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产业体系

搜索文档
海南将如何以全岛封关运作为契机,构建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海南日报· 2025-08-11 01:04
全岛封关运作后的产业升级 - 全岛封关运作将提升开放水平 汇聚国内外优质要素资源 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1] - 海南将以封关运作为契机 夯实产业基础 实施"4532"发展战略 [1] 四大主导产业发展 - 四大主导产业占GDP比重达67% 较5年前提升13.7个百分点 [2] - 旅游业将高标准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打造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 [2] - 现代服务业通过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拓展新型贸易服务半径至东南亚等区域 [2] - 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海上风电 生物医药 数字经济等产业集群 [2] -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将提供"新奇特优"热带果蔬丰富国内市场 [2] 五向图强战略 - 向种图强:打造世界一流生物育种专区 推动海南种子走向世界 [3] - 向海图强:发展深海科技 目标再造一个"海上海南" [3] - 向天图强:利用商业航天发射场发展火箭链 卫星链 数据链和"航天+"产业 [3] - 向绿图强:建设"海南低碳岛" 降低产品服务碳足迹提升国际竞争力 [3] - 向数图强:发展国际数据中心和AI大模型 把握科技革命机遇 [3] 三大消费领域 - 打造离岛免税"金字招牌" 提升免税品性价比 [4] - 建设博鳌乐城"医疗特区" 提供全球优质医疗资源 [4] - 培育"留学海南"品牌 提供高水平国际教育 [4] 双岛建设目标 - 建设人才荟萃之岛 加快开放合作汇聚四方英才 [5] - 建设技术创新之岛 以科技创新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 [5]
一周龙江要闻回顾【8.4-8.10】
新浪财经· 2025-08-10 05:01
黑龙江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黑龙江省以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核心,聚焦科技创新赋能、优势产业升级、民营经济发展和重点项目推进 [1] - 黑龙江省委书记许勤调研哈尔滨联合飞机公司,鼓励企业依托龙江大农业、大森林等场景优势,深耕低空经济领域,专注各类无人机产品研发 [1] - 许勤在北大荒集团哈尔滨豆制品公司强调要顺应消费升级需求,发挥"北大荒"品牌效应,突出最优、最绿、最安全特质,强化全过程可追溯生产管理 [1] 智能农机装备产业发展 - 黑龙江省出台支持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20条政策措施,旨在引导产学研用等各方用好国家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平台 [1] - 政策目标是通过打造一批新增长点,培育壮大智能农机产业,持续提升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产业核心竞争力 [1] 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 哈尔滨市委书记于洪涛调研依兰县产业项目建设情况,检查丹青水库工程进度,强调坚持质量第一,保证施工安全 [2] - 佳木斯市委书记丛丽调研牙城产业小镇项目,强调加快建设进度,严格落实施工规范和监管要求,力争项目早日投入使用 [2] - 鹤岗市委书记王兴柱调研石墨高质化利用产业园,强调企业要紧盯石墨提纯技术这一关键环节,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5] 民营经济发展 - 全国工商联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赋能对接活动在齐齐哈尔举行,多家重点企业和相关机构代表参加,为"'智'造鹤城·'链'创未来"赋予动能 [2] - 大庆市委书记李世峰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和民营企业座谈会,希望围绕"1357"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新质生产力等重点工作建言献策 [3] 区域经济合作与产业布局 - 七台河市委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要深化与京津冀、大湾区、长三角等发达地区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合作,开展技术联合攻关和产业链协同布局 [4] - 鸡西市政府国土空间规划项目审查会议强调要加速产业集聚,围绕发展"十大经济"、打造"四大产业集群"、建好"六大基地"、全力打造龙江"五谷" [3][4]
海南出台行动方案加快构建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
海南日报· 2025-08-09 23:11
