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优先

搜索文档
特朗普关税步步紧逼,德国放狠话:如果美国想打仗,美会得偿所愿
搜狐财经· 2025-07-22 09:22
特朗普关税步步紧逼,身为欧盟的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依旧对美抱有期待,主张通过谈判甚至欧盟让步来换取与美达成协议。 这一消息无疑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彻底击碎了冯德莱恩之前的美好幻想。原本欧盟以为,自己做出的让步已经足够多,能够满足美国的胃口,可没想到,特 朗普政府的贪欲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想当初,特朗普宣布对欧盟进口产品征收30%关税的消息传来时,整个欧盟都为之震动。但那时,冯德莱恩仍然没有放弃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想法,她积极 奔走,努力协调各方,试图在谈判桌上为欧盟争取到一丝喘息的机会。 欧盟内部也有不少人支持她的做法,认为通过妥协或许能够避免一场大规模的贸易战,毕竟欧盟在经济等诸多方面对美国有着一定的依赖。 冯德莱恩原以为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已近在咫尺,然而美国官员上周告诉欧盟贸易专员,欧盟需要作出更多的让步,比如接受对大多数欧洲商品征收15%甚 至更高的"基准关税"。 可见,欧盟的让步让特朗普吃到甜头,如今10%基准关税,已经满足不了特朗普的胃口了,但不得不说一句,欧盟能有如今的处境,都是欧盟自己作的。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这场贸易纷争的初始阶段,怀揣着对美国的期待,一心主张通过谈判甚至不惜欧盟让步的方 ...
德国硬气了:不怕跟美国打关税战!中方两张请帖,递到了欧盟手中
搜狐财经· 2025-07-22 00:39
美欧贸易战升级 - 德国态度从寻求谈判转为强硬对抗 与美国关系急剧恶化 德国官员称"如果美国想要战争 他们将如愿以偿" [1] - 美国对欧盟汽车征收25%关税 钢铝产品征收50%关税 8月1日将生效30%的"对等关税" [3] - 美国在谈判中提出更苛刻要求 坚持25%汽车关税 并威胁对欧盟药品征收100%关税 这将严重打击欧洲制药企业 [3] 欧盟战略调整 - 欧盟正寻求多元化战略伙伴关系 与中国合作成为应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关键 [3] - 欧盟委员会主席和欧洲理事会主席将于7月24日访华 这是欧盟寻求战略自主 摆脱对美依赖的重要信号 [3] - 中欧贸易规模庞大 市场互补性强 合作潜力巨大 中国秉持互利共赢原则推动与欧洲合作 [3] 欧盟内部变化 - 欧盟内部对华政策存在分歧 长期受美国影响阻碍中欧合作推进 [4] - 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促使欧盟重新审视对美依赖 积极寻求战略自主 [4] - 欧盟对华态度转变反映其对美国单边主义的失望与警惕 [4] 中欧合作前景 - 欧洲需展现更多诚意 采取实际行动修复双边关系 增进互信 才能与中国实现真正互利共赢 [6] - 德国强硬回应体现维护经济利益的决心 也预示欧盟寻求更独立自主的全球贸易地位 [6]
不止越南,第二个东南亚国家对美国敞开大门,特朗普迫不及待宣布喜讯
搜狐财经· 2025-07-21 05:12
