天绘科技信息咨询中心(有限合伙),持股比例14.68% [2][3] 财务与融资 - 2023年和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11.77亿元和10.15亿元,资产净值分别为24.95亿元和39.16亿元 [8][11] - 截至2024年底累计融资数十亿元,其中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2024年12月单笔投资9亿元 [5] - 碧桂园创投在IPO前清仓所持11.063%股份,交易作价13.05亿元,公司估值约117.96亿元 [7] - 胡润研究院2025全球独角兽榜显示公司估值达200亿元 [7] 技术与业务 - 主攻中大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技术,2023年7月完成全球首款液氧甲烷火箭朱雀二号遥二成功入轨 [13] - 朱雀二号及改进型火箭共发射五次,三次试验发射(两次成功),两次商业发射均成功 [13] - 布局大型星座建设,控股鸿擎科技规划10000颗卫星星座,为我国首个民营大型星座计划 [12] - 2025年计划交付朱雀二号6发,朱雀三号执行3次发射任务;2026年两型火箭年发射总运力目标244吨 [13] 行业与政策 - 商业航天行业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特点,国内仍处投入阶段 [12] - 2025年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扩容至商业航天领域,降低盈利要求,为公司提供上市突破口 [17] - 我国大型卫星互联网进入密集组网发射期,千帆星座招标新增一箭10星标准,朱雀二号有望参与 [16] - 行业迎来爆发前夜,2025年多款中大型可复用火箭将首飞,包括蓝箭航天朱雀三号 [16] 上市进展 - 2025年7月25日启动科创板辅导,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律师事务所为锦天城,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 [4] - 公司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扩容后首家启动IPO的商业航天企业 [18] - 星际荣耀和长光卫星此前曾尝试IPO但进展缓慢或终止 [18]
66只科创板股获融资净买入超1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02 02:05
科创板融资余额变动 - 科创板两融余额合计1736.50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3.99亿元,融资余额合计1730.33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4.16亿元,连续15个交易日增加 [1] - 科创板融资余额超亿元的有435只,其中融资余额在10亿元以上的有20只,5000万元至1亿元的有112只,低于5000万元的有37只 [1] - 科创板融资余额环比增加的共有264只,融资净买入超千万元的共有66只,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有40只,100万元至500万元的有97只,不足百万元的有61只 [1] - 融资余额环比减少的科创板股中,减少金额超千万元的有60只,减少金额居前的有仕佳光子、优刻得、铁建重工等,分别减少1.07亿元、7577.41万元、5002.23万元 [1] 融资净买入个股情况 - 融资净买入金额最多的是瑞可达,最新融资余额9.44亿元,环比增加2.43亿元,当日上涨19.99% [2] - 融资净买入金额居前的还有东芯股份、九号公司、上海谊众等,净买入金额分别为8427.48万元、8298.09万元、7864.68万元 [2] - 获融资客净买入超1000万元的科创板股当日平均上涨1.10%,涨幅居前的有瑞可达、热景生物、科思科技等,分别上涨19.99%、11.03%、8.37%,跌幅居前的有东芯股份、鼎通科技、影石创新等,跌幅分别为11.37%、6.13%、5.99% [2] - 融资客青睐的科创板股中,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等行业最为集中,分别有19只、14只、11只个股上榜 [2] 融资余额占比情况 - 融资客大手笔净买入的科创板股中,最新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算术平均值为4.10% [2] - 融资余额占比最高的是天承科技,最新融资余额为4.1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比例为12.91% [2] - 融资余额占比较高的还有中研股份、索辰科技、聚和材料,占比分别为10.30%、9.63%、8.05% [2] 相关ETF表现 - 数字经济ETF(产品代码: 560800)跟踪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近五日涨跌-1.98%,市盈率61.64倍 [6] - 最新份额为9.4亿份,减少了100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38.4万元 [6] - 估值分位为83.97% [7]
