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规划

搜索文档
调研速递|湖北能源接受中信证券等11家机构调研 透露多项重要数据与规划要点
新浪证券· 2025-09-07 14:03
业绩说明会概况 - 湖北能源集团于2025年9月5日举办半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 吸引11家机构及线上投资者参与 包括中信证券、国泰海通证券等[1] - 公司独立董事杨汉明、部分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就公司规划、业务毛利、发展措施等问题进行解答[1] 十五五规划与战略方向 - 公司于2025年一季度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 已完成重点业务及新业务专题研究、外部对标企业调研及未来发展定位研讨[1] - 未来坚持"立足湖北 点拓全国 辐射海外"战略 科学制定电力板块发展目标 探索检修检测、新型储能、氢能制储运销等新兴业务[1] 2025年上半年毛利表现 - 2025年1-6月公司整体毛利20.18亿元 其中水电业务毛利7.75亿元(同比减少6.44亿元) 火电业务毛利6.69亿元(同比增加0.48亿元) 新能源发电业务毛利4.48亿元(同比减少1.24亿元)[2] - 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34.10% 主要因年初起调水位偏低及流域来水偏枯[2] - 新能源业务毛利下降受市场化交易竞争加剧、上网电价同比下降及装机规模增加致固定成本增加影响[2] 提升收入与毛利率措施 - 加强市场营销 科学制定电力市场交易方案[3] - 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提高设备可利用率和稳定性以增加发电量[3] - 严控成本支出 控制燃煤采购价格[3] - 发挥"水火互济 风光互补"优势 提升整体业绩水平[3] 装机投产与项目成本 - 预计2025年全年新增装机100万千瓦[4] - 主要在建项目包括三个抽水蓄能项目(罗田平坦原项目2028年投产、长阳项目2030年投产、南漳张家坪项目2030年投产)、江陵电厂二期火电项目(2026年投产)及宜城河东150MW风电项目(2025年12月投产)[4] - 在建新能源项目单位造价约5.5元/瓦特 2024年投产光伏项目单位造价约3.5元/瓦特[4] 水电站运营与水电收益稳定措施 - 截至8月31日 水布垭电站坝前水位390.11米(同比升高6.28米) 隔河岩电站195.49米(同比升高7.08米) 江坪河电站479.66米(同比升高1.66米)[5] - 清江流域全年来水预计偏少3成[5] - 通过优化水位控制提高水能利用率 加强梯级电站联合调度能力平滑季节性来水波动[5] 新能源补贴与电力市场交易 - 截至2025年6月末 公司尚未收回新能源补贴31.39亿元 2024年收回新能源补贴4.25亿元[6] - 7-8月光伏发电项目售电均价略高于二季度[6] - 年度交易电量占中长期交易总量70%及以上 建立"每日研判、每周统筹"工作机制优化交易成效[6][7] 融资与资本管理 - 截至2025年6月末 公司带息负债规模470亿元 综合融资成本率控制在3%以内[7] - 后续将择机推进债券发行 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 推进高息贷款置换[7] - 正探索研究提升分红频次及比例的可行性[7] - 2025年4月16日定增事项经深交所审核通过 已向证监会提交注册申请材料[7]
湖北能源(000883) - 000883湖北能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7
2025-09-07 13:02
战略规划与发展目标 - 公司已于2025年一季度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完成重点业务及新业务专题研究、外部对标企业调研和未来发展定位与目标研讨 [2] - 战略目标为"立足湖北,点拓全国,辐射海外",致力于做精水电、做强火电、做大新能源、做优综合能源,形成多板块协同发展格局 [2][3] - 在新业务领域开展检修检测、新型储能技术开发与应用、氢能制储运销等新兴业务探索 [3] 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 - 公司总毛利20.18亿元,其中水电业务毛利7.75亿元(同比减少6.44亿元),火电业务毛利6.69亿元(同比增加0.48亿元),新能源发电业务毛利4.48亿元(同比减少1.24亿元) [4] - 境内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34.10%,主要受年初起调水位偏低及清江、汉江、溇水流域来水偏枯影响 [4] - 