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信用

搜索文档
央妈这一动作暗示,A股牛市根基依然牢固!
搜狐财经· 2025-05-02 06:46
文章核心观点 A股处于牛市进程中,当下大概率处在紧货币+宽信用周期,有众多证据显示宽信用周期已开启,牛市并非所有股票普涨,需关注机构资金行为把握赚钱机会 [2][3][5] 依旧是牛市 - 从信贷周期理论看,当下大概率处于紧货币+宽信用周期 [3][5] - 债市历经3年牛市,因美联储加息与国内地产风险宽信用进程受阻,后开启宽信用周期,出现股债双牛,2025年后进入紧货币+宽信用周期,股市震荡上行 [5] 牛市的证据 - 政策面上强调今年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是宽信用而非宽货币,虽短期内不降准降息甚至加息,但目的是向经济注入流动性 [6] - 消费贷利率降低、开设低利率金融机构互换便利和上市企业股票回购再贷款、给予科技企业低利率再贷款、集中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等是宽信用举措 [6] - 同业存单利率上升,银行持续卖出债券,反映银行资金紧张,需补充存款支持实体 [6] - 国家定调发行5000亿特别国债补充银行资本金,提升放贷能力,政府债发力靠前,国债和地方债发行规模高于往年同期,宽财政也是宽信用方式之一 [7] 牛市投资建议 - 牛市并非所有股票普涨,2009年四万亿刺激下32%个股下跌,2020年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小盘股平均跑输指数15个百分点 [9] - 机构有丰富信息资源和专业能力,其选择比散户靠谱,有大资金运作的股票上涨动力和持续性更强 [9] - 可通过量化大模型分析“机构库存”数据了解机构资金操作情况,“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存在时间越久分布越密,股价表现越好,还能借此判断股价下跌原因 [11]
A500早参| A股一季报披露接近尾声,A500ETF基金(512050)助力平滑风格切换波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9 02:03
市场表现 - 4月28日A股窄幅整理,上证指数跌0.2%报3288.41点,深证成指跌0.62%,创业板指跌0.65%,中证A500跌0.25% [1] - 银行股走强,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江苏银行盘中创历史新高,消费、地产等板块回调 [1] - A股成交1.08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小幅缩量 [1] - A500ETF基金(512050)跌0.11%,单日成交额超26.8亿元,位居同类标的前列 [1] 财报披露 - 截至4月28日21时,A股4706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一季报,2121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45.07% [1] 货币政策 - 中期来看我国"宽货币"取向明朗,4月央行实施MLF超额续作释放流动性调节信号 [1] - 此前出于稳汇率诉求及海外经济政策扰动,保留"宽货币"政策空间 [1] - 未来中期维度下,随着外部约束条件边际缓解,降息降准值得期待 [1] - 经济仍处复苏阶段,"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存在时滞,剩余流动性有望继续提升,利好小盘、成长风格 [1] 指数基金 - A500ETF基金(512050)跟踪中证A500指数,采取行业均衡配置与龙头优选双策略 [2] - 中证A500指数细分行业全覆盖,通过循环选样法保持动态平衡,紧密跟踪中国经济结构变化 [2] - 该指数融合价值与成长属性,可助力投资者平滑风格切换波动,一键配置A股核心资产 [2]
流动性周报:债券“策略荒”-20250428
中邮证券· 2025-04-28 11:36
报告核心观点 - 4月最后一周关键会议后,宏观调控政策部署明确,但未给收益率下行提供更多增量驱动,增添债券交易担忧,债市处于“策略荒”,应更谨慎 [3][4] - 流动性维持稳定,短端不再调整是较好情况,极致压缩的国债10减1期限利差仍需承受压力,债市需货币层面破局 [4] 分组1:债市观点回顾与会议影响 - 4月以来观点包括微观上债市修复、宏观上有机会、国内政策在中央经济会议框架内,“广义财政+降准”组合概率高 [10] - 关键会议后,宏观调控政策部署明确,但未给收益率下行提供增量驱动,增添债券交易担忧 [3][10] - 政治局会议以国内政策确定性对冲外部不确定性,部署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框架内,有增量要点,未提财政政策总量扩容 [10] 分组2:政治局会议内容 - 经济形势向好但基础需稳固,外部冲击影响加大,要强化底线思维做好经济工作 [12] - 政策基调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国内经济和国际经贸斗争,以高质量发展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12] - 宏观政策加紧实施积极有为政策,用足财政和货币政策,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适时降准降息,创设新工具 [12] - 扩大内需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发展服务消费,清理限制措施,设立再贷款,推进“两新”“两重” [13] - 企业产业帮扶困难企业,加强融资支持,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产业升级 [13] - 改革开放用深化改革办法解决问题,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大服务业开放,支持企业“走出去” [13] 分组3: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比 - 经济形势更重视外部冲击影响 [14] - 政策基调以“斗争”定调关税战,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 [14] - 宏观政策财政重点在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新增结构性货币和政策性金融工具 [14] - 扩大内需提及再贷款工具设立,政策重点仍在“两新两重” [14] - 企业产业提及债券“科技板”,产业升级方向延续 [14] - 防风险提及企业账款问题,房地产新增高品质住房供给 [15] - 民生就业加大受关税影响企业支持力度 [15] - 政策储备再提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15] 分组4:MLF与货币政策 - MLF操作和关键会议后,债市对货币宽松想象空间缩小,多数投资者认为增量MLF操作降低近期降准概率 [15] - MLF和买断式回购进入相对平衡状态,但不能据此确定降准概率降低,两者对降准有替代作用,但无降准鲜明信号意义 [15] - 会议后货币政策仍为降准可期待,降息较遥远,债券交易与会前变化不大 [15] 分组5:流动性与短端情况 - 流动性维持稳定,短端不再调整是较好情况,银行负债和流动性内生环境在修复,可从NCD利率表现看出 [4][17] - 资金面恢复平稳宽松,短端品种利率虽上行,但与资金价格和政策利率利差正常,平稳资金和短端是收益率曲线稳定基础 [17] 分组6:期限利差与债市策略 - 国债10减1期限利差极致压缩,需承受压力,曲线从牛平到牛陡需货币宽松落地,降准落地可能是长端“止盈压力”起点 [4][19] - 债券“策略荒”,长端交易难布局,短端票息品种选择空间小,应更谨慎,后期收益率曲线修复从“牛陡”开始,长端需破局因素 [4][20]