科创板收盘播报:科创50指数缩量跌1.06% 生物制药类个股活跃
新华财经· 2025-08-01 07:58
科创50指数表现 - 科创50指数收报1036.77点 下跌1.06% 日线三连阴 振幅2.57% [1] - 总成交额约330.5亿元 [1] 科创板整体交易情况 - 589只个股平均涨幅0.70% 平均换手率3.40% 平均振幅4.53% [2] - 合计成交额1554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大幅萎缩 [2] - 上涨个股341只 多数为低价股 高价股多数下跌 [2] 行业板块表现 - 软件服务 生物制药 通信设备 电气设备 医疗保健类个股表现活跃 [2] - 部分元器件 半导体类个股下跌 [2] 个股表现 - 瑞可达涨20% 领涨成分股 [3] - 东芯股份跌11.37% 跌幅居首 [3] - 东芯股份成交额61.6亿元 位居首位 [4] - ST帕瓦成交额418.2万元 位居末位 [4] - 磁谷科技换手率28.29% 位居首位 [5] - 天能股份换手率0.17% 位居末位 [5]
股票型基金新发首次成主流,保险产品结构转型趋势初显
华创证券· 2025-07-31 07: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12 - 25日,银行理财产品新发数量平稳,平均业绩比较基准持平,结构分化明显,固收类和封闭式产品为主,理财公司新发占比提升[1][10] - 同期,公募基金新成立数量和规模大幅增长,股票型、混合型基金新发份额大增,股票型成主导类型,反映投资者对股市预期乐观,资金向权益类迁移[7] - 保险产品新发数量大幅减少,人寿保险和年金险传统产品新发减少、分红险增加,行业协会下调预定利率,推动分红型产品转型[7][3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银行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市场新发总体情况 - 2025年7月12 - 25日,全市场新发1290款理财产品,较上期基本平稳,平均业绩比较基准2.55%,与上期一致[10] - 固收类产品新发1253只,占比97.13%;封闭式产品新发989只;理财公司新发962只,占比74.57%,较上期提高,平均业绩比较基准2.61%为最高[10] 新发市场趋势总结 - 产品类型特征: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高,“固收+”型为主,反映投资者风险偏好保守,倾向稳定收益产品[16] - 期限选择特征:1年(不含) - 3年(含)期限产品占比最高,投资者关注长期配置,可锁定较高收益率,发行机构利于资产配置和降低流动性风险[19] 代表性新发理财产品分析 - 华夏理财固定收益增强型封闭式理财产品181号:华夏理财发行,公募产品,面向个人和机构,中低风险,固收+性质,期限1092天,业绩比较基准3.40% - 5.40%,可分红[20] - 浦银理财益臻封闭式18号理财产品:浦银理财发行,私募产品,面向个人,中低风险,固收+性质,期限440天,业绩比较基准2.40% - 4.20%,覆盖主要省市[21] 基金产品 新发基金市场总体情况 - 2025年7月12 - 25日,全市场新成立公募基金69只,发行规模490.89亿份,较上期增长62.83%,第3周新发份额多于第2周[7] - 股票型、混合型基金新发份额大增,分别增加280.86%和539.03%,股票型占比48.62%成主导类型[7] 基金新发规律总结 - 股票型基金代替债券型基金成新发主导,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受市场风险偏好提升、政策支持等因素驱动,与股市上涨形成正循环[24] - 热门行业主题赛道吸引资金布局,新发权益基金多聚焦“人工智能”“科创板”“港股通科技”等高景气赛道[25][26] 代表性新发基金产品分析 - 汇添富稳惠6个月持有A(024582.OF):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中债AA+信用债指数+可转债”策略,发行规模37.41亿份,“固收+”契合避险需求,管理人有优势[27] - 华宝沪深300自由现金流联接A(024367.OF):被动指数型基金,跟踪“自由现金流”因子,发行规模26.97亿份,筛选现金流健康企业[27] 保险产品 人寿保险 - 2025年7月12 - 25日,新发12款人寿保险,较上期下降29.41%,传统型寿险新发3款,占比降至25.00%,分红型从6款增至7款,占比58.33%,万能型从3款降至2款[7][32] 年金保险 - 新发产品从19只降至6只,传统型年金从12只骤减到3只,分红险从6只降至3只,万能型连续四期无新发[7][33] - 近期销售的年金保险产品有中信保诚、同方全球、合众人寿等公司的多款产品[33]