新能源业务毛利下降主要受市场化交易竞争加剧导致上网电价下降及装机规模增加导致固定成本上升影响 [4] 项目开发与建设进展 - 2025年预计新增装机100万千瓦 [6] - 主要在建项目包括三个抽水蓄能项目(罗田平坦原预计2028年投产、长阳预计2030年投产、南漳张家坪预计2030年投产)、江陵电厂二期火电项目(预计2026年投产)和宜城河东150MW风电项目(预计2025年12月投产) [6] - 在建风电项目单位造价约5.5元/瓦,2024年投产光伏项目单位造价约3.5元/瓦 [6] 水电运营情况 - 截至8月31日,水布垭电站水位390.11米(同比升高6.28米),隔河岩电站水位195.49米(同比升高7.08米),江坪河电站水位458.25米(同比降低2.97米) [7][8] - 清江流域全年来水预计偏少3成 [8] - 通过气象水文预报优化调度、梯级电站联合调度和水库联合蓄泄等措施平滑季节性来水波动 [8] 新能源补贴与电价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尚未收回新能源补贴31.39亿元 [8] - 2024年收回新能源补贴4.25亿元 [8] - 7-8月光伏发电项目售电均价略高于二季度 [8] 电力市场与交易策略 - 湖北省电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现货交易权重提高导致电价水平下降 [9][10] - 在鄂煤电及统调新能源项目全电量参与电力交易,水电项目未参与市场交易 [10] - 年度交易电量占中长期交易总量70%及以上 [10] - 建立"每日研判、每周统筹"工作机制,构建多能源品种协同分析模型,深化跨部门协作优化交易方案 [10] 财务与融资管理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带息负债规模470亿元,综合融资成本率控制在3%以内 [10][11] - 通过推进债券发行、高息贷款置换等措施优化融资结构 [11] - 正积极探索研究提升分红频次和比例的可行性 [11] 资本运作进展 - 定增事项于2025年4月16日经深交所审核通过,已向中国证监会提交注册申请材料 [11]
国防军工行业周报(2025年第37周):周期向上且科技凸显,建议九月加大军工关注度-20250907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07 12:4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国防军工行业评级为"看好" [3] 核心观点 - 阅兵后军工基本调整到位 行业基本面将形成有利支撑 三季报逐渐开始得到关注且预计超预期 十五五规划预期打开军工空间上限 叠加军贸不断预期催化 预期行情将再次上行 [5] - 军工三季报有望超预期 2025年一季度起军工订单脉冲式增长且二季度起仍较去年维持高位 预计一季度高增长订单将在三季度兑现为业绩 预计三季度业绩环比和同比都会超预期增长 [5] - 后续进入十五五预期周期 我军有望在百年建军后顺利切入以"智能化+无人化"为特点的下一个军队建设期 十五五规划成为重要兑现周期 预计后续随着十五五规划逐渐预期推进 军工有望进入增长大周期 [5] - 军贸开启供需共振大格局 随着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加 全球军贸需求不断扩大 而随着产品迭代加快且体系能力强化 我国产品性能和供给能力获得高度认可 预计我国军贸的需求与供给将会发生强烈共振 [5] - 建议加大军工关注度 关注弹性/主题品种 包括主机关注下一代装备 无人/反无武器 信息化/智能化 军贸体系化出口 [5] 市场表现回顾 - 上周申万国防军工指数下跌10.25% 中证军工龙头指数下跌11.4% 同期上证综指下跌1.18% 沪深300下跌0.81% 创业板指上涨2.35% [3][6] - 国防军工板块10.25%的跌幅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排名第31位 [3][6] - 中证民参军涨跌幅排名靠前 平均跌幅为7.84% [3][6] - 涨幅排名前五个股:春兴精工(22.91%) 应流股份(11.48%) 中国船舶(5.56%) 旋极信息(3.11%) 赛微电子(0.91%) [3][6][12] - 跌幅排名前五个股:内蒙一机(-23.76%) 成飞集成(-22.71%) 长城军工(-22.58%) 晨曦航空(-22.05%) 中天火箭(-21.28%) [3][6][13] 板块估值分析 - 军工板块PE估值目前处于历史上游区间 当前申万军工板块PE-TTM为84.59 位于2014年1月至今估值分位71.06% 位于2019年1月至今估值分位98.09% [13] - 细分板块中估值略有分化 航天及航空装备板块PE估值处于2020年以来相对上游位置 [13] 重点标的估值 - 高端战力组合包括中航沈飞 中航成飞 内蒙一机 菲利华 金天钛业 航天电器 天秦装备 航天南湖 国睿科技 楚江新材 光威复材 航发动力 中航西飞 中航重机 三角防务 西部超导 [5] - 新质战力组合包括紫光国微 成都华微 芯动联科 航天电子 华秦科技 西部材料 中科星图 海格通信 铖昌科技 臻镭科技 航天智装 莱斯信息 国博电子 [5] - 重点标的合计总市值14,174.8亿元 2024年归母净利润249.0亿元 2025年预测319.8亿元 2026年预测398.3亿元 2027年预测476.2亿元 [24] - 重点标的PE估值:2024年57倍 2025年预测44倍 2026年预测36倍 2027年预测30倍 [24]