美印尼贸易协议 - 美国将对所有印度尼西亚进口商品征收19%关税 印尼对美国全面实施零关税 [1] - 协议包含195亿美元采购清单 包括150亿美元美国能源产品 45亿美元农产品及50架波音飞机 [1] - 印尼政策出现显著转向 从去年积极深化对华关系转为大幅倾向美国 [1] 关键矿产合作 - 特朗普政府特别关注印尼镍和精炼铜资源 这些矿产对美国电网升级和电动汽车制造至关重要 [2] - 尽管曾威胁对进口铜征收50%重税 美国对印尼矿产合作展现出灵活姿态 [2] 东南亚国家应对策略 - 越南率先对美妥协承诺零关税 但陷入谈判僵局 未能达成正式协议 [2][7] - 印尼当前策略类似越南 可能面临单方面让步刺激美国进一步索求的风险 [2][7] 发达国家反击措施 - 日本首相石破茂明确表示绝不妥协 强调维护国家尊严 [4] - 欧盟准备206页反制清单 誓言若美国加征关税将实施对等报复 [4] 协议潜在影响 - 特朗普的交易策略结合关税大棒和市场准入诱惑 但这种不对称合作可能成为未来冲突导火索 [4] - 矿产合作实质是美国产业安全需求向资源国的单方面传导 [4] - 印尼以195亿美元订单和零关税换取19%关税优待 长期效果有待市场和时间检验 [7]
又是“美国优先” 美交通部对墨西哥航空业“下手”
新华社· 2025-07-20 11:22
美墨航空争端 - 美国交通部针对墨西哥航空运营商采取一系列措施 包括要求提交所有涉美客运和货运飞机行程安排 并威胁撤销对达美航空和墨西哥航空合作业务的反垄断豁免 [1] - 美方指责墨西哥政府2022年取消三家美国航空运营商在墨西哥城机场的航班起降时段 2023年又要求美国货运航空企业转场 违反2015年双边航空协议 [1] - 达美航空和墨西哥航空的合作业务始自2016年 2024年初以来两家公司一直在申辩不应成为美方"惩罚"对象 [2] 行业影响 - 达美航空表示美方措施将严重损害美墨间人员往来 并对美国就业市场和跨境竞争构成负面影响 [2] - 墨西哥航空公司称正在研究美方指令 近日将与达美航空发表联合声明 [2] - 墨西哥正加紧翻新贝尼托·华雷斯国际机场 为2026年世界杯做准备 [2] 美墨经贸关系 - 这是美墨经贸关系最新波折 此前美国宣布将自8月1日起对墨西哥进口商品征收30%关税 [2] - 美国商务部已对大部分墨西哥产新鲜番茄征收约17%关税 终结了两国先前达成的番茄贸易协议 [2]
关税收入首次超千亿美元!对美国来说,“噩梦”才刚刚开始
搜狐财经· 2025-07-20 02:48
美国关税政策及影响 - 美国6月关税收入达270亿美元,本财年累计达1130亿美元,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 [1] - 关税增长推动6月美国总收入同比增长13%,当月实现270亿美元财政盈余,而去年同期为710亿美元赤字 [1] - 本财年前九个月累计财政赤字1.34万亿美元,经日历调整后同比减少1% [1] - 特朗普政策组合为国内减税(企业税/个人税/小费免税)与对外加征关税并行,形成财政收支平衡策略 [1] 关税收入来源与转嫁机制 - 美国财长预计年底前关税收入可能"远超"3000亿美元(约2万亿元人民币) [14] - 关税成本主要由美国进口商承担,最终通过商品价格转嫁给消费者 [12][14] - 8月1日后实施更高"互惠关税"可能导致每月额外征收100亿美元关税 [14] - 企业存在提前采购行为以规避高关税,导致关税收入增长存在滞后性 [14] 全球化与美元体系演变 - 二战后美国GDP占全球50%,黄金储备占75%(约2万吨),主导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6] - 特里芬难题体现为美元需同时满足全球流动性供给与币值稳定的矛盾 [6][7] - 美国黄金储备占比从1945年75%降至1971年16%,最终导致美元与黄金脱钩 [6] - 信用货币体系下特里芬难题依然存在,表现为美元国际地位与贸易逆差的矛盾 [7] 特朗普政策的内在矛盾 - 政策目标同时追求美元贬值(增强出口)与维持储备货币地位,形成"既要又要"困境 [10] - 高关税政策消耗美国国际信用,长期可能削弱其全球影响力 [12][15] - 韩国日本等传统盟友在贸易协议谈判中表现出抵制态度 [10] - 美越贸易谈判中美国获得单方面优势(越南商品加征20%关税,美国商品零关税) [11] 经济影响传导机制 - 关税政策形成"美元税"效应,实质是特里芬难题的当代表现形式 [8] - 美国消费者最终承担关税成本,形成"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循环 [1][12] - 美国人均消费能力相当于13个国人,支撑其短期加征关税的底气 [14] - 政策转向可能加速改变全球对美元体系的依赖,潜在削弱美国霸权 [15]
特朗普赚翻了,拿下250亿美元,又将达成关税协议,联合国警告!