核心观点 - 海南出台三年行动方案加快构建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 目标到2027年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0% [1][2] - 方案围绕自贸港"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 重点发展旅游消费 现代服务业 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农业 [2] 产业目标 四大主导产业 - 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深入推进 旅游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2] -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30%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 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升级 [2]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7% R&D经费投入强度达1.8% [2] -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全产业链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形成"接二连三"协同发展格局 [2] 特色产业培育 - 种业:加快建设"南繁硅谷" 发展种源 种业 种市南繁产业 目标2027年崖州湾现代种业产业集群营收破200亿元 [3] - 深海:推进海洋新兴产业培育 [3] - 航天:培育商业航天全产业链 建设文昌国际航天城 目标2027年航天产业集群营收达100亿元 [3] - 热带农业:补链延链 做强芒果等特色产业链 培育山兰稻等"小而精"产业 [3] 优势产业提升 - 旅游业:目标2027年入境游客230万人次 开通境外航线160条 [3] - 港航业:洋浦港航产业集群营收达800亿元 集装箱吞吐量600万标箱 稳定运行航线85条 [3] - 医疗旅游:目标医疗旅游人数突破150万人次 [3] - 石化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1600亿元 [3]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达2200亿元 [3] 支撑措施 - 强化重点园区支撑作用 目标2027年培育100亿级及以上重点产业集群30个 [3] - 加强要素保障 项目支撑 统计体系 政策赋能 释放自贸港政策效能 [4]
西安高新区:总部集聚打造发展强磁场
搜狐财经· 2025-08-08 06:02
君岭大厦作为中岭控股集团总部办公楼,目前主体结构已封顶,计划年底前建成投用;盈创中心作为中铁二局西北办公总 部大楼,预计今年年底全面竣工;泰康之家·秦园项目是世界500强泰康保险集团在西北地区打造的第一个大规模、全功 能、高品质医疗养老社区,项目一期主体已封顶,计划2026年8月竣工,11月开业运营。 发力总部经济,近期西安高新区大动作不断。5月16日,大源实业西北总部、万汇广场商业总部双双摘地;7月9日,由韩 国顶级酒店品牌打造的五星级酒店——西安新罗汇纹酒店举办首场媒体开放日活动,即将正式对外营业。 总部经济具有产业关联性强、国际化水平高、集聚带动作用大等特点,打造总部经济集聚高地,是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有效之举,也是区域经济实力、投资环境、人才基础和产业配套等的良好印证。 近期一系列优质总部项目的加速布局,正是对西安高新区综合竞争力的有力诠释。刚摘地的大源实业西北总部总投资9亿 元,将打造国内能源领域一流的资源及资本运作型智能数据和高端研发中心;万汇广场商业总部总投资6亿元,将创新塑 造都市农业商旅新业态,赋能丝路科学城产城融合发展。 西安新罗汇纹酒店实景图 大源实业西北总部项目效 ...
无锡重大项目进度条“加速加载”
新华日报· 2025-08-07 22:45
重大项目投资进展 - 2025年无锡共有53个省重大项目 其中44个为重大产业项目 当年计划投资265亿元 项目数和投资额均居全省第一 [1] - 截至6月底 50个实施项目完成投资274.27亿元 投资完成率66.8% 18个省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37.02亿元 投资完成率64.8% [1] - 滚动实施440个市重大产业项目 完成投资917.1亿元 年度投资目标完成率61.1% [1] 产业分布与政策支持 - 重大项目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 高端装备 新材料 生物技术 新能源等领域 涵盖人工智能 人形机器人 低空经济 商业航天等未来产业 [2] - 建立全周期保障机制 包括季度观摩 双月推进 月度调度及"54321"工作机制 实现从签约到投产的全链条闭环管理 [2] - 出台《加快推动重大产业项目落地见效的若干政策措施》 全流程提速审批时效 精准化加大要素支撑 穿透式强化调度推进 [2] 要素保障措施 - 用地保障率超九成 获省级约230亩用地计划指标支持 用地用林合并审批使申报周期缩短2个月以上 [3] - 完成35个省重大项目环评审批和333个市重大项目环评审批 新入库110个减排项目保障污染物平衡需求 [3] - 金融机构走访覆盖全部省市重大项目 45个项目获111.8亿元融资授信 7个项目申请省级贷款贴息1200多万元 [3] 重点产业项目案例 - 