“十五五”期间我市培育重点产业的主攻方向研究调研工作推进会召开
长沙晚报· 2025-09-07 01:52
产业规划背景 - 应对区域竞争并赢得发展主动的迫切要求 [1] -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 [1] - 绘制产业蓝图并指引未来实践的坚实基础 [1] 调研工作重点 - 聚焦基础与约束以全面掌握产业家底和瓶颈 [1] - 聚焦趋势与机遇以把握发展大势和关键机会 [1] - 聚焦比较与竞争以强化优势领域和补齐短板 [1] - 聚焦路径与抓手以理清发展思路和落实措施 [1] 工作推进要求 - 相关部门需周密安排并扎实推进调研工作 [1] - 通过深入一线实地考察提升调研成果质量 [1] - 为全市"十五五"规划编制提供坚实支撑和有力依据 [1]
吴桂英开展“十五五”规划专题调研并慰问一线教师代表
长沙晚报· 2025-09-06 01:57
教育强市战略规划 - 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围绕"教育强市"主题开展"十五五"规划专题调研 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19] - 调研覆盖多类型教育机构 包括保利西海岸幼儿园 长沙市雷锋学校 长沙市珺琟高级中学 湖南湘江新区白箬铺镇光明小学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长沙工业学院 长沙学院 [3][5][7][9][12][14][16][18] - 重点关注托育一体化 思政课改革创新 民办教育优质发展 乡村小规模学校特色发展 学科建设及产教融合 专业布局优化 大学生创新创业等领域 [10] 教育发展方向与重点 - 强调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 战略性地位 要求主动适应人口变化趋势 前瞻研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教育和人才的新要求 [19] - 提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破解发展瓶颈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满足全市人民对更好教育的期盼 [19] - 明确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将教育公平理念贯穿改革各环节 深化产教融合 优化学科设置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22] 教师队伍建设与保障 - 看望慰问一线教师代表 感谢其为长沙教育事业发展付出的辛劳和作出的贡献 [1][10] - 勉励教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坚守 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10] - 要求培养造就师德高尚 业务精湛 结构合理 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为教师安心从教创造更好条件 营造尊师重教社会氛围 [22] 教育支撑体系构建 - 强调面向社会需求培育人才 做到科教融汇 协同育人 提升教育对长沙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 贡献力 [10] - 要求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健全教育投入机制 [22] - 市级领导及市属高校负责同志参与相关活动 体现政策实施层面的支持 [23]
苏州市召开“十五五”规划网民代表座谈会
苏州日报· 2025-09-06 00:07
