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业务
icon
搜索文档
恒立液压20250309
2025-03-09 13:19
纪要涉及的公司 恒立液压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投资价值**:主业需求比预期更强烈,新产品突破及客户拓展节奏优于预期;近期行业挖掘机销量翻倍,二月内销接近翻倍,三月恒力中大巴排产新增增长四五十个百分点,主机厂紧急加单,主业量价齐升,量的恢复保障收入且未来有价格弹性可能,行业景气复苏传导至全产业链[3] - **机器人业务进展**:2024 年下半年起产品在范围、单价和客户数量多维度突破,微型丝杠产品单价从 1000 元提至 14000 元,单机价值超 3 万人民币,客户包括特斯拉北美客户和国内机器人平台[5] - **未来潜在估值**:主营业务内销销量突破 20 万台,内需利润总规模有望提升一倍,利润上限达 40 - 50 亿人民币,总市值潜在高度可达 1200 亿人民币;新业务机器人业务产品线扩宽、单机价值和客户数量增加,当前市值 650 亿至少有一倍增长空间[6] - **抗风险能力**:行业下行时国内内销降至 9 万多台,产能利用率仍保持在 70% - 80%以上,总利润规模维持在 24 - 25 亿人民币,得益于海外市场贡献和稳定国内业务水平[7] - **行业景气度影响**:机械行业整体景气度回升,全产业链复苏,终端需求提速快于预期,推动主营业务发展,为新产品和新市场开拓提供机会,利于公司量价齐升、提高盈利能力和扩大市场份额[8] - **核心竞争优势**:具备自锁和精度控制能力,负载能力强,适合工厂环境;拥有大批量交付能力;工艺条件优质,成本曲线理想,能快速突破新客户群体[9] - **业务进展情况**:新老业务持续共振,预计 2025 年第二季度企稳,各条线业务可能触底回升;机器人业务北美客户密集沟通,国内客户交流商务和产品设计定型事宜,为成本沟通做准备[10] - **估值体系和未来发展前景**:中期高度认可估值体系,3 到 5 年维度公司市值应接近 2000 亿;目前表观估值 30 至 40 倍,考虑未来业务增速和曲线估值有望扩张;机器人业务若突破,单机价值量和客户数量扩张带动整体市值增长[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恒力主业从油缸到泵阀,市场份额从低到高、从国内到海外发展;过去几年主业量能从高峰期 30 万台降至 10 万台左右,价格稳定;过去国内机器人厂商因成本原因较少使用丝杠,现随技术进步和成本优化情况改变[3][5]
赛力斯20250225
2025-02-26 16:22
纪要涉及的公司 赛力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股价表现与催化因素**:近期股价因 1 月和 2 月上半旬销量下滑而承压表现相对稳定 2025 年新车型 M8 预计 3 月左右发布将带来积极催化 潜在利润预测和估值水平表明当前是较好布局时间点 [2][4] - **机器人业务进展与估值影响**:2023 年 12 月成立子公司“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 2024 年发布大量机器人工程师招聘岗位 2 月 12 日注册“赛力斯机器人”商标 进入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公布的第一批揭榜挂帅项目名单 发展确定性高对公司估值有显著正向作用 [5][6] - **未来两年业绩预期**:预计 2025 年和 2026 年总销量分别为 49 万辆和 60 万辆 总收入分别为 1840 亿元和 2080 亿元 对应归母净利润为 93 亿元和 118 亿元 给予 2025 年 25 倍 PE 较目前市值有 26%上涨空间 基于新车型 M8 增量贡献、高端化与智能化渗透率提升、机器人业务发展 [7] - **与华为合作影响**:合作分三个阶段 鸿蒙智行模式推出问界 M5 销量优 研发周期短成本低 享华为渠道共享优势 加速产品研发、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优势 为高速成长奠定基础 [8][11] - **品牌结构与业绩贡献**:旗下有问界、蓝电、小康及睿驰四个品牌 问界是主销品牌占全年销量 78% 爆款车型 M9 和 M7 推动销售高速增长 营业收入从 2023 年 300 多亿元飙升至 2024 年前三季度 1068 亿元 同比增长五倍多 实现快速扭亏为盈 [9] - **销售费用率与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维持高位因与华为特殊合作模式 通过提高毛利率和摊薄费用 净利率提升至 3.8% 毛利率提升得益于销量规模效应和爆款车型 M9 带动至 25% [10] - **未来发展战略**:继续走智能化、高端化路线 2025 年推出问界 M8 定位现有车型价格段弥补市场空白 问界系列在 35 万元以上新 SUV 市场有相对优势 40 万元以上 SUV 市场有提升空间 2025 年国内销量与估值双升 加速海外布局 收购商标减少出海阻力 [13][14] - **机器人业务对未来发展影响**:机器人业务被低估 制造经验积累三年 与华为合作有软实力优势 汽车与机器人产业链和大模型高度复用 作为重庆第一批揭榜挂帅名单成员有地理优势 有望提升估值 [15] - **2025 年盈利预测**:2025 年全年销量预计 48 万辆 总收入 1443 亿元 净利润 93 亿元 给予 25 倍 PE 对应 26%上涨空间 给予买入评级 [16][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赛力斯与华为合作第二阶段 2022 年 8 月问界 M5 和 M7 合计销量突破 2 万辆 M5 销量达 11000.6 辆 成功归因于价格带竞争真空和华为品牌效应 2023 年因特斯拉价格战、自身产品问题及竞品推出 问界销量回落 市占率从 1 月 2.4%降至 8 月 0.01% [12] - 赛力斯与华为合作第三阶段 改款后的问界 M7 在 23 年 12 月销量达 2 万辆 成功因素包括价格带拉开、性价比提升、智驾系统升级等 营销手段使订单爆发 用户体验好形成二次传播 随后推出的问界 M9 在 40 万元以上高端 SUV 市场站稳脚跟并长期排名细分市场第二位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