吉利高性能电驱项目二期为省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 建筑面积超4万平方米 将推进高集成电驱研发制造销售 [4] - 星驱科技拥有26条生产线 覆盖电驱核心零部件到总成系统生产 与全球20多家客户签约 预计年销售额近40亿元 [5] - 东方空间"引力二号"火箭完成热试车 预计2025年底首飞 发动机项目一期厂房主体验收 65%发动机零部件产值在无锡实现 [5][6] - 微纳星空商业卫星制造基地计划2026年9月投产 达产后年产卫星150颗 将强化空天领域设计研发与总装集成能力 [6] 后续推进计划 - 对未开工省重大项目实行周调度 确保三季度前全部开工 建立节点跟踪与过程督导机制保障1500亿元市重大项目年度投资目标 [7] - 建立困难问题即时响应机制 实行问题清单+责任清单+解决路径闭环管理 深化市区联动与部门协同 [7] - 加强重大产业项目招引 统筹外资招商与内资引进 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精准聚资源引项目 提升项目落地转化率 [8]
广州社科院:建议探索优化国有耐心资本中长期考核、激励机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7 11:11
据了解,《报告》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主持编写,由六大部分组成,包括总报告、金融改革篇、金融开 放篇、数字金融篇、可持续金融篇、金融环境篇。 8月7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广州蓝皮书:广州金融发展报告 (2025)》(下称《报告》) 。 探索国有耐心资本中长周期考核、激励机制 当前,国资已成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主力军。《报告》特别强调了国有耐心资本的作用,并提出机 制创新建议 。 《报告》建议,广州培育壮大"硬科技" 耐心资本,要对照国内外最高最好最优的一流标准, 坚持从体 制机制层面破局,为广州继往开来推动"二次创业" 再出发、 培育新质生产力新动能提供强有力的资本 支撑。 《报告》建议,广州可尝试探索国有耐心资本的特殊政策和中长周期考核机制。针对"硬科技"产业原创 性、颠覆性创新投入周期长、不确定性大、见效慢的特点,研究试点在实行分类精准考核、适时调整返 投政策、优化提高让利比例、建立健全正向激励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报告》重点回顾了自2024年以来,广州推动国有资本赋能"硬科技"新赛道,助力金融强市建设的成效 与进展,分析了2025年及未来的机遇,并研判发展形势与趋势,提出推动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指示精神
郑州日报· 2025-08-07 09:32
十五五规划编制 - 坚持开门编规划 引导社会各界建言献策 强化人工智能运用梳理群众意见 使规划编制成为倾听民声汇集民智凝聚共识的过程[1] - 确保十五五规划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指南[1] 生态文明建设 -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 坚决扛牢政治责任 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1] - 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 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1] - 全面打造绿色低碳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的美丽郑州[1] 作风建设 - 扎实做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后续工作 持续抓好问题集中整治 实事求是做好评估总结[2] - 深化学查改系列专项行动 固化好经验好做法 持续提升作风建设水平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2]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坚决落实五统一一开放基本要求 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重要循环枢纽 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双循环重要支点[2] - 持续深耕平台经济总部经济产业链经济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2] - 推动先进制造业降本增效 公铁空水协调联动 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争创竞争新优势[2] 产业基金优化 -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 突出精准扶持与风险可控并重 强化全链条协同与生态构建[2] - 充分发挥产业基金对做强主导产业做大新兴产业抢滩未来产业的重要作用[2] - 加快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2]
连平: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带来哪些机遇?如何加快推动?