搜狐财经· 2025-07-18 23:45
特朗普关税政策 - 美国通过钢铁、铝、汽车等产品关税从全球获取250亿美元收入,并计划在未来几周加征更大规模关税 [1] - 对24个国家加征关税,包括欧盟,税率提升至20%-50% [1] - 超过150个小国家面临10%-15%的关税,且无谈判空间 [3] 各国反应与谈判 - 欧盟准备720亿欧元反击筹码,同时寻求和平解决方案 [1] - 印度可能与美国签署"特殊协议",印尼已同意19%关税并给予美国出口全免待遇 [3] - 巴西采取强硬立场,先退出谈判再考虑报复 [1] 行业影响 - 美国威士忌出口欧洲在2018-2021年间下滑20%,加拿大市场已下架美国酒类 [7] - 汽车行业受冲击,沃尔沃削减美国市场车型,阿斯顿·马丁减产,日产调整生产 [7] - 化工、服装等出口商面临压力,部分企业考虑将生产转移至海外 [7] 经济影响 - 全球供应链成本上升,货运供给混乱 [5] - 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2.8%下调至2.3%,减少0.5个百分点 [5] - 美国6月消费者通胀指数上升 [5] - 柬埔寨等小经济体受影响严重,其对美贸易占GDP约10% [5] 金融市场反应 - 美国六大银行利润超预期但CEO召开紧急会议 [5] - 企业缩减资本开支、撤招聘、清库存 [5] - 美国经济陷入衰退风险"依然高企" [5] 货币政策影响 - 美联储五位官员警告不急于降息 [9] - 关税传导至消费者物价,推升通胀 [9] - 美联储可能维持紧缩货币政策"一段时间" [9] - 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不会降息 [9] 长期影响 - 全球供应链割裂加剧 [11] - "美国制造"品牌可能受损 [7] - 贸易战无明确赢家,各方都在观望谁能坚持到最后 [11]
确认了!大规模裁员,现场一片混乱
中国基金报· 2025-07-18 16:20
来源:@央视网微博、央视新闻客户端 据@央视网微博7月18日消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获得的多份内部报告显示,美国务院近期的大规 模裁员行动已导致该机构运作陷入混乱。部分关键部门被意外裁撤,工作人员被迫仓促应对,多名现任 及前任官员警告,这已实质性加剧美国国家安全风险。 一位在11日遭解职的美国务院官员称,"决策者根本不懂他们摧毁之物的价值,这种破坏令人痛心。" 多名美国务院人员表示,此次裁员过程随意且执行混乱,部分员工甚至在出差期间突然收到解雇通知。 他们担心大规模裁员不仅可能损害美国外交关系,还会削弱美国外交使团的能力。 美国务院大规模裁员 首批解雇超1350人 当地时间11日,央视记者获悉,美国务院当日开始大规模裁员,首批将解雇超过1350名公职人员。 美国媒体援引一份内部通知报道,首批解雇对象包括在美国国内工作的1107名公务员和246名外事人 员。 当地时间7月10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塔米·布鲁斯表示,在最高法院发布裁决之后,一项旨在改革美国 国务院并裁员的计划正在进入实施阶段。报道称,预计美国国务院将于11日发出首批解雇通知。 被裁撤员工将通过电子邮件接到一份通知。美国务院在国内工作的大约1.8万 ...