科创板收盘播报:科创50指数跌1.11% 部分生物制药股活跃
新华财经· 2025-07-30 07:47
经新华财经统计,7月30日,科创板589只个股平均跌幅0.91%,平均换手率3.51%,合计成交额1630亿 元,平均振幅为4.40%。 个股表现方面,南新制药涨20%,领涨成分股;皓元医药跌10.04%,跌幅居首。 成交额方面,寒武纪成交额53亿元,位居首位;ST帕瓦成交额999.6万元,位居末位。 新华财经北京7月30日电 (王媛媛)科创50指数7月30日低开后冲高回落,最终收跌逾1%。至收盘时, 科创50指数报1058.57点,跌幅1.11%,指数振幅为2.12%,总成交额约353.2亿元。 从盘面上看,科创板个股多数下跌,上涨个股132只。高价股表现分化,低价股则多数下跌。 细分领域中,少数生物制药、化学制药类个股表现活跃,元器件、半导体、软件服务类个股下跌。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换手率方面,胜科纳米换手率为19.64%,位居首位;天能股份换手率为0.21%,位居末位。 ...
三大指数上涨态势良好,煤炭行业领涨
大同证券· 2025-07-29 07:59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2025年7月21 - 7月25日公募基金市场展开分析,涵盖主要资产收益表现、基金仓位、各类基金业绩、新发基金情况及市场动态,指出各资产涨跌互现,基金仓位有调整,市场规模创新高且有政策推动发展[3][22][25]。 基金市场回顾 - A股市场震荡上涨,中证500、创业板指等指数表现较好,三大指数依托5日均线创新高;债市主要指数均下跌;申万一级31个行业中27个上涨,建筑材料、煤炭、钢铁表现佳,银行、通信、公用事业表现差 [6] 公募基金运行回顾 基金仓位情况 - 截止7月18日,公募基金市场整体仓位测算结果较上周下跌0.40个百分点,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上涨1.06个百分点,普通股票型基金仓位下跌0.70个百分点 [10] 权益类产品表现 - 被动指数型基金平均上涨2.53%,稀有金属ETF涨幅最大;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上涨1.75%,南方半导体产业股票发起A涨幅最大;增强指数型基金平均上涨2.44%,华宝中证稀有金属指数增强发起A涨幅最大;灵活配置型基金平均上涨1.55%,金信行业优选混合发起式A涨幅最大;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上涨1.78%,金信精选成长混合A涨幅最大;平衡混合型基金平均上涨1.17%,兴银价值平衡混合A涨幅最大 [11] 固收类产品表现 - 偏债混合型基金平均上涨0.38%,银河招益6个月持有混合A涨幅最大;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平均上涨0.30%,红塔红土盛商一年定期开放债券A涨幅最大;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平均下跌0.09%,富国天丰LOF涨幅最大;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平均下跌0.29%,富国鼎利纯债三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涨幅最大;短期纯债型基金平均下跌0.09%,民生加银半年理财A涨幅最大;货币市场型基金平均上涨0.02%,天治天得利货币A涨幅最大 [15] 其他类型基金 - 商品型基金平均上涨0.48%,能源化工ETF涨幅最大;国际(QDII)基金平均上涨1.18%,日经ETF涨幅最大;REITs基金平均下跌1.39%,创金合信首农REIT涨幅最大 [18] 公募基金产品概况 上月新发公募基金产品 - 本周新成立基金47只,共募集177.65亿,较上周下降,股票型基金发行24只,募集规模123.92亿最大 [22] 整体公募基金产品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25日,境内公募基金12990只,管理资产净值33.80万亿元;各类型基金中,货币基金资产净值142216亿元最高,REITs基金73只,资产净值1793亿元 [24] 公募基金市场动态 中国证监会会议 - 7月24日会议指出要把握四个着力点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虽内外部环境复杂,但经济等确定性为市场平稳提供基础 [25] 公募基金科创板配置 - 二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科创板股票配置比例和超配比例创新高,科创板主题基金规模突破3000亿元,未来将加大布局 [26] 公募规模与基金经理情况 - 股市上涨时公募基金规模突破34万亿元,ETF产品“头部效应”显现,股票型基金经理吸金,混合型基金经理光环锐减 [27]