规划编制工作 - 苏州市召开"十五五"规划网民代表座谈会 市委书记刘小涛主持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增强规划科学性 针对性 可操作性[1] - 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吸纳网民建议 精益求精做好规划编制工作 使规划契合苏州发展所需 顺应群众期盼[2] - 扎实做好规划编制工作事关苏州未来发展全局 需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各地各部门要把问计于民落到实处 坚持开门问策 集思广益[2] 网民代表建言 - 7位来自外卖平台 文旅直播 网络公益 自媒体 制造业企业等领域的网民代表参加座谈[1] - 代表们围绕培育新兴产业 加强人才引育 开展协同创新 做好城市推介 提升城市美感等提出意见建议[1] - 座谈会气氛活跃讨论热烈 与会人员开展交流讨论[1] 社会参与机制 - 鼓励群众发扬城市主人翁精神 提出更多金点子 发出好声音 为苏州改革发展贡献力量[2] - 需不断创新建言渠道和互动方式 充分调动群众建言献策积极性[2] - 要将群众建议 专家智慧 基层经验 社会期盼充分吸收到规划中[2]
科安达(002972) - 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4 10:5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12.27% [3] - 净利润5169万元 [3] - 总资产14.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04% [3] - 研发费用1717.18万元,占营收比重超10% [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主因采购支出及税费增加 [3] 业务布局 - 核心产品为信号计轴系统、雷电防护系统和道岔融雪系统 [4][5] - 产品应用于国内50多个城市200多条轨道交通线路 [6] - 完成5000多个火车站场防雷工程项目 [6] - 智能监测诊断系统已完成研发并部署于多条线路 [6] - 正拓展智能运维、信息安全、电力自动化等新产品线 [5] 国际市场 - 产品通过"一带一路"项目进入东南亚及欧盟市场 [4] - 已取得欧盟NOBO认证和匈牙利DEBO认证 [4] - 持续扩大海外市场营销体系 [4][5] 战略规划 - "十五五"期间行业将向"质量效益"和"全球引领"转型 [2] - 坚持"1+3"核心产品战略,同步扩大新品研发 [4] - 通过研发创新和内控管理提升盈利能力 [4][5] - 建立辐射全国的营销网络及海外协同发展模式 [5] 订单与展望 -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 [4][6] - 未来将受益于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 [4][6] - 每年均有新增高铁及城轨线路项目验收 [6]
市场点评:科技板块调整,红利有望转强
湘财证券· 2025-09-04 09:37
核心观点 - 科技板块调整是A股指数下行的主要推手 科技50策略指数累计下跌11.13% 其中9月4日单日跌幅达7.09% [1][2] - 红利板块成为市场稳定力量 银行板块表现突出 红利指数9月4日逆势上涨0.55% [3] - 市场预期呈现"慢牛"运行态势 上证指数在2024年10月高点附近存在强支撑 [2][4] 市场表现分析 - 科技50策略指数显著跑输主要指数 跌幅达11.13% 远超上证指数(-1.25%)、深证成指(-2.83%)和创业板指(-4.25%) [2] - 下跌主要集中于科技细分领域 通信设备(-14.07%)、元件(-12.43%)、半导体(-11.04%)等板块领跌 [2][16] - 军工板块表现疲弱 地面兵装下跌17.26% 航天装备下跌12.54% 航空装备下跌11.49% [16] 行业表现对比 - 银行板块表现强势 国有大型银行上涨3.36% 股份制银行上涨1.18% 成为红利板块主要支撑力量 [3][16] - 光伏设备涨幅居首达4.00% 旅游及景区上涨2.50% 白色家电上涨0.72% 显示部分消费和绿色板块韧性 [16] - 跌幅前列行业集中于科技和军工领域 通信设备、元件、半导体等科技细分板块跌幅均超过11% [16] 投资机会展望 - 红利板块配置价值凸显 银行板块经过7月中旬以来的调整已相对充分 且是保险资金入市主要抓手 [3][4] - "十五五"规划方向明确 科技、绿色环保、服务等领域将成为重要投资主线 [4] - 消费板块中科技含量较高的细分领域值得关注 结合宏观经济稳定性与基本面支撑 [4] 市场运行判断 - 上证指数在2024年10月高点附近预计形成强支撑 市场短期将呈现宽幅震荡态势 [2][4] - 中长期看好"慢牛"行情 受益于新"国九条"政策与类"四万亿"投资的重叠趋势 [4] - 出口数据保持韧性 7月表现强劲 且海外市场对关税反应相对温和 [4]
科创板调整,关注科创板50ETF(588080)、科创综指ETF易方达(589800)等产品后续表现
搜狐财经· 2025-09-04 05:12
