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

搜索文档
搭上新能源顺风车 “有色牛”能走多远
中国证券报· 2025-09-04 09:41
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推动市场表现 - Wind新能源汽车指数四季度以来累计涨幅超21% 下半年以来累计涨幅达41.35% [1][2]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提出推动动力电池全价值链发展并鼓励提高锂、镍、钴、铂等关键资源保障能力 [2] - 新能源汽车指数11月5日上涨4.83% 涨幅居184个概念板块指数第10名 成分股如小康股份、比亚迪等涨停 新宙邦上涨16.38% 当升科技、上汽集团涨幅超8% [2] 相关金属资产价格及股票表现 - 镍矿指数本周上涨9.26% 西部矿业本周累计涨幅达19.16% 盛屯矿业累计涨幅为13.50% [2] - 华东地区工业级碳酸锂均价报37000元/吨 较6月初低点累计上涨8.80% 电解钴市场价格收于269000元/吨 较4月底低点累计涨幅达15.7% [2] - 嘉能可集团预测全球绿色经济转型将新增锂LCE需求67.31万吨 镍需求110万吨 钴需求8.7万吨 需求增量占比排序为钴>锂>镍 [6] 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及需求增长 - 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占汽车新车销售总量20%左右 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主流 [3] - 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超120万辆 预计2025年销量达515万辆 [3] -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目前不到5% 将为铜、铝、锂、镍等有色金属提供持续需求增量 电池置换需求进一步提高有色金属需求量如锂电铜箔 [4] 有色金属需求前景及应用转型 - 新能源汽车对传统汽车消费替代将明显增加镍、锂、钴等有色金属消费量 产业趋势由中国补贴推动过渡到全球补贴 [4] - 工业4.0时代为铜、铝、锂、镍、钴等有色金属开辟新应用场景 电子领域和新基建需求有望推动产能置换 [4][5] - 钴锂需求未来几年将保持可观增长 新能源汽车发展指引继续带动锂电需求消费 [4] 新能源金属投资渠道及策略 - 投资渠道包括股票市场新能源相关上市公司、国内期货市场铜镍期货品种、新能源材料相关基金产品 [6] - 投资策略建议关注需求预测数据改变及技术进步带来的估值红利 动态跟踪市场实际需求增量 [6] - 期货投资需注意价格波动风险 基金投资需关注持仓情况并根据风险偏好选择全产业链或单一板块布局 [6]
杰克股份跌2.02%,成交额9320.58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91.1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06:3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4日盘中下跌2.02%至46.66元/股 成交额9320.58万元 换手率0.42% 总市值222.3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91.10万元 特大单买入110.40万元(占比1.18%) 大单买入1102.56万元(占比11.83%)同时卖出1804.06万元(占比19.36%)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5.61% 近5日下跌3.81% 近20日上涨8.97% 近60日上涨21.01% [1] 公司基本情况 - 位于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 成立于2003年8月27日 2017年1月19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工业缝制机械研发、生产和销售 包括工业缝纫机、裁床、铺布机等缝中缝前设备及电机电控零部件 [1] - 收入构成:智能工业缝纫机86.87% 智能裁床及铺布机10.21% 衬衫及牛仔智能自动缝制设备2.71% 其他0.21% [1] 行业属性与市场数据 - 所属申万行业:机械设备-专用设备-纺织服装设备 [2] - 概念板块涵盖:人形机器人、工业互联网、中盘、工业4.0、人工智能等 [2] - 股东户数1.00万户 较上期增加13.42% 人均流通股46995股 较上期减少12.19% [2] 财务表现与分红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33.73亿元 同比增长4.27% 归母净利润4.77亿元 同比增长14.5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4.02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7.52亿元 [2] 机构持仓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555.58万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161.01万股 [2] - 广发稳健增长混合A持股555.00万股(第八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195.00万股 [2] - 招商优势企业混合A新进持股500.00万股(第九大股东) [2]