8月1日开征!特朗普对日本重锤落下
搜狐财经· 2025-07-18 07:30
过去几年,特朗普关税战已导致全球供应链断裂、企业成本飙升和市场波动加剧。美国自身的制造业复苏未见明显起色,反而因持续的贸易摩擦遭受反噬。 此次对日本实施高额关税,更像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恐将引发日本报复性关税措施,形成恶性循环。 文︱陆弃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放出重磅消息,表示将从8月1日起,对日本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同时暗示即将与印度达成贸易协定。这一决定再次将全球贸易格 局推向风口浪尖,暴露出特朗普贸易战背后的霸权心态与自我中心策略,也预示着国际经贸局势将更加复杂动荡。 特朗普曾多次强调"美国优先",其政府频频利用关税工具施压全球经济伙伴,试图借此改变美国贸易逆差的不利局面。然而,抛开口号不谈,特朗普这一最 新关税举措对日本经济乃至全球供应链都将带来深远影响。日本是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汽车、电子、机械等多个产业与美国高度依赖互补。25%的关税无 异于对日本商品的重击,也将极大提高美国消费者的进口成本,增加通胀压力,最终的买单者恐怕仍是普通美国家庭。 此外,特朗普宣布即将与印度达成贸易协定,也值得高度警惕。印度作为全球人口大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且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中扮演关键角色。 特朗 普此举看似 ...
“敌视”行动延续,两国关系急剧恶化,美财长缺席南非G20会议
环球时报· 2025-07-17 22:32
G20财长会议与美南关系紧张 - 美国财长贝森特缺席G20财长会议 此举被视为特朗普政府对南非"敌视"政策的延续 南非作为轮值主席国仅获美国低级别官员参会 [1][3] - 特朗普政府威胁对金砖国家加征关税 涉及8个G20成员国 南非汽车对美出口因关税已骤降80% [3][4] - 南非央行行长警告美国关税政策或导致该国10万人失业 农业和汽车制造业受冲击最严重 [4] 特朗普政府对南非经济制裁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终止对南非经济援助 指责其土地改革政策构成"种族歧视" 南非回应称改革旨在纠正历史不平等 [4] - 美国拟对所有南非输美商品加征30%关税 可能造成灾难性经济影响 此前汽车关税已使南非对美出口暴跌80% [4] - 南非调整对美外交策略 任命"特使"而非大使 寻求更灵活直接的沟通方式 [4] 国际治理体系冲突 - 美国高级官员连续抵制南非主办的G20会议 包括财长贝森特和国务卿鲁比奥缺席2月会议 [3] - 分析指出南非倡导的全球团结理念与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直接冲突 G20被双方视为不同价值观的博弈平台 [5] - 专家质疑G20长期可行性 因最大经济体美国在高层政治层面的缺席破坏全球治理秩序 [3]
印学者有点慌:不是真想对抗中国,演给美国看的
观察者网· 2025-07-17 07:23
中印关系动态 - 印度外长时隔5年再次访华 两国关系出现稳步改善契机[1] - 近期中印高层交流频繁 印度国防部长上月率团参加上合组织防长会议[7] - 印度外长在北京表示 两国关系正常化可产生"互惠互利结果"[7] 印度外交战略调整 - 印度政策界承认从未真正计划对抗中国 仅迎合美国相关幻想[4][5] - 特朗普第二任期带来不确定性 印度精英对其对华政策走向"摸不着头脑"[5] - 印度试图维持大国平衡立场 相比美正式盟友被认为有更大回旋余地[5] 美印关系变化 - 特朗普时期美国曾向印度提供中印边境冲突实时情报[5] - 拜登政府将印度捧为"全球最大民主国家" 默许其购买俄罗斯石油[5] - 特朗普近期警告与俄贸易国家 印度面临次级制裁风险[5] 经济领域影响 - 印度被视作中国制造替代 通过承接苹果等企业产能获益[6] - 中国召回数百名工程师 据称限制高端设备出口印度[7] - 印度商界对是否与中国"脱钩"仍存分歧[7] 地缘政治背景 - 印度长期以"亚洲对抗中国不可或缺力量"定位向美推销[3] - 中美意识形态与经济对抗被印度视为核心战略前提[3] - 特朗普处理印巴冲突方式引发印度精英阶层震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