科创板指数表现 - 科创100指数午间收盘下跌4.3% [1] - 科创综指午间收盘下跌4.4% [1] - 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午间收盘下跌5.4% [1] - 上证科创板成长指数午间收盘下跌7.4% [1] 资金流动情况 - 近期科创板ETF与机构资金均呈现流出态势 [1] 政策预期与中期展望 - 10月有望推出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十五五"规划 [1] - 科技板块中期逻辑依旧坚实 [1] - 9月初短期波动或将进一步放大 [1] - 若9月出现调整应视为中期布局科技的战略性机会 [1]
申万宏源杨成长:地方经济增长动力从何而来?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9-04 02:32
文章核心观点 - 我国经济正进入新一轮平稳增长期 各地需科学分析"十五五"期间发展环境和增长条件 把握趋势顺势而为 向产业新增长点要动力 向需求扩容消费提质要动力 向企业效率提升要动力 全面夯实经济增长新动能 [4][5][10] 新时期增长目标制定 - 经济增长模式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型 传统增长目标设定方式面临挑战 [6] - 内需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核心驱动力 消费占GDP比重由"十一五"末期的50%提升至"十四五"末期的57% 投资占比由47%降至41% [7] - 各地应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既不冒进也不悲观 合理确定经济增长目标 确保目标既可行又具有积极引导作用 [7][9] 产业结构演变趋势 - 服务业占GDP比重达56.7% 较"十一五"末期上升11.6个百分点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从45%提升至60%左右 [11] - 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0% 较"十一五"末期下降9.3个百分点 其中制造业占比降至25% 下降6.2个百分点 [11] - 工业呈现"一降一升一平"结构性变化:传统消费品行业营收占比降至33.1% 高端制造业资产营收占比分别上升至37%和39.1% 能源资源型产业营收占比稳定在19%左右 [12] 服务业发展新方向 - 服务业呈现"一降两升一平"结构化分化:功能型服务业占比回落至28.5% 专业服务业占比从8.4%升至10.1% 社会服务业占比达7% 生活性服务业占比维持在3.1% [13] - 中部地区服务业5年营收增长率达73% 工业仅为22% 差距达51个百分点 东部西部东北地区差值分别为41/33/16个百分点 [13] - 建议各地加大对专业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的培育力度 深入挖掘生活性服务业增长潜力 [13]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 服务消费对地方经济带动更为直接 2024年全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2% 高于商品零售额增速3个百分点 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7.4% 对人均消费支出增长贡献率达63% [16] - 消费需求正从"物质满足型"向"价值表达型""体验导向型"转变 年轻群体催生单身经济宠物经济盲盒经济等新业态 银发经济正从补充型向主力型加速跃升 [17][18] - 建议各地重点加大对生活性消费和社会服务领域消费的支持力度 持续改善居民生活体验 [17] 企业创新发展路径 - 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全国比重达64.9% 5年增速56.5% 应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 [22] - 中部地区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比20.9% 5年增速77.5%排名全国第一 安徽湖南江西增速均超80% [23] - 西部地区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比11.3% 但支出增速达73.2% 外部支出增速高达118% 贵州陕西宁夏等地增速超250% [23] - 东北地区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比仅2.9% 需加快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创新高地合作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