爱柯迪跌2.01%,成交额1.2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832.20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04 03:3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4日盘中股价下跌2.01%至18.50元/股 总市值182.25亿元 成交额1.29亿元 换手率0.70%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832.20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425.05万元(买入占比1.13% 卖出占比4.42%) 大单净卖出407.15万元(买入占比12.93% 卖出占比16.08%)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5.62% 近5日下跌5.37% 近20日微跌0.22% 近60日大幅上涨22.84% [1]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4.50亿元 同比增长6.16% 归母净利润5.73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7.42% [2] - 汽车类业务收入占比94.40% 工业类占比2.07% 其他业务占比3.53%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74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7.82亿元 [3] 股东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3.36万户 较上期微增0.56% 人均流通股29,109股 较上期减少0.55%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零部件-底盘与发动机系统 [1] - 概念板块涵盖汽车热管理 机器人概念 工业4.0 理想汽车概念及汽车零部件等 [1]
埃夫特涨2.29%,成交额1.8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250.03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04 02:27
股价表现 - 9月4日盘中股价上涨2.29%至27.27元/股 总市值142.29亿元 成交额1.85亿元 换手率1.33%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30% 近5日涨4.16% 近20日涨8.04% 近60日涨8.00% [2] - 主力资金净流入1250.03万元 特大单净买入678.77万元(买入1388.85万元占比7.50% 卖出710.08万元占比3.83%) [1] 资金交易 - 今年以来4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2月28日龙虎榜净卖出9482.29万元 买入总额1.23亿元占比7.34% 卖出总额2.18亿元占比12.98% [2] - 大单交易活跃 买入4456.09万元占比24.06% 卖出3884.83万元占比20.98% [1]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08亿元 同比下降25.20% 归母净利润亏损1.52亿元 同比扩大83.12%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机器人整机72.77% 系统集成22.86% 其他业务4.36% [2] - 股东户数3.24万户 较上期减少4.32% 人均流通股16107股 较上期增加4.52% [2] 股权结构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562500)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467.37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机器人 [2] - 概念板块涵盖:减速器、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工业4.0、机器人概念等 [2] 公司概况 - 埃夫特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8月2日 2020年7月15日上市 [2] - 注册地址: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芜湖片区万春东路96号 [2] - 主营业务:工业机器人整机及其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的研发、生产、销售 [2]
科沃斯涨2.04%,成交额8686.0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668.96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03 01:53
股价表现 - 9月3日盘中股价98.25元/股 上涨2.04% 总市值566.27亿元 成交额8686.04万元 换手率0.16%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11.06% 近5日涨3.78% 近20日涨10.46% 近60日涨86.79% [2] - 今年以来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为7月15日 [2]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668.96万元 大单买入1655.98万元占比19.06% 卖出987.02万元占比11.36% [1]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6.76亿元 同比增长24.37% 归母净利润9.79亿元 同比增长60.84% [2] - 主营业务构成:服务机器人55.89% 智能生活电器42.96% 其他产品1.1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0.2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9.44亿元 [3] 股东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3.42万户 较上期增加5.54% 人均流通股16633股 较上期减少5.25%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947.39万股 