搜狐财经· 2025-08-06 15:17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内容 - 我国首部民营经济基础性法律《促进法》于2025年5月20日施行,明确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写入"两个毫不动摇"原则 [1][4] - 法律首次赋予民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平等地位,禁止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强化公平竞争审查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4] - 要求建立政企沟通机制,政府需及时解决民营企业诉求,发改委将加强重大项目信息服务 [5] 金融支持措施 - 金融机构需开发适配民营经济特点的金融产品,推进股权投资试点、科技企业并购贷款等创新工具 [6] - 完善"政银担"风险分担模式,对小微企业贷款给予风险资本权重优惠,不良率容忍度放宽至3个百分点 [6] - 通过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等增信工具支持民营科创企业发债,2024年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规模达1.2万亿元 [6][20] 科技创新激励 - 民营企业可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使用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2023年民企研发支出强度达2.9%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 [7][8] - 加大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力度,明确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规则 [7] - 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民企合作,2024年民企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28% [7][17] 市场准入与竞争 - 缩短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开展准入壁垒清理行动,2024年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2% [8][16] - 减少招投标/政府采购中的所有制歧视,公共资源交易透明度提升30% [8] - 支持民企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民企数量年增15% [8][17] 企业治理优化 - 引导民企完善治理结构,建立行政执法投诉机制规范异地执法 [9] - 推动法人财产与个人财产分离,2024年民企内部审计覆盖率提升至65% [19] - 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民企给予税收优惠,治理规范企业优先获得政府订单 [19] 国际化发展支持 - 设立民营企业出海数字服务平台,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扩大至85% [18] - 组织民企参加国际展会,2024年民企海外研发中心数量突破1200家 [18] - 签订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海外并购金额同比增长40% [18][20] 政策实施保障 - 建立公平竞争审查监督小组,人大常委会定期开展执法检查 [21] - 推行"首违不罚+信用修复"机制,行政执法观察期设为1-2年 [22] - 改革罚没收入制度,2024年涉企行政处罚案件下降22% [22]
七部门出台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指导意见:引入长期资金发展耐心资本 加强上市预期引导和政策激励
中国证券报· 2025-08-05 23:42
核心观点 - 七部门联合发布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指导意见 提出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 开展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和千帆百舸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 支持新兴产业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1][4] 金融政策工具优化 - 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作用 引导银行为集成电路 工业母机 医疗装备 服务器 仪器仪表 基础软件 工业软件 先进材料等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提供中长期融资 [2][6] - 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适用上市融资 并购重组 债券发行绿色通道 [2][6] - 加大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首批次新材料 首版次软件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 独角兽企业 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新产品推广应用支持力度 [2][6] 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 - 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 开展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和千帆百舸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 [1][2][4][6] - 优化硬科技属性评价体系 加强上市预期引导和政策激励 推动社会资本投早 投小 投长期 投硬科技 [2][6] - 推动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定制信贷融资 信息资源 财务顾问 管理咨询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2][6] 科技金融支持体系 - 支持金融机构打造多元化接力式科技金融服务模式 扩大科技贷款投放 加大科技创新债券投资承销力度 [3][7] - 推进投资端改革 完善投资机构长周期考核 推动政府投资基金 国有企业基金 保险公司等长线资金加快布局未来制造 未来信息 未来材料 未来能源 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等未来产业 [3][7] 政策协同机制 - 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及贴息政策 用好用足碳减排支持工具 支小再贷款 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 [3][7] - 加强对制造业信贷重点监测 督促银行落实政策要求 持续加强宏观信贷政策指导 营造良好金融市场秩序 [3][7] - 完善绿色金融评价指标 不简单将两高一资行业融资规模作为评价标准 [3][7]
重磅,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
环球网· 2025-08-05 09:05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指导意见核心内容 - 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 旨在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坚持分类施策 有扶有控 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防止"内卷式"竞争 [1] 金融支持目标 - 到2027年 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 产品更加丰富 贷款、债券、股权、保险等金融工具联动衔接更紧密 服务适配性增强 [4] - 制造业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将充分满足 债券发行户数和规模持续增长 股权融资水平显著提升 [4] 科技创新与产业链支持措施 - 引入长期资金和发展耐心资本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支持金融机构与科技中介合作 探索多样化融资服务模式 [4] - 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 开展"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和"千帆百舸"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 [4] - 优化硬科技属性评价体系 加强上市预期引导和政策激励 推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4] - 强化重点企业金融服务 支持产业链自主可控 运用多样化金融工具为链主企业和配套企业提供综合服务 [5] - 完善并购贷款政策 支持链主企业开展"补链""延链"型投资 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5]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优化传统制造业金融服务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提升科技金融质效 支持新兴产业培育和未来产业布局 [5] - 发挥绿色金融牵引作用 助力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强化数字金融赋能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 [5] - 深化产业链金融服务 推动资金链与产业链对接 [5] 产业布局与发展空间 - 提升产业转移金融服务灵活性 助力优化产业区域布局 [5] - 提升特色产业金融服务专业性 支持产业集群化发展 [5] - 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性 拓展高水平双向开放发展空间 [5] 金融支持能力建设 - 加强各类金融工具联动配合 推动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强信息共享和业务合作 [6] - 支持金融控股公司整合集团内金融资源 为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6] - 鼓励保险机构、银行理财子公司等通过股权、债券、私募基金等形式为先进制造业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