科创板50ETF基金(588840)翻红,此前一度跌超3%,当前涨幅为0.1%
快讯· 2025-07-28 05:42
科创板50ETF基金(588840)表现 - 当前涨幅为0 1%,连涨3天 [1] - 盘中一度跌超3%,随后翻红 [1] - 成交额达1012 55万元,较昨日此时放量55 97% [1] 份额变动 - 近1月份额减少600 00万份 [1] 投资门槛 - A股账户可直接购买,无需50万资金门槛 [1]
昨日ETF两市资金净流入118.44亿元
快讯· 2025-07-28 01:23
ETF资金流动情况 - 截至7月25日ETF两市资金流入1782.26亿元流出1663.82亿元净流入118.44亿元 [1] 资金净流入最多的非货币型ETF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588000)资金净流入7.44亿元 [1] - 博时科创板人工智能ETF(588790)资金净流入3.40亿元 [1] -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159792)资金净流入3.17亿元 [1] 资金净流出最多的非货币型ETF - 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QDII)(513330)资金净流出6.51亿元 [1] - 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513090)资金净流出4.84亿元 [1] - 酒ETF(512690)资金净流出3.74亿元 [1]
硬科技”持续进阶,创新“加速度
新华日报· 2025-07-28 00:40
科创板江苏军团发展概况 - 科创板开市6周年累计IPO与再融资募资超1.1万亿元,江苏企业占比显著,114家科创板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总市值破万亿元,累计募资超1898亿元 [1] - 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江苏科创板主力赛道,形成资本与产业共振效应 [1] - 江苏科创板企业研发投入总金额超200亿元,专利数量合计超2万件,体现强科技属性 [5] 代表性企业案例 - **华兴源创**:科创板首家公司(代码688001),募资8.81亿元投入平板显示与半导体检测产线,多款检测设备市占率第一,并通过10.4亿元收购欧立通切入智能穿戴检测领域 [2][3] - **纳微科技**:募资3.08亿元攻克纳米微球"卡脖子"技术,成为全球少数能量产高端色谱填料的企业 [3] - **泽璟生物**:以未盈利状态上市(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募资19.08亿元推进肝癌新药多纳非尼临床与产能建设 [4] - **麦澜德医疗**:研发投入占比连续三年超10%(2022年10.97%、2023年17.09%、2024年14.67%),产后康复设备覆盖超1万家单位,细分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5] - **纳芯微电子**:研发投入占比从2022年24.17%升至2023年39.79%,拥有229件发明专利和189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中国模拟芯片厂商前十中唯一覆盖传感器、信号链、电源管理三大产品的企业 [6][7] 区域产业生态与政策支持 - 江苏省政策对拟登陆科创板企业分阶段给予最高300万元补助,各市构建全周期扶持体系 [8] - 苏州(57家)、南京(16家)、无锡(15家)为科创板企业主要聚集地,形成差异化产业布局:苏州侧重制造业转化,南京依托高校研发,无锡聚焦集成电路/新能源集群 [8][9][10] - 江苏251家企业处于IPO辅导阶段(占全国16%),其中科创板辅导企业占比约25%,计划2025年前推动130家企业登陆科创板 [10] 行业趋势与资本动向 - 科创板改革推出"科创成长层"及六项制度优化,进一步包容高研发投入未盈利科技企业 [10] - 纳芯微计划A+H双重上市推进国际化战略,反映科创板企业"出海"趋势 [7] - 科创板推动技术价值资本化,如微球材料赛道从默默无闻发展为聚集四五十家企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