较上期增加20.52万股 [3]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持股516.19万股 较上期增加92.21万股 [3] - 富国均衡优选混合新进持股360.56万股 兴全合润混合A退出十大股东 [3]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家用电器-小家电-清洁小家电 [2] - 概念板块包括:机器人概念 工业4.0 家用电器 人工智能 华为概念 [2] 公司概况 - 成立于1998年3月11日 2018年5月28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家庭服务机器人 清洁类小家电等智能家用设备及相关零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 [2] - 注册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友翔路18号 [2]
TCL科技(000100):聚焦三大核心业务,半导体显示板块业绩大幅提升
国投证券· 2025-09-03 01:4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A"投资评级 维持现有评级 [4][5] - 6个月目标价为5.5元 较当前股价4.41元存在24.7%上行空间 [4][5] - 基于2025年17倍PE估值 [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55.6亿元 同比增长6.65% [1] - 归母净利润18.84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89.26% [1] - 半导体显示板块TCL华星营业收入504.3亿元 同比增长14.4% [2] - TCL华星净利润43.2亿元 同比增长74.0% [2] - 归属TCL科技股东净利润26.3亿元 同比增加51% [2] 半导体显示业务分析 - 行业需求受国补政策刺激面板大尺寸化 总体需求面积保持增长 [2] - 供给端产能进一步集中 行业格局持续优化 [2] - 完成收购乐金显示两家公司100%股权 整合命名为t11 产能达180k/月 [2] - t11自二季度起对公司经营业绩贡献逐步提升 [2] - 完成广州t9项目二期建设 t9与t11形成良好产业协同效应 [2] - 增强公司在中小尺寸业务规模和竞争力 优化产品结构 [2] 光伏业务发展战略 - 行业正经历下行周期 公司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挑战 [3] - 单晶产能全球第一 G12硅片全球市占率第一 [3] - 积极推进海外业务拓展 与沙特PIF及VI合作建立海外硅片工厂 [3] - 利用专利技术创新优势打造差异化产品 积极布局新电池技术 [3] - 全面推行工业4.0智能制造体系 提升生产自动化水平和运营效率 [3] 财务预测与估值指标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921.82亿元/2148.59亿元/2395.68亿元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37亿元/92.15亿元/108.87亿元 [4] - 对应每股收益0.32元/0.44元/0.52元 [9] - 市盈率分别为13.6倍/10.0倍/8.4倍 [9]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提升至11.1%/14.1%/15.4% [9] - 毛利率预计改善至16.1%/16.2%/16.3% [10]
星尘智能拿下千台级订单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提速
证券日报· 2025-09-02 16:41
行业订单动态 - 星尘智能与仙工智能达成上千台AI机器人订单合作 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分阶段部署于工业、制造、仓储、物流等场景 [1] - 优必选中标觅亿汽车科技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 并与Infini Capital签署10亿美元战略合作协议 计划成立中东合资公司及建设超级工厂与研发中心 [4] - 天太机器人联合合作伙伴签署全球首个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10000台订单 创下该领域最大单笔订单纪录 [4] - 智元与宇树联合中标中国移动旗下公司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 总金额达1.24亿元 [4] - 松延动力7月实现量产交付105台人形机器人 环比增长176% 其中N2型号92台、E1型号13台 单月交付量跻身行业头部阵营 [4] - 优必选预计2025年工业人形机器人交付超过500台 全年产能超过1000台 产品场景从汽车工业拓展至3C制造、先进半导体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5] 技术合作与创新 - 星尘智能与仙工智能以"核心部件+整机应用"协同模式构建AI机器人平台 仙工智能提供控制器技术保障工业级可靠性与成本优势 星尘智能通过真实工业环境实现"本体—数据—模型—应用"平台正循环迭代 [2] - 星尘智能为业内首个实现绳驱AI机器人量产的企业 其绳驱传动技术模拟人类肌腱用力方式 具备高动态响应、高灵巧操作和高交互安全优势 能完成传统刚性机器人无法胜任的工业场景复杂操作 [2] - 双方将联合研发工业AI机器人产品 探索机器人控制、绳驱传动、AI与机器人软硬件协同等前沿技术 [2] 市场规模与行业地位 -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工业4.0核心载体 预计2030年中国市场规模达50亿美元 [3] - 行业头部企业已锁定大额订单 订单规模与合作深度持续突破 [4] - 行业处于"技术—产品—工程化验证—商业化落地"闭环中 目前大部分厂商仅实现"技术—产品"进程 "产品—工程化验证"仍有待推进 [5]
优必选(09880.HK):从WALKER S1到未来 人形机器人PK的是什么?
格隆汇· 2025-09-02 11:15
公司业绩表现与驱动因素 - 2020-2024财年营收从7.40亿元增至13.05亿元 年复合增速15.2% 2024财年归母净利润亏损同比收窄8.3% [1] - 消费级与工业级机器人成为增长主力 Walker S系列进入比亚迪等车企工厂实训 累计获超500台意向订单 [1] - 2025年7月中标觅亿9051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订单 系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金额最大的单笔采购订单 [1] 核心竞争力与技术布局 - 拥有2680项全球授权专利 核心技术涵盖伺服驱动、运动控制、具身智能算法及操作系统ROSA 2.0 [1] - 研发投入占比持续超30% 2024年达4.78亿元 人形机器人有效专利数全球第一 发明专利占比近60% [3] - 计划扩大研发团队并加强产学研合作 6大研发项目投入明确 升级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投入110.3百万港元 [3] 产品矩阵与商业化进展 - 产品覆盖教育、物流、工业、消费等多场景 工业版人形机器人为核心战略重点 [1][2] - 教育端以"双引擎"架构覆盖K12至职教 物流端推出重载无人叉车、L4级物流车 消费级推出宠物护理及户外设备新品 [2] - 与居然智家等企业达成万台级战略合作 构建"硬件+软件+服务"闭环 精准切入制造业缺口近3000万人市场 [3] 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规模 -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工业4.0核心载体 GGII预测全球市场规模2030年达200亿美元 中国市场规模预计达50亿美元 [2] - 据《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 2025年中国制造业工人缺口将达3000万 缺口率高达48% [2] - 劳动力短缺与成本上升推动人形机器人需求持续释放 公司布局全球渠道实现多元领域协同发展 [2] 财务预测与业务展望 - 预测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7.48亿元、23.85亿元、33.06亿元 [3] - 对应PS为25.84倍、18.94倍、13.66倍 [3] - 四大下游场景持续发力:教育业务为基石 消费级机器人为快速增长点 人形机器人作为未来高速增长业务机会 [3]
天地数码(300743):开拓新市场/新产品 业绩如期稳增
新浪财经· 2025-09-02 10:52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20% [1] - 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增长32% [1] - 扣非净利润0.59亿元,同比增长26% [1] - 毛利率33.2%,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1] - 第二季度营收2.3亿元,同比增长19%,环比增长16% [1] - 安徽维森子公司营收0.9亿元,同比增长42%,净利润2992万元,同比增长30% [1] 战略布局 - 完成德国CALOR和法国RTT公司股权交割,打通彩色热转印碳带全产业链 [2] - 在新加坡设立子公司拓展新兴市场,加速海外本地化运营网络建设 [2] - 针对物联网、工业4.0领域研发高性能热转印碳带产品 [2] - 开发新型树脂基碳带,适用于汽车轮胎、电子及钢铁制造行业 [2] 产能与技术发展 - 年产2.3亿平米智能识别材料生产线(二期)项目完成基建,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2] - 新材料事业部开发紫外光固化(UV)材料,具备快速固化、低能耗、无VOCs排放特性 [3] - UV材料已应用于软包装、标签标识及玩具、汽车屏领域试点推广,实现少量销售 [3]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营收9.1亿元(同比增长19%),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43%) [4] - 2026年营收10.7亿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33%) [4] - 2027年营收12.4亿元(同比增长17%),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28%) [4] - 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35%,对应PE估值分别为22倍、17倍和13倍 [4]
天地数码(300743):利润实现快速增长,海外业务高质量发展
国元证券· 2025-09-02 06:1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行业成长空间和公司业务的持续成长性 [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31亿元 同比增长19.58% 归母净利润0.63亿元 同比增长32.37% 扣非归母净利润0.59亿元 同比增长26.29% [1] - 公司加速中高端产品市场推广并聚焦降本增效 实现业绩稳定增长 [1] - 通过收购德国CALOR和法国RTT公司 公司推进全球本地化战略 完善彩色热转印碳带全产业链布局 [2]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 拓展物联网和工业4.0等新兴应用领域 开发高性能热转印碳带产品 [3]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13亿元、10.71亿元、12.38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亿元、1.58亿元、1.98亿元 [4][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3848.92万元 同比增长24.81% 管理费用2354.01万元 同比增长22.98% 研发费用1411.55万元 同比增长28.72% [1] - 预测2025年每股收益0.81元 市盈率24.26倍 2026年每股收益1.04元 市盈率18.79倍 2027年每股收益1.31元 市盈率15.00倍 [4][7] - 预测2025年ROE为18.24% 2026年20.79% 2027年22.84% [7] - 预测2025年毛利率36.33% 2026年36.85% 2027年37.20% [7] 战略布局 - 在新加坡设立子公司 拓展新兴市场 加快海外本地化运营网络建设 [2] - 通过收购维森智能、德国CALOR和法国RTT公司 实现研发技术互补 拓宽产品覆盖范围 [3] - 针对工业4.0场景开发新型树脂基碳带 应用于汽车轮胎、电子、钢铁制造等行业 [3] - 致力于成为热转印碳带领